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辛村大通寺碑文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7 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辛村大通寺碑文考
  文/徐得荣


  辛村大通寺毕竟建寺年代久远,可查考的的资料很少,一些问题比较模糊。为此笔者对黎城县文化研究会出品,王苏陵先生主编,由赵江明、赵满芳两位老师编撰的《黎城碑文化赏识》一书中收编的《辛村大通禅寺碑记》(李芳黄)、《钦赐大通寺藏经碑记》、《重修大通寺记》以及《南陌村重修大圣寺碑记》、《南陌镇大圣寺重修二殿山门记》、《重修水陆殿记》等碑文资料再次进行了专题研究,试图从中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来。

  一、辛村大通寺的始建与重修

  辛村大通寺确实很古老,古老的近乎荒唐,古老的难以让人相信其实,犹如一位远离尘世归隐荒野的老人被淡出人们的视线之外,尘封在模糊的记忆中。然,依据当地传说和有关资料推测,大通寺始建年代当为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唐武德三年(620年)尉迟敬达监工重建,之后宋、元、明、清代数次重修。

  弘治十六年(公元1418年)《重修大通寺碑记》载:“周召王甲寅二十四年,释迦佛生利帝利王家,放大知贵□□□□□□十九岁,逾城出家,号‘天人师’。汉明帝,腾兰始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京,初止鸿胪,世筑殿宇以事佛像,遂取寺名。”碑文先是简要介绍了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出家、菩提树下终成正果以及汉明帝借“金人入梦”将西方佛教引入中土的全过程。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周召王甲寅二十四年)出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他的父亲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释迦”是他所在家族的族名,“牟尼”意译为圣人。“释迦牟尼”则是他成道后,人们对他的尊称。十九岁那年,悉达多太子脱下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终成正果,成为一代宗师。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沙音娑,亦作娑门,亦译作桑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碑文对释迦牟尼从出生、出家到修成正果以及汉明帝因“金人入梦”而引入佛教在开篇作如此重笔浓描,在《黎城碑文化赏识》一书中所收录的佛寺碑文中非常少见,如非始建年代与汉明帝有关,碑文无须浪费版面去作如此赘述。

  接着,碑文进入正题,概括记叙了大通寺的始建和重修:“山西潞州□□□□□□二十里曰辛村里,大通寺东邻卧牛脑,紫微庙谓之左旋,右近东岳太山仁圣祠,谓之右旋,南至玉盆米粮之广川为面湖,北□□□□□之弧峰为后倚。详其山形,则四凤朝池之地;观其水势,则二龙戏珠之方。山峰叠秀,松桧掩映,风光完固,蜂腰鹤膝。自治平□□□□□□敕赐曰‘大通寺’也。重建是刹,唐尉监修,兵燹(xian)之后,基址犹存......。”

  那么,我们如何从碑文上去推测大通寺的始建和重修年代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其一,首先从碑文中“治平”两字上推断大通寺的始建年代。可惜的是,由于石碑有所残缺,“自治平”三字往后的几个字迹难以辨认,这就为我们的考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但笔者认为,“治平”非指一代帝王的年号,而是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概括。因为石碑再大,也只限于一方天地,为使有限的版面容纳下更多的内容,碑文书写都很精练简洁,概括性极高。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以“治平”为年号的帝王有两个。一个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赵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接入皇宫扶养,赐名为英宗。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没有任何建树。尽管赵曙登基当了皇帝,但因病体难支,无力亲政,基本上是由曹太后垂帘听政的。1067年,赵英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另一个是元朝时期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徐寿辉的年号。徐寿辉(1320--1360),名真一(又名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徐寿辉乃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人在蕲(qi)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年号治平,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了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州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但辛村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大通寺,显然这里的“治平”不是指宋英宗赵曙和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的年号。宋英宗赵曙是带病即位,短短四年便驾崩了,况且宋代大体上是重儒轻佛的,所以在宋代建造和重修的寺庙很少,加上宋英宗疾病缠身,身心交瘁,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积弱积贫,外忧内患,是无瑕顾及也无力建寺立庙的。而天完世宗徐寿辉起义作战的范围在南方,从未到过北方,根本不可能在大元统治区辛村这个地方修建大通寺。

