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汕头史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30 2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汕头史赋


南海之滨,三江【注1交汇,流沙塞就,蛇型礁磷;渔舟唱晚,满仓归临,四方商贾,随成市井。百载商埠之昌繁,四方商贾而云集。


蛇型之故,而曰鮀岛,亦因流沙,故曰汕头。鮀城处潮地,故曰潮汕矣。


始南蛮有畲族,居集此地,方言流之于今,有别中土;汉人南迁,畲人同化,余部它迁,去之千里【注2


灾祸于韩江流域,翰林学士【注3为潮地祭鳄祈福。文广【注4平蛮十八洞,英勇无比,民间曾有此传说。宋帝【注5南逃,脚踩莲花【注6避于孤岛【注7饮马海滩【注8海上丝绸路,此处是一站,郑和率船队,于此得补给。郑公【注9举义,招兵买马,誓师孤岛,战船千艘,釜兵三月,克服台湾。巾帼英豪,璧娘续志【注10举兵扶明,沐血抗清。红头船【注23举帆,漂洋过海山,只为逃灾荒,潮人去四方,遥望家乡叹,异国挨苦难。总兵英勇,炮台【注11抗敌,敌舰无奈,无功北上。无能清廷,卖国开关,四大港口【注12出入洋番【注13百载商埠,随之而成。东征【注14留址,周公【注15到此,红旗一举,7【注16朝熙。伟人【注17挥手,四大特区,红红火火,高楼林立,经济发展,百民笑嘻,扬眉吐气,中华掘起。潮人勤苦,善良朴素;省尾国角,穷则思变,变者则通,随成质素,潮人多思,故成犹太【注18尔。浏思赋史,感概万千而。


潮人善食,潮菜独特【注19有别粤系,起之猎渔;清淡为记,浓淡各需,新鲜美味,小点犹奇,炒粿老徐,西天蚝烙,飘香小吃,海外传奇,手打牛肉丸,李老二鱼丸,妈宫棕子,香辣鲎粿,甜酱水粿,不足胜举。


民乐古韵,传自宋帝【注20几经发展,自成一体;潮剧美名,潮韵幽扬;潮州锣鼓,英歌【注21魁武;潮汕舞狮,虎虎生威;民间剪纸,栩栩如生;不可多得,文化奇葩。文化大旗【注22今日再举,海纳百川,东山再起,川流不息,特颂为记。
【注1】
三江为:韩江,练江,榕江。

【注2】
畲族人的原生住地是现在的闽南以及潮汕地区,现在的闽南语系就是原畲族人的方言语。后来有一部分畲族人迁居到了海南岛。

【注3】
翰林学士是韩愈,时韩愈被贬到潮州府任府伊时,韩江流域正处鳄鱼四处伤人,民心慌慌,心有余惧,韩愈见此情形,祭鳄为民祈福,自此后,韩江的鳄鱼就不见了踪影了。现在潮州市等地有韩文公祠留址。

【注4】
文广是宋朝的杨令公玄孙,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传说当时有南蛮人造反有十八处,第十八处就在潮汕地区。当时杨文广奉旨率杨家军到此平叛。

【注5】
宋帝是南宋末年的末代皇帝宋帝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追逃到了潮汕地区。

【注6】
脚踩莲花是当年宋帝邴南逃到了海门镇的海边,站到海边的一处大石上望洋兴叹的时候,此时一声雷响了,雷声响时,宋帝邴所站的那块巨石随成莲花开花状裂开了。

【注7】
孤岛是南澳岛。

【注8】
在南澳岛的海滩上有一口宋代的古井,为南宋宋帝邴在南澳时给马使用的马井,发现的初期,因其井处于海滩上,涨潮时被淹在海里,退潮时才露出来的,但神奇的是,不论海水怎么进,井里的水都是甘甜可口的。现在人们将其井造有围栏围起,涨潮时也可见之。

【注9】
郑公为郑成公也,郑公在潮汕地区招兵买马,在南澳岛练兵并举行誓师后发兵收复台湾。

【注10】璧娘姓陈,其夫是文天祥的潮汕总兵,随文天祥起兵抗清,兵败后璧娘在家乡变卖家资,招募乡兵,练兵习武继承其夫遗志,抗击清兵,后因寡不敌众。
【注11】清朝末年,林则徐在虎门消毁鸦片后,英国军舰兵临广东的时候,就曾想在汕头登陆,时汕头总兵在炮台英勇抗敌。
【注12】英舰在广东占不了便宜后北上,终于在北方迫使清廷做出妥协,开了四处海关,汕头是其中之一。
【注13】汕头开关后,因海就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这时洋货就源源不断的流进了中国了。
【注14】清朝灭亡后,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黄浦军校了,广东陈炯明背叛革命,以黄浦军校的学生兵,东征平叛来到汕头。现有东征军遗址。
【注15】周公为周恩来。
【注16】南昌起义后,兵败退到汕头,在汕头住了7天,现建有7日红公园。
【注17】伟人是邓小平。
【注18】在马可思的资本论的文章上,称中国的犹太人是:温州与潮汕人。
【注19】潮菜虽称为粤菜之一,其实与粤菜的做法完全不同。
【注20】宋末代皇帝南逃时带来了当时大量的宫廷乐师。
【注21】英歌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街头表演舞蹈,是以梁山泊的人物为题材,全盛时有一百零八位人物,现多以三十六天罡人物出现。
【注22】今天汕头市委响应省委的建文化大省的号令,提出文化建市的大旗。
【注23】清朝未年,潮汕人就是乘坐这种船头漆成红色的大木船去漂洋过海的。




初稿成于2010年7月31日
2#
发表于 2010-8-31 01:0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汉赋的韵味,随字似应为遂?
3#
发表于 2010-8-31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不错,有汉赋的韵味,随字似应为遂?”附议羽公先生。
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羽v公 于 2010-8-31 01:08 发表
不错,有汉赋的韵味,随字似应为遂?


谢谢赏读与点评,谢谢。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傅田 于 2010-8-31 09:06 发表
“不错,有汉赋的韵味,随字似应为遂?”附议羽公先生。


谢谢赞赏,谢谢。
6#
发表于 2010-8-31 20:2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7#
发表于 2010-8-31 22:14 | 只看该作者
也欣赏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3: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版主的赏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7 19:46 , Processed in 0.1111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