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29|回复: 1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萝卜 绿萝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9 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萝卜  绿萝卜


  红萝卜,绿萝卜,长辫子,圆脑壳,为什么长得胖又胖?萝卜萝卜告诉我。红萝卜,绿萝卜,争着抢着对我说:大地妈妈有爱心,天天给我奶水喝。孙女的童谣,也唤醒了我对萝卜的记忆。


  小时候,除了白菜,萝卜也是家中餐桌上的当家菜。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村里的孩子,全都是吃玉米饼子萝卜咸菜长大的呢。那时候,家家户户有自留地,母亲每年都在自留地里种几垄萝卜,吃着方便,吃着长远。种萝卜,须用土培成高垄,将萝卜籽种在垄背上,下大雨的时候,垄沟里满了水,也淹不死垄上的萝卜。鲁北人常用萝卜不大长在(辈)上,来形容岁数小却辈份高的孩子,生动而形象。俗话说:十耕萝卜九耕麻,这说明,为萝卜中耕除草很重要。放学后,受母亲指派,常去地里为萝卜除草。乡间除草的锄,分大锄和小锄,大锄杆把儿长,锄头象鹅脖般弯向地面。用大锄除草,须拉着大锄,躬着身子倒退行走,松土后借着太阳曝晒,小草多半会死掉。小锄杆把儿短,锄脖也短,锄头象把切菜刀横在前面。用小锄除草,一边松土一边前行,小草们自然失了根基。长在垄背上的萝卜,每除一遍草都变一个模样,长成大萝卜的时候,顶着绿缨的萝卜,将圆胖胖的半截身子裸露在垄背上,一副憨憨的模样。缘于此,乡间将耿直认死理的人称做“萝卜”,将肚里有墨水却书呆子气的人称做“有文化的萝卜(家乡音念北)”,巧借萝卜外在形象,来比喻人物特征,民间之善用语言技巧,特有智慧。


  萝卜长足了个,就到了收获的时候。去自留地拔萝卜,是个轻松而快乐的活儿,将萝卜在垄背上左右晃两下,稍用点力,粗大的萝卜就拔下来了。萝卜的须根上,总有少量泥土带在上面,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了。个别大的萝卜,也得用把力才可以拔下,不由就想起那首拔萝卜的儿歌: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等到把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都叫来帮着拔萝卜,大萝卜才算拔了下来。拔完了萝卜的垄背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数数萝卜坑,就知道垄背上一共长了多少萝卜。


  萝卜运回家,削去绿缨,留一部分淹咸菜和冬季食用,多余的要在院内挖坑窑藏,留到春天食用。一米见方的坑,中间立上茶碗粗细的秫秸把,将萝卜头朝上排列,用土填实就可以了。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埋萝卜要立秫秸把,问过母亲才知道,为的是给萝卜透气,不然萝卜受热就会腐烂和糠心。家里种的萝卜品种,叫鲁萝卜2号,外露根皮暗绿,肉质淡绿,生吃虽有点辣气,却也又脆又甜。放学回家,常常切块萝卜当水果吃。


  过元宵节的时候,自小和姥爷姥姥学扎彩的母亲,会用秫秸扎纸灯笼,有圆形的,有方形的,白纸上贴上红红的喜鹊、蝙蝠、元宝、鲤鱼剪纸,非常漂亮。燃一支腊烛提着玩,心中别提有多美了。母亲也会用萝卜来做萝卜灯,将萝卜切成长方形,在上方用硬币或铜钱用力旋转,就挖出了深浅相仿的窝槽,放上灯芯,倒上煤油,萝卜灯就做成了。上元之夜,点亮放在大门屋门两侧,红火吉庆。鲁北人常说萝卜青菜保平安,用萝卜做灯,或许也有保求平安好运的祈盼吧?


