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新时代的乡村婚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3 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5-2-23 22:03 编辑

                                                新时代的乡村婚礼

                                                                     ■文/于文华

  若非亲眼目睹,决然不会料到,如今的乡村婚礼竟如此热闹非凡,精彩纷呈,恍如走进城市的某个结婚典礼现场。

  吾侄子年前腊月二十六日,在其乡村泥墙大院里,举行了一场异常欢喜和热闹非凡的婚礼。之前侄子在他打工的城市乌鲁木齐拍结婚照时,曾问询我婚礼究竟是西式好还是中式为好?我不容置疑的替他做主:喜庆、传统的中式婚礼!

  为了这次婚礼的举行,我们一家腊月二十从新疆库尔勒开车二天二夜,行程1900多公里,从新疆返回甘肃武威的老家(期间中途在甘州县城住宿休息了一晚)。腊月二十四日带侄子在新娘的老家,举行了一个简单而仪式感满满的订婚仪式,算是正式走上了谈婚论嫁的议程。

  结婚那天,早上五点过些就起床了,是因家乡风俗是娶亲要越早越好,从接二连三的礼炮声中知道,有人家已捷足先登了!简单喝了面茶,嚼了几嘴馍馍,让侄子打扮一新,准备好娶亲的东西,遂打电话给几个本家侄子,让他们做好出发准备,以鸣礼炮为号令,炮声结束就走。说好6辆车子为娶亲车队,自家人马就安排妥当了!就想时代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确走上了富裕充足的宽广路径。父辈结婚是马车、骡车、拖拉机甚至架子车。我结婚已是八十年代了,经济不发达的河西还是罕见小车娶亲,叔叔开回了客货两用车,连新娘带陪嫁的木头箱子、米面柜和自行车等一次全部拉回。而到了儿子侄子结婚,随随便便就是一个车队出动(儿子结婚都是亲戚车,我开玩笑说是最豪华车队。不是说车有多牛,而是开车的有三位科级干部姑爹,三位本家叔父,一位县级督学和学区区长)。这不,提前两天搭建好的T形舞台,和城里一模一样的精美婚礼现场。最前面是龙凤呈祥图案的背景墙,突出了中国红的喜庆色彩和主旋律!舞台两旁摆满了花团锦簇装饰的红纸娟花,院落上空则拉满了小红灯笼和红彩带。这婚礼现场虽说没有豪华的水晶吊灯,也没有繁复的花艺布置,有的只是乡亲们亲手扎起的彩旗、编织的花环和那一张张洋溢着真诚笑容的脸庞。但布置的精致而用心,张灯结彩,红绸飘扬,墙面到处都贴着红双喜,所有的门上张贴了寓意美好,祝福一对新人吉祥幸福字句的对联,充满了浓郁的中式风情。八点过些,礼炮和鞭炮声响起,就知道是接新娘的车到了,侄子双手抱着新娘子来到红毯上,先要举行敬神仪式。我面向东南方向,先叩头上香,祷告列祖列宗保佑诸事顺昌,尔后在婚庆公司礼仪支持下开始敬神。心中默念着:父亲和二弟,今天算是如愿以偿完成了你们生前的共同心愿,孙儿终于成亲了!女司仪朗声诵读着我事先写好的《新婚夫妇天地歌》,边让新人做出相应的举动:

       天地神明降吉祥,阴阳和谐利三堂。结婚恰逢黄道日,卯时敬神显祥光。
       洪福齐天大吉昌,香案设在东北方。清酒虔诚奠四方,新郎新娘拜花堂。
       礼义人家香火旺,祈求神灵降吉祥。喜气卷地百花开,天赐良缘今结果。
       一拜东方甲乙木,缘定三生金玉缘,夫妻恩爱多福禄,孝敬父母美名扬。
       二拜南方丙丁火,天地呈祥盈门喜。喜结连理并蒂莲,鸾凤和鸣比翼飞。
        三拜西方庚辛金,拜了西方财源广,夫唱妇随乐淘淘,荣华富贵万年长。
        四拜北方壬癸水,拜了北方福禄长,白头偕老赛鸳鸯,夫唱妇随情意投。
         五拜中央戊已土,来年必定生贵子。华屋生辉暖融融,锦堂添彩五世昌

         拜了中央定良缘,万事吉祥土生金。花好月圆始成双,有情眷属家业旺。
         六拜本方诸神灵,七拜于氏祖先人,八拜家中老寿星,九拜高堂父母亲。
         十拜亲朋和友人,一对鸳鸯配成双。夫妻两人相对拜,同心同德幸福长。
         不弃不离一条心,相亲相爱幸福长。天地八方都拜过,诸神欢喜赐福禄。
         恩爱一生大顺昌,白头到老共百年。披红戴花喜洋洋,携手并肩入洞房!

