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进你的青春,我蓄谋已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24-1-26 10:35 编辑

 
走进你的青春,我蓄谋已久

  


  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对2023级三班的眷恋,才有了最好的注脚。


  迎接新生的时候,我不知道会和哪些孩子在课堂上相遇,直到善飞选择我作为三班的历史教师。感谢善飞选择了我,也感谢亲爱的你接纳了我,感谢冥冥之中的缘分拥抱了我们。


  这些年,职位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一直站在讲台上,只离开了一学年,就马上有了失重感。我喜欢和亲爱的你在课堂相逢,并不是教得有多好,只是割舍不下那份纯洁的师生情谊,只是想在繁忙的管理中寻觅几分童真。与其说,三班需要我,不如说,我更愿意与你相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几分美好的回忆。


  二


  2023年8月26日,第一次课,照例讲为什么学历史。我精心准备了,讲希特勒的历史老师对他的影响,讲鲍鹏山的文章《历史,让人们看见》中磨笄山的来历时,请你大胆续写一下历史,发言芸芸,你竟然猜到了真实的结果,让我惊诧。以00后孩子的感知,一般不会有人想到代国夫人会为一个“忠”而殉国,也不会想到迎接的使臣会为夫人的行为感动,为了一个“义”而陪同的结果。而你想到了,这就是“士”之精神,小小年龄竟然懂得!


  你说,老师,我是您的历史课代表;你说,老师我也想当你的课代表!照单全收。我因此有了两个贴心的小宝贝,两个人一个沉稳,一个热情,发题单、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上分数、考察知识识记情况、反映学情,有考试不会的同学,你找来谈话,询问为什么还不会。教师节,你精心制作了明信片,写了很多祝福的话;你送给我两块小点心、棒棒糖;班级考不好,你比我还着急,想办法,出主意。你俩自己买练习册刷题,不会就问,成绩不断上升……


  这半年,我给你的太少,而你给我的太多,你让我学会面对郁结缠绕,时常用一片童心思考问题,于是,烦恼减轻了,缠绕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开。


  三


  回想起来,这学期,很多时候,我不是在课堂上赶进度,就是在赶进度的路上。总在纠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因为总有人要选这门学科,想不怠慢这些孩子。既想把知识补充全面,使你弄明白来龙去脉,又想腾出时间做练习,做单元复习和练习;既想把课上得有趣味,又怕浪费太多时间。这本教材实在是太让人费解了,内容多且繁杂,课时又很有限。这可能是很多高中历史老师的心结吧。


  还好,有你在,你每节课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因为表现突出被我记在班级日记上,你说,老师,你是最认真写班级日记的老师。我还记得,你聚精会神听讲的专注眼神,你凝神静气积极思考问题的独特表情,你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时的点头微笑,你提问时记不清赶紧刷刷翻书的迫不及待,你记笔记时沙沙作响的美妙声音,你因同学出色的回答情不自禁鼓掌的动人神情……我也记得,考试过后,我虎着脸走进教室,劈头盖脸一顿批评,你有些疑惑,有些委屈,有些莫名其妙时低下的头;我常把你们和我以前学生比较时,你不服气又无可奈何时的诧异。无论怎样,这些都会成为我今后常回忆的场景。


  因为你,我在授课时,加入了锦州的历史元素,虽然不是考试范围,我以为这才是最贴近的历史,最鲜活的历史,是可触摸的历史。因此,你知道了锦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商代的青铜戈权杖,你看到了乾隆时期的圆形方孔钱的实物,还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后锦州沦陷的情况,以及学校旁边的东北交通大学的历史……其实,历史无处不在,我们学习它,是因为那是我们的共同来处,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未来才会又更多的底气。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即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承载着将我们描述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的历史概念以及让我们能够自我认同为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选科时不会选历史方向,但懂一点历史知识,也是人文素养的沉淀,上课的时候,你在学习,就是在学着传承文明,多好啊!