  所以,笔者认为碑文上“治平”的“治”应指“明章之治”,“平”应指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何为“明章之治”?汉明帝及其子章帝时期,在位于今云南西部、缅甸北部有一个古哀牢国。公元69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因慕汉之教化、威德,哀牢国举国归附东汉,明帝遂以其地设东昌郡,为东汉第二大郡。哀牢归汉,初步奠定了以后历代中原王朝对云南西部的版图范围,使古哀牢境内的各民族从此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也促进了古哀牢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明帝及其子章帝在位期间为东汉的黄金时代,史称“明章之治”。

  汉明帝及其子章帝所处的时代是东汉国治最为辉煌的时期,无论“明章之治”还是“永平求法”,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由于汉明帝本人十分重视佛教,因此在其执政时期崇佛之风最为兴盛。由此可见,大通寺应该是汉明帝御赐存放经书的地方,就连“大通寺”这个寺院名称也是汉明帝敕封的。至于明弘历《黎城县志》讲大通寺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笔者认为该志是参考《重修大通寺碑记》而写的,修志者并未吃透“治平”两字的含义,误认为是宋英宗的年号而将大通寺始建年代推断为宋治平元年(1064),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史志在记载上是有很多谬误的,未必完全正确。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本县南陌大圣寺探索辛村大通寺的始建年代。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水陆殿记》载:“古黎县治之西北有里曰南陌,寺曰大圣。始创于东晋太和之岁,重修于胡元至正年间。自古迄今,兴废盛衰,迭迭相兼,不可枚举。”南陌大圣寺和辛村大通寺只有一字之隔,同为禅寺。而且,大圣寺和大通寺所供奉的佛神基本相同,大圣寺里有的大通寺里都有,如释迦世尊、水陆神、伽蓝、诸天、毗胪等。《南陌镇大圣寺重修二殿山门记》碑文中还提到“......募财鸠工,创诸天殿一,钟鼓楼二。”南陌大圣寺始建于东晋太和之岁(公元366年),至今已有1646年,较白岩寺还要早254年,白岩寺并非黎城辖区内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和大通寺的碑文一样,都提及“金人入梦,佛从西来,腾(什摩腾)兰(竺法兰)白马驮经来京”,以及“汉明帝四十二年”等字眼。大圣寺和大通寺具有相同的特性,可谓一脉相承。而辛村大通寺规模较大圣寺大得多,且系皇帝御赐收藏皇家经书的地方,等级和地位较大圣寺更高更重要,可想大通寺应比大圣寺修建年代更早,我们说辛村大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完全是有可能的。大圣寺可以说是我们验证大通寺始建年代的一个佐证。

  辛村大通寺的始建年代是不是汉明帝时期我们暂且不论,但也绝不会是宋英宗治平元年,至少应在东晋太和以前,在未取得确切结论之前,我们估且将“辛村大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作为一则议题供有志者进行探讨。

  其二,应认真思考“重建是刹,唐尉监修”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重修大通寺碑记》中记载:“重建是刹,唐尉监修”。短短两句话八个字已经说的很清楚,前一句译文是“重建大通寺这座古刹”,后一句译文是“唐朝开国元勋护国公尉迟敬德监修”。碑文中“重建”两字很重要,如果大通寺是新建的话,碑文中就不能说是“重建”,而应说“始建”或“修建”。重,重复,以前有过重新再来。“重建”也就是再次修建的意思。碑文中的“唐尉”非指一个人的名称,应该是“唐朝开国元勋护国公尉迟敬德”这句话的缩写,明显是在“唐朝”一词中取一“唐”字,在“尉迟敬德”名子中取一“尉”字而组成“唐尉”一词。“重建是刹,唐尉监修,兵燹(xian)之后,基址犹存”这四句话总的意思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在尉迟敬德的监督下重建了大通寺,虽然战火将大通寺焚毁但寺庙的根基仍然存在。这四句碑文描述的是弘历十六年(公元1418年)重建以前大通寺面貌。就这么巧合,大通寺和白岩寺不但是在同一时期重修和新建,而且同为护国公尉迟敬德监工。

