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蛤蟆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8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蛤蟆洼》
  
  大山脚下,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水坑连着水坑。水坑边,立着很多柳树,还有很多梨树,桃树。梨树很苍老,但树冠很大。春天了,梨花开了,桃花开了,这里就像花的海洋。“海洋”深处,隐约可见几处茅草屋顶,炊烟从屋顶上冉冉腾升,远远望去,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适逢雨季,坑坑洼洼,碧波荡漾,蛙鸣四起,一声比一声响亮。也许,祖先喜欢青蛙的歌声,就把小村取名叫蛤蟆洼。
  
  蛤蟆洼不好听,却很有名声。离这儿五六十里的县城,都知道蛤蟆洼这个村名。蛤蟆洼出名,因为一位老人。
  
  老人是蛤蟆洼人。老人没有手艺,靠买鸡卖鸡为生。
  
  老人弓着腰,担着鸡笼,游村串巷,后面跟着一个十几岁的男童。男童背着一个竹竿,竹竿顶端绑一个网套,谁家卖鸡,用来套鸡。
  
  天不亮,老人担着两只大鸡笼,男童担着两只小鸡笼,一前一后赶往县城。
  
  县城卖鸡的人很多,相互认识,见面就打声招呼。
  
  开始,老人卖鸡没有经验,不会叫卖,别人的鸡都卖完了,老人的鸡还是满笼。后来,老人发现,别人的鸡在卖之前,把鸡喂的特饱。圆圆的鸡胃,看上去鸡很肥。老人耿直不会骗人,没有那样做,他把卖不完的鸡担回去饲养,第二天再卖。
  
  这天,太阳已经偏西,鸡没有卖完。老人发愁,男童也发愁。男童抬头,见路边有个教堂。男孩眼睛一亮,让老人去撞撞运气。
  
  年轻的厨师,看了看鸡,再摸摸鸡胃。厨师很干脆地说,除下死的,全要了。
  
  老人知道,教堂讲究,不食用死动物。
  
  厨师过罢秤,开了条子,让老人去旁边的屋里结账。
  
  老人把剩余不动弹的鸡装进笼,来到旁边的屋里,正好一个女人出来。
  
  女人是会计,女人急着回家,女人说,我有事,明天再来结账吧。
  
  老人苦苦哀求说,俺离这儿远,来一趟不容易,麻烦麻烦您。
  
  女人不耐烦地退回屋里,匆匆结完账,走了。
  
  老人和男孩刚要走,老人点点手里的钱,双腿钉在地上。
  
  男孩拉老人走,老人很犟。老人没动,老人在等女人。
  
  厨师下班,从厨房出来,见一老一少还在哪儿,就说,没给你们钱?
  
  老人说,给了,帐算错了。
  
  厨师说,少给了。
  
  老人说,不是,给多了。
  
  老人说着,拿出多给的三元钱,递给厨师说,麻烦你转交给会计,帐对不住,咋能让人家贴钱。
  
  厨师接过钱,感激。厨师看了看老人,又看了看鸡笼离里的死鸡,说,把鸡笼担过来。
  
  老人和男孩莫名其妙,还有些害怕,以为厨师不要鸡了,磨磨蹭蹭把鸡笼担了过去。
  
  厨师把鸡倒在地上,由于用力过猛,有的鸡伸伸腿,有的鸡扑棱扑棱翅膀,厨师说,鸡饿昏了,是活鸡!要了。
  
  厨师称过鸡,问老人,恁是哪儿的?
  
