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点评:赞美墙头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6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常常说文章要有新意,特别对于杂文来说,创新尤为重要。散文讲究意境和优美,诗歌讲究诗意,小说讲究架构和厚重,而杂文特别讲究新意。为何杂文特别要求新意呢?因为杂文主要以观点引人,如果一篇杂文没有独特的观点,那么文笔即便再好,这样的杂文也必然让人读来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可以这么说,新意是杂文的生命,新意是杂文的灵魂和骨架。

  比如下面这样的杂文标题:

  《官员不能没有道德》,这种文章简直是谋杀读者生命。
  《医生不能没有医德》,地球人都知道医生怎么能离开道德?这是个不需要探讨的常识,常识得出的就是常理。
  《人不能不吃饭》,这种命题的绝对性使得文章内涵失去价值。
  《尊敬师长是美德》、《艺术家要注重德艺双馨》,这个命题不能算错,但是却不容易写出新意出来,太常识了,便太常理了,常理没有探讨价值。
  《贪官都是坏东西》、《胡长清、成克杰们道德败坏》。这种标题有点落井下石的不厚道,人家贪官已经够背的了,您还在人家后面踩上一脚。而且这类文章几乎除了义正词严的批判以外,实在没有其他玩意可写。


  如果,我们将上面的标题改一改:

  《官员没有道德也无妨》,你可以论证克林顿绯闻、奥巴马夫妇花天酒地、施罗德挪用公务车办私事,但是人家都是法制国家,即便官员没有道德,但法制的监督使得这些官员不敢放肆、不妨贪污、不敢放肆的藐视道德。您也可以举例张居正没有道德,但张居正却将明朝治理得很不错。

  《医术比医德更重要》,这样一写新意就有了,当然医术和医德两者兼有的医生最好,但是如果只能任选其一:甲医生医德很好,但医术很差,经常误诊;乙医生医德很差,但医术很好,从来没有误诊。那么,您该选哪个医生? 最后得出结论:医术就是最大的医德,没有医术的庸医谈不上医德。
  《艺术家德可少,但艺不能缺》。据说汪精卫、郑孝胥的书法涨价了,而希特勒的水粉画市场前景也不错,梵高的画作很贵,但买家并不是冲着道德而去,而是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贪官未必都是坏东西》你可以举例胡长清其实不是个坏蛋,很有人情味,孝顺父母、团结同志。但他关键的是犯了法,让他犯法的是制度的缺陷。如果胡长清在美国当官,也许就是一个清官。


    今天随便谈谈,下面转载一篇文章《赞美墙头草》这篇文章就很好,平素大家都批判墙头草,但作者别出心裁,赞美墙头草。确实是一篇佳作,相比网上批判墙头草的大量文章,显然后者过于浅薄而不值一读。




附录:《墙头草》原文

                《赞美墙头草》
                  作者——无名氏,来源网络。

  “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这句话是形容有的人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的意思。多少年来墙头草被形容成负面的东西遭人谴责、取笑甚至咀咒。今天我却要赞美墙头草,为墙头草正名。
我每天进出家门都要经过一堵长长的围墙,围墙上长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都屹立在墙头从未见到它们倒下,使我敬意油然而生。

  小草是怎样生长的墙上的?也许是风把草籽吹了上去,也有可能是小鸟在地上把草籽当食物吃了下去,由于草籽有一层厚厚的壳包裹着,小鸟的肠胃并不能消化它们,经过九曲回肠,最后成为了小鸟的排泄物排在了墙头。墙头草草籽的落脚过程就充满了曲折和危险,就注定了墙头草以后要在一个艰难和恶劣的环境之中发芽、生长。

  围墙上面是抹了水泥的,水泥有了裂缝,草籽掉在了裂缝里,到了春天草籽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发芽生长。这样的“土地”绝对是相当贫瘠的,但这丝毫也阻挡不了野草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和热爱,仍然挣脱了一切羁绊来到光明的世界,从此与风霜雨雪抗争,与酷暑干旱抗争,顽强地生存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去年夏天有四十多天没下一滴雨,可是墙头草仍然没有枯萎。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那些草的叶子看上去有点焉,偶尔有一知了爬在墙头草下躲避炎热的阳光,发出嘶哑的叫声。可是到第二天早上,你看,墙头草又“站直了”变得生机勃勃了。一定是露水滋润了它们的缘故吧。


  秋天,墙头草渐渐枯黄了,在瑟瑟秋风中向人们点头,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什么。
  到了冬天,草枯萎了,寒冬腊月,不管是铺天盖地的大雪,还是滴水成冰的寒潮,草的身躯依然挺立着,在寒风中摆动。虽然“身材”远不如松树那么高大,傲雪风霜的顽强精神却毫不逊色。
到了春天,在春风的吹拂下,它又渐渐变绿了,恢复了生机,它的身边又有许许多多的草发芽生长。装点着自然。使身陷钢筋水泥怪物之中的人们又能欣赏到一簇来自大自然的绿色,闻到春天的气息,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愉悦。

  墙头草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默默地展现着她那不屈不饶的风姿,默默地装点着自然,让我肃然起敬。
墙头草和长在地上的草所处的生存环境完全不一样,决定了生存方式的不同。墙头草的生存环境远比生长在地上的草要恶劣的多,“土地”极端贫瘠,只能在夹缝中生长,旱涝不保。由于“站得高”特别招惹风势,等等,能在这种环境中生长,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用墙头草随风摇摆来形容一个人的立场不坚定。对此我却大不以为然,虽然左右摇摆,但是根基丝毫未动,立场坚定。既有妥协又不放弃原则,完全是与自然作斗争的一种高超的生存艺术。
就以上两点我们没有理由去丑化它,相反,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十分宝贵的启示!

