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西出:打仗最怕两眼一抹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8 1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渊先去一趟军营,点检好自己的队伍,这才挥师绕着城墙往西北行去。

    其中,一千骑兵,皆从三千营选出,由御马监少监朱英统率;三千**兵,皆从神机营选出,由惠安伯张伟统率——这是典型的文官、太监、勋贵组合。

    皇帝非常贴心,没有给王渊使绊子。

    太监朱英曾与王渊两度合作,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而惠安伯张伟,曾跟随马中锡招抚刘六刘七,被言官弹劾得丢爵下狱。前不久才刚刚恢复爵位,他这戴罪立功的样子,也不敢跟王渊对着干。

    李应也跟来了,他在豹房干得心累,也不想跟江彬争宠,就向皇帝请求随军出征。这货把书童李忠都带上了,主仆二人踌躇满志,想要奔赴边疆沙场建功。

    此外,王渊还带了弟子十二人,宝朝珍负责管理那几百个随军工匠。

    王渊刚刚走出军营,就看到大门口站着三人,竟是归善王朱当沍和他的两个门客。

    王渊惊讶道:“王爷怎么来京了?”

    朱当沍哭笑不得道:“陛下重新派人审理案件,我也被带到京城接受问询。我发誓说自己没有谋反,愿意去北方戍边以证清白。没想到……陛下真让我跟着王学士去西北打仗。”

    “那就一起走吧。”王渊点头说。

    看来,朱厚照是想和稀泥了,因为制造冤案的太监温祥、锦衣卫韩端、大理寺少卿王纯,全都是皇帝信任重用的人!

    处理他们,等于朱厚照自己打自己的脸。

    特别是太监温祥,那是皇帝的身边人,传圣旨口谕什么的,近年来都是这家伙在跑腿儿。

    朱厚照派温祥去审理谋反案,无非是给他立功的机会,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制造冤案,收了银子就敢诬陷一个郡王。

    现在,皇帝选择和稀泥,把归善王扔给王渊,出去打几年仗回来,也就没人再记得此事。至于太监温祥,事后被皇帝扔去浣衣局,这辈子是别想再翻身了。

    还有就是,皇帝特别欣赏朱当沍,这位郡王勇武过人,朱厚照不想看到其才华被埋没了。

    朱当沍不仅勇猛,而且刚烈。历史上,他遭受冤屈,被贬为庶人,直接当着朝廷官员的面,一头撞死在墙上以证清白,导致皇帝下令重新复查此案。

    大军绕着城墙,来到城西北方的驿站,送行队伍早就已经在哪里等候。

    金罍、常伦、余本、张潮、张翀、许成名等同科进士,顾应祥、严嵩等朝中同僚,还有王文素、王晹、蒋信等诸多弟子。

    此时会试已经结束,殿试还未开始。

    王渊的诸位弟子和同道当中,方楷、刘储秀、箫鸣凤、徐景嵩、谷高、席春、席彖、王晹、史道,一共九人考中今年的进士。可惜,到处安利物理学的狂信徒赵锦,因为太沉溺于做实验而名落孙山。

    这九个人里边,席春和席彖都未正式拜师,因为他们是王渊座师席书的亲兄弟。甚至,他们对物理学也不怎么感兴趣,这一年来借口温习功课,已经很少出现在物理实验室。

    另外,史道比较倒霉,会试考中之后,突然接到消息,说他亲爹死了。只能放弃殿试,立即回家奔丧。

    这种情况,三年服丧期满,下一届殿试可以补考。因此,正德九年的进士,还有正德十二年的进士,都将与史道属于同年!

    众多年轻弟子当中,王晹是最活跃的,物理学派的哲学体系建立他居功至伟。学习最好的则是方楷,这家伙出身阴阳世家,国子监物理学社便是由其创立,现在整天在研究天体物理学,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

    “若虚兄,慢走!”罗江、田秋站在金罍身边,朝王渊抱拳告别。

    王渊笑道:“二位有心了,恭喜罗兄、田兄金榜题名。”

    罗江就是王渊在云南参加乡试,跟王渊住同一个院子的云南士子。田秋则是贵州思南府士子,正德六年因为生病而没有赴京赶考。今年两人同时考取进士,罗江甚至会试排名第三十位(总共录取四百人)。

    田秋考中进士,则更具代表意义。从今以后,大明朝堂的贵州人,终于不再是王渊孤零零一个。

    “先生,一路保重!”

    上百位弟子齐声呼喊,把其他送别者惊得侧目不已。

    王渊拱手道:“诸君且回,努力向学!”

