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公开选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0 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放学的一天,忽然接到朋友老张的电话:说我市教育系统公开选拔干部,渭州党建网已发布了报名通知和细则。他说我肯定能行,考个渭州市教育电视台总编辑的职位是不成问题的。我不由暗暗心动。试一下吧,反正不要报名费,再说“秀才不中举,原职儿在哩嘛!”
  
  打开渭州党建网,我发现我刚好未超龄,不由暗暗一阵高兴。冥冥中,我感到一种老天的赐予。已快到不惑之年的我,从未遇到这么好的机遇啊,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我想。既然是公开选拔,单位一定会同意,同事们也不会说三道四。我又仔细看了看《渭州市公开选任科级领导干部实施办法》,仔细研究了一下考试内容,也不由暗喜:这不是公务员考试的那本书吗?所有的内容都应在那本书上面。说实在的,那些内容,我二十年前就学了,后来进修,自考,不知学了几遍——那些东西,应该一看就会记起来。我觉得我的记忆力还好。
  
  傍晚,就把此事给老婆说了。破天荒地,老婆竟非常赞同。以前,我每做一件事,她总会阻拦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她怎么看着我也行!以前还以为我在她眼里我一钱不值呢,原来,她是看上我这点!
  
  报名表共两张,一张组织推荐表,一张计划生育审查表。毕竟是公选科级干部啊,必须得组织审查没有政治思想问题,不违反计生政策才行。好的,这些我都没有问题。二十年来,我默默无闻,工作虽不是很突出,也未落在人后。二十年来,我身边既未发生过桃色事件,也未勒索过他人,说我不正派,那就肯定是恶意中伤。计生嘛,我到快三十岁才找了个老婆,就生了一个儿子,也肯定没有问题。
  
  第二天到单位盖章时,领导正忙着。单位也正在制订选拔中层干部的计划,当我提出要去参加市上的招考时,领导先是一皱眉,接着就说“只要有机会,考吧”,就在推荐表上签了字。等了半天,拿章子的小王才来了。递了一根“黑兰州”,小王慢慢抽着,从办公桌里拿出章子,盖了。
  
  接下来,赶紧打车到市教育局党委办公室。当我把两张表儿拿出来时,女秘书“扑哧”一声笑了。“看看,计生局的章子未盖上,怎么报?”才知道,这次报名,对每个人的计生情况要求很严,必须要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计生站和县计生局盖章,才能交上报名表。于是,又打车到W镇计生站。
  
  恰巧是星期六,计生站大楼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就只有在门前圪蹴着等。过了一会,来了一个女的,似曾相识,就过去搭讪。原来今天有检查,她破例来上班,等待检查。我便问盖章的人来不,她说可能来,也可能不来。我便问了电话打过去,尊称为×主任,×主任说他正在下乡,下午来。
  
  下午2:00,手机上的闹钟响了,我一骨碌爬起来,洗了一把脸,就打车到计生站去。到计生站门口,一看手机上的时间,才2:15,就只有等待人家上班了。2:30,楼道里来了几个上班的,一问,都不是盖章的,就只有坐在长椅上继续等。3:30,我有些急了,就又把电话打过去,×主任说他有点事情,待会就过来。4:30了,还不见来,我心中窝火,就没好气地又打过去,不料×主任却关机了。这时,我就恨报名时间的安排,偏偏安排在星期六、星期天,哪能盖上章子?就在我无计可施时,我忽然发现计生站主任室走进了一女的,忙跟了进去,问能不能帮忙盖章。她问了一下事由,就说,×主任不来也罢,我这个章子管他的章子,盖上也可以的。就像遇上了女菩萨,我赶紧拿出计生情况表让他盖了。
  
  出了计生站大门,又打车往计生局去,一看时间,已4:40了。好在渭州市出租车号称“绿苍蝇”,经常高速行驶,10分钟就把我送到了计生局门口。可此时,计生局大楼里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头,说今天本来就没人来上班,来了几个人,都已回家了,让我明天碰碰运气。
  
  第二天8:00,我准时来到计生局。大楼里仍然空荡荡的,就坐在大厅里的椅子上等。这时我才发现,新建的计生局大楼装修一新,地板和柱子都采用上等材料,简直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了。
  
