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8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外停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8 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西村夫 于 2024-1-28 19:01 编辑

                                                              站外停车

                                                                                             梁正虎

  在我童年的时候,火车由蒸汽机牵引。离我们村庄二十多里,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站名叫十八里堡。我们站在门前的小山上,向西望去,一岭巍峨的山脉横在眼前,像一道屏障,黑沉沉的,寸草不生。山尖棱角分明,宛若锯齿,山顶终年覆盖着白雪。当地人把眼前的这座山叫牛头屲山,这牛头屲山其实是祁连上的一条支脉。火车在山下穿行,浓浓的烟雾以山体为背景,格外醒目。

  天气阴沉的时候,负重的火车吐着白色的浓烟,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那哐哐声听起来,格外清晰。那一声鸣笛,又似乎猪叫一般。我们在夏日里放牛的时候,常常站在山坡上,看上上下下的火车,如一条条黑线在移动,觉得新鲜有趣。

  有意思的是,凡下行火车,都要在站外停三分钟。当我们听见停车的信号铃有节奏地响起来,一列火车就从乌革鞘岭下来,缓缓停在站外。停下来之后,我们可以看见火车头在侧边喷出一些水汽。

  我们不知道火车在站外停下来干什么,听大人们说,火车从乌鞘岭一路下来,一直使用刹车,闸瓦一片红,火车停下来,大概是在凉冷闸瓦吧。也有人说,牛头屲山下,埋葬着一名解放军英雄,火车停下来,是在对英雄的纪念。我想,火车站嘛,停车应该是在会车。会车,火车为什么要停在站外呢?我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站外停车的事至今没弄清,但关于站外停车的一些趣事却牢牢地记着。我们村有个叫刘正元的中年男人,平时他在庄稼地里干活不扎实,或者干脆就不去庄稼地。他常常穿戴一新,这里来那里去,有吃有喝,能说会道,极为滑稽。人们看在眼里,常常和自己做着对比,感慨他的活法。

  有一次,一位外地生意人来我们这儿做买卖。自然,他就和生意人走在了一起。为了显示他在这儿有非常不错的地位形象,或者取得这位生意人的佩服,他夸口说,他在这儿可以呼风唤雨。

  有一天,他俩恰好到十八里堡办事,老刘看见一列火车经过,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趁机吹嘘一番呢?

  老刘对那个生意人说:“我收购了一些干蘑菇,看看能不能带到嘉峪关。”生意人说:“嘉峪关那么远,怎么带。”老刘说:“一会跟我挡火车去。”生意人感到诧异,火车怎么能随意挡呢?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一个地方,在铁道边站定。等了一会,一列火车从乌鞘岭那边下来,老刘两手叉腰,当火车越来越近时,老刘奋力挥了几下手,并大声喊叫:停车,停手。火车果然渐渐慢了下来,最终停了下来。生意人见状,又惊又怕,惊的是老刘真能挡住火车,太牛了,全国还没有人能在铁路上挡住火车。怕的是火车真停了,会不会要惹来麻烦。生意人有些害怕,往远处走了走。然后,他回过头来看个究竟。只见老刘好像跟车窗内的司机在说着什么。

  三分钟之后,火车鸣笛开走了。老刘仍就双手叉腰,看着火车走远,好像火车是自家似的。生意人问老刘:“火车司机和你说了什么?”老刘说;“火车司机说了,这么长火车,你有多少货,尽管带。走,吃饭去。”生意人可谓鞍前马后,伺候老刘茶足饭饱。

  生意人把老刘佩服得五体投地,生意上的一些事交由老刘去办,老刘成了生意人的代办,从两头捞了不少好处费。

  火车在站外停车是一个规矩。因为是站外,路基下面是农田。那时候,铁路是单车道,两旁还没有护栏。一次,一列火车停在了站外,司机看到路基下面,绿油油的豌豆角挂在豆秧上,甚是诱人。火车司机看得眼馋,忍不住,想尝尝豆角的新鲜。他快快跳下火车,在豌豆地里揪了几个豆角。可是很不巧,这时候,豌豆地的主人恰好在地上拔草,看见有人在地里偷摘豆角,一声吆喝,赶了过来,数落火车司机:“你开这么长一列火车,还差这么几个豆角?”主人揪住火车司机的衣角死活不放,火平司机急了,连忙赔不是,可主人就是不认帐。