  其三,应从当地民间传说中探索大通寺是否是在唐武德三年重修,监工之人是否是唐朝开国元勋护国公尉迟敬德。在辛村,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大通寺是唐朝“敬德”监工重修的。他们不知道敬德的官职,只知道这人叫敬德,是唐朝开国大将。大通寺建在辛村,没有比辛村的人更了解大通寺。所以,从辛村人口里说出的话应该是有比较大的可信度的。从村人的口传中,我们虽无法准确确定大通寺的始建年代是否为汉明帝永平十三年,但至少可以确定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大通寺,而且在重建大通寺时由唐朝开国元勋护国公尉迟敬德监工,此说当无异议。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证明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大通寺。一是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建造白岩寺时,辛村大通寺也正好重修,作为皇帝亲敕修建的大通寺,等级与重要程度不比白岩寺差,且工程规模较白岩寺大的多,由唐朝开国元勋护国公尉迟敬德同时监工白岩寺新建和大通寺重修不是不可能的;二是辛村曾建有徐茂公二庄院。说到徐茂公二庄院,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曾问徐茂公家居何处?茂公答曰:“欲问茂公居何处?无影山后有家门。”可想在徐茂公无影山后修建庄园之前,就已经有了大通寺。返过来讲,正因为有大通寺的存在,且辛村风景与风水俱佳,才吸引徐茂公在辛村这个地方修建庄园。除了有大通寺这个因素之外,与尉迟敬德在辛村监工重建大通寺也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尉迟敬德与徐茂公同为唐朝开国元勋,同被封为极品高官,敬德为护国公,茂公为英国公,他们走在一起是非常自然的事。

  二、大通寺的“出处”和寺庙规模探索

  唐高宗李渊之所以要在白岩山下建造白岩寺用以镇国,是因为齐武大帝发现白岩山腰的名曰“朱喙”的岩洞好似一张血盆大口,白岩山上的石头由白变红时“主刀兵”,就要天下大乱,且白岩山还有刘秀斩白莽的故事,名声较大。

  那么,为什么汉明帝要在辛村这个地方修建大通寺呢?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笔者认为,唐高宗李渊之所以要在白岩山下修建白岩寺,是迫于当时的复杂局势,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本来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唐政权就比较脆弱,而窦建德、王世充、徐国郎、刘武国、刘黑鞑等封建集团各自雄据一方,对新生的大唐帝国虎视眈眈,谁都有称王称霸之心。而且这些割据势力兵多将广,实力雄厚,足以和大唐分庭抗礼,李渊要想彻底消灭这些割据势力并非易事,弄不好还有被这些割据势力推翻的危险,这点李渊是清楚的。唐高宗李渊这个人比较迷信,尤其是迷恋风水,隋唐两位易经高手、风水专家袁天罡、李淳风常伴左右为其指点迷津。加上李渊长期在晋阳任职,对山西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了解“赤口红岩”的故事,所以他知道,在白岩山下修建白岩寺对尽快平定割据势力,统一大唐江山,巩固新生政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汉明帝寻求藏经之所,建造寺庙,主要是为了“以事佛像”,弘扬佛法,他讲究的是适宜建造寺庙的风水地脉,注重的是环境条件和地理条件。而汉代的辛村与现世的辛村大不一样,具有相当的魅力。就象《重修大通寺碑记》中所载的那样:“山峰叠秀,松桧掩映,风光完固,蜂腰鹤膝。”那时候辛村这一带的风景是相当的优美。这里不仅仅是风景如画,幽雅僻静,而且风水极佳:“大通寺东邻卧牛脑,紫微庙谓之左旋,右近东岳太山仁圣祠,谓之右旋,南至玉盆米粮之广川为面湖,北□□□□□之弧峰为后倚。详其山形,则四风朝池之地;观其水势,则二龙戏珠之方。”(见《重修大通寺碑记》)。自大通寺建造起来后,可谓锦上添花,辛村这个地方的风景更加优美。黎城名贤李芳黄在《重修大通禅寺碑记》中这样写道:“二十年钟磬梵声,直与松风涧响相为答应。”看了这两句碑文,在人们的眼前蓦然出现这么一道风景:寺内僧击悬磬,钟声悠扬,梵音高唱,木鱼声声;寺外林海松涛,风啸虫鸣,涧水叠翻,悦耳动听。寺内寺外相互应答,人与自然极度和谐,置身其中,一派诗情画意,令人沉醉痴迷,顿生脱离红尘皈依佛门之心。