       本来说好在11:18开始拉开婚庆帷幕,但近九点天空竟飘飘洒洒扬起雪花来,人们都说这可真是好兆头,寓意白头到老,虽说这雪仅盖住了地面,但大东考虑到天寒地滑,加之人们大多在宴席上要喝酒,有骑电动车、摩托车来吃席的亲戚,势必要赶天黑前回家,为防患于未然,故此商量了一下,婚庆和宴席都提前一小时,这样宴席结束后尚在下午五六点种,太阳还未落山,安全上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九点过些,又一阵礼炮和鞭炮声响起,这是新娘的娘家人来了,所有东家的好酒者摩拳擦掌,阻挡在院门外,让所有来参加宴席的西客都满满喝上几大酒盅的喜酒,女客则殷勤备至的礼让她们吃花糖和花生。新娘娘家是本地人,许多人原本就很熟悉,彼此打过交道,这会子忽然成了亲戚,更是异常热情和熟络。有人喝上两大杯酒,赶紧从人缝中钻进院中,而老实者只能乖乖喝上四杯甚至六至八杯酒,前者刚暗自窃喜,却不料早有人从两边热情相迎,将其客客气气的请到准备好的宴席中——村上的许多人正好回家过年,而这样的机会又不多,既可美美喝上免费的酒,又名正言顺的招待了西客,何乐而不为?

  十点开始,音响设备就开始播放出欢快热烈的音乐,人们走出走进,为侄子的婚礼准备着,来参加婚礼的都是远亲近邻,平时大家都各忙其事,难得一聚,借着这喜庆的日子互相亲切问候与交流,拉着家长里短的趣事,显示出乡村的温馨、和睦与纯朴……终于,幸福的时刻来临了,随一曲欢快喜庆的音乐响起,一阵激情奔放、震耳欲聋的水鼓舞擂过后,喜气洋洋的男主持人走上舞台,用洪亮的嗓音说:婚礼仪式正式开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迎接一对新人闪亮登场。喜婆婆先引领着身着一身中式红装的新郎走上台。作为侄子的新郎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期待,目光坚定而又喜悦,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生活的所有准备。尔后,喜婆婆小心翼翼搀扶着一袭红妆的新娘款款上台。新娘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红妆明艳动人,犹如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专业摄影师穿梭其中,用镜头如实而详尽的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而现场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被摄影师定格成为永恒。前面的新郎拉着一条红彩带(中间坠着一个红绣球),新娘微微低垂着头,羞涩中带着甜蜜,在门外惊天动地的喜炮和纷纷扬扬的彩花中,在喜婆婆的牵引下,新娘拉着红布带,一步一步走向典礼的舞台中央,寓意月老牵下红线来,永结同心好百年。在亲朋好友的雷鸣般欢呼声中,也走向心心念念的新郎——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彼此的身影。此时此刻,整个村庄仿佛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新郎新娘在男主持人按部就班的礼仪中,遵循古老的传统,一步步跨过火盆,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必定红红火火,踩过苹果,象征此后的人生风雨与共,平安一生。两人共同完成了拜天地、敬茶、合卺酒等庄重而温馨的仪式,在众人的共同见证下,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庄重承诺。先是新郎手捧鲜花,款款迈步向新娘。一对新人站定后,彼此深情对望,眼中满是幸福。在主持人指引下彼此交换了结婚戒指,现场又一阵欢呼声响彻云霄。主持人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引导着新人和家长们完成了一系列传统而又意义非凡的仪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祝福。一拜天地,感谢天地的恩赐和庇佑;二拜高堂,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夫妻对拜,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每一次的鞠躬,每一个眼神的交汇,都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里没有华丽的舞美效果,却有蓝天白云作为天然的背景,有微风轻拂的宁静和来自亲朋好友的真挚祝福……

  男女双方家长受邀走上舞台,脸上洋溢着欣慰与喜悦。由于侄子父母早些年遭遇不幸,我和妻子代为其父母上台亮相。男亲家搀扶着我,女亲家则相拥着妻子,缓缓走上婚礼舞台,双方在两边装扮一新的椅子上坐定——眼中既有对子女长大成人、即将组建新家庭的感慨,也有对一对儿女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尔后是新郎新娘给双方父母敬茶。这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敬茶,从今开始要彼此改口,新娘从此改称新郎的父母为爹和妈(有些地方也入乡随俗为爸妈),而新郎相应的改称新娘的父母为爹和妈。接着新人向双方父母行三拜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敬改口茶时,听到新娘一声“大大、大妈,请喝茶”,让两家彼此成为了一家人。当然,双方父母都要发给相应的红包,美其名曰:改口费!事先商量好每人给600元。(红包因人而异。有时要给1001元,说法是千里挑一。有些财大气粗者则每人数万元),整个婚礼流程就像一场精彩的情景剧,不仅环环相扣,且传统喜庆,充满了感人至深的美好。