  作为一介草民对墙头草长期遭受的误解和蒙受的“不白之冤”打抱不平,想要为墙头草申冤、正名!既然是草民就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声音也非常非常的弱,尽管声音非常非常的弱,只要发出了这微弱的声音也算是心安理得了吧!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7 11:47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5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文友:一般来说,散文版、诗歌版、小说版是不允许转载文章的,本版稍微冷清一点,这可以破例。但朋友们在转载有意义的文章时,最好如我上面这般进行简短的评论。

这样就不单纯是转载,而是自己的点评了,这也符合杂文特点:文学评论或时评!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转载,自己没有任何的评论。这让我们版主有时候为难:如果转载文章过多,势必有违板块原创文学的栏目要求;如果不能一视同仁,将有的转载文章转移,却将其他文章留下,这又容易让人觉得版主做事欠公允!

当然,这是我的建议,不强求。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6 22:02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9-6 21:14 | 只看该作者
又听了一堂课。
4#
发表于 2010-9-6 22: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建议好,支持!
5#
发表于 2010-9-6 22:01 | 只看该作者
单纯地来看这幅图的话,无论是从光线还是角度乃至色彩的对比,都给人以比较好的感觉。文章还没来得及细读。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9-6 22:01 发表
都给人以比较好的感觉


您这句话从文学手法来说属于白描!

7#
发表于 2010-9-6 22:2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个人认为,一切都应当向着美的一面去努力,包括文字,哪怕是杂文,也应当在说理评事的过程渗透一种文字本身的美感。看了这篇文字,赞同微风轻拂的“杂文需要新意”这个观点,以后要尝试这种写法。无论写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应当用“工笔”的画法去用心细致地写的,这样才会创作出有思想有美感有神韵的作品。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2: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9-6 22:23 发表
呵呵,我个人认为,一切都应当向着美的一面去努力,包括文字,哪怕是杂文,也应当在说理评事的过程渗透一种文字本身的美感。看了这篇文字,赞同微风轻拂的“杂文需要新意”这个观点,以后要尝试这种写法。无论写小说 ...


其实我转载的这篇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杂文,而是一篇哲理散文。

如这篇哲理散文的立意就非常妙!

很多散文围绕着婚姻、家庭、情感、优雅这种小圈子打转,这样的题材写的人太多,容易落入俗套。
9#
发表于 2010-9-7 06:24 | 只看该作者
嗯,在哪个题材上打转都没关系,关键是如果转出新意来,转出让读者觉得这文章有可读之处,这文字就有了些意义。
10#
发表于 2010-9-7 1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6 20:50 发表
建议文友:一般来说,散文版、诗歌版、小说版是不允许转载文章的,本版稍微冷清一点,这可以破例。但朋友们在转载有意义的文章时,最好如我上面这般进行简短的评论。

这样就不单纯是转载,而是自己的点评了,这也 ...
非常赞同版主的这个建议,欢迎大家效仿版主。
11#
发表于 2010-9-7 11: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形式好!赞一个
12#
发表于 2010-9-7 15: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6 22:34 发表


其实我转载的这篇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杂文,而是一篇哲理散文。

如这篇哲理散文的立意就非常妙!

很多散文围绕着婚姻、家庭、情感、优雅这种小圈子打转,这样的题材写的人太多,容易落入俗套。


其实散文和杂文,确实很难鉴别。我才疏学浅,我觉得杂文偏重于批判,微风斑竹觉得呢?
13#
发表于 2010-9-7 1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6 20:50 发表
建议文友:一般来说,散文版、诗歌版、小说版是不允许转载文章的,本版稍微冷清一点,这可以破例。但朋友们在转载有意义的文章时,最好如我上面这般进行简短的评论。

这样就不单纯是转载,而是自己的点评了,这也符合杂文特点:文学评论或时评!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转载,自己没有任何的评论。这让我们版主有时候为难:如果转载文章过多,势必有违板块原创文学的栏目要求;如果不能一视同仁,将有的转载文章转移,却将其他文章留下,这又容易让人觉得版主做事欠公允!

当然,这是我的建议,不强求。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9-6 22:02 编辑 ]


支持斑竹建议。并问好。墙头草的写法确实新颖别致。值得一读。
14#
发表于 2010-9-7 15:42 | 只看该作者
转的这篇文字里,一棵墙头草,随风在摆摇.挺可爱的,表扬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14:41 , Processed in 0.09507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