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5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对人性的淡定和历史的反思——王吉泰长篇小说《黑霜》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1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

对人性的淡定和历史的反思


——王吉泰长篇小说《黑霜》读后


定西 刘居荣


    王吉泰是陇中大地继牛正寰之后崛起的又一位深刻关注西部女性生存命运的小说作家。2007年11月,他长达30余万言的长篇小说《黑霜》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从一定意义上弥补了陇中无长篇小说创作反映三年灾荒的先例。

    王吉泰,1944年5月生于甘肃定西,现为省作协、省剧协会员。在天祝藏区林区工作过,后又为乡村教师,务过农,做过汽车驾驶员。不惑之年,进入行政部门当公务员,已退休。主要作品有:1983年,他与人合作创作的藏族题材八场话剧《央金卓玛》,获甘肃省剧本创作奖,并参加全国评选;2001年4月,广州出版社出版回族题材电视剧《哲合忍耶》与长篇小说《引洮梦》;长篇纪实文学《大祭灵》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人文年鉴》连载;另有《马福禄喋血正阳门》《古画》《马扯面小传》《气功大师》《花儿论》等小说、影视剧及论文散见于地方杂志。主要从事民族、历史、民俗的研究与创作。

    拿到《黑霜》之后,我一口气读完了他,紧接着又通读了一遍,是一部难得的好小说。这一部凝聚着陇中人在三年困难时期与饥饿作艰苦斗争的命运史,在人的内心里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痛,故事惊心动魄,特别是女性们面对饥饿在丧夫之后为了活命养子屡屡遭受凌辱,以及略显得有些夸张了的母食女的极其惨烈的场面,这虽然有些不尽合乎情理,而面对饥饿人性极度扭曲,活命成了唯一,深刻地控诉了非正常时期天灾人祸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令人触目惊心。

    有人说,饥饿是每一个社会都存在的顽症,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志士仁人竭尽全力试图攻破的人类难题。王吉泰站在与时俱进的立场,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剖析了面对三年饥荒而仓促上马的引洮给陇中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于因饥饿而疲于活命的人性畸变的痛苦和丑陋的历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对社会秩序的嘲弄和对理性的丧失。众多女性面对饥饿的恐惧、绝望,因痛苦而铤而走险,因求生存的欲望释放而制造血腥,在惊险、奇特、曲折、别出心裁因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追求着秩序和理性的合理,整部作品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浓浓的忧患意识。

    对于饥饿我心中有着刻骨铭心的深深的痛,虽未经过民国十八年,三年困难时期,可我经历了1975年的灾荒,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由于饥饿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放学后缓四下才能走到家里,也不觉得饿只是乏,还要到苜蓿地里掐苜蓿,可以说我也在生死的边缘徘徊了一阵,可这与父辈们遭受的饥饿要小得多,而对于80后的人来说,他们却不相信饥饿,王吉泰的《黑霜》的创作出版,极具现实意义,是不可多得的生活教科书,也为人们补上了饥饿这一课,潜移默化地告诫人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面对飞扬跋扈的时代,文学已极度边缘化,而王吉泰却接二连三地出书,甚至还创作出了这么一部极度耐看的长篇小说,让人不能不为之钦佩,这也不失为一种极度操守清贫的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部作品,王吉泰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创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特别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方言的运用和陇中花儿的穿插,让作品趣味横生,增强了可读性,但有些方言俚语明显有粗俗之感,但瑕不掩玉。

对于这段历史,对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事情,离我们这么近,而又觉得是那么远,仅仅几十年,大多数人认为伤口已经抚平,疼痛已经过去,特别是青年人,他们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中,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对于那段时期女人们经历的那一场严酸地黑霜,更为不被人所知。列宁说“忘记自己的祖国,就意味着背叛。”同样,我们说,忘记自己的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至少可以说,一个害怕自省的民族,至少不是一个健康的民族,正如马克思所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不论从那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

    在今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王吉泰的《黑霜》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那过去的苦,才能体味到今日的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copyright]



2#
发表于 2010-5-18 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感谢刘老师对连载频道的支持!
喜欢您的评论。
如果您的作品是原创首发,我还是建议您发到太虚。因为连载频道是不计酬的,别可惜了您的作品。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烦邱班,转到太虚去吧!!!

4#
发表于 2010-5-20 0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太虚已经有了。就放这。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0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邱班,作品评论有了,放太虚好嘛?!

6#
发表于 2010-5-20 0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感谢刘老师对连载频道的支持!
喜欢您的评论。
如果您的作品是原创首发,我还是建议您发到太虚。因为连载频道是不计酬的,别可惜了您的作品。 [/quote]
好评论理应精华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好评论理应精华支持! [/qu
谢过,精华声援!!!

8#
发表于 2010-5-21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欢迎点击阅读。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感谢,邱班!!远握!!!

10#
发表于 2010-5-24 1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谢谢!

11#
发表于 2010-5-24 2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回复作者:王老的小说一点不夸张,请看通渭县志,比这惨的多了去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2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0-5-24 21:12 发表
看您的大救星都造了些什么孽?甘肃当初不到1800万人,死于这场人祸的就达500多万之多,通渭县80%的行政村全户死绝,尸都没人收,现在还遗留着大片白骨纵横的的窑洞!


       历史已经过去,要是这样说那更不值得了,改革三十年来,中国产生老板、经理,成了新的资产拥有者,这与二三十年代的官僚地主、资产阶级有什么区别,这样下去,只能是穷的更穷,富的更富,据统计,全国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中国革命的目的,大家很清楚,为了打倒封建军阀、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民民主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知牺牲多少人的生命,如果知道有今天,那些人的鲜血不是白流了吗,那些人的牺牲还有什么意义呢?!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加上为苏联老大哥赔款,勒紧裤袋过日子,加上1960年的大饥荒,自然灾害,不是人为的吧,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没有死人吗,不能这样说啊?!这样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啊!!!不妥之处望见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2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0-5-24 21:13 发表
回复作者:王老的小说一点不夸张,请看通渭县志,比这惨的多了去了


唐太宗说的多好啊: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样可以理解了吧!!!

[ 本帖最后由 刘居荣 于 2010-5-24 21:44 编辑 ]
14#
发表于 2010-6-8 07:35 | 只看该作者
再读。
15#
发表于 2010-11-11 04: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5:52 , Processed in 0.1662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