    说完,王渊翻身上马,大喝一声:“出发!”

    望着数千人的队伍远去,罗江忍不住感慨:“三年未见而已,若虚兄竟已如此威风。不但建功无数、陛下信赖,而且还有弟子无数。换成在云南的时候,你我如何想象得到?”

    “是啊,他都已经做总督了,我们才刚刚考过会试而已!”田秋咋舌道。

    金罍笑道:“若虚兄文武全才,堪称国士无双,不可以常理而论之。”

    常伦则以羡慕的眼神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好男儿,就该当沙场建功,便是马革裹尸也死得其所。我何时才能提兵杀敌?”

    常伦在大理寺的人缘非常不好,金罍还只是高傲而已,这家伙则愤世嫉俗。每次遇到冤案,因上官包庇而无法惩治凶手,常伦就会写诗写曲,指桑骂槐的到处传播,已经得罪了好几个朝中大佬。
出京畿,经山西,过陕西,便至甘肃。

    明代甘肃并未单独设省,而是“甘肃镇”。此镇非彼镇,乃军镇之意,属于大明九大边镇之一。

    中途经过西安,王渊见到了三边总制邓璋。

    三边总制,又称三边总督,都还属于通俗叫法,此时的官方名称是“提督三边军务”,其职责为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跟王渊这个陕甘总督,职权交叉重叠,可以说非常接近。

    邓璋同样是三朝老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年轻时当大理寺丞,杜绝亲友宾客请托,曾查处冒功者九百多人。后来巡抚河南,也是刚正严明,豪强猾吏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王学士,我为了见你,专门从固原回来等了半个月!”邓璋见面就说。

    王渊拱手道:“邓公有何赐教?”

    邓璋反问:“你可有经略吐鲁番的章程?”

    王渊摇头说:“不知详情,难以议定章程。”

    请求朝廷派重臣经略吐鲁番,便是邓璋提出的建议。他详细解释道:“吐鲁番伪王满速儿,乃蒙古余孽,其弟赛德是別失八里国国王……”

    邓璋说了一大堆,王渊却越听越糊涂。

    这位老先生虽然出于好心,却都属于道听途说,给王渊提供了大量的错误信息。

    明朝对西域的了解,历来非常扯淡。

    察合台汗国灭亡之后,各地兴起大量军阀势力。大明官员搞不清楚,于是就把哈密称为哈密国,柳陈称为柳城国,火州称为火州国,吐鲁番称为吐鲁番国,其实这些都是西域军阀而已。

    至于別失八里国,真名叫做“东察合台汗国”。

    朱厚照想让王渊弄死的吐鲁番伪王,正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满速儿。

    王渊自己没搞清楚状况,还打算将其灭国,他得把东察合台汗国灭了才行。

    至于满速儿的弟弟赛德,其实是叶儿羌汗国的开创者赛依德。他们的表哥巴布尔,即将成为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

    王渊被邓璋搞得一头雾水,只等就地补给,带着部队继续赶路。

    八月中旬,王渊终于来到甘州(张掖)。

    李应牵马而行,摊手去接飘落的雪花,感慨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古人诚不欺我也!”

    太监朱英叹气说:“前两天还热得要死,今天突然就下雪,军中兵马得病的不少。”

    惠安伯张伟道:“最近一两个月,都不可能打仗,士卒得安心休养一段时间。”

    王渊总算听明白了,朱英和张伟的闲言碎语,都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当即笑道:“两位放心,我虽年幼,却还不至于急功近利,拉着长途跋涉数千里的军队去打仗。”

    归善王朱当沍却精神奕奕,这位王爷以前没出过封地,现在却从北京一路走到甘州,沿途大好河山带来一腔豪迈之情。

    “就地扎营!”

    王渊对袁达说:“袁二,你带着我的手令进城,召集巡抚、总兵、镇守太监和巡按御史来见,顺便让巡抚多弄点柴禾出来御寒。”

    “是!”袁达立即打马飞奔。

    甘州城始建于西夏,元代和明代两度扩建,面积、厚度和宽度都堪称西北雄城。只不过嘛,城墙是沙土夯筑的,城门皆为厚实门板,很容易被攻城锤砸破。

    因为西边有肃州(酒泉),更西边还有嘉峪关挡着,最西边更有作为缓冲的关西七卫。甘州此时不需要修缮城池,等到吐鲁番把嘉峪关以西全部占据,朝廷就该在甘州、肃州疯狂修筑石城了。