  火车是要按时开走的啊。

  周围也有许多人围了上来,给主人助阵。其实,揪几个豆角不要紧,关键是庄稼人心理有一股不平衡的感觉,为什么我们黄天背上老日头,却生活得如此辛苦。

  正这样闹着,十八里堡乡司法助理员侯殿禄骑个自行车,恰好从这儿路过,赶上去问了究竟。侯殿禄首先批评了火车司机不该下车揪老百姓的豆角,虽然揪不了多少,但老百姓生活真的不容易。其次说火车司机随意下火车,火车一旦有问题,你火车司机怎么处置。司机被侯殿禄这么一说,围观的老百姓觉得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认为老侯是咱自己人,向着咱们。侯殿禄说了火车司机之后,话锋一转,又说主人,你不该揪住火车司机不放,火车停站三分钟,分分秒秒,是有时间观念的,不像你家的毛驴车那么随意。万一出了大事,谁能负责起啊。

  侯殿禄三言两语处理了这事,司机立即开动火车,及时走了。大家佩服老侯,不然,要酿大祸的。至此,侯殿禄有了名声,他的一系列先进事迹,被记者搜罗,逐渐刊登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侯殿禄最终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偶像。我还记得一句墙头标语:“远学孔繁森,近学侯殿禄。”

  往事悠悠,蒸汽机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电气化时代,高铁时代。不知再过多少年,又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在产生呢。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1-28 08:38 | 只看该作者
感情村夫家在乌鞘岭下面。天祝,古浪两个应该是县吧,第一次上河西,坐汽车路过,感觉乌鞘岭好高,上坡,下坡都走了好久。
白牦牛,可是天祝独产。
应该是临时停车吧?
3#
发表于 2024-1-28 11:4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关于火车的故事,总是感觉很亲切,
家里人过去都是铁路的
4#
发表于 2024-1-28 17:27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火车的变迁也突飞猛进。老师朴实的文笔下故事也越发感人。赏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
5#
发表于 2024-1-28 17: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场感十足,活灵活现,好功底
其中的二个人物蛮有意思,那个叫刘生元的中年男人确实是做生意的好手,尽管有点不地道,但市场经济下他绝对能赚到钱,如果聪明用在正道上,会更好;那位司法助理员侯殿禄是个人物,难怪“远学孔繁森,近学侯殿禄。”
6#
发表于 2024-1-28 19: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老师美文,晚上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9:5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1-28 08:38
感情村夫家在乌鞘岭下面。天祝,古浪两个应该是县吧,第一次上河西,坐汽车路过,感觉乌鞘岭好高,上坡,下 ...

问好小草,你说的正是这个地方。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9:53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24-1-28 11:43
看到关于火车的故事,总是感觉很亲切,
家里人过去都是铁路的

问好李老师,感谢阅读拙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9:5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4-1-28 17:27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火车的变迁也突飞猛进。老师朴实的文笔下故事也越发感人。赏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

问好云馨老师,感谢阅读点评。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9:54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4-1-28 17:54
现场感十足,活灵活现,好功底
其中的二个人物蛮有意思,那个叫刘生元的中年男人确实是做生意的 ...

感谢秋实老师认真细致的点评,多指导。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9:55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4-1-28 19:26
欣赏学习老师美文,晚上好!

感谢老师阅读点评,辛苦了。
12#
发表于 2024-1-29 10: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故事的插入,让文字有了趣味性和生动性,且第一个故事让外地人大为惊奇且佩服之极。第二个故事让侯殿禄格外感人。三言两语,四两拨千斤,可见基层调解确实需要洞悉民心所向……
   拜读学习,问好老友!
13#
发表于 2024-1-29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故事,耐人寻味。欣赏了!
14#
发表于 2024-1-29 11:3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朴实生动、有趣耐读,从一列火车的停靠,引发出一个特有的农村人物形象,让文章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同时,又充满活力,同时也赞扬了农村基层工作者的睿智。欣赏,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06:51 | 只看该作者
李晓萍 发表于 2024-1-29 10:37
两个故事,耐人寻味。欣赏了!

感谢老师阅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4:35 , Processed in 0.0652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