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石狮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7 20: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4-3-7 20:19 编辑

                                                                           石狮子

                                                                                        文/于文华

  人们通过在石头上雕刻狮子,在面上捏制面狮子,在纸上画狮子,在春节与喜庆时舞狮子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对狮子的崇拜与赞美之情。而昂首挺胸、张嘴扬须,持匍匐状的石狮子,作为守护人类吉祥平安的象征物,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植根于中国大地,留下了风格多样、蔚为壮观的身影。

  我无法知道,不动声色、不见表情的石狮子,从一块原始的石头从大山深处走进石匠的眼前,经过采集、拉运到石匠面前,一锤头一锤头的凿,一刀接一刀的不断雕刻,究竟包含了怎样艰辛的劳动过程,以至于让一块石头紧紧锲合成了一个活生生威武的有躯体有灵魂的雕像,足以抵御人世间蒸腾而来的妄为、贪婪、虚荣、清高、掠夺和一切纷乱嘈杂的瘴气,以及对人们身心乃至灵魂信仰的蛊惑及滋扰,让我至今都为它粗砺中的柔美、雄浑中的细腻,作为实体存在的永恒价值和作为审美对象的魅力而怦然心动,念念不忘?大地上的生灵来来往往,起起落落,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泥土上的万事万物包括杂草和蔬菜也在叶荣叶枯,随着季节的沧桑变化,一茬接一茬地相互演替。唯有大门口石匠一锤一錾,用心血雕刻的精美石狮子,好像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线条的韧性和张力,完美展示出狮子栩栩如生、威猛大气的厚重实在形象。作为一种精神图腾和物化象征,矗立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形状各异的石狮子,用坚如磐石、巍然屹立、恬淡从容、沉默无语和笑傲江湖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姿势,来回馈人们心中的美好寄托和诚挚祝福。

     吾乡古浪县城红军桥南北桥头上各蹲守着132尊小狮子,无论从哪个方位瞅,都并非中规中矩的正南与正北,也许是某种不清不楚的讲究,也许是匠人们独具匠心的刻意营造,每尊小狮子都怒目圆睁,双腿虽蹲踞于石座雕龙刻凤的栏杆上,但似乎浑身是劲,面向南的刻意头向东南摇头晃脑,面向北的有意向东北翘首眺望。石狮子是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成狮子的形象,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蕴含丰富的艺术品,每一尊都是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据说石狮子是佛教东传中国后最初是用来护法的,亦是中国最早公认的吉祥之物,视为辟邪纳吉物品。

    其实狮子并非中国的本土产物,华夏大地原本并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的身影,那为何国人历来把石狮子,在众多的园林名胜和好多地方庙宇门前,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大多摆放一公一母、一雌一雄两只威武雄壮的狮子呢?原来石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守护兽,被赋予了勇猛、威武、正义、吉祥的象征意义,具有传统信仰文化的护佑平安、避邪驱瘟、纳福吉祥的功用。而为表示对神灵的崇拜和尊崇,中国古代的宫殿、府衙、寺庙、陵墓、佛塔、园林等建筑的大门前,往往都摆放一对石狮子。如何面对一尊石狮子,或者说对于一尊石狮子的态度,界定了外在的观者本身,而石狮子始终会不言不语,保持沉默,将一个平凡匠人的一颗延绵不绝的仁爱之心,传递到了人们面前。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它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等地。国人最早见到狮子身影应该最早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关于狮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汉书西域传》中,对狮子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似虎,正黄,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斗。”狮子被国人尊崇是佛教东传的结果。据载真狮子最早传入中国,则是东汉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把狮子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也有文献载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狮子作为“殊方异物”向汉王朝作为礼物赠送。相传中国最早的石狮子出现在东汉高颐墓前。总之,狮子最早在汉代传入中国,是确凿无疑的,当时曾被作为宠物养在皇宫苑林之中。相传文殊菩萨显灵到五台山传法的时候,其坐骑就是狮子。自此以后,中国古代的帝王便开始渐渐喜欢上了威武雄壮的狮子,狮子的雕刻最先是出现于帝王陵墓中。最早的石狮子唯有帝王陵墓的神道碑中才会出现,和石羊、石马等放在一起,用来增强帝王的权威,起震慑作用。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据传此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此后石狮子才从宫廷走到了民间,成为了镇守大门、守护宅院的瑞兽。辽金时石狮子的用途则变得更为广泛,桥头及护栏石柱上始出现其造型各异,生动活泼的身影。如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明清后王府、衙署、宅邸等处摆放守门石狮,既能保佑平安,又能彰显主人的权势和尊贵,此外还有辟邪纳吉,预卜吉凶的象征和作用。如今政府公检法部门,也通过摆放两只石狮子来体现法律的公正无私和不容侵犯。

