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屋在哭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8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屋在哭泣

  我的老家是一个聚族而居的自然村。全村近三十户人家几乎清一色的郭姓,只有一户黄姓人家从山上搬下来,单独住在村尾。

  近三十户人家分住在五个屋场里,即老屋、中屋、上屋、新屋和对门屋,以此分出亲疏,大概一个屋场即一个小宗。虽有亲疏之别,可都是文运公的子孙,远的虽出了五服,但还都是本家,一出门,碰上的不是叔叔、伯伯,就是哥哥、弟弟。

  这五个屋场除了对门屋外,其他四栋一字排列,老屋、中屋居中,上屋、新屋一头一尾,各个屋场之间有一条石砌路相连。尽管随着人丁的增加,各个屋场都加了一些侧屋、后屋,但看得出来,当初是经过规划了的,站在远处一看,四栋屋场的排列还是显得整齐有序的。

  70年我出来读书时,人口的增长还不是太快,居住的压力还不算大,三十来户人家都还住在原来的屋场里,既没有谁家打破屋场的结构搭建新屋,也没有谁家另选地址搬出去,可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仍住在祖宗留下的房子里。

  大概八十年代时,有的户头实在住不下去了,只好另辟地方建房子,等房子建好后搬出去住,但并不拆原有的房子,而是将旧房比给本家的人住。所谓“比”,就是计算空出的房子需要多少木材、多少工钱、多少帮工,由入住的人家将木材、工钱、帮工如数还给搬出人家,这样两相情愿,谁也不亏。这自然不存在拆迁的问题,屋场的结构也得以完整保存。

  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对门屋开始的,因为对门屋生的儿子特多,都到了结婚生子、另立门户的时候了。只是对门屋是东西向,与其他四栋屋场的方位不同,所以对门屋的变化对全材影响不大。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郭家村的人口进入爆炸时期,几乎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不够住了,何况看着别的村子都在大建新屋,心里免不了痒痒的,于是村子里开始了一轮建房运动。几乎每个屋场都有一两户另选地址,另建新屋。人口多的人家搬走了,剩下的都是人丁不旺的户头,自然也无必要同别人去比房子,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空置屋,加上又出现了少量的绝户,这么一来空置屋就更多了,甚至一个老大的屋场只剩下一两户人家,原来热闹、喧嚣的屋场一下子变得冷清下来,甚至还有几分阴森的感觉。

  正因为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又是老祖宗从邻近的桂东县搬过来的,后辈们觉得先辈创业不易,觉得老祖宗的东西很宝贵,应该永久保存,于是不仅自己建房不拆老屋,也不许别人拆除旧屋。加上我们那里是山区,不愁木材,要建新屋上山砍就是,用不着再用原来的材料。何况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宅基地的问题。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明确规定,土地、山林农户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户拥有所有权的只有宅基地,因此农民们心里都清楚,宅基地是自己的私产,这是别人,甚至国家都不能动的,因此他们把宅基地看得特别重,就象是自己的禁脔,谁也动不得。于是,房子我可以不用,木材我可以不要,但地基却要原封不动地永久摆在那里。

  这么一来,带来的后果就严重了。老户主搬走后,头一年两年,还经常回来看看,一旦发现那里漏水,就会及时补漏,时间一长,对老房子失去了热情,也就懒得管了,任凭刮风下雨,也随它去,久而久之,风吹、日晒、雨淋,房顶上的瓦越来越少,房子漏的越来越厉害,随着渗漏、浸蚀的加剧,房子的损坏程度越来越厉害,慢慢地屋顶没有了,门窗开始腐朽,墙壁开始倾斜、倒塌,四五年之后,房子就剩下一个破败不堪的空架子。原来的住户一看这个样子,越发没有心思去管它;留下来的住户,本就人丁不旺,家境困难,那有余钱剩米来维修他人的住房;何况,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算你做了好事,别人不但不领情,反而说你侵犯了他的权益。对此,留下来的住户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在一旁叹气。有时遇上共用的大厅要出危险了,为了不牵扯自己的房子,只好将房梁剧断。