  等到8:30,陆续来了十几个人,手里都拎着几张表,显然,都跟我一样,是来盖章的。大家等到9:00,还是没有来上班。这时,我忽然想起计生局的局长不就是我那老同学吗,何不动用他一下?四处寻问,问到他的电话,打过去,老同学颇感意外,毕业后二十年,从未通过电话呀!老同学对我参加招考吃了一惊:四十岁的人了,你还弄那个!接着,他表示,他将安排一个人来盖章。
  
  正当十几个人等得百无聊奈之时,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开着一辆“上海大众”来到计生站门口,小伙子下了车,捋了捋漂亮的头发,甩了一句:“来吧,盖章”。就匆匆跟到三楼办公室。上得三楼,才知道这里叫“城镇计生办公室”。于是,一个个都拿出户口簿,拿出计生表,恭恭敬敬叫着主任,盖了章。
  
  两个章子耗去整整两天,总算一个大工程完成了。再有几天就笔试了,我不由焦急起来。出了计生站大门,又匆匆打车到教育局去。当我把身份证、毕业证、荣誉证交出来后,已经满头大汗了。女秘书细致地审查:毕业证三个(中师、大专、自考本科),没问题。身份证,新的,没问题。当看到荣誉证,女秘书又“扑哧”一笑,“你就只有一个校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我说到底要的是什么东西?女秘书才解释说什么骨干教师、论文奖的都算,而且这一环关系到平时考核成绩。唉,看来推荐表、荣誉证都得重新弄,就又尴尬地退了出去。
  
  一出教育局大门,又匆匆拦住一辆“绿苍蝇”,向自己单位跑去。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学区正在考查新任的中层领导,校长和干事都在。我就拿出重新打印的推荐表让校长签字,校长问了情况后,就又皱了皱眉头,签了字。完了,又去找干事小王盖章。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沓荣誉证,赶紧到复印部印了,又打车到教育局去。心想:现在总合适了吧。
  
  快下午6:00了,党办就要下班了。当我跑得满头大汗,交出表儿时,女秘书却怒了:“怎么弄的,表儿怎打反了?”原来我心急,居然在打印推荐表的反面时弄倒了。又得打印,又得签字,又得盖章!我觉得脑袋在嗡嗡地响。
  
  当我勉强把报名表儿交上时,已是新的一周的星期一早上。
  
  出了党办,就打车到邮政书城去,那里就有公务员考试的那本书。讨价还价,花了60元,买了一本考试教材和仿真题,就埋头于书本了。还剩五天时间,得看完一本400页的书,做完20套仿真题,我心中盘算着,往家里走去。
  
  由于几天的报名奔波,腰椎病又犯了,就只有爬在床上学。周恩来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我学习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命苦,为了吃饭,考了师范,就只有当老师了。上中学时又没学过英语,考研是肯定不行的,就只有在基层学校里混了。这不,一混就是二十年!天天备课,上课,在作文本上划杠子,是一台机器,也快生锈了。我渴望走出学校,干干其他的活。新一代的农民都不想种田了,何况我还是老家人眼里的“大学生”。我一边在心里这样想,一边就暗暗用功了。要活出个人样,就看这次了。
  
  天热得不可开交,早上天气预报,最高气温高达36℃,这在北方的渭州是破天荒的。老婆领着儿子到娘家去了,一人坐在家里,衣服脱了个精光,电风扇开到最大,还是汗流不止,就只有一边擦汗,一边对着书本。马哲,毛概,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路看下去,觉得不太吃力,死记还是可以记住的。待看到行政复议、法律,就感觉昏昏欲睡了。有时早上起来,一直看到下午两点才开始吃饭,午觉之后,看到晚八点,才下楼去,吃一碗大肉面。老婆怕我外面吃饭花钱,临走时擀了许多面条,冷冻在冰箱里。因此,还可以在楼下买些浆水,吃一碗浆水面条。一个人,菜也懒得炒了,洗净一个萝卜或者黄瓜,削去蒂和头子,就直接拿起来当菜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战,400页终于被我翻完了。喘口气,又埋头于仿真试题。单项选择、判断题还可以,多项选择、论述题就难了。当第一份试题才做了40来分时,我就觉得我已经快成一个文盲了。二十年的教师生涯,已让我几乎忘掉了以前学过的一切!加上学科变化大,我觉得自己已经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面,真成了一个“老夫子”。二十年来,在学校的圈圈里,我已变成了一个“书瓜子”。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走进了考场。考点设在渭州市实验小学教学楼。走进楼道才知道,本次考试共有150多人参加,竞聘7个岗位。渭州市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职位只有一个,报考人员却高达60多人,占了整整两个考场。我走进考场,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参加考试的大多是年轻人,而且大多数面生,显然是从乡下来的——如果考试成功,可以轻而易举地调进城里,何乐而不为?像我这样大年龄的,已经很少了;像我这样进了城十几年的,也很少了。不是腰椎病,不是评不上职称,不是看人眼色,谁来出这个身子!
  