  四


  你和我很多教过的学生不同,初中三年,基本是在疫情中度过。你延续了初中的学法,想考前突击记忆,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几次校内考试都不令人满意。从来没担心过成绩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教得那么差吗,怎么就教不好这届学生呢?我开始怀疑自己教课的选择是不是对的:哭着喊着要教一个班,我真害怕误人子弟。


  也和好姐妹谈论过这个问题,她说,考试成绩不能代表全部,你很认真地上课,孩子们认真地听课,都互相感受了上课的过程,这不就是最好的酬劳吗?非要成绩证明吗?


  反思过后,我想明白了,刚刚进入高中的你,那么多学科,把握不好节奏,没时间复习。历史考试只考所学知识的一部分,背就会,不背就不会,而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是有过程的,需要慢慢来。考试能考出成绩,不能考出你的整个学习过程。


  学习历史不就是教我们对待问题要辩证地看,客观地看吗?令人欣喜的是,到最后,在市统考中,你用一学期的不懈努力以及优异成绩为三班画上完美句号,那是你每节课认真学习应得的结果,也是课代表每次课后组织测试的结果。不靠临时突击,不靠押题,不投机取巧,只凭脚踏实地的坚持,这过程本身就是历练与学习,它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学科的范围。


  不因他人的耀眼而否定自己,不因一时的结果而怀疑自己,谢谢你,给予老师力量。


  这让我想起一个作家说,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一些惊人薄弱的乐段,但恰恰是这些薄弱处,使强有力的乐段大放异彩,它就像一片草坪,要是没有它,我们看到拔地而起的漂亮大树时,就不会兴奋。


  五


  喜欢在课堂的感觉,看到下面49双眼睛看着你,和你交流,那种心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常说,抬起头来,孩子们,让老师看到你明亮的眼睛!一下子,齐刷刷的眼睛,闪着光!于我而言,我觉得,教师的高光时刻,并非是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也不是站在领奖台上收获鲜花与掌声的时候,而是站在小小的教室里,收获大大的亮晶晶的目光时。


  在三班课堂,很少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因为时间有限。偶尔,遇到契机,也说几句。比如,和你讲,我周六去锦中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时,在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就那么不经意间,遇见我教过的那几个宝贝,没有预约,出乎我预料。和你感叹,缘分就是这样不可思议,挡都挡不住,就像我们相遇在这个教室。


  很幸运,在你们青春年少的时候相遇,陪你走过半年的时光,一起在课堂上探索历史的奥秘,一起为一道题苦思冥想,一起在走廊或者公用教室解答问题,一起扭头看向窗外,白雪正纷飞……每一帧都是绝版,都是不可复制的画面。


  可能和我以后的学生也会做这些,但一定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不是你。


  每一个学生与我在课堂上相遇的时间是短暂的,只有45分钟,我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时间,学习、感知、分享,这就叫做珍惜吧!


  很幸运,你我都没有辜负这段昂贵的时光。我满头白发,你青春轩昂,可以说,我不是在最好的岁月遇见你,却因为遇见你,我才拥有了一段美好的岁月。


  你无需刻意给我春天的安排,你,本身就是春天!


  六


  我们很多交流是在课间进行的,我很享受师生之间随意聊天的氛围。


  你说,自己理科不好,要学纯文;你说,你喜欢火车,并专门做过很多功课;你喜欢站在旁边,听别人说,自己微笑无语;你说,初中班主任是历史老师,多讲了很多知识,很受益;很多个下课后,你拿出练习册问习题;你就站在那里,默默等待老师回答完,再请老师签课堂日记,一点也不着急;你说,自己这次考第一,期待老师的签名书籍;你说,老师,你染头发了?年轻!你说,老师你刚出差回来,就去上课,很累吧,满脸是心疼和宠溺……


  学校组织的活动,如果时间允许,我都愿意参加,随手拍个小视频,稍作编辑,在上课前放给你,每次,都收到你热切的目光,满是欣喜。最初,只是想为你留下活动的印记,这一想法源于一次偶然发到亲属群的照片,亲属看到自己孩子上课时的情况,特别惊奇,说太好了,从来不知道孩子是这样上课的,珍贵!是的,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什么样的,很想知道。后来,我就是想把这些视频材料当做一个礼物,送给在一起半年的你。