  2006年我回乡扫墓时,已经见到好几处只剩空架子的老屋,这次回乡,本想着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谁知更糟。比如,我家所住的新屋,本是五个屋场中建得最晚的,保存的状况也最好,可自我父亲去世,我母亲跟着我们兄妹出来,整个屋场失去中心,谁也管不了谁,甚至亲兄弟也不往来。后来,我的一个堂兄、一个堂弟另建新屋,一个远房叔叔也在门外的田里建起了新房,另两个远房叔叔没有娶妻生子,死后成了绝户,两位堂叔关系又弄得很紧张,大叔叔住在后面的侧屋里,也不管前面的事,小叔叔虽得我们兄弟将地基无条件地给了他,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房。可他只管得了右白虎,管不了左青龙,而我们新屋场的重头却在左青龙,那三家另择新址建房的和两家绝户都属左青龙。这么一来,若大的左青龙全部空置,竟无一人居住,也无人看管,而左青龙与右白虎又有一个共用的大厅,在没有得到那三户人家的允许下,小叔叔又无权对大厅进行改造。到如今,左青龙的二十几间房屋一直空着,在风吹雨打之下,仅剩下一个个的空架子,只有屋梁、门窗还在横躺着、竖立着,只见它们呲牙咧嘴,狰狞丑陋,叫人看了有说不出的凄凉。

  老屋、中屋、上屋三个屋场虽未出现绝户,可也有七八户人家另建新屋搬走了,同样也是自己不拆旧屋,也不让别人拆,结果也是剩下一大片无人居住的空屋,同样也是房倒屋塌,无人过问,显出一片凄凉。
五栋老屋场只有对门屋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大概因为原址本就不理想,加上原有的房子整体结构太差,于是干脆一拆了之,来个彻底重建。现在也只有对门屋看上去还有点生气,其他四栋老屋场都是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一副凄凉景象。

  还有一种现象也让人极为不快,那就是即使在原址上建房的人也全都短视,即根本不考虑交通的问题,只管建房,不管进出往来的方便。原来在四栋老屋场前面有一条互通的石砌道路,各个屋场往来都很方便,如今或是被占,或是被挖得不成样子,行走起来曲曲折折,坑坑洼洼,很是困难。要不是行政村在后面修了一条机耕道的话,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

  郭家村的父老兄弟不明白世上所有事物都脱不了“新陈代谢”的规律,人类建的房子也不例外:新房要变成老屋,老屋免不了被新房取代,世上没有永远不倒的老屋,那种想永远保存老屋的想法无异痴人说梦。但愿父老兄弟们明白这个道理,要建新房就把老屋痛痛快快、彻彻底底地拆掉,免得让人见了那百孔千疮的老屋而辛酸落泪。

  按说“谁不说俺家乡好”,可如今我那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子叫人看了只有辛酸,只有感叹。不管你是站在前面的高坡上看,还是站在后面的机耕道上看,整个村子已不复原貌,可说是一片狼藉,一片破败,一片乱象。白天有阳光照着,还有几分生气,一到晚上,那些无人居住的破败旧屋更是一片黑暗,一片阴森,叫人看了难免毛骨悚然。

  我想,如果老屋有知的话,一定会大哭:“我怎会变得如此丑陋不堪呢?”少不了要大骂这些不孝子孙怎会把自己糟塌成这个样子。

  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农村都步入了小康,面貌日新月异。可面对自己生活过二十年的郭家村,我却有一种“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虽然父老乡亲的吃穿住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村子的整体环境却越来越差,简直差到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不仅糟塌了祖宗留下的遗产,也破坏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并留下了隐患。奇怪的是,当地的党组织和政府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或者是看到了却无动于衷!