  考试题却出乎意料地容易,比仿真题容易多了,只是分两部分:公共基础和专业课。单选题,多选题,一路做下去,觉得还顺畅;待到做简答题,就有些含糊不清了,凭印象半生不熟地做下去,倒也写得满满的。答专业课试题时,不由傻眼了。竟然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写作,我一点都未复习呀。我以为这个职位的试题与其他六个职位的试题一样,考的是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教育管理,不想竟然是这个!只有硬着头皮答下去。依稀记得,两道大题是写一则新闻述评,写一篇通讯。
  
  天气依然很热,一边答,一边撩起T恤衫擦汗。
  
  考场里两个监考窃窃私语,不知在说什么。不一会,几个市上的领导来巡视,大个子的女部长也来了,还有几个,经常在电视新闻里出现,但一时说不上名字。考场里秩序井然,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抄袭。显然,后面的两道主观题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当我答完交卷的时候,忽然发现,电视台的张虎正在试场讲桌下第一个桌子上埋头答卷。张虎那张黑黑的脸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单位每次开会,都见他扛着录像机录像,然后,一则教育新闻就在傍晚播出。心想此君已在电视台干了十来年了,我辈岂是他的对手!
  
  唉,罢了,我想这辈子再也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带着遗憾,我匆匆坐了公交回家。
  
  三天之后,渭州党建网公布了考试成绩,出人意料的是,我却在六十几个考生中名列第二,但一看成绩,又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不出我意料,第一名正是那电视台的张虎。再看成绩,笔试成绩高出我2分,而平时考核成绩却整整高出我6分,要战胜他,就必须在面试演讲的时候高出他8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几天就面试了,我又开始忙碌起来。只要有一线希望,任何人都不会放弃的。演讲题目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根据上一次选任的经验,这次题目肯定是《假如我是教育电视台总编辑》。我开始上网搜索与此有关的演讲稿,但没有一个适用的,就只有自己写了。写了一遍,试讲一遍,又改一遍。当我改了六遍,快要背会的时候,我觉得我像极了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整整三天,我戴着耳麦,对着电脑录音,校正,直到每天精疲力竭,嗓子沙哑了才罢。
  
  演讲时间定在8月11日下午两点半,地点仍然在实验小学。匆匆吃过午饭,躺了一会,闹钟就响了。我怕迟了,将闹铃定在下午1点。出了小区门,就挡住一辆“绿苍蝇”,匆匆赶往实验小学。到实验小学门口的时候,门上却挂着一个大铁锁,校园里没有一丝人影,一看手机上的时间,才13:30,不由苦笑起来。
  
  我就在附近的街上溜达。午后的阳光还是那么毒,晒得人口干舌燥,就赶紧蹴到一个饮料摊子上去。要了一瓶“沃尔玛”苏打水,一打开,不料瓶盖子上是“再来一瓶”,又奖了一瓶。我心中暗喜,这不是个好兆头吗?喝完一瓶苏打水,手里拿着一瓶,我又慢慢溜达到实验小学门口。这回门开了,校园里也有几个人在等待,就又赶紧蹴了进去。
  