    如今,王渊站在城外营地,遥望着甘州城墙,入眼第一感觉就是破败不堪。

    约末过了半个时辰,甘肃巡抚赵鉴来见。

    甘肃没有布政使,迅速便是最大的文官。他带着大量柴禾和一些粮食,亲自送入军营,朝王渊抱拳道:“王学士,哈密之事就靠你了。鄙人已经老朽昏聩,顶多也就修修边墙。”

    “老先生严重了,还需老先生多多相助。”王渊回礼道。

    赵鉴今年已经七十岁,身子骨还算硬朗。他来到甘肃之后,也不干别的,就是疯狂修筑长城。

    明长城绵延万里,甘肃段兴建时间最晚,从弘治十六年才开始修筑,距今也不过十一年而已。弘治末年,动用了九万人修筑甘肃长城,但还有许多地方顾不上,后来的历任甘肃巡抚都喜欢可劲修补。

    王渊问起关于哈密和吐鲁番的事情,赵鉴陈述的消息跟邓璋差不多。他们都不知道,吐鲁番并非一国,而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地盘,更不知道历代“吐鲁番王”,其实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

    反正,不管是三边总督邓璋,还是甘肃巡抚赵鉴,他们去得最远的地方便是嘉峪关,从来没有亲自去关西七卫看看。关于哈密的一切消息,都是关西七卫报上来的,有些内容乱七八糟已经倒了好几手。

    送走甘肃巡抚赵鉴,甘肃总兵王勋很快前来拜见。

    历史上,朱厚照大战蒙古小王子,王勋便是最先接敌那个。王勋以薄弱兵力,扛住蒙古五万大军,为朱厚照赢得宝贵的集结时间,从而将蒙古大军进行层层包围。

    王渊运气非常好,他遇到的甘肃总兵是王勋。此人打仗勇猛,而且贪得不凶,算是难得的将才。

    若换成下一任总兵李隆,这次任务的难度将成倍提升。

    李隆疯狂贪墨军饷、霸占军田,导致无数军户逃亡,留下来的也吃不饱饭。最后为了捞钱,李隆甚至怂恿士卒,闹兵变把新任巡抚给杀了,从此开启边军闹兵变的先河。

    “王总兵,甘肃镇有士兵多少?马匹几何?”王渊表情严肃道,“跟我说实话,不要来虚的,这关系到收复失地的大事!”

    王勋问道:“王学士想听真话?”

    王渊说:“当然是真话!”

    王勋说道:“甘肃镇纸面上总兵力有九万人,包括骆驼、耕牛在内,马匹数量有三万。至于真实情况嘛,兵力其实已不足六万,马匹数量二万三千多。可用于打仗的战马,仅有两千匹左右。”

    “那我就放心了。”王渊松了口气。

    不愧是九边之一,居然还有三分之二的实际兵力,这已经超乎王渊的预料了。

    王渊又问:“关西七卫有多少士卒?能打仗那种。”

    王勋说道:“加起来不超过五千,而且还有心怀叵测者,稍不注意便会临阵倒戈。”

    关西七卫,就是嘉峪关以西的七个卫所,军将和士兵基本都是少数民族,他们属于明朝设在西北的缓冲势力。

    王渊想了想说:“我也不动甘肃镇的步卒,只把那两千战马集中起来,组建成单独的骑兵部队,带出嘉峪关去跟吐鲁番打仗。另外,骆驼和民夫也准备一些,我要保证自己的后勤稳当。”

    “王学士打算何时出兵?”王勋问道。

    王渊笑着说:“我连关西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当然要先去关外打探打探。”

    王勋离开不久,甘肃镇守太监梁玉、巡按甘肃御史冯时雍,也先后前来拜访王渊。这些人都非常给面子,可惜无法带来有用情报,王渊对嘉峪关外的情况仍旧两眼一抹黑。
2#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11:49 | 只看该作者
整个甘肃镇的骑兵,全部集结起来归王渊调遣,王渊麾下的骑兵部队规模由此达到三千。

    **兵也有三千,另有数百工匠,将近七千人的部队,已经能够在西域立足。

    可惜,即便有如此兵力,也干不过东察合台汗国、瓦剌蒙古和叶儿羌汗国中的任何一个。幸好,这三方势力互相攻杀,暂时没有联合起来侵略大明。

    等到骑兵集结完毕,伤病员也好得差不多,此时已经是九月中旬。

    沙场秋点兵!