  这既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又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途径。我想身体力行让你知道,历史是动态的,是看得到的,也是值得珍藏和具有意义的。虽然我们只是宏大历史中的芸芸众生,被时代裹挟着簇拥着,我们无法把握,但自己的历史可以。虽然历史课不讲我们自己的历史,但每个人的历史都是唯一的,都是孤品,都弥足珍贵。


  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明天的历史。


  这些思考是这届学生给予我的。我突然明白了诗人海桑诗歌中的一句话:“孩子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也许这就是我36岁就做管理,却从未想过离开课堂的真正原因吧!我想接受孩子们的教育,想得到更多的心灵宁静。


  七


  做教师34年,依然喜欢和你在一起,从来没有厌烦过。也赢得了一些喜欢和信任,甚至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不是我有多好,是你或者你们本性纯良,懂得接纳理解与宽仁,用满身心去感念和拥抱师者之爱。


  愿亲爱的你努力向世界开出自己的花朵。不是为了争奇斗艳,也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更不是“卷”,只是因为你自己就是花朵,开花是你唯一的使命。


  愿亲爱的你在芳华待灼时孕育能量,在默默苦读中孜孜以求。永远相信汗水,永远相信岁月和自己的双手,永远看到别人的善,让心灵与身体一起茁壮成长。


  一直以来,虽不愿意承认,可还得说,未来不会比现在更重要。我们都珍惜了当下,尽自己的努力,过好了这半年的生活。我得承认,我也只是你人生经历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以后人生漫长,可能被忽略,可能被遗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曾在课堂相遇,曾用心交换了思考,曾相互抚慰过,曾开怀大笑过,却从未相拥而泣。


  遇物而诲,择机而教,我是一名陪伴者;耐心倾听,站在身后,我愿意做一个陪衬者。老师教给你的知识未来可能会过时,会被忘记,会一钱不值,但老师传递给你的那份对历史的尊重、对事实的坚守、对往昔经历的温情,我是多么愿意你们能看到,并践行啊!


  走进你的青春,我蓄谋已久。陪你走了一小段路程,我心满意足!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1-26 11:23 | 只看该作者
不因他人的耀眼而否定自己,不因一时的结果而怀疑自己,谢谢你,给予老师力量。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立红多年的从教工作,桃李满天下,与孩子们结下了浓厚的情谊。故而,值得赞美!
3#
发表于 2024-1-26 12:52 | 只看该作者
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学生一辈子的幸运与幸福。
感谢你无私的付出!
4#
发表于 2024-1-26 14:14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师让人终生受益。欣赏老师美文,下午好!
5#
发表于 2024-1-26 15:32 | 只看该作者
立红用文字记录下这难得的师生缘分何其珍贵。
走进孩子的青春是老师的职责,更是学生的荣幸。相互成全的过程,充满了爱。
立红总是让人钦佩。
6#
发表于 2024-1-26 15:41 | 只看该作者
光这标题就让人陶醉。
李老师的散文是好散文,不光在这个论坛,就是放在纸刊上也是好散文。
7#
发表于 2024-1-28 19:4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李老师。我总感觉,师生之间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是可遇不可求 的。李老师门下却是常态,那李老师肯定是优秀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8#
发表于 2024-1-28 19:5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欣赏李老师的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24-1-29 11:5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充满情愫的文字,一个有责任感教师的内心独白,可以到感受到一个教师呕心沥血的心路理程。“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作者教过的无数学子,“你”是作者工作的动力,也是作者的生活希望。文章的心理描占用相当大的篇幅,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向读者展示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世界。欣赏,佳作,问好!
10#
发表于 2024-1-31 20:0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李老师的文,总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老师在我心里是最辛苦的,向李老师献花花。
11#
发表于 2024-1-31 21:44 | 只看该作者
立红的文字常常令我折服,或文字的唯美,或情义的深厚,或教学的严谨……
我其实假设过N次,倘若我重进课堂,当一回立红的学生,会是何等的惊艳与开心
桃李满天下哦,立红的执着与专注,对教学的全身心投入,赢得了多少人的敬佩
向勤劳的小蜜蜂致敬!
祝福龙年一切顺遂,开心幸福好心情
12#
发表于 2024-2-1 09:0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立红。这里很少来,发现您的新作。留个记号,提前祝春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08:49 , Processed in 0.17041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