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悟真山行(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3 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山行路线图


上午7:30,乘车从县城出发
行60华里,到游龙川,过李寺村
在通村公路上走20里,在沿川村山寨社
泊车,开始步行

时间指向9:30,沿山溪峡谷而行
在崎岖的小路上,穿越林蝉奏鸣
陡峭一次次阻拦,汗水一次次追赶
左转右拐,走走歇歇
沿路的石头做了临时的凳子

高寿的树木随处可见,奇险的
山石沿途罗列,半山腰的瓦窑坡
却有制砖烧瓦的故事,
南天门,灵山石,各有仙境
饮马池的清澈,拿走了山行的疲惫

12:00,在山腰的庙宇未遇道长
但禅房未锁,私自取锅和柴火
木瓢舀来泉水,生火烧水,泡方便面
吃锅盔,喝开水,偶然的野炊
被过往的夏风羡慕和妒忌

攀上山顶,坐过石质“天椅”
穿过林梢,绕过灌木,躲过荆棘刺藤
远望山崖下满山杜鹃,千年的白杜鹃
染白了半片山坡,百年的紫杜鹃
星罗棋布,点缀着碧绿的山野
未开的粉红杜鹃预设了悬念

山顶上的老君庙,在顶峰上
守着正午的灿烂阳光
藤条编制的篱笆门仍在紧闭
那方傲视苍穹和山野的巨石上
照相机定格八个人的身影
悟真山顶峰的灿烂笑容

下午3:00,空寂的山野传来人语
追到寺庙,却是一群信徒
为三天后的庙会背来一堆的虔诚
在执意的挽留声中沿路返回
和上午相遇的花草树木奇石
用目光一一告别

六时许,在李寺村晚餐
朋友窗明几净家中的热情款待
金徽美酒激荡出真情的波澜
在初夏的暮色里,挥不走留恋的云彩



2、与石头奇遇


上行的沿途,和石头依次相遇
守在路旁的,捡拾了遗落的足印
留守河滩的,聆听着山溪弹拨琴音
盘踞村口的,那些石碾
石磨

风的雕痕深入岁月的肌理

河滩上的沙粒,匆忙的行程上
无法一一相遇,雄踞的巨石
坚硬的质地,粗糙的纹理
以及身形的奇特,吻软目光
舔舐感动渐少的心灵

表面的冰冷,时令一样温暖
内心柔软,仍然接纳苔藓和杂草
让执著的藤蔓缠绕,让坚强的树
扎下根须,让适时抵达的雨水
带走唯有山风洞察的干渴

盘踞而立,看虎石充当忠诚的侍卫
沉默的灵山石预示着禅悟的秘密
石块堆垒的南天门,以出奇的险
说出抵达圣境的艰险和不易
而峰顶的“石椅”嗅着千年杜鹃的香
领受林涛的玄妙,也算
触摸到了仙境衣袖的温度



3、寺庙前野炊


2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山腰的寺庙
粗略浏览此处的冷清,山风也撷走了
额头、前心和后背的汗珠
躲不过幽静的缠绕,除了疲惫来袭
还有饥渴执鞭的折磨
可是油漆斑驳的庙门紧闭

