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株大龙骨的遗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1 12: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姜 于 2025-2-21 16:05 编辑



  那个被称作大龙骨的植物,是孩子的爷爷临终前托付给我们的。彼时窗棂外正落着2008年最后一场雪,细碎的雪粒子撞在玻璃上,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密码。这株植物是八年前他六十六岁寿宴时来的,堂姐将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用她一怀暖意裹着。那天,阳光很好,老人的身影被投射在龙骨墨绿的枝干上,恍若两个生命在时光长河里神秘结约。


  公公的葬礼上,这株青年龙骨始终立在灵堂东南角。它的棱形茎节在挽联的阴影中倔强生长,表皮泛着青铜器出土时特有的幽光。前来吊唁的邻居和故交都说这是老人生前最得意的哑巴儿子,毕竟在一个儿子先他而去、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远走他乡的年月里,这株沉默的植物不仅完成忠诚的守候,还完整见证了他被晨昏定省地照料。


  公公走了,婆婆在那个家呆不下去了,成了在六个子女家不断迁徙的飘萍。婆婆把大龙骨看成是公公的一部分,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只有在邻居偶尔能想起来他时,才来给他送点水。婆婆偶尔回来,会一动不动地与他长时间相对,什么也不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我们什么想说点什么但不敢,于是,大龙骨憔悴着,我们焦虑着。


  又是八年。当我再次踏入老宅时,恍若闯入被时光封存的琥珀。尘埃在斜射的光柱里浮沉,南墙根处的龙骨已长成两米高的绿塔,棱角分明的枝干间流淌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庄严。婆婆枯坐在藤椅上,浑浊的目光掠过植物苍翠的脉络,仿佛在阅读丈夫遗留的加密日记。


  这株被亲情放逐的植物,在空荡的老宅里进行着孤独的修行。它的存在本身成为某种悖论——既是逝者存在的证明,又是生者无法面对的伤疤。龙骨表皮也悄然增生着环状瘢痕,像树木的年轮般记载着被遗弃的岁月。


  后来,满面病容的大龙骨总算被婆婆放手了,我们隆重地接他过来。叶子黄了,身子蔫了。“咱们是不是该给他换个盆儿?”我小心地问。“暂时别折腾他了,先让他缓缓。”丈夫满有主见地答。几天后,真的缓了过来——黄叶子落了,葱绿的新叶子探出头来,那么精神;身子饱满起来,那么挺拔!褪去旧土的主根暴露在空气中,蜷曲的须根间还沾着老宅墙灰的碎屑,这让我想起考古现场出土的青铜器表面剥落的铜锈。丈夫手持花剪迟疑良久,终究没有修剪那些枯败的气根——或许我们都心照不宣,这些看似腐朽的纤维里,仍封印着某个老人毕生的呼吸与凝视。


  “看来,离开了那个伤心地,他复活了!”我手舞足蹈。“喝一杯,庆祝一下!”贪杯的老公只会用酒来表达心情。


  大龙骨在晨曦中安然挺立的姿态,让我想起《庄子》里大椿以八千岁为春的寓言。但龙骨毕竟不是神木,它用三年时间在陶瓷花盆里重构记忆版图,每个新生的棱形茎节都暗含着对故人的怀念。婆婆来家里,用颤巍巍的指尖抚过那些凸起的疣状结节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都在进行着西西弗斯式的救赎——试图通过拯救一株植物来挽留那些早已消散在虚空中的体温。


  大龙骨的叶子又开始泛黄。“这回真的该换土了。”丈夫嘟嚷着,“周末我们一起拯救他吧。”死亡总是选择最戏剧性的时刻降临。就在我们备好腐殖土与陶粒准备移栽的那个清晨,龙骨以近乎决绝的姿态完成了最后的谢幕。晨光中,那些依然挺立的枝干呈现出玉化的质感,仿佛将全部绿意都凝练成了翡翠标本。丈夫蹲在花盆前长久凝视,他的背影与二十年前他的父亲侍弄花草时的剪影在时空中重叠,让我惊觉原来生命消逝的韵律竟如此相似。


  腐烂的根系在阳光下暴露出惊人的美学形态:乳白的菌丝如星云缠绕,褐色的腐殖层中可见蚯蚓用小篆写成的墓志铭。或许植物比人类更懂得死亡的奥义,它们将告别仪式分解成叶绿体的缓慢崩解,用年轮书写遗书,让腐朽本身成为新生的祭坛。