  大通寺在黎城乃至上党地区可以说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也是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建时其格局是一进四院,明弘治十六年(永乐更子)大通寺重修后,规模也还相当大,有前中后三殿。前殿碑文中无记载,“而中殿复焕,毗胪、药师诸佛复显庄严妙相,僧性英、海珠力也;后殿为藏经所贮,迹继此重新,释迦世尊与文殊、普贤复放大光明者,僧性宾力也。其西为十五殿……。”(见明代黎城名贤李芳黄《重修大通禅寺记》),大通寺重建后有“东库各五间,方丈僧舍,百间有余,累项修造。”“其西为十五殿”(《重修大通禅寺记》),连前面提到的毗胪殿、药师殿、菩萨殿等,少说也有四十多座大小殿堂。禅房、僧舍更多,按120间僧舍计算,平均每间住4僧,那么大通寺可以容纳500多个僧侣。

  这是有碑文记载的,非笔者杜撰。

  据了解,在中国现存的“大通寺”有四处,一处是广州芳村花地松荃宜街已纪有座大通寺,清光绪年间顺德李慕周诗曰:“二月烟花士女俱,大通古寺谒浮屠,罗裙八幅花团锦,绣入羊城八景图。”寺中有烟雨井,将雨有雾气上升,乃羊城八景之一;再一处是淅江省杭州市武义县白洋街道湖塘治村有座大通寺,建于唐代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另一处是江苏省大余县南安镇新建村惜岭的山坳中镶嵌着一座大通寺,始建年代不详,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和僧舍等建筑;还有一处大通寺在南京市栗水县。另外,在日本也有一座大通寺,全名叫“真宗大谷派兵长浜别院大通寺”。但这些“大通寺”都不是用来专门藏经的,只是“以事佛像”。汉明帝之所以在东汉辽阔的疆土上选中辛村这么块地方修建藏经“大通寺”,说明辛村自有她的独特优势和迷人之处,这个独特优势就是风水,迷人之处就是风景,风水和风景构成了在辛村修建大通寺的理论基础。

  三、大通寺“水陆大殿”和“水陆大帝”辨析

  笔者从小生长在辛村,对大通寺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笔者经常和同伴们到大通寺遗址玩耍,那时候的大通寺的遗址还非常明显,寺院的根基还有一米多高,前院有四个大龟,龟背上驮着高大的石碑,上面还有雕刻着精美龙纹的碑首。到处是石雕佛像和数不清的琉璃脊、琉璃瓦以及巨大的凿造精致的根基条石。可惜这些无价之宝都在**时期和修勇进渠时给彻底毁掉,地面文物损失殆尽。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大通寺里有座水陆大殿,大殿里供奉着水陆大帝,从小烙印在大脑中的痕迹是相当深刻而牢固的,至今记忆犹新。但大通寺为何有水陆大殿,何谓水陆大帝,直到现在也还不是十分清楚。为此,笔者对碑文上有关水陆殿和水陆神进行了专题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水陆大帝亦称紫微大帝,全称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系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北枢’,居于紫微垣内,是紫微垣中的帝王座。而辛村北偏西方向紧邻金牙山(黎城古八景之一的“金崖晚照”)的大山叫“北极山”(也称凤凰山),北极山直对的山凹叫“北极峧”,北极山的顶峰叫“北极脑”,显然是因为大通寺里有“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后产生的山名和地名。紫微大帝原系道教神,在道教中的地位极高。而后在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不断融合中,与东岳大帝和雷神等一同被收入佛教“诸天”中,使原来的二十诸天变为二十四诸天,紫微大帝成为二十四诸天之首享受人间香火。即使在佛教中,紫微大帝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仅次于释迦世尊和弥勒佛,高于四大菩萨,所以在大通寺专门建造水陆大殿,供奉水陆大帝是有其原因的。民间之所以称紫微大帝为水陆大帝,可能与他的职司有关。由于紫微大帝执掌天地经纬,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能够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因此无论在水上还是在陆地,人们都希望能得到紫微大帝的保佑和庇护,故又称其为水陆大帝。