  可惜我只是一个工薪阶层,而且已经退休,我没有力量来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只有用笔、用口来呼吁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府重视农村的村居规划、环境规划,使山区农村的变化能跟上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9-18 10:1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9-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老房子也是一道人文景观,保护好了还有文物价值,也是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建设问题。中秋快乐!
3#
发表于 2010-9-18 15:37 | 只看该作者
按说“谁不说俺家乡好”,可如今我那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子叫人看了只有辛酸,只有感叹。不管你是站在前面的高坡上看,还是站在后面的机耕道上看,整个村子已不复原貌,可说是一片狼藉,一片破败,一片乱象。白天有阳光照着,还有几分生气,一到晚上,那些无人居住的破败旧屋更是一片黑暗,一片阴森,叫人看了难免毛骨悚然。

对老屋怀着深深的眷念,但看到老屋的现状,不禁唏嘘不已,问好。
4#
发表于 2010-9-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一会来欣赏郭教授的文章。问好!
5#
发表于 2010-9-19 08:2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许多地方在搞“土地置换”工作。就是将原先居住分散而占地面积大的村落土地置换出来,集中在公路边或统一规划,如此,每户都是居住在规定的面积内,腾出的土地复垦为耕地。作者说述,确实也反映了当前农村存在着的现象。建新房子而不拆旧房,意思还是占地。可是,老屋无人居住或管理,很快就会破败甚至是坍塌,就是一派凄凉的景象。老屋,是我们成长的根底。老屋终究会消失,我们无能为力,留在心底的惟有痛惜。问好!
6#
发表于 2010-9-19 08:2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失去的哪里是老屋,而是那一种朴素的乡情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高迎春 的帖子

谢谢高兄,如果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好好保留自是给后人留下一份遗产,只可惜我说的老屋是那种墙倒屋塌,无人问津的破败房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0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zfx875206 的帖子

谢谢你.我这次回乡探亲,心理落差最大的就是我曾居住了二十年的老屋,我实在没想到老屋怎会是这样一副样子.但愿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会给我的家乡吹去一阵春风,使她旧貌变新颜.
9#
发表于 2010-9-19 10:00 |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的乡村正是中国乡村的普遍写照,看着昔日青秀而温馨的乡情乡韵,大多已是被杂草和破败取代,真的有种感伤。这段时间也一直在酝酿着写篇乡村的字,老先生抢先了,欣赏朴实隽美的文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9-19 08:22 发表
现在许多地方在搞“土地置换”工作。就是将原先居住分散而占地面积大的村落土地置换出来,集中在公路边或统一规划,如此,每户都是居住在规定的面积内,腾出的土地复垦为耕地。作者说述,确实也反映了当前农村存在着 ...


本来,前年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对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新政策、新法规,而土地置换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我们那里既不是开发区,又无建设项目,新政策就成了无的之矢。但愿那天有位老板发善心,在我们那里投资搞度假村。
  谢谢杜兄,祝中秋快乐。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0-9-19 08:24 发表
我们失去的哪里是老屋,而是那一种朴素的乡情啊


是啊,一旦老屋全都成了废墟,只怕连最后一点乡情都会失去。
12#
发表于 2010-9-19 1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9-19 09:49 发表
谢谢高兄,如果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好好保留自是给后人留下一份遗产,只可惜我说的老屋是那种墙倒屋塌,无人问津的破败房子.
我们老家高家店,明代建有土围墙,村内有许多高大的四合院,可惜现在土围墙消失了,那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也拆光了。不然,还真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特色的建筑,不维修就会坍塌,空心村其实在就该治理了。
13#
发表于 2010-9-19 10:16 | 只看该作者
一颗心,牵念家乡,有这份情怀就够了!
14#
发表于 2010-9-19 10:26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平实素朴,描写细致,字里行间蕴含了一颗温厚感怀之心,对现实的一种忧患和呼声。
欣赏!预祝中秋节快乐!
15#
发表于 2010-9-19 22:23 | 只看该作者
先记个号哦。有空再细细品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3:24 , Processed in 0.0549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