  村里人种萝卜,一般都是自留萝卜种。从萝卜中挑选长的顺溜的做种株,根头留几寸长的萝卜缨,开春冻土融化时,种到地里,适时浇水管理,立夏时节,抽葶开紫绿色小花的萝卜,就开始结荚了。夏至时萝卜种荚黄熟,就可以采收了。选留萝卜种,母亲总是多留几个,以防备有坏的。开春种不了,母亲就将多余的从中间切开,在有芽苗的半个萝卜上挖个窝儿,倒上少许清水,将萝卜吊在屋中。萝卜苗叶长出来后,翻转向上,青翠如花,好看又别致。曾在花卉市场,见过盆栽丛植的樱桃萝卜、珍珠萝卜、算盘子萝卜,形似红灯笼,叶似枇杷叶,非常美观,适合在楼房的阳台上养护。


  诗经的《谷风》篇中,古人就记载了萝卜:“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说采摘蔓菁和萝卜,不要鄙视它的根茎。汉语词典中因此解释说,菲既指萝卜一类的菜。《尔雅》中,将萝卜称做:突、芦。据孙炎注云:紫花菘,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俗名雹突,一名芦菔是矣。从吴人呼萝卜为楚菘,广南人呼萝卜为秦菘来看,中国栽培的大萝卜,当起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元代诗人许有壬,有一首《上京十咏·芦菔》:“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写出了萝卜适宜栽培的土壤,以及成熟后可以生吃的特性。王祯在《农书》中言称:北人萝卜,一种四名: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谓其洁白如酥也。由此可见,萝卜的名称,也有一个逐渐演变统一的过程呢。


  有一首童谣叫萝卜船:小萝卜,真好看,哥哥挖只萝卜船。小树叶,摘一片,我给小船插船帆,飘呀飘,飘呀飘,一飘飘到天边边。三五个顽童,也如此善用红萝卜、绿萝卜来雕刻玩具呢。在德州美丽华大酒店,我见过厨师雕刻的萝卜花,有百鸟朝凤,有二龙戏珠,有四季花卉,栩栩如生,给宴席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赞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益者。可见萝卜自古就吃法极多,既可做得家庭咸菜泡菜,也可做得宴席大菜:糖醋萝卜丝、蜜汁萝卜块、萝卜干炒腊肉、虾皮萝卜丝、萝卜酥鱼、清蒸萝卜丸子、羊肉萝卜水饺、萝卜鲜肉馄饨、萝卜丝软饼……但看这些菜食名称,就知萝卜菜谱的花样繁多。民谚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的保健养生价值也很高,闹非典那一年,市场上的萝卜出奇的贵,真真是萝卜卖出了肉价钱。


