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相识植物(二)青琅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7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识植物(二)青琅


  青琅,这个透着冰凉、飞着丹翠的名字,令人生妒,若它是一位男子,定是清俊朗朗,心质细腻又极具承当的人;若它是一位女子,必是一位端静自若的淑女。世间男女的千好万好,仅仅是,你是他(她)的一剂药。亦许,青琅正是男女的化身,以至于感动天地,才造化成一剂疗肌抚心的药。

  《本草》金石部,玉类条,列青琅一目。它不是植物,但它和植物一样,是从山泽崖畔一节一节长出来的,我想,它似一株草,一定也会发芽、开花,只是,它把一场花事藏在自己的冰清玉洁中,待得懂得的人去听它生命深处的暗香浮动。

  《名医别录》说:青琅玕,生蜀郡平泽地区,随时可采。许慎《说文解字》注:琅玕是石中似玉的东西。《列子》说:蓬莱的山中,朱玕生长的像树丛。《山海经》说:开明山北有珠树。《淮南子》说:曾城有九重,有珠树在城西......揽卷读之,先是被诸家精妙的释解给黏住了思脚,因为,此处掩着幽深的佳境。《名医别录》因属医家书目,所以,注释语简练通俗,生长地域及采收季节一语概括。许慎是西汉大学者,有理性的思考,所以他的《说文解字》里对于青琅玕的解释是理性客观的。列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思想放羁,心性浪漫,所描述的事物,都遵从自然之法,因此,他的注释也极富诗意,引动万千想象,让人一闭眼,便是朦胧山色,似丛树遍生的青琅玕,使得蓬莱山,流丹叠翠,云腾雾绕,仙境一般。

  山海经,是先秦一部关于《神话传说》的古籍,在本草中,它对青琅玕的精简注解,亦充满了神奇。先说开明山是今日的哪儿呢?经查阅,有关它的资料甚少,且模糊不清,唯有在王照伦关于《南武城古城旧址》中隐约出一些开明山可考证的线索:南武城故城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境内……该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平邑县位于鲁南,那么,一座山既然被南武城称作开明,揣摩古人善于以阴阳方位定名的习惯,多半它位于此城的南面,如果按王照伦描述的顺序,也应归为南武城以南。有资料形容,开明山山势挺拔秀丽,山路蜿蜒崎岖,此处有远古石碑一座,倒不知这石碑之上,是否记录了青琅玕的始末呢?暂且不去细究,好歹开明山是确有其山的,而《山海经》说的“以北”,毫无疑问,必就是山峦嵯峨,田畴如画的平邑县了,青琅玕于风光旖旎之域安生养命,并不辜负它的玉润珠圆,也成就了它特殊的药性。

  青琅玕出现在《淮南子》中,似乎使它有了前生后世的迷离。曾城,本是传说中的仙乡,于昆仑山之巅,九重之深,高万丈。有朱树在城西,不难理解,所谓城西,就是我国西北的大山,山中生长着朱色的青琅玕。《淮南子》一书的注引称朱树为不死树,无疑,这又给青琅玕添上了一重神秘。世间长生不死者,恐怕没有,只是在千万个轮回中,它已将生死模糊了界限,犹如小草,犹如一颗种子。论著《淮南子》,为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主持硕学之士“八公”编撰,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容括诸子百家精华,参天地,法自然,其科学的深妙,适合整个历史与时空的长度,足以让有些投机性的现代科学汗颜。在远古,庄子通过观天象,察物候,非常详尽的描述了南北极的气候特征,以及生物生存状态,而今人,走的的确比古人远,眼光却显得狭窄了,昏暝了,太多的科学研究与发现,是以人性的天然与大自然原真为代价的,成为了人类的迷障。

  似名仕,青琅玕在自己的名字之外,又有许多字号,比如《本草拾遗》称它为石阑干,《神农本草经》称它为石珠。《名医别录》称它为青珠。还有叫它绿珠,黄环的。李时珍说:琅,像其声,可碾为珠,所以得珠名。瞧瞧,青琅玕这味药不用说服食,单单听着就疗疾,假若,上帝再赐我女儿,就为她起名叫黄环、绿珠、阑干。

  青琅玕的性味:辛平,无毒。《神农本草经》载:青琅玕,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名医别录》载:(青琅玕)治白秃和长在皮肤里的浸淫疮,煮炼后服食,起阴气,可化成丹。陶弘景说:治手足厥逆。陈藏器说:石阑干主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煮服或可以火烧投酒中服。但却不曾想到,有资料注“此石今已无用”。这让我极其郁闷,如此良药,如何落得无用之地?以我之见,凡世间存在,必有别它之用,是谁也不能取而代之的。现代的萃取技术,可谓高超,然而,它让你我与自然物华隔了重重山水,此刻便想,闲时,一定去北京同仁堂大药店买得青琅玕,回家后煮炼,取其汤汁每日敷面润肌,或可,请了巧匠雕之,琢之,把玩于掌心,挂于颈前,于兰居木榻,遥想蓬莱与昆仑,做一回佩珠仙子,岂不美哉?

  诗圣杜甫有诗云:“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宋朝曾几《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诗:“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 清人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有诗曰:“惠我瑶华篇,佐以青琅。”与方文同朝代的姜宸英将青琅玕比作翠竹,说:“我爱东园宅,绕池青琅。”这诗意的浪漫,掩着诗人几多风流。

  四月春深,愈浓的花气穿过夜,吹合手中的书卷,迷迷离离的想,莫非,青琅玕的前世就是一首诗?

  
                  2011.4.24日  西溪






[ 本帖最后由 西溪 于 2011-5-7 17:3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7:35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各位老师和朋友!
3#
发表于 2011-5-7 19:07 | 只看该作者
西溪此文,文化积淀深厚,叙述淡定从容,读了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增长学识。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1-5-10 05:13 编辑 ]
4#
发表于 2011-5-8 07:03 | 只看该作者
青琅玕 青琅玕又名卤股石,马来语rongkol的汉译, 原产于地中海、红海及吕宋,为热带海洋植物珊瑚所形成的岩石,做药材用。唐代大量传入中国。1.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是孔雀石的一种。又名绿青。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2.喻竹。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上真观》:“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 宋 曾几 《种芭蕉》诗:“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琅玕。”《东城杂记·姜西溟卜居》引 清 姜宸英 《送项霜田溶归杭州》诗:“我爱东园宅,绕池青琅玕。”
5#
发表于 2011-5-8 07:24 | 只看该作者
植物本身的使然。欣赏,学习,问好西溪!周末快乐!
6#
发表于 2011-5-8 20:45 |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识药材,行文简练,问好。
7#
发表于 2011-5-9 08:12 | 只看该作者
很久不见了,先问个好再说~~
8#
发表于 2011-5-9 08:45 | 只看该作者
好长时间未见西子,问好并欣赏、学习美文!
9#
发表于 2011-5-9 15:35 | 只看该作者
像是专栏文字。学习这个植物系列。
10#
发表于 2011-5-9 22:51 | 只看该作者
提一提溪的字,真的是好久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20:56 , Processed in 0.0501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