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喜欢这样荡涤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幻烟 于 2025-4-2 08:57 编辑

       我喜欢简洁干净,不喜欢复杂与糟蹋。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甚至于小小的阳台,我都让它们时时保持干净整洁。没有灰尘,没有多余的东西,看着简洁明了,心情自然就会愉快。有些人属于面子工程,只是把客厅弄干净了,其他地方就不管了。比如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都是乱七八糟的,新的旧的东西混杂在其中,就那么堆放着,着实令人不舒服,立马就会走,多一秒都不愿意停留。

  某些时候,我也会多嘴,会说他们,就不能把没用的旧东西丢弃?放在那里占地方不说,会滋生细菌,而且还影响观感。有些人会听劝,立马收拾。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就那么放着呗,收拾怪累的,反正也没人来,来了也不会让他们看见。看见没有,典型的懒人心态。我反驳道,干净,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而是令自己愉悦。满满的杂物在那里堆放着,不止是眼里臃肿,心里也会随之臃肿、塞满杂乱。

  我们居住的房子,客厅,顾名思义就是会客的地方。有些人认为,只要把客厅收拾干净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比如卧室,你不弄干净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舒服。再说卫生间,不弄干净了,味道多不好,你闻着不倒胃?最后说说厨房,这个地方是制造食物之所,更要干净整洁。若不然脏兮兮的,更会滋生细菌,对身体不利。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看别人家是否干净?不要看客厅,而是要看厨房,如果他家厨房一尘不染的,才说明是个真正干净利索的人。

  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有的老人都已经高龄了,能自理,依然会把厨房收拾的那么干净,这就是骨子里的爱干净的人。我认为,房屋不在大小,在于干净舒适整洁。对于不爱收拾的人来说,就是给他弄个金銮殿,他也会住成狗窝。所以,不在于房子新旧,而在于人。对于勤快的干净人来说,旧房子也能弄得令人无比舒适。而对于不爱动弹懒散的人来说,新房子也会搞成猪窝。

  我喜欢收拾,客厅自然不用说了,卧室的被子都叠放的整整齐齐的,床单平平整整的,不能有一点折痕。厨房呢,做饭间隙就会收拾了,不会让它到处都是迸溅的油渍,而是尽可能的不让它蹦出来,偶尔蹦出来,会马上擦拭掉。灶台、抽油烟机,必须清理干净。最讨厌阳台堆放杂物,哪怕是什么都没有,都比堆放那些杂物强百倍。

  搞不懂某些人家,厨房到处油腻腻的,餐具乱七八糟的摆放。阳台呢,大多数都是堆放着没用的或者是用过用坏的东西,而且落满灰尘,看着真碍眼。咋就舍不得丢弃呢?没有用处的东西就该扔掉。用过用坏的,就更没价值了,不丢弃?难不成等着它们成古董?

  然而需要清空的不止是环境,心底的旧经历旧情感旧认知,更需要丢弃、放空。人生在世,要学会清空整理。不要一味的叠加没用的陈旧之物,增加不好的负面累赘。

  茫茫人生之路,每个人总是不自觉地积累了许多。从小时候的小玩具、小秘密,到学生时代的书本知识、青涩情感。从步入社会后的职场经验、人际关系,再到历经生活风雨后的心灵创伤与感悟。这些积累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轨迹,却也可能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沉重而杂乱。就像一间堆满杂物的房间,若不时常清理,便会灰尘遍布,难以找到真正珍贵且有用的东西。

  经常收拾整理,也是摒弃内心多余的欲望与杂念。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扑面而来,人的欲望也随之不断膨胀。谁都想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完美的形象,于是拼命追逐,身心俱疲。在这无尽的追逐中,往往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其实,过多的物质与外在的虚荣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与幸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只有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回归内心的宁静,我们才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时常冥想,丢弃以往,也是对旧有思维模式与认知观念的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面对的世界日新月异。如果固步自封,坚守着陈旧的思维与观念,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曾经我们认为的传统行业如今可能已被新兴科技所颠覆,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清空”,打破固有的框架,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适应新变化。

  但是呢,清空往昔也并非易事,它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坚定的决心。因为这意味着要与熟悉的过去告别,要走出舒适区,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迷茫、焦虑甚至恐惧。人生需要打扫清理,这是一场与自我的和解,是一次对生命的重塑。在这样的过程中,放下过去的包袱,摒弃多余的欲望,更新陈旧的思维,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从外在到内在的整洁舒适,会令人轻松,也会令幸福感上升。在喧嚣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时常被各种琐事与压力裹挟,外在形象与内在心境都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埃。然而,当开启一场从外在到内在的整洁舒适之旅时,便能逐渐寻回那份失落的宁静与美好,让身心重新焕发光彩。

  内在的梳理,培养平和宁静的心灵境界,就是情绪的觉察与管理。外在的整洁舒适能为我们的内在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内在的平和则是这种美好的深层延续。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是内在整理的第一步。如果你感到愤怒、焦虑或沮丧时,停下手中的事务,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试着分析一下情绪产生的原因。

  我就是这样,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释放压力,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微微出汗之时,负面情绪会排出体外。简单的冥想练习,要专注于呼吸的节奏,排除杂念,让身心沉浸在宁静之中。我通常在晚上睡觉之前,关闭了灯,先是扯起唇角、弯出一抹笑意,心底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的。更多的时候,一个人对着镜子傻笑,心情顿时舒畅几许,效果真的不错。

  除了情绪的管理,思维的整理同样关键。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念头和信息碎片,非常容易变得混乱无序。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独处和思考,将脑海中的想法进行梳理。我觉得还要培养兴趣爱好,绘画啦、音乐啦、书法啦、写作啦等等,让自己在艺术的世界里陶冶情操,感受美的力量。我喜欢写作和烹饪,在专注操作过程中,真的能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感恩生活中的那些点滴美好。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回顾一下当天发生的小确幸,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家人的一句问候,爱人的一个香吻,突然想开了一些事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是生活给予的珍贵礼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2 09:18 , Processed in 0.1092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