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7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李鸿章在国际视野中的形象可以重新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2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鸿章在国际视野中的形象可以重新认识

李华新

        其实在晚清时代的李鸿章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直是一个纠结在历史学者中的一个情结,晚清不可没落是无法避免的历史必然。但是我们今天来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毕竟是理性多于感性,毕竟是分析的理性,能够取代谩骂的无理。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新的历史情节中,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反映了我们历史观的一种嬗变,只是可惜的是,这样的一种认识只能是在今天,而如果是我们可以或是假如能够在我们早一点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不会依旧是蹒跚行进,我们的国力或是百姓的生活会更好一些。

        李鸿章1896 8 28 日他抵达纽约, 掀起了美国的" 李鸿章热" 。他认识到国际经济的互利性质: 当记者问到对华投资时, 李鸿章展示了他惊人的经济学知识, 认为在华投资是双方互利的事, 并表示清政府非常欢迎任何资本前来投资, 建立当代工业企业。他同时说:" 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 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 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神圣的权利。"这样的话,在今天来认识时,我们能不对它产生最起码的敬意吗!

       这样的一种认识是深刻的,也是睿智的,并非是过去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在他头上的那种感觉。此外,是关于海防和塞防的不同的争论,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是在陷入这样的一种情结之中。但是现在海防的重要性,其实更能说明这个问题,而一个国家海军的是否强大,其实也正在左右着我们国家的安危。

        因此,这样的一个争论,当时是在最高决策者的主持下,最终是我们的朝廷出银子买战舰,并且是李鸿章在与戈登的交流中,也知道了现代军事的力量和海防和塞防之争,是它自己的认识的一次飞跃,于是这就不是简单的集团利益的争论,更不是爱国与卖国的争论。这次讨论的结果初步改变了中国已经延续千年的国防战略格局,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依旧在继续。

       李鸿章自建淮军始便开始中国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事业, 重视海军是他看到了来自海上尤其是日本的威胁。这是一种对中国而言具有长期价值的地缘政治思想。他对国防军队的建设和左宗棠在大局上是一致的,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军队现代化上的观点是一样的。左宗棠大力创设和扶持福州船政局就证明了他的海防意识。而李鸿章也不是只搞海军。相对而言,在具体到新疆问题上的时候,李鸿章把更具有根本性的潜在的威胁看得比来自陆地的危险更重,而左宗棠更强调了现实的威胁。不过对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还是必须肯定的。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对晚清的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的评价中,以及对于“中体西用”的争论中,这些人物的历史地位,现在的评价依然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两个战略重心并存,到海防成为惟一的国防重心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国防完成从陆到海战略的一个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为近代国防以防御列强从海上入侵为主的战略指导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历史价值。

       这是最近泛泛而来的关于晚清社会的解读中,比较具有战略眼光和现代历史感解读的思想,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思想的可贵,而使得我们不得不陷入深思,

        现实的威胁和对一个国家长久的威胁,以及来自海洋霸权的挑战,包括现在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的情结,曾经使得我们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代军人位置寝食不安,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7 8 岁的李鸿章死于1 9 0 1 1 1 7 日。他死在《辛丑条约》签字之后,死在不同意俄罗斯侵占东北的谈判过程中,死在为收拾残局而必然被人唾骂的悲情之中。

         那些远远站在大洋彼岸的侵略者假惺惺地哀叹李鸿章之死。日本国内有评价李鸿章道:" 知西来大势, 识外国文明, 想效法自强, 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 以文人来说, 他是卓越的; 以军人来说, 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了有价值的贡献; 以从政来说, 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 以一个外交家来说, 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这是美国人的评价,不管评价如何,即使是这样的评价再中肯,李鸿章也是无法改变那个马背民族在统治中国时,已经无力改变的末路悲哀。因为,作为一个曾经的大清帝国无法取代的大臣,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即使是在今天依旧不是那么明晰,而作为李鸿章本人,他不屑他人的评价。因为,出自啊那样的一个时代的李鸿章,所能做的也就只能如此了。

         这就是李鸿章, 一个在国内无法公开支持全面改革、在国外却具有鲜明开放意识和现代意识的士大夫, 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

        关于历史人物,即使是他再杰出,在晚清都无法改变末路悲情,也许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和必然。只是关于李鸿章的国际视野的分析,这在当下对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我们如何应对是有帮助的。

       此外,笔者还是以为,说即使是中国强大了也不会称霸,这样的一种说法,我们无需过度解释,因为在我们无法主宰和拥有海洋统治力的时候,说这话似乎也忘记了海洋霸权的现代意义。因为即使是在今天海洋的意识和我们的海上的军事能力,已经多年前毛泽东曾经说过的“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这样的话,以及其丰富的内涵,依旧是振聋发聩。




(济南 李华新)


[ 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1-6-12 18:1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6-12 13:03 | 只看该作者
多交流,多浏览,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6-12 16:33 编辑 ]
3#
发表于 2011-6-12 14:12 | 只看该作者
赞同观点,记得邓六条曾说香港若不能如其回归,领导人就是李鸿章,应该退出中国政治舞台,言过其实矣。
4#
发表于 2011-6-12 14: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历史要重新认识。
5#
发表于 2011-6-12 16:1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观点明朗,新颖。
个别地方有错别字:改变那个马背民族在通知中国时——应该是“统治”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6-12 16:14 发表
文章观点明朗,新颖。
个别地方有错别字:改变那个马背民族在通知中国时——应该是“统治”吧。

谢谢,峻岭,已经改过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1-6-13 12:00 发表
新华:咱老李家(鸿章)卖国还留了个条条,时下卖国都是暗箱操作。跟鸿章兄差远了。


祖上有点冤。哈哈
8#
发表于 2011-6-13 20:56 | 只看该作者
重视审视历史,也是重新面对现实。李鸿章的确不容易,换了另一个人,绝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1-6-13 20:56 发表
重视审视历史,也是重新面对现实。李鸿章的确不容易,换了另一个人,绝不会比他做得更好……

欣赏版主客观的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11:58 , Processed in 0.0777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