  如今空置的陶盆盛满雨水时,常会幻化出翡翠色的光晕。邻居孩童说这是龙骨留下的幽灵,我却更愿相信那是生命形态转换的显影。佛教典籍中的一些描述,在植物界或许该叫做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庄严禅让。当我们将枯槁的枝干安葬在一棵白杨树下时,惊喜地发现深秋的土壤里早已蛰伏着无数待萌的种子,蒲公英,忍冬,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草籽。


  风掠过阳台,吊兰新抽的银边叶片与虚空中的某个频率共振。丈夫擦拭着那个空陶盆说:"等开春种株虎皮兰吧。"我望着他鬓角新添的霜色突然了悟:所有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的朝圣者,区别仅在于人类惯于在墓志铭上镌刻存在过的证据,而植物则把遗言写进年轮的密码,托付给季风中的每一粒孢子。


  或许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离去。就像此刻书案前的我,正通过文字重构着龙骨的往生录;而某个平行时空中的公公,或许正在修剪一株永远青翠的植物。当我们最终学会以植物的语言解读死亡,便会懂得:所有别离都是久别重逢的序曲,每次枯萎皆为生命轮回的赋格。既然如此,又何必惆怅?





f59f21ad78e5f52ef96acd8baab862624225.jpg (369.42 KB, 下载次数: 0)

f59f21ad78e5f52ef96acd8baab862624225.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2-21 1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5-2-21 14:23 编辑

欣赏老师好文,植物也是生命体,只是人不能与其交流!老师通过龙骨树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赞!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25-2-21 14:2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老师这龙骨树有学名吗?
4#
发表于 2025-2-21 14:57 | 只看该作者
大龙骨是啥样的?若有图片就好了。
我对植物一无所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6:07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5-2-21 14:14
欣赏老师好文,植物也是生命体,只是人不能与其交流!老师通过龙骨树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赞!

匡老师下午好。欢迎光临,感谢鼓励

正如你所说,这里有太多的情感在。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6#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6:09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5-2-21 14:20
请问老师这龙骨树有学名吗?

一下问住我了,回头去电脑查了。仙人掌科的龙骨可能还叫量天尺
7#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6:10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5-2-21 14:57
大龙骨是啥样的?若有图片就好了。
我对植物一无所知

做个听话的生姜,上图片了
8#
发表于 2025-2-21 23:4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字,非常支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25-2-22 12:03 | 只看该作者
植物原就有生命,美得久了,自是与人通了性。

姜姜此篇以物抒情,充满真情实意。赏读学习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3:13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25-2-21 23:49
一个字,非常支持!

一个字,十分感谢!敬茶。。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3:2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5-2-22 12:03
植物原就有生命,美得久了,自是与人通了性。

姜姜此篇以物抒情,充满真情实意。赏读学习了!

养护植物的时候,我们投射了精神层面的观照,情感上形成依赖,于是,植物在自己的心中,就有了灵性。与植物神交,生活里多了许多生趣。

云朵周末愉快。感谢支持鼓励,敬茶

12#
发表于 2025-2-23 13:41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散文,通过一株名为“大龙骨”的植物,串联起家族的记忆与生命的轮回。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植物与人类情感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在家族变迁中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大龙骨不仅是逝者生命的延续,也是生者情感的寄托,它的生长、枯萎与重生,映射了人类对生命、死亡和记忆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对植物的观察,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自然界中生死循环的永恒主题。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一株植物的缅怀,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情感纽带。

点评

情感纽带,说得太到位了。  发表于 2025-2-24 10:5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2-24 10:51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5-2-23 13:41
一篇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散文,通过一株名为“大龙骨”的植物,串联起家族的记忆与生命的轮回。文章以细腻 ...

何版细读深评,感动,开心。
深谢!问好!
14#
发表于 2025-2-25 17:0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由人及树,由树及人,将树赋予了生活,也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言章充满情愫,引人共鸣。问好!
15#
发表于 2025-2-25 20:43 | 只看该作者
j借物喻人,以龙骨来彰显亲情,令人深思……问好文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6 01:21 , Processed in 0.15238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