    王渊骑马奔上将台,朝下边的士卒说:“你们当中,有人知道我的底细。也有些甘肃镇的弟兄,还没听过我王二的名号。本人姓王名渊,字若虚,虚岁二十……”

    “嚯~~~~”

    来自甘肃各地的二千骑兵,顿时爆发出起哄声,阴阳怪气的一听就知道是嘲讽。

    王渊也不制止他们,只是弯弓搭箭,一箭射在百余步外的旗杆上。

    嘲讽声立即消失,都傻傻看着箭矢。

    王渊继续说:“你们肯定以为,我二十岁当总督,多半是哪位大官的公子。告诉你们,老子在贵州山中长大,吃肉都要自己去打猎。老子去云南赶考,碰到上百个土匪劫道,老子一人一马便将土匪杀溃。老子考状元那年,带着二百精骑,正面冲击万余贼寇,大获全胜。老子带着二千押运部队,追击堵截贼寇主力,阵斩贼首刘六刘七。老子带着六千只训练了两个月的弱旅,正面击溃万余贼兵精锐,单骑追杀数十里,生擒贼首齐彦名!”

    王渊指着下面:“老子这个总督,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你们有谁不服,可以上来单挑。比力气,比刀剑,比箭术,比马术,随你们选!”

    无人说话,或许有不相信的,却也不敢上台叫板。

    “抬上来!”

    李应、李忠、袁达、宝朝珍四人,抬着一口薄皮棺材来到将台。

    王渊一脚将棺材板踢开,躺进去试了试,又站起来说:“刚让工匠打造的,还蛮合身。这是我给自己准备的棺材,我若战死,就葬在嘉峪关外,保证在关西陪着你们。老子是打算死在这里的,若谁让我死得不痛快,谁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全军肃然。

    包括朱英、张伟、朱当沍等将领,都认认真真听从训示,谁也不敢触到王渊的霉头。

    “从今日起,所有将士,不得踏出军营半步,每日给我严加训练!若感到乏味,每日可蹴鞠耍乐,但不得酗酒宴饮,”王渊看向朱英、张伟等人,“可听明白了?”

    “明白!”朱英、张伟大喊。

    骑兵除了训练阵型变换,同样重要的还有纪律和勇气培养。

    因为双方骑兵互相对冲,必然造成惨烈的车祸现场,不管是人还是马,都不愿进行直接对抗。

    有经验的骑兵部队,往往冲到一定距离,就会自发减速以伺机变阵。而纪律不严明的骑兵,会一些冲得快,一些冲得慢,一些冲着冲着就逃跑了。

    如果双方都队形整齐,就要看谁更有胆气。敢不减速、不变阵,还能全力冲锋者,只要数量悬殊不大,基本上属于稳赢那方。

    若双方都头铁硬冲,那将异常惨烈,并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此时的骑兵阵型不严密,彼此留有对冲的缝隙空间)。

    而在**骑兵出现以后,西方骑兵打仗那叫一个难看。

    经常在临近射程的时候,双方骑兵齐刷刷停止前进,任由将领怎么催促都无用,端起**在那儿隔空对射——哥萨克骑兵最喜欢这样干,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雇佣兵,可不愿意为了雇主而赴死。

    说这么多,是因为吐鲁番拥有大量骑兵,王渊很可能面对上万骑兵的冲锋。

    王渊当然不可能以卵击石,带着三千骑兵往上万骑兵队伍里撞,但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应付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这些骑兵,每天只训练半个时辰马战,主要是怕训练过多马儿掉膘。剩下的时候,都训练纪律和勇气,反正列队训练是必须的。

    至于火铳兵,清一色的三眼铳,射程超过一百六十米,但有效射程不足百米,最佳射程只有五十米。

    在正德朝,鸟铳(前装火绳枪)还未传到中国,大明神机营主要玩的便是三眼铳。

    历史上的戚继光那是真牛逼,他改进西方**技术,对抗蒙古骑兵时发明“五雷神机”。五根枪管可旋转轮换射击,相当于**版左轮,这玩意儿接敌时还能当狼牙棒使用。

    后来赵士桢发明的迅雷铳,就有点一言难尽了。改进型迅雷铳,可连续发射十八发**,**打完还能近距离抛射火球。枪管上配有圆形盾牌,枪身支架是一把斧头,敌人来了提起斧头就能厮杀。

    这玩意儿已经属于多管转膛炮,看似优点很多,缺点更为致命:又贵又重,零件还多,不易行军,不易操作,不易养护,一直都无法实用于战场。

    王渊对火器没什么研究,且至今也没时间去研究。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弟子和工匠,弄出了颗粒化火药。这玩意儿很简单,在制作火药时加入液体,制成糊糊状,风干凝固就会变成颗粒物。