      在中国传统的风俗里,每逢节日庆典常有舞狮助兴,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基本的社火队伍里都有人装扮的狮子,其活灵活现的身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可见国人对狮子的重视和信赖。对狮子的崇拜与敬畏,让人在肉眼所及的范围内勾勒出石狮子与众不同的威严与雄壮的气度。除了受佛教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则是华夏各地的人们,被狮子的威武形象,雄强肢体,激昂神态,磅礴气势所折服,依据不同的精神需求、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产生了烙刻有那方水土特有的文化烙印、民俗传承和非遗基因的石狮子。

     今年春节甘肃兰州社火的关二爷火出了圈。老百姓民间大多有信仰崇拜和心灵寄托,人们不怕山高路远,不辞辛劳艰苦,初一十五到寺庙里烧香拜佛,在神灵前跪下磕头,嘴中祷告,与其说是关二爷早在百姓心目中已成为神灵,倒不如说借小林社火中装扮成惟妙惟肖的醉公关,踩在高高的高跷上,借此来传达人们祈愿少一些人间疾苦,多一些人生幸福;少一些磨难痛苦,多一些温暖关爱;少一些不平不公,多一些公平公正的美好愿望!借不会说活,不善言辞的石狮子和庙宇中那些威风凛凛泥塑之神灵身躯,来传达与表述出人们心中与社火中的关公同样的心理认知和情感寄托!

      世上绝无相同的两片树叶。兰州五泉山公园和北塔山山门前,吾乡古浪县城龙泉公园门口与龙泉寺山门前以及大靖青山寺与道教兴盛的昌灵山山门前,这些地方蹲守的石狮子不仅摆放的时间先后不同,位置方位有异,且相貌不同,神态及形状有别,大小及规格、材质亦不一,但它们万变不离其宗,都表达了百姓心中相同的意愿和目的,籍此来庇护一方百姓安宁,生活顺遂,万事吉祥!

     河西走廊古浪大靖镇往东北方向,有座道教胜地昌灵山,当地还口口相传一个打掉嘴巴的石狮子的神奇传说。据说祖师殿门前两侧,立着两个石狮子,其中一石狮子的嘴巴早年间是用牛毛绳绑上的,后来改用铁丝绑,现在是用水泥把狮子嘴粘上去的。但无论怎样处置,人们总会发现这就是个掉了嘴巴的石狮子。

     相传有年,八仙去南海为观世音菩萨祝寿,途径河西昌灵山时,深为其优美风景所吸引。曹国舅随即说:“此地太偏僻,但风景殊异。说好明年今日的午时三刻,都来游山,一言为定,不见不散”……随着一串笑声,云头上的八仙早已远离了昌灵山。俗话说,墙里说话墙外听。八仙的这番对话却被这耳聪目明的石狮子听于耳内,记在心中。就在八仙约定游山的前一天,立在左边的石狮子对同伴说:“你还记得吗?八仙约定明天午时三刻要来游山哩!”右边的那个说:“天机不可泄露,不要多嘴。”果真第二天午时三刻,八仙翩翩然来到了昌灵山游玩。他们经南天门、玉皇阁,一路来到祖师宫。不想有个小道童慌慌忙忙跑出来,迎着八仙扑通一声跪倒,边磕头边说:“得知八仙前来游山,特来伺候,听候众仙长差遣。”八仙一听都傻眼了。