  当然,这只是笔者本人的推断结论未必准确。

  在大通寺中不仅有水陆大殿和水陆大帝,而且在所藏的经书中,有水陆经的全部经卷。《重修大通寺碑记》上讲到:“东邻卧牛脑,紫微大帝谓之左旋......。”这个卧牛脑就是辛村东北角的庵山,当地人称其为“卧牛山”,山上有紫微庙,紫微庙里供奉的是紫微神。而辛村大通寺里有水陆大殿,供奉的是水陆大帝,这应该不是一种巧合,是人为的安排,说明紫微大帝和水陆大帝是同一佛神。大通寺里不仅供奉有道神转化而来的水陆大帝(紫微大帝),而且还供奉有关公关老爷。关公乃武圣人,大概是佛教爱才之故,也将武圣人关公收入佛教成为如来佛祖座前的一名护法神僧。随着历史的进程,原来的佛教和道教已非原始的宗教性质,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经演化成为“佛中有道,道中有佛”的有着极其丰富内涵的宗教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不但辛村大通寺有水陆经、水陆大殿和水陆大帝,而且本县南陌村的大圣寺里也有水陆经、水陆殿和水陆神。南陌村《重修水陆殿记》碑文中载:“待有住僧道广增其后殿一座,前面三楹,九架后檐,里用一十七间,内藏水陆画,名曰水陆殿。”这里所说的“水陆画”应该是指水陆神像。《南陌镇大圣寺重修二殿山门记》碑文件记载:“葺前后水陆、迦蓝诸殿......。”因寺庙的规模不同,大小有异,且大通寺又是皇帝敕封,比较大气,所以在南陌大圣寺里有水陆殿,敬的是水陆神,而在辛村大通寺里拨高一个等级,为水陆大殿和水陆大帝。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佛家寺庙中是存在水陆殿和水陆神的,不仅仅只有“水陆道场”之说。

  四、大通寺御赐藏经之印证

  大通寺是汉明帝敕封的藏经之所。

  大通寺的主要功能是贮藏经书,目的是“以事佛像”,弘扬佛法,所以大通寺建造的规模比较大,开辟的殿宇和供奉的佛像也比较多,比较齐全,几乎囊括了佛教的主要佛神,不仅有传统的西来之佛,也有包括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和关公等由道神转化而来的东方佛神。尤其是武圣人关公,非常受人崇敬和喜爱,在道教中既是武圣人,又是武财神以及更多的职司,在大通寺关老爷受到特别优待,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关公殿。

  所有这些,都是佛道两教相互融合的范例。

  大通寺后殿为藏经楼,专门用于贮藏经书,凡译卷、抄卷及官方印卷,都要收贮在大通寺的藏经楼中,实际上也是一处经书档案馆。《重修大通禅寺碑记》载:“自金人入梦,白马西来,珠宫宝刹遍天下,而经卷一、二,朝夕持诵者或寡矣,此寺独有藏经全部,且锡自大内,宝玺犹存,历却火岿然无损,非有鬼神呵护不至此。”这段碑文的大意是,汉明帝夜梦金装神人绕殿腾飞,次日上朝后问群臣哪里有神佛?有臣答曰西方印度国有佛和佛经。遂派人到西天取经,印度高僧腾(什摩腾)兰(竺法兰)用白马驮着经书来到东汉都城洛阳后,佛教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自那以后,虽然大大小小的寺庙遍布天下,但拥有的经书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僧人(包括善男信女)的诵经需要,只有大通寺贮藏的经卷多而全,且这些经书大都来自朝庭,经卷上还保存着皇帝的玉玺印记。虽然多次遭受过战火劫难但仍保存完好无损,要不是因为有神佛保佑,大通寺的经书也不会保护的这么好。在明弘治十六年重修之前,大通寺的藏经确实很多,种类也齐全,保护的也比较完好。但随着朝代更叠,不少经书被焚于战火,弘治十六年重修后又补充了一大批新的经书印卷。永乐更子年间大通寺修复后,增加了“华严悬谈以下四十一函,共计陆佰伍拾捌函”(见《钦赐大通寺蒇经碑记》。“□□□□□□会计一百二拾余轴;总水陆一会计五轴;十王三会,五大部经一会,水陆全部。饶钹五堂,锣儿三架”等(见《重修大通寺碑记》)。