  而前来祝贺的宾客们,也不再是穿着随意,而是精心打扮,展现出新时代乡村人民的新风貌。人与人之间回归真诚朴素、亲密无间的状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彼此的需求,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温馨和幸福。乡村婚庆虽说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着最温暖的人心和浓浓的亲情,有着独特的欢快喜庆和热闹非凡。双方父母和一对新人合影留影,将这幸福的时刻永远定格。尽管这场婚礼深植于传统土壤,但并不排斥现代元素的融入,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新人的朋友通过手机直播,有人更是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将这一喜庆时刻分享给了远方未能到场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实时感受这份喜悦。

  仪式结束后,便是热闹的酒席。乡村的酒席总是格外丰盛,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摆满了桌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以前办婚宴,都是村里的左邻右舍来帮忙,刷碗洗菜,闷饭烧火。现在则是请专业的乡村厨师做菜,从炊具锅盆碗盘,桌凳碗筷到帐篷茶水炉甚至茶杯都是他们自带,且都有几个经验丰富的帮手。由于院子宽敞,有前后两个大院,故此一次性拉了15桌宴席,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举杯共庆(侄子约定的宴席每桌1280元,属于高档水准。当然头天下午待东菜的标准为每桌600元),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新人的喜悦,气氛热烈而又温馨热闹。酒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推杯换盏,胃口大开,大家都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新郎新娘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一一给所有宾朋好友敬酒,在这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有幸福和快乐在空气中弥漫。

  乡村婚礼不仅是新人的盛大典礼,也是乡亲们共享欢乐、传承文化的集体记忆。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些东西始终不曾改变,那就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欢快的音乐响起,人们纷纷起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村婚礼既朴素又真挚,既浪漫又唯美:既有仪式感,又有幸福感;既有乡土味,又有城市风。喜庆的氛围,令人倍感温馨而沉醉,回味无穷。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婚礼的热闹却并未减退。人们有的走上舞台唱歌,有的跳起双人舞,有的跳起当年流行的迪斯科——人们各显其能,各展才艺。许多乡村妇女跳起舞来,一点也不输城里人。许许多多亲戚和村里人围在一起,跳起结合了藏族锅庄舞和现代舞的舞蹈,让我自愧弗如。我的八爹仅比我大几个月,长年在外打工,想不到歌喉深情而动人,真应和了人不可貌相的古语。有人夸赞说这人的歌唱的比主持人的还好听!打动我的,更多是他的嗓音,洪亮,柔情,动听,看着周围的乡亲们静静的竖起双耳听着,他唱的更投入更大声了,仿佛要用他的声嗓和激情将婚礼推向高潮……

  一场婚宴,两个人牵手,全村人喜庆,亲朋好友都送来祝福,想来很有和谐美好的意味。在这片充满人情味的乡村,我们找到了最真挚的爱与温暖。那天,古老的房屋、熟悉的乡间小路和村里的山山水水、角落角落……每一处都见证了侄子和侄媳妇的美满爱情。这场婚礼从“合卺之饮”到“交拜之礼”,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仪式感,每一个动作和仪式都显得更为庄重和隆重,彰显了乡村人对婚姻的珍视和对传统的尊重。人们在深深祝福新郎新娘“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同时,也希望小两口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携手走完幸福美满的一生!

  在河西走廊的一个普通而平凡乡村里,这场中式婚礼不仅是一对新人爱情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热情,也让人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这场乡村婚礼,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体味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情感的传承。曾经,乡村婚礼或许只是简单的大摆酒席、迎亲送亲。而如今,它融合了城市婚礼的时尚元素,却又不失传统的乡村韵味,展现出乡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水涨船高,在不断提升。新时代的乡村婚礼,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美丽缩影,它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进步,也让我们对未来的乡村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相信在未来,乡村定会越来越美好,乡村人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幸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侄子和侄媳妇这对新人将携手走过尘世间风雨,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2#
发表于 2025-2-25 09: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乡村富裕了,儿女结婚都是喜气洋洋,热热闹闹,一点也不必城里人差。特别是举办中式婚礼,服装都是喜庆的汉服,彰显了民族自信。
3#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20:31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5-2-25 09:14
现在乡村富裕了,儿女结婚都是喜气洋洋,热热闹闹,一点也不必城里人差。特别是举办中式婚礼,服装都是喜庆 ...

诚挚感谢迎春版主和先生的厚爱和一直以来的关爱,祝福家庭幸福,万事胜意!问好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6 01:36 , Processed in 0.14598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