  14:30,领导们准时来到休息室,教育局霍书记讲了一番话后,抽签就开始了。还好,我抽的是5号,意味着有很多的准备时间。在别人演讲的时候,我又把演讲稿温习了一遍。
  
  礼堂里坐满了听众和领导。我又不由紧张起来,但当听到张虎的演讲成绩很低时,我又信心倍增。我要进去的时候,听见党办的女秘书在门口悄悄说:“把声音放大。”但面对无数双关注的眼睛和面无表情的评委时,我早已将演讲稿忘得一干二净。要知道,我已经39岁了啊,怎能记住2000字的演讲稿!我只有硬着头皮,打开演讲稿,读了下去。声音够洪亮的,我听见整个礼堂四壁都是我的声音。当我演讲完毕时,听见竟然有稀稀拉拉的喝彩声。“5号最后得分,92分!”当主持人唱分时,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居然是面试成绩第一名!签字的时候,我看见张虎的面试成绩比我低了3分,名列最后。算了一下,综合成绩我还是第二名,但我心中却很是不甘,难道一个面试成绩最后一名的人,也能是电视台总编的人选吗?我不由心中不平,又蠢蠢欲动起来。
  
  接下来是组织考察,确定推荐人选,然后常委票决。我决定在下两个环节中作作文章。
  
  我开始给亲戚朋友四处打电话,最后,选定了我的远房亲戚,采沙场老板莫哥。听说,莫哥已经替人办的事儿很多了,大到买地跑官,小到调动提拔,没有一件是他办不成的。他的王牌就是渭州市委组织部女部长马秋雁。听说莫哥自小跟马部长一块长大,青梅竹马,差点儿成了一对儿。但后来马秋雁考上了农业大学,莫哥却在高考中名落孙山,后来经商,成了老板。马秋雁几经周折,当上渭州市委组织部长后,莫哥又与她的联系多了起来。前些年,莫哥就通过马部长,包下了整个渭河的采砂权,没几年,莫哥就发了。发了的莫哥不忘老同学的好处,经常送礼请饭。因此,市上的几个重要领导他都混得很熟。
  
  一顿肥牛之后,莫哥满面红光,说此事包在他身上。我赶紧往他的“宝马”里塞了两条“软中华”、两瓶“五粮液”——这也要我两个月的工资啊,但,痛向谁说?夜色中,莫哥的“宝马”驶过“长安路”,我却担心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夜不能眠。偶尔睡着了,也是梦着票决的事。妻也做梦,有一天醒来,说她也梦见了票决。她绘声绘色地说:两个红色的投票箱,一个写着张虎的名字,一个写着我的名字。只见县委的那些人只往张虎的箱子里投,竟无一人走向我的箱子,说着她不免叹气。又安慰我说,梦与现实相反,说不定莫哥已起了作用,在马部长的带领下,那些人都向我投票了。
  
  赶紧打电话给莫哥,他说还没弄呢,领导们都到舟曲抢险去了,还未顾上管这事呢。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可怜一个假期,全都等成这事儿了。
  
  临近开学的前几天,莫哥突然打来电话,说马部长已回话,马上就要票决,不惜一切代价的话,三万元可搞定此事,并说等事儿办成了再送,问同意不同意?
  
  我迟疑着,毕竟是三万呀!我俩省吃俭用,也得积攒两年。但想想当上总编的那个好,我俩又一致同意了。赶紧回话给莫哥,说三万元没问题,只要能办成事情。
  
  这一夜,我俩又失眠了,兴奋的失眠!妻开始规划,等我当了总编后,再在城里的“金泰润园”登一套房子,十层以上的,有电梯的,每晚可看到渭州城灯火辉煌的美景。儿子也可以上一中了,一中离金泰润园近近的。靠着我的总编,她也可以调到城里的实验小学。那些城里的家长也会巴结她,逢年过节,送礼物,送购物卡;靠着我的总编,她可以轻而易举评上高级职称,领导也会对她刮目相待。我也开始想:弄上几年总编,换个副局长什么的当,一年到头,求我办事的人也会不少,我那三万元,没一年就弄回来了;回老家有单位上的小车坐,村里人也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们全家也沉浸在欢乐中。上初中的儿子听说我要当总编了,也变得听话了,我说拖地他就拖地,我说倒茶他就倒茶,我说写作业,他就赶紧跑到书桌旁去,再也不是一天只盯着电视了。
  
  我像一个王,整天被妻伺候着,不做饭,不洗锅,吃了睡,睡了吃,只等着我那好消息公布。约我喝酒的人也多了,甚至以前从未联系过的老同学,也打来电话询问,说要提前祝贺,都被我一一推过了。
  