  老人说,蛤蟆洼的。
  
  厨师说,以后都有鸡,都担这儿,我全要。
  
  每天,老人和男孩把卖不完的鸡,都送到教堂。
  
  时间久了,全县城的人都知道,蛤蟆洼一老一少卖鸡不喂食,价公平。只要听说是蛤蟆洼的人卖鸡,都纷纷跑出来购买。
  
  老人和男孩走不到教堂,鸡就卖完了。
  
  偶然一天,老人的鸡没卖完,送到教堂。
  
  厨师惊奇地问老人,你们蛤蟆洼,咋恁多卖鸡的人呀。
  
  老人“嗯”了一声,乜嘴笑了。
  
  老人知道,其他卖鸡人的鸡,卖不出去,不再喂鸡坑人,纷纷打着蛤蟆洼的旗号卖鸡。
  
  自此,蛤蟆洼的名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越来越响亮。
  
  多年后,教堂发展越来越大,教徒越来越多,厨房买来的鸡,不是激素喂养,就是注过大量的水分,难吃。
  
  近百岁的老教主想起了蛤蟆洼的老人,就派人去蛤蟆洼卖鸡。
  
  派出去的人回来说,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蛤蟆洼这个村子。
  
  近百岁的老教主生气地说,胡说!蟆洼会从地球上消失。
  
  派出去的多方打听到,才知道,多年前,村长嫌弃蛤蟆洼难听,另给蛤蟆洼起了一个漂亮的村名——金家湾山庄。
  
  金家湾山庄,是大型饲养柴鸡基地。

  

[ 本帖最后由 磊落飒爽 于 2010-10-18 21: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18 16:40 | 只看该作者
 蛤蟆洼不好听,却很有名声。离这儿五六十里的县城,都知道蛤蟆洼这个村名。蛤蟆洼出名,因为一位。
  
  老人蛤蟆洼人,老人和村里的一样是姓金的子孙。老人没有手艺,靠买鸡卖鸡为生。

这两段是不是少打字了?

很感人的一篇小说,买卖自有其规则,公平也自在人心。
欣赏了,问好!
3#
发表于 2010-10-18 17:05 | 只看该作者
说两句:“大山脚下,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水坑连着水坑。水坑边,立着很多柳树,还有很多梨树。梨树很苍老,但树冠很大。春天,梨树在绿叶中开出雪白的小花。翠绿的绿叶像一汪碧蓝的海洋,微风轻轻吹来,荡漾起点点白色的浪花。透过“浪花”,隐约可见几处茅草屋顶,炊烟从屋顶上冉冉腾升,远远望去,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一段描写很美,但与整篇文章内容和语境不是很协调,二是梨花开放时,柳树的绿是不能成海洋的,相反梨花倒是很抢眼,却写成点点浪花,有点失真。其实可以删除这段的。

呵呵,个人意见,别怪哈,朋友。
4#
发表于 2010-10-18 1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0-10-18 17:05 发表
说两句:“大山脚下,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水坑连着水坑。水坑边,立着很多柳树,还有很多梨树。梨树很苍老,但树冠很大。春天,梨树在绿叶中开出雪白的小花。翠绿的绿叶像一汪碧蓝的海洋,微风轻轻吹来,荡漾起点点 ...


暴风读的很细,想的也周到。另,梨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
5#
发表于 2010-10-18 19:14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感人,结尾出人意料,很不错。欣赏,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0-10-18 16:40 发表
 蛤蟆洼不好听,却很有名声。离这儿五六十里的县城,都知道蛤蟆洼这个村名。蛤蟆洼出名,因为一位。
  
  老人蛤蟆洼人,老人和村里的一样是姓金的子孙。老人没有手艺,靠买鸡卖鸡为生。

这两段是不是少打 ...

谢谢老师审阅!致谢问好!
7#
发表于 2010-10-18 19:41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打磨一下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0-10-18 17:05 发表
说两句:“大山脚下,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水坑连着水坑。水坑边,立着很多柳树,还有很多梨树。梨树很苍老,但树冠很大。春天,梨树在绿叶中开出雪白的小花。翠绿的绿叶像一汪碧蓝的海洋,微风轻轻吹来,荡漾起点点 ...

谢谢老师指正,已编辑。致谢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袅袅 于 2010-10-18 19:11 发表


暴风读的很细,想的也周到。另,梨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

初稿发此,就是听取老师的意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袅袅 于 2010-10-18 19:14 发表
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感人,结尾出人意料,很不错。欣赏,学习。

谢谢老师阅读点评!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10-18 19:41 发表
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打磨一下吧

致谢老师阅读提示,已重新编辑!谢谢:handshake !
12#
发表于 2010-10-18 22:06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语言简洁而不失感染力,足见文字功力。欣赏!
13#
发表于 2010-10-19 1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农夫 于 2010-10-18 22:06 发表
小说语言简洁而不失感染力,足见文字功力。欣赏!

是啊,小说很有感染力,欣赏了。
14#
发表于 2010-10-19 20:25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细节描写还不错。
glkkun343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10-11-8 09: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2:31 , Processed in 0.0906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