  萝卜根皮的颜色,有红萝卜、有绿萝卜,有紫萝卜、有白萝卜。萝卜的栽培品种,有春萝卜、有夏秋萝卜、有秋萝卜、有冬春萝卜,有四季萝卜。特别是乡村有了塑料大棚,新鲜萝卜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了。山东的青皮绿萝卜,全国闻名,甘甜、清脆、多汁、透明,人称“玻璃脆”,传说是七仙女下凡时,从天上带来的萝卜种呢。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0-3-12 07:3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3-9 17:18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10-3-9 17:21 | 只看该作者
  红萝卜 绿萝卜——一篇时代牧歌的叙述,扬洒一路朴质的泥土香气,铺陈呈展,收放自由;又宛如一幅乡间的风俗画,在艺术处理上插入入大量的播种和生长过程,详尽的农具解析,精到俱细之处,足见简练和素朴描绘,情景如生,趣跃笔端。在叙述过程中,突破了生态原本的境界、喻意和抒情,层次感清晰,有着文字所特有的声息感,展现在歌谣中的律动令通篇徒增色彩,与主题遥相呼应,情绪喜悦,活泼,笔触丰富,构思精巧。都说在春天要多食用萝卜,味甘、辛、性凉,入肺,更是驱散瘟疫的最好食物。欣赏并学习佳作,问好高老师。
4#
发表于 2010-3-9 17:28 | 只看该作者
俺来占个先,高版的又篇乡土佳文,先睹为快了。从此文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民俗,特别是萝卜的药用价值。真是雅俗共赏,浴目怡神!吾乡亦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这句谚语,可见萝卜分布之广,对人的益处之大了。佳作拜读,欣赏欣赏
5#
发表于 2010-3-9 17:28 |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还是要欣赏完了再下班。萝卜,不仅品种很多,而且是农家人生活最为重要的一种蔬菜。就是现在,很多人家的菜园里一定都有萝卜的安种。萝卜在保藏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炕心,而且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萝卜的吃法很多,在乡下,到了入冬,腌萝卜干子则是重要的事情。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很多的细节中,呈现出来的就是对母亲勤劳的虔敬和对往事的追溯。同时,对于萝卜名称的演变和与之有关的譬喻也有着详悉的记述。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以平实而娴熟的语境,对萝卜以及这种植物的内在蕴涵有了直接而深入的澄意与感念。好文。精华支持!
6#
发表于 2010-3-9 17:3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本意想占个先,不料杜版和小暖已捷足先登了,不好意思,只有坐第三把交椅了!
7#
发表于 2010-3-9 17:3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萝卜,引来一篇美文!
有乡情,有亲情,有儿时种萝卜的乐趣……
勾起我们对儿时乡村的回忆!
与秋学习受益了!
问好高老师!
8#
发表于 2010-3-9 17:49 | 只看该作者
乡土本色,道出了萝卜的特性,引经据典,读来畅快.尤其是文字中流淌着亲情,使通篇文章活色生香,富有个性.高版的文字,特别鲜明,喜欢又有收获.学习并问好高版
9#
发表于 2010-3-9 18:0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这些都是好作品呢,记得让我学习哦。
10#
发表于 2010-3-9 18:01 | 只看该作者
  全方位展开,多角度拓深,把萝卜的生理特性和人文色彩一一呈现出来。对萝卜的叙述也就是对生活的审视,对美的挖掘,对人性的思索。读一篇好文章,如同进入了一个“气场”,让人通体舒畅,口中生津。红萝卜,绿萝卜,都是好吃的萝卜。欣赏,再欣赏!
11#
发表于 2010-3-9 18:09 | 只看该作者
暖的萝卜片片真好看呢。
萝卜,带着香脆,卷起了乡情,乡韵;文字,融着详实和练达,将一个个红生生,绿油油的萝卜形象,刻画的丰实,丰满。从种植到收获,从食用美味到药用价值,质朴的文字连着生动的歌谣,使文字横生意趣……
呵呵,不读文,还以为萝卜只有红白两种呢,到底也分不清那种该咋吃法,以后还要注意些呢。
问好高老师!
12#
发表于 2010-3-9 18:53 | 只看该作者
细腻的笔触描述出萝卜的气质和药用,并生动地展现了种萝卜和拔萝卜的种种细节,自然而清新,给人愉悦感,学习高版的佳作!
13#
发表于 2010-3-9 18:55 | 只看该作者
  
  赞赏笨小暖、杜永生、梅林客等人的评。
  作者总是从多方多角度写同一对象的不同生命色彩,极显圆润饱满。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3-9 21:09 编辑 ]
14#
发表于 2010-3-9 19:19 | 只看该作者
以童谣引题,亲切自然活泼有趣。在挖掘童年记忆的同时,也反应了大地母亲的无私和博大。对于萝卜的种、锄草、收、食用描写细致而形象,不时穿插的歌谣和俗语,乃至典故,使文章在素雅中显露欢快的情致,文章并不注重对那个时代“苦”的记忆,而重点通过萝卜来抒发对心灵手巧的母亲深深地怀念,好文章,匣子学习了,问好敬版。
15#
发表于 2010-3-9 19:2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高版新作!
萝卜,生透熟补,一种平常蔬菜,却演绎出一篇内容丰厚的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好文!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9:15 , Processed in 0.05205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