红香消断有谁怜——略说《红楼梦》中的“香丘”意象
“香丘”是《红楼梦》中的专有名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之相应的,则是“葬花”。尽管“葬花”乃至做《葬花吟》一事很可能是受了唐伯虎拾花、盛花、葬花乃至作落花诗的启发,但作为文学形象,把葬花一事写得如此凄美,除林黛玉,其他任何作品中的任何人物都做不得,也学不来,如果硬要效颦(黛玉恰恰字颦儿),只怕比东施做得还要难看。
何以黛玉葬花就可以?别人就不行?当然取决于作者为其所做的“人设”。而这一人设之所以能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则是由于人们都能由黛玉的身世引起共鸣,以及从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含义中引发感触。当然,若能再挖掘一点故事中所影射的历史真相,这种共鸣或感触也会变得更为强烈。
葬花一节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怎样夸大都不过份。脂批说:“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又说“修建一座大观园,却只是为了建造一个葬花冢。”整部《红楼梦》写的什么?是“石头记”?是“风月宝鉴”?还是“金陵十二钗”?如果叫“石头记”,稍一联想,不难发现:什么东西会记在石头上呢?活人的故事是不会记在石头上的,通常情况下用石头记述人物生平的只有墓志铭。所以这块石头完全可以看作一块墓碑。而“风月宝鉴”鉴的是“风月”二字,也不单单是指“风花雪月”,更指向“清风明月”,书中“风”指满清,“明”指朱明,无处不在,所以该书记的乃是明清交替时的历史。而“金陵十二钗”,当然记的是十二个女子的故事。那么“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葬的根本就不是花,实际乃是“诸艳”,也就是众女子。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给宝玉喝的茶叫“千红一窟”,隐“千红一哭”;给宝玉喝的酒叫“万艳同杯”,隐“万艳同悲”,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悲?当然是由于她们悲惨的结局。
且说“香丘”,脂批里又叫“葬花冢”,两者可以视为同义。香即指花,丘即指冢。作者之所以选择“香丘”二字,也是有深义的。香,《说文》释为“芳也。”芳,则释为“芳,艸香也”。可见芳与香可为同义。可是作者偏偏用“香”却不用“芳”。就是因为“香”除了指花,还指各种香草乃至香料。而“芳”只能指香气。
提到《红楼梦》里的香,有研究者发表大量论文进行解读。比如单是各种香的名字,就蔚为大观。这里且不论。需要指出的只有一点:林薛二人身上是都有香味儿的,不同的只是,黛玉身上的“奇香”是自身带的。第十九回“宝玉……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而宝钗身上的香是吃药吃出来的,第八回:“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提到香,很难不叫人联想到屈原的“香草美人”,毫无疑问,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其香就是来自本身。而宝钗身上无香,却偏偏要靠吃药使身上带来香气,不能说不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宝钗住的蘅芜苑里,也种着许多香草。第十七回:“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 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䔲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清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黛玉的潇湘馆里种的主要是竹子,是没有香味的。而宝钗偏偏种了许多连贾政等人都叫不上名字的香草。显然也是故意的。宝玉特意点出《离骚》,则是生怕读者不往“香草美人”上来联系。(此外还有,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亦是自来之香。香菱本姓贾,亦影射朱明皇室之人。)。
其根本区别就是:黛玉的香是内在的,是天然的;而宝钗的香是外在的,是刻意的。
所以“香丘”里葬的只是如黛玉等有血有肉的“真香”,而不是宝钗那样无情无义的“冷香”。黛玉葬花与宝钗扑蝶写在同一回,一个真实多情,一个虚伪冷酷,对比鲜明。
再说“丘”字,与“冢”字亦是同义。丘,《说文》释为:“土之高者也。”冢,《说文》释为:“高坟。”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两字,偏偏不用“坟”或“墓”字,大概也只是取其“高”意。
可是黛玉葬的不过是一些花瓣而已,怎么就能高到成“丘”成“冢”呢?
花当然葬不到那么高,但人可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姚寨镇大窑村东北750米处,有一座“肉丘坟”。据说埋葬着北宋初期的开平王——呼延丕显一家三百多口人的遗骨。呼家被害后,有人收敛遗骨埋葬一处,故名“呼家肉丘坟”。此后,由于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而导致大量人口死亡,被埋置一处者,也都称为“肉丘坟”。这里“肉丘坟”,除了表示高大,更有尸骨众多之意。
我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红楼梦》中的一处“时空错乱”,前面刚写完五月初三薛蟠过生日,紧接着又写四月二十六日黛玉葬花。就是影射了五月初三满清进入北京和次年四月二十六日在扬州制造了屠杀八十万人的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而黛玉葬花,葬的就是死难的扬州民众。对此,脂批明确指出:“饯花日不论其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耳。”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饯花日”根本就不存在,但“只取其韵”,只是借它的读音表示作者的影射而已。“饯花”谐音“饯华”(花即华,二者本为一字),黛玉等女子祭拜的正是惨遭屠戮的华夏儿女和华夏文明。
有读者曾有疑惑,黛玉的《葬花吟》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她虽然寄人篱下,但毕竟是主子,还有贾母保护,哪来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呢?但是,若联想到黛玉影射的是朱明皇室,就完全解释得通了。我前文亦提到,“风”代表满清势力,“冰霜”亦代表满清势力。满清大兵南下,步步压缩南明的生存空间,可不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嘛!
最后,再看《葬花吟》中所隐含的皇家意象,“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湘妃竹,二是杜鹃啼血。相传舜游九嶷山死后,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黛玉号“潇湘妃子”即源于此。又相传蜀王杜宇死后,魂化杜鹃鸟,终日啼血不止。宋代王令有诗《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湘妃、杜宇,都有明显的皇家意象(作者用典时颇有讲究,如描写秦可卿房间摆设,主流红学家只见其奢华,却硬装作看不出其中的皇家意象)。
此外,“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黛玉宁愿把“艳骨”埋在土中,而不愿“陷渠沟”,其原因就是要“质本洁来还洁去”,归根结底,是把代表满清的“水”看作不洁的东西;而土五行方位居中,代表中华,她自然是愿意埋骨其中的。
关键是当时多铎的大军南下,南明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百姓被大量屠杀,根本就看不到一丝“明年花发”的希望,所以,黛玉的诗写到最后,余下的只有绝望的悲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所以把宝玉也听得“不觉恸倒山坡上”。
“试看春残花渐落”也就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彼时的结果就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到什么程度呢?“落红成阵”。人亡到什么程度呢?“白骨如山”。随着南明永历帝被俘殉国,大明的皇室,大明的子民,中华的文化……就如那些落花,是已随着流水而去,终于陷于“污淖沟渠”之中了。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还有那么几座前人留下的“香丘”“花冢”供后人凭吊,还有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奇传”供后人“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不过读者可不要真的把《红楼梦》当作一部用来“消愁破闷”,因为作者说得很清楚:“此系身前身后事”,书中尽管以女写男,以家写国,用巧妙的艺术手段把“真事隐去”,但记载的就是作者自身的悲惨经历,记载的就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