     此事唯有他们知道,是谁多嘴泄露了天机。急匆匆走过的铁拐李大喝一声,斥责说:“呔,你个小娃娃,是谁告诉你我们是八仙,又是谁告诉你我们今天要来游山?”小道童一看铁拐李满脸络腮胡子,手持铁拐,凶狠之极的摸样,早吓得战战兢兢,只好实话实说:“不瞒众位上仙,小人有个爱睡懒觉的毛病,每天中午总要找个安静的地方睡一觉。昨中午在这门旁的小树林里正睡得迷迷糊糊,忽听到有说话声,睁眼一看,不见一人,原来是门前两个石狮子在说话。”铁拐李紧逼一步问:“它们都讲了些啥?”“一个说八仙今日午时三刻要来游山,一个说天机不可泄露,不得多嘴。”铁拐李又紧逼一步问:“是谁说我们要来游山?”小道童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石狮子,记不得究竟是哪个说的,又不敢迟疑,只好顺手指着右边的狮子说:“是它!”铁拐李满腔怒火,举起手中的铁拐说:“多嘴!”便打了一拐。想不到用劲太大,打得石狮子的嘴滚到了一边……吕洞宾对跪在地上的小道童吩咐说:“起来,今天的事,你只当没有听见,也没看见,不可重蹈石狮子的覆辙。快去伺候你的师父吧!”小道童如获大赦,赶忙磕了三个响头,待爬起身来,抬眼一看,哪有八位仙人的身影,可身旁的石狮子嘴却耷拉在地。他不敢造次,赶紧找了些牛毛绳勉勉强强绑扎上。道长有天发现了端倪,询问小道童,他不敢说实话,撒谎说的风太大,吹落了嘴巴,只能如此处理……

      时间,静悄悄地在石狮子身前身后默默流淌,粗线条的勾勒,精细化的雕刻,让大地上的石狮子栩栩如生,眼睛里有着狮子的血性,身躯上有着狮子的野性,全身上下布满了时间逶迤的不规则纵向裂纹,像一条条细仄的小道。看那些缄默不言、默默无闻的石狮子,仿佛在不绝如缕的吟唱着一首首歌谣,不仅一个夏秋都唱不完,就是一年四季也唱不完,哪怕它们常年累月蹲守于没有一点禅意完全世俗化的四合院里门口,依旧不改初衷,不忘初心。

     因狮子不是中国所产,故工匠们在雕刻狮子的时候,根据中国“神兽”文化的特点,创造性想像龙、虎、麒麟、饕餮等动物所刻出的象征性图腾,并非依据眼见的原样所雕刻,使其与真狮子有所区别——事实上也很难原样画葫芦,一模一样。石狮子融合了中国人神兽动物的特征,有阔及两鬓的方口,大而突出的鼻子,以及和真狮子最不一样的地方——短尾。可以说,石狮子对我意识的一次次梳理,就是对我精神世界和认知感觉的一次次重新构建和雕塑,真的。我在被雕塑被感知的过程里,逐渐发现,石狮子是一个保持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殊禀性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它能够看见很多人看不见的历史烟云与时代内容的沧桑变迁。其实,人的眼睛和念头不如尘埃自如,有做作、狡诈和躲闪的成分。但石狮子从来不会做作和欺骗人。它们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从不虚言假语,亦不故弄玄虚,做作摆谱……据说每月农历15号,寺庙和府邸的石狮子要按时洗目,用水调和清盐,擦洗石狮子眼睛各处,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在参观游览新疆乌鲁木齐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园时,发现大型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形影单只,孤独寂寞的,一般不三五个聚集在一起(唯独狼除外),特别是那些狮子颇有王者霸气、尊严与风范,这是大自然赋予狮子的本色,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由石头具像为一尊尊狮子,只是人们一厢情愿将狮子虚幻为石头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与大自然奇特的相处方式。当精神需求的希望目光,以一种极度的虔诚介入石头的身体,石头因人的需求而蕴涵其意,生化其形,孕育而成为物化的圣灵。一个地方的石狮子是当地人文积淀、历史传承与地理风貌的体现,不是说石狮子有多大的本事与张力,而是石匠的身心和心血乃至技艺上深深烙刻上了当地的人文积淀、历史传承与地理风貌,与其说是石匠从普通岩石过渡到栩栩如生的大写意、大手笔勾勒的意境,不如说成是一个地方神形契阔,能够有机兼容宁静、单纯、永恒、和谐的本质属性,在一个个石狮子身上完美得以凸显。人们根据石狮子所佑护的对象、安放的地点不同,给石狮子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佑护小孩成长的炕头石狮;某户人家若连遭灾病,人丁不旺,运气不佳,或宅院面山风水不好,则在墙头、脑畔安置可避邪镇宅,逢凶化吉的镇宅石狮;在大门口安置一对守门石狮,既起镇宅守护作用,更是富裕尊贵的一种张扬;若在村口或险要地段安置一尊石狮,就成为佑护全村人家不受妖邪侵扰,四时和顺,永远平安的镇村狮。在中国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说法:“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流水。”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石狮子有着辟邪平安、富贵生财、子孙繁盛等吉祥寓意。

