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作诗力避凑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9 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诗力避凑泊

       什麽是凑泊呢?凑泊就是凑合的意思。歷代诗论大家都反对“凑泊”成诗。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徹玲瓏,不可凑泊。”元代的杨载在其《诗法家数》中也说:“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如出二手,便不成家数。”清代袁子才(枚)在《随园诗话》中亦说:“敷衍凑拍,满纸浮词,古名家断无此种。”
纵观当代诗坛,诗刊、诗报满天飛,是不是真正的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呢?又是不是真正的诗人就多起来了呢?若真是如此,那太“阿弥陀佛”了。在这个地方有些话我就不想多说,总而言之,能“提笔作‘诗’的人”确实是比二十年前多了很多。在报刊、网络上我们能见到的“诗”用一个多如牛毛的词来形容并不过份。只可惜,作品极多,精品确极少。原因有几,但“湊泊”之病未除是其主因,此病不除,可怕是难能产生一批优秀作品。
      “凑泊”的形式很多,有凑字、凑韵、凑声调、凑平仄、凑句,甚至有凑篇,那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凑泊”呢?先我们来看听听前人是怎麽说的。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如作一题,须自斟酌,或骚或选,或唐或江西,骚不可杂以选,选不可以杂唐,要首尾浑全。”文中所提的“骚”指屈原的《离骚》;“选”指梁·蕭统的《文选》;“唐”指唐诗;“江西”指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也泛指宋诗。意思是说不论何种风格,都要首尾一致,不能上句是高雅的古典,下句是粗俗的口语,不能上句是中国风情,下句是西洋文字,一雅一俗半中半洋,搅在一首诗里。如某老的词句:“白雪阳春,纵成千首,哪抵捡泡牛糞!”
《××诗刊》第三十七期刊刘某七律《七十书怀》颔联为:
                      学业未成ABC,工夫尚欠焉哉乎。
       概念化造句,沒有形象,非常的干巴,且“焉哉乎”三字构成三平调。ABC如何定音审调也无从着手。沈德潜先生语:“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而无章,非诗也。”
前代诗论家从嚴羽、杨载到袁枚,他们所反对的凑泊主要还是反映在修辭方面。但是聲調的凑泊也是凑泊诗的一种。在此我又选摘某《××诗苑》第43辑第50页刊丁某一首七律(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从表层避免,第二就是深层避免。
      第一、                  表层避免。我个人建议(不一定就见效,但初習诗者可以试一试)
             A、能写组诗的可将诗意浓缩到一两首,不求写得过多,可半天作成的诗,推敲它過三五天,反復修改后定稿,不求写得快。
             B、大力经营末句和尾联。对句,宁肯上句弱,不要下句弱,如唐·许诨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                  深层避免。
          A、先炼意,后动笔。不可偶得一句就东拉西扯,凑成一律。
          B、先选题,后思考。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或揭示人生哲理,想好了,拿之至主意,再合理安排結構,精挑合适的字詞組句,不妥,可换韵,直到将胸中之意,确切圆满地表達出來为止。
          C、先动情,后动手。一首诗写出来,如果连作者本人都不受感动,那么这首诗宁可作废,也別心痛,待有激情时再写。
          D、浑然天成,回味无穷。要创作一首好诗是很不容易的事,总的要求是:“浑然天成,回味无穷。”应体现诗的完整性与嚴肅性,不准有一句“描红”,不准一字“凑泊”,所用每一字都应是最恰当的,不可更易的,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语)读后回味无穷,作品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 本帖最后由 離恨天 于 2010-11-29 10:4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29 14:4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handshake
3#
发表于 2010-12-2 08:3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光临。
4#
发表于 2010-1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读
5#
发表于 2010-12-6 14:5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问好
6#
发表于 2011-1-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并欣赏,同意您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0 05:13 , Processed in 0.0539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