  我和妻开始筹划那三万块钱,最后决定,到信用社去贷款。信用社主任是妻的嫂子的远表哥,听说此事,满口答应。
  
  经过一番签字盖章,三万元打在了我的工资卡上。信用社主任说什么也要贺一贺,贺一贺就是喝一喝,主任就把我们全家领到全镇有名的“红楼商务酒店”去,并特别嘱咐,今晚他买单。坐定之后,主任又叫来几个女下属,陪着我们吃了饭。之后,主任又用他的“别克”把我们全家和女下属们拉到“金碧辉煌”去跳舞。主任和妻子跳了几曲,又和女下属们跳。我被主任的女下属们一个个邀请着,一直跳到深夜,累得够呛。那些女下属们一个个长得如花似玉啊,头发上不知洒了多少香水,我简直想抱住她们中一个最漂亮的,到包房里去。但想到今晚妻子也在现场,就收敛了。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0点过了。醉醺醺的,我打开了渭州党建网。眼前的情景把我惊呆了,我仿佛觉得有人拿起钝器,重重地击打在我的头部。
  
  党建网上的“干部任前公示”不知什么时候已公布了!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一职后面,明晃晃地写着:张虎,1976年生,湖北浠水人,中共党员,现任教育电视台副总编,拟任教育电视台总编辑……我觉得眼前一黑。
  
  妈的,这个霍哥!我颤抖着,愤怒地打他的手机:“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接着,传来“嘟嘟”的声音。第二天我清醒了,继续打他的手机,不是“正在通话中”,就是“无法接通”。
  
  又开学了,我走进学校会议室,我隐隐听见到处是哂笑我的声音。我又乖乖坐在了我的老办公桌前,我的腰椎又隐隐作痛。



2#
发表于 2011-3-20 22:32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的小说,语言干净,明快,叙述简练,真切,娓娓道来,真实可信,有一种亲历的感觉。小说结构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公开公平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腐败,为什么我们政治如此清明的大环境下面,总有一些黑暗呢?揭露到位,不留痕迹。办事过程中的见闻,也巧妙地揭露了政府机关办事拖沓,人浮于事的丑恶现象,也是对结局的一种暗示。好小说,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刘满园 于 2011-3-20 22:39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3-20 22:32 发表
很精彩的小说,语言干净,明快,叙述简练,真切,娓娓道来,真实可信,有一种亲历的感觉。小说结构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公开公平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腐败,为什么我们政治如此清明的大环境下面 ...
谢谢刘版鼓励,这是我处小说呀。以前没写过小说的。
4#
发表于 2011-3-21 08:24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一件事让你写得如此曲折反复,驾驭力很强呀.
5#
发表于 2011-3-21 08:25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了。赵版这篇小说确实不错。明快、真实、洒脱。问候并欣赏! :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叶柄 于 2011-3-21 08:29 编辑 ]
6#
发表于 2011-3-21 08:46 | 只看该作者
在公开选举的前提下,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的暗箱操作,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悲哀。问好赵版!
7#
发表于 2011-3-21 10:4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可怜的职场,可悲的官场,老赵现在滋润不?
8#
发表于 2011-3-21 17:23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很有时代意义。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官场如是,读吧让人感慨辛酸。支持赵老师佳作!
9#
发表于 2011-3-21 17:46 | 只看该作者
一波三折。结局出乎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真实感很强的小说。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0:4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楼上的各位。
11#
发表于 2011-3-23 23: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家应该说真话才对,这样有利于作者的进步。
12#
发表于 2011-3-24 12:44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了,我也有过一样的经历,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真的很繁琐,也很阴暗!
13#
发表于 2011-3-27 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3-20 22:32 发表
很精彩的小说,语言干净,明快,叙述简练,真切,娓娓道来,真实可信,有一种亲历的感觉。小说结构完整,结局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公开公平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腐败,为什么我们政治如此清明的大环境下面 ...



欣赏来迟。十分同意刘版的精彩点评。
14#
发表于 2011-4-4 19:2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赵版

故事情节曲折,对社会现象起到很好的揭示,引起我们的共鸣,不错的小说,欣赏
15#
发表于 2011-4-5 08:56 | 只看该作者
小说难写,赵版能将此题材写到如此程度,已是难能可佳了。
小说贴近生活,情节展开,顺理成章,语言简练,细节生动。
支持精华!
欢迎赵版继续给小说版赐佳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8 02:18 , Processed in 0.0863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