      石雕匠人,一般文化程度不高或没有多少文化,或许大多没有见过真实狮子的庐山真面目。他们雕刻狮子全凭着香火传承,师父的口口相传、代代传承和自身心灵的感应,将西域狮子的形象、本土狮子的精神与山石崇拜等,融汇成一种具体的、神圣而不具像的形状,创造出人性、神性、兽性三者融洽统一的圣灵,被人们接纳、敬奉并被不断的创造着。也许石雕艺人们难以系统准确地讲述清种种石雕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法,但他们雕刻的石狮子大多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手法,圆雕、透雕、阴雕阳刻并施,每每雕刻出的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从轮廓到线条从眼睛到头颅从神情到相貌……都身形契阔地试图完美呈现出狮子活色生香的神韵和意味。在具体造型上,突出头部的刻画,在与躯干四肢极度不协调中,完美凸显狮子威猛、强悍的内在精神气质;在五官的精雕细刻、夸张变形的处理中,彰显出狮子的强劲和活力;而对鬣毛尾巴的特殊刻绘中,则极力张扬狮子的神威和辟邪祛病功能;在狮子的表情刻绘中,则被赋予了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出狮子具有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性情。并将北方人的在粗犷豪放、质朴雄健,南方人的细腻含蓄、精明温和,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溢出南北不同地域、不同表情的同时,每一尊狮子又极致地表现出各自地方文化底蕴、人文积淀和非遗传承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质。每一尊狮子,或威风凛凛、雄壮无比,或凶猛强悍、强劲矫健,或慈眉善眼、婀娜俊秀,或憨态可掬、天真烂漫……皆是名不见经传的石匠艺人艺术创造的神来之笔。大门前的石狮摆放一般是有规矩的,成对称性,位置与男左女右的习俗相同,即当人走出大门时,雄狮安放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在右侧。右侧雌狮左前爪往往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左侧雄狮则往往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二者相合,象征“代代相传”。天安门前的石狮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距今近六百年。不同身份地位摆放的石狮子在造型上又有不同区别。据说,故宫里的石狮子,头上有四十五个卷毛疙瘩,象征九五之尊。而一品王公大臣府邸门口的石狮子是十三个卷毛疙瘩,这样的石狮子又被称为“十三太保”,品级每低一级就少一个卷。石狮子的自然特征和抽象的姿态内核实质,既是大山的本质也是大山的态度,所有的元素和成分,说白了都是来自于自然万物的精灵迁移于精神内蕴的凸显,呈现出华夏民族厚实丰腴的人文历史。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石狮子,经石匠独具匠心的雕刻,以威武雄壮的形象,激昂生动的神态,磅礴倚天的气势,喜怒哀乐的表情,具有了佑护百姓一方平安,逢凶化吉,祈福颂德的功能,深受华夏民族各族儿女的喜爱和崇敬。对石狮子崇拜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重、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的一种文化载体和特殊符号,一种精神支柱和品格象征。无论在文化意蕴上,民俗内涵上,还是国人心灵地位上,石狮子独占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是人们顶礼膜拜、虔诚敬奉的圣灵,是避邪驱妖、守护生命的保护神。

      在新疆库尔勒市焉耆流沙河桥头,蹲守着两座造型奇特,威武雄壮的石刻狮子,巍然屹立,显得石桥非常威武。雕刻的十分精细精美,基座与狮子是一体的,都是一块大石头雕刻而成。石狮子的耳朵、眼睛、鼻子、嘴以及身上的鳞片、身下的肚脐眼、反卷的尾巴等等,都栩栩如生特别逼真。石狮子护佑着当地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石狮子还被摆在中药店铺的柜台上,人们认为石狮子能通药性。民间传说,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是靠着璋狮来辨别草药有没有毒。还有一个相似的传说:少昊帝有个石狮子,懂得药性。吃中草药时,它若点头,就无毒,人就可以吃;它若摇头,就有毒,食后要中毒丧命。这大概是石狮子避邪驱恶功能的延伸。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在其短篇小说《石狮子》中借一尊造型朴拙、浑厚笨拙的汉雕石狮的得失及真假,惟妙惟肖刻画出王二灵虫和三杠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轨迹等。看见一尊尊石狮子,产生一种让人麻木抑或冷漠的心苏醒过来的芳香气息,一种让贪婪妄为和相互倾轧心理之人停下来的温存模样,还有一种让人从一蹶不振过渡到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艳丽色泽。