四处再看,发觉禅房没有上锁
空留人迹的室内,有土炕,锅灶
还有落满尘埃的木桶和水瓢
庙底下的饮马池独自清澈
预想着一次有趣的野炊

三块石头搭成灶台
墙角的木柴充当烧水的燃料
报纸点火,锅内渐渐沸腾水汽
锅下腾升的青烟,是我们八人之外
最懂我们心思的朋友

水在锅中升温,心情也在温暖
十多分钟的等待,水在锅里跳起舞
通过瓢,走入碗中,方便面的饥渴
突然止步,口口热汤走进肠胃
饥渴慢慢撤退出身体的围墙



4、神谕的杜鹃


悟真山的杜鹃不是普通的
躲在峰顶背阴处石崖下的杜鹃

一棵棵足够环抱的树
少说也有千百年的高寿

农历四月初五,正午的阳光下
白色的杜鹃花开满树梢
一树望着另一树地白
也让紫色的杜鹃打开双唇
跑过山头的风把各处的幽香
随路送进不再敏感的鼻孔和肺腑

还有等到庙会时才开的杜鹃
却是含羞的张张粉色笑脸
那些矜持的姑娘的灿烂
不会让我们偷看,这样的遗憾
是横在心头的巨大悬念

悟真山上的杜鹃
白色的,紫色的,还是粉色的
一定是领受神佛的旨意
在该开的时候开给该看的人
否则,我折给女儿的几枝
怎么枯萎在回家的中途


5未能真悟


乘车,步行,过河,爬山
无限风光在险峰,早被古人咀嚼的
没有糖味,而汗水,疲惫,饥渴
却是攀山经历的另一种行程
没有真理,却是最真切的体味

整天,抚摸古树的沧桑
看过奇特的巨石的狰狞
也被饮马池的清凉抚慰
更被千年杜鹃映衬得身心的
仙境一次次出现

及至老君庙前的巨石
八个性别不同的人,在同一张照片里
暂时团聚,而下山后又各奔东西
即使栽种下拔来的杜鹃花
哪个能成活,那棵终能开花
谁又能道出其中的玄妙

悟真山行,原本是心中扎根多年的
心愿,找到了开花的机会
打算悟出生活的要义真谛
什么也未曾悟出,不知道
这是不是一次顿悟


2#
发表于 2011-5-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有叙有议有感悟,在叙中表达真知灼见。
3#
发表于 2011-5-14 18:57 | 只看该作者
在时间的推进,视野的捕捉上,用典型的叙述、游记式记录的方式,让诗意呈现饱满,再现了一个地域的人文情趣和观赏情趣。
如果有意境冲击的高度,这样的诗篇无疑是成功的。
4#
发表于 2011-5-14 19:23 | 只看该作者
一路且歌且行,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谷晓 于 2011-5-13 21:44 发表
有叙有议有感悟,在叙中表达真知灼见。

谢谢阅读!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美丽的水妖 于 2011-5-14 18:57 发表
在时间的推进,视野的捕捉上,用典型的叙述、游记式记录的方式,让诗意呈现饱满,再现了一个地域的人文情趣和观赏情趣。
如果有意境冲击的高度,这样的诗篇无疑是成功的。

谢谢版主的指点!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1-5-14 19:23 发表
一路且歌且行,好!

谢谢兄长阅读和鼓励!
8#
发表于 2011-5-15 10:54 | 只看该作者
语感很好,也很舒展,可以再诗意上提升。个见。
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5-15 10:54 发表
语感很好,也很舒展,可以再诗意上提升。个见。

这类感觉很难写出诗意,谢谢版主的指点!
10#
发表于 2011-5-16 18:05 | 只看该作者
不铺叙,抓最感人的细节来书写,岂不更为漂亮?
11#
发表于 2011-5-17 06:29 | 只看该作者
盘踞而立,看虎石充当忠诚的侍卫
沉默的灵山石预示着禅悟的秘密
石块堆垒的南天门,以出奇的险
说出抵达圣境的艰险和不易
而峰顶的“石椅”嗅着千年杜鹃的香
领受林涛的玄妙,也算
触摸到了仙境衣袖的温度



拟人的手法让诗歌生动有趣,学习了,欣赏并问好~
12#
发表于 2011-5-17 07:07 | 只看该作者
叙事抒情。很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1: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11-5-16 18:05 发表
不铺叙,抓最感人的细节来书写,岂不更为漂亮?

您说的极是,以后会在这方面多注意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掩帘听雨 的帖子

谢谢,这类作品写得不好,也达不到预想的层次,遗憾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1-5-17 07:07 发表
叙事抒情。很好!

谢谢邱老师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 04:06 , Processed in 0.0569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