  由于大通寺的碑文损毁严重,不少地方字迹模糊不清,一些关键之处无法辨认,有待出现其它证据方可作进一步的探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21:16 | 只看该作者
一晃三年没来了,谨以此文,问候各位老师老朋友们
3#
发表于 2024-7-7 21:33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24-7-7 21:16
一晃三年没来了,谨以此文,问候各位老师老朋友们

好久不见,老哥好,欢迎回来。
4#
发表于 2024-7-7 22:26 | 只看该作者
老哥真是个做学问的人,文章实在太专业了。我虽然对一般历史有兴趣,也大多是些常识性的了解,这篇读得我云里雾里,愈加佩服。
如此深奥,可否对大通寺描述一个概貌,比如辛庄所处位置,寺庙始建年代,目前的遗存建于何时,供奉的主神为谁等等。
碑文辨识属于实物考古,惜哉残破如此。探寻史书印证是有效途径,也应包括地方志、野史等等。
问好老哥,祝健康长寿!
5#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8:08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7-7 21:33
好久不见,老哥好,欢迎回来。

感谢小妹版主,还记得老哥,老哥非常高兴。发文是借口,来看望一下老朋友是真意。
6#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8:1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4-7-7 22:26
老哥真是个做学问的人,文章实在太专业了。我虽然对一般历史有兴趣,也大多是些常识性的了解,这篇读得我云 ...

老弟啊,三年了,好想你。老弟一如既往,还是那样开朗大度,活力四射,才华横溢。老哥我这期间身体出了些毛病,好长时间没写文字了。这次回来,主要是看望一下各位老师和老朋友们,谢谢老弟,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8:1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4-7-7 22:26
老哥真是个做学问的人,文章实在太专业了。我虽然对一般历史有兴趣,也大多是些常识性的了解,这篇读得我云 ...

根据老弟的提议,我再补发一篇大通寺介绍,期望能加深大家对大通寺的了解。
8#
发表于 2024-7-8 08:28 | 只看该作者
徐老师好,作品满满的文献价值,给人科普了一件国宝。有一点疑问,不知道“辛村大通寺”在哪个省市等具体的出处。
9#
发表于 2024-7-8 08:30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24-7-8 08:17
根据老弟的提议,我再补发一篇大通寺介绍,期望能加深大家对大通寺的了解。

直接加在文头就好,就不是那么破空而出。最起码让人知道辛村大寺在哪个方位。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8:35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4-7-8 08:28
徐老师好,作品满满的文献价值,给人科普了一件国宝。有一点疑问,不知道“辛村大通寺”在哪个省市等具体的 ...

呵呵,老弟好,我是逸飞网的老榆木你老哥哦,徐得荣是我的真名。大通寺的介绍,刚才发了,还请兄弟移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8:37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7-8 08:30
直接加在文头就好,就不是那么破空而出。最起码让人知道辛村大寺在哪个方位。

小妹啊,大通寺介绍我已经发出去了,权当给你们充一篇发文数吧
12#
发表于 2024-7-8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芷楚 于 2024-7-8 09:21 编辑

无疑这是篇学术论文,考古论碑,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还需要相对的知识。作者无疑这些都具备。文字具有相当的地域文献价值,从逐步论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辛村大通寺属于山西省某市某县,约建于东汉汉平帝公元70。作者在考据上充分解说相关历史知识,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13#
发表于 2024-7-8 09:15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24-7-8 08:35
呵呵,老弟好,我是逸飞网的老榆木你老哥哦,徐得荣是我的真名。大通寺的介绍,刚才发了,还请兄弟移步。

嗯嗯,一直都是知心朋友,喜欢读哥哥的作品!!
14#
发表于 2024-7-8 10:16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24-7-8 08:15
老弟啊,三年了,好想你。老弟一如既往,还是那样开朗大度,活力四射,才华横溢。老哥我这期间身体出了些 ...

老哥深爱文字,骨子里宽容大度,我是深信您还会回论坛来的。
15#
发表于 2024-7-8 13:33 | 只看该作者
呀,老师来了,好久不见哦,别来无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7:29 , Processed in 0.05493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