      洞穿日月千秋景,石展乾坤万古情。我知道人的心灵契约可以通过物化的方式转移与寄存。乡村石匠没明每夜、夜以继日的开采、凿击、锻打、锻刻,那块被埋没于深山老林的巨石终于见到天日,且在石匠叮叮当当的凿刻中,在刀起刀落出神入化的雕刻下,狮子的线条和造型、骨骼和身躯一点一点展现于世人面前,千百年岁月走过,那些矗立于大地上的石狮子依旧是石狮子,正如在《山本》后记里,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道:“终于改写完了《山本》,我得去告慰秦岭,去时经过一个峪口前的梁上,那里有一个小庙,门外蹲着一些石狮,全是砂岩质的,风化严重,有的已成碎石残沙,而还有的,眉目差不多难分,但仍是石狮。”看看,虽则面目模糊,沧桑风雨中石狮子受损严重,但它不改初衷,依旧是素日的旧模样。


      我不知道的是那些素味平生,也许一辈子碌碌无为,平庸中艰难度日的石匠,将他的全部才华和心血、汗水,都融入了一尊尊石狮子中,让巨石有了灵性和温度,有了神采和光芒,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匠人早将其非凡的灵魂和超人的技艺和巨石以及石狮子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龙泉公园石狮子.jpg (1.17 MB, 下载次数: 102)

龙泉公园石狮子.jpg

微信图片_20240307201856.jpg (877.34 KB, 下载次数: 105)

微信图片_20240307201856.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20: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下周提交的作业,因为明天要从甘肃武威出发,远赴新疆库尔勒去领孙子。又一次要穿越千里河西走廊。本来好不容易购买了火车票,可侄子要去乌鲁木齐打工,说要开车顺便拉上我和老妻,故此明天又可近距离的观察河西走廊了。为我的《穿越河西走廊》这篇文章搜集素材……     问好各位文友了!

龙泉寺石狮子2.jpg (7.37 MB, 下载次数: 109)

龙泉寺石狮子2.jpg
3#
发表于 2024-3-8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欣赏点赞!
4#
发表于 2024-3-8 17:3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我们司空见惯的石狮,雌雄左右,爪压小狮绣球,矗立单位大门两侧。竟不知道如此丰富的石狮信息。比如:每月农历十五洗石狮眼,古浪红军桥石狮的望向等等,都是第一次知道。古浪桥的狮子,虽在家乡,但惭愧没能细致观察,每次坐车匆匆而过,至多在车上望一眼。
5#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7:55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4-3-8 08:52
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欣赏点赞!

感谢千幻烟版主第一时间 的提读及欣赏,祝福周末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7:57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24-3-8 17:39
问好老师,我们司空见惯的石狮,雌雄左右,爪压小狮绣球,矗立单位大门两侧。竟不知道如此丰富的石狮信息。 ...

谢谢老友的欣赏支持,不过是有感而发。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问好!开学了,一定忙起来了吧……
7#
发表于 2024-3-11 09:26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在文中一一展现。
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8:23 | 只看该作者
运涛涛 发表于 2024-3-11 09:26
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在文中一一展现。

感谢运涛涛文友的提读欣赏及支持,问好远方的文友!
9#
发表于 2024-3-13 08:24 | 只看该作者
凡的灵魂和超人的技艺和巨石以及石狮子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欣赏
10#
发表于 2024-3-13 09:0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石狮子为题 ,着重对极具中华文化传统特点的石狮子做以详尽的描写。着意刻画出了雕刻石狮子的过程,及石狮子的历史由来及发展。文章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并极注重细节的描写,让笔下的石狮子有栩栩如生之意。欣赏,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21:28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24-3-13 08:24
凡的灵魂和超人的技艺和巨石以及石狮子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欣赏

感谢yugongjin文友的提读欣赏及点评,问好文友!祝福安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21:31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4-3-13 09:00
文章以石狮子为题 ,着重对极具中华文化传统特点的石狮子做以详尽的描写。着意刻画出了雕刻石狮子的过程, ...

真诚感谢xam720版主的精心点评及鉴赏意见,版主辛苦费心了,细致、扎实、真诚的点评让我感动,增添了写好文章的动力……问好,祝福安好如意!
13#
发表于 2024-3-17 08:5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的是那些素味平生,也许一辈子碌碌无为,平庸中艰难度日的石匠,将他的全部才华和心血、汗水,都融入了一尊尊石狮子中,让巨石有了灵性和温度,有了神采和光芒,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匠人早将其非凡的灵魂和超人的技艺和巨石以及石狮子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30 15:31 , Processed in 0.05865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