    至于威力,那得慢慢实验,就看用料和工艺如何。

    欧洲此时已经有了重口味颗粒火药,加入尿液将火药风干颗粒化,只因尿液当中含有硝酸盐,但暂时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

    中国这边,大概是嘉靖、万历年间,开始拥有制造颗粒火药的技术:是加入烈酒和草木灰,比直接加尿要文雅得多。

    王渊让弟子和工匠们,继续改进颗粒火药,并打算建厂制造火绳枪。

    “西北甘肃,东南泉郡,皆锭铁之薮也;燕京遵化与山西平阳,则皆砂铁之敷也——《天工开物》。”

    甘肃所产的锭铁,在整个大明都能排得上号。

    王渊把部队扔给李应进行操练,自己则带着弟子和工匠,前去接管甘肃最大的官营铁厂。作为火器小白,王渊只能借着一鳞半爪的现代知识,跟弟子与工匠们一起设计火绳枪。先把火绳枪设计出来再说,之后再改进成燧发枪便是,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

    就在此时,肃州兵备副使陈九畴送来边报:瓦剌大军侵略哈密,吐鲁番伪王满速儿,率军击败之。满速儿请求大明封赏,希望能够重开朝贡(商贸)。

    这个消息特别扯淡,把王渊直接给看懵了。

    其实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在占领哈密之后,继续向东侵略大明。走半路上,瓦剌蒙古大军南下,也打算来侵略大明,没想到一头跟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撞上。

    满速儿将瓦剌大军击退,自己也受到损伤,于是撤军回吐鲁番,顺便要求大明给予赏赐、重开贸易。

    王渊运气很好,若非瓦剌南侵,满速儿很可能一路杀到嘉峪关,都不留时间给王渊做任何准备。

    满速儿这家伙,明明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却一直伪装成吐鲁番国的国王。还一边侵略大明,一边向大明俯首称臣,把大明君臣耍得团团转。

    王渊连大明历史都不清楚,更何况西域的历史,他现在雾里看花根本搞不明白。

    直至十月,哈密国(亲王藩国)三都督之一的奄克孛刺,从哈密逃回肃州,再被送到王渊面前,咱王二郎才终于搞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

    “什么,满速儿是別失八里国的大汗?那吐鲁番国又是怎么回事?”王渊惊道。

    奄克孛刺回答道:“王学士,早在一百年前,別失八里国就不断侵略吐鲁番各城。他们发起圣战,大肆杀戮佛教徒,现在已经完全占领吐鲁番、柳城、火州等城池。因为满速儿的亲弟赛依德叛乱,阿克苏被占领,满速儿如今长期在吐鲁番居住,吐鲁番已经近似于別失八里国的首都了。”

    王渊问道:“满速儿手下有多少兵马?”

    奄克孛刺说:“至少能召集两三万骑兵,但他肯定不敢全力东侵。一方面要防备北边瓦剌,一方面还要防备西边和南边的赛依德。特别是赛依德,他们兄弟俩一直在争夺汗位,现在赛依德打下南边大片领土,今年刚刚建立叶儿羌汗国。”

    王渊问道:“可否联络叶儿羌汗,一起夹击满速儿?”

    “可以,但大明军队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否则叶儿羌汗顶多口头上答应,”奄克孛刺说,“王学士,有件事情你必须清楚。”

    王渊说道:“你讲。”

    奄克孛刺说:“別失八里国,这几十年来不断侵略哈密,只是想控制西域与大明的贸易而已,他们求财而非求地。但现在,赛依德建立叶儿羌汗国,把別失八里国的西边和南边都堵住,满速儿只能朝着东方扩大疆土,他今后必然还会东侵。”

    “我明白了。”王渊点头道。

    东察合台汗国,以前攻打哈密是求财,因此总是小打小闹,大明很容易收复失地。

    但从今年开始,就逐步转为地盘扩张,以后必然兴师动众。以大明的财政状况,是没法在西域打大仗的,很可能丢失嘉峪关以西的全部国土!

    王渊面临的情况非常糟糕,比威宁伯王越当初遭遇的形势严峻百倍!

    王渊对奄克孛刺说:“你很不错,不仅汉话说得好,而且很有战略眼光,可愿跟我一起去收复哈密?”

    奄克孛刺没有纳头便拜,而是提醒:“王学士,哈密很容易收复,但难以挡住满速儿明年的回击。就算挡住了明年,也挡不住明年的明年,王学士能在哈密停留几年?”

    王渊眯着眼,沉默许久,咬牙道:“那就灭了別失八里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04:55 , Processed in 0.2629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