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4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车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8 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万禹  

  妻子卢海梅三天了一直没有露面。
  
  于志高早起的时候,只看到儿子于朝睡熟的那张稚嫩的小脸,旁边少的那个人正是妻子卢海梅。当他准备走出卧室门的时候,儿子从床上一股脑儿爬起来,就跟着于志高走出来,并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几天,孩子一直很缠人,看到于志高一出去,就喊嚷着也要跟他一起去。好像这个孩儿,小小年纪那么害怕孤独。看着孩子这样,他的心里有些心疼。他就想,如果他们真的离了婚,孩子将是最大的无辜者和受害者。所以,在妻子不在的这几天,他尽量抽着空儿带孩子。
  
  但今天他是去市里开会,是全市的第二次作协会。他知道不能带着孩子,在洗手间里,他一边洗着脸,一边在琢磨着怎样把孩子安顿下来。他想给母亲打个电话,母亲的住所就在临近的那栋楼上,但还是孩子,怎样让他跟母亲走,或就留在家里也好。但小家伙过一会睁一会眼睛,过一会睁一会眼睛,盯得很紧,他根本就无法摆脱。他只要一出门,孩子就要哭嚷。末了,他只能接通母亲的电话,母亲说,她一会就过来。于志高站在洗手间的门上偷偷地看孩子,那小家伙还是一会睁眼睛,一会又像是睡着了。洗漱完毕,于志高走到卧室去换衣服,孩子就微微睁开眼睛,问他,今天上不上班?不上班就带着我吧。
  
  于志高就说,我今天上班。你跟奶奶玩吧!
  
  孩子张嘴就哭,于志高是见不得孩子哭的。他赶忙过去就哄孩子,他那一惯见了孩子哭泣烦躁的心绪一下子就又凸显了出来。他不得不将火气压一压,因为卢海梅不在了,这个孤苦的孩子将是他的唯一,或许这个孩子也将他视为唯一的依靠呢。他不得不拿出自己人性里最温和的一面面对孩子。
  
  孩子一会儿就不在哭闹,就平静地原在沙发里等待。他也坐在沙发里静静等待母亲的到来。在静坐的这会,他还是想到了妻子卢海梅。卢海梅这一次是第一次从家里走离,而且杳无音讯几天。从昨天深夜卢海梅给自己发的短信来看,她好像不在她母亲家里,而是在别的地方,他估摸着不是在她的同事家里,就是在那朋友家里。于志高这次也是铁了心的,也不愿打一个电话来寻找妻子的下落,好像妻子的缺失对他来说本就没有多大的意义。现在他基本上已经认同了妻子在这个家里的无足轻重的位置。有与没有基本上一样的。每每这种时候他想起妻子的懒惰,想起她对自己无能的诋毁。他觉得他并像妻子卢海梅说的那样一无是处,除了会写点文章之外就别无是处,一个男人被妻子的否定,基本上就等同于一个废物。于志高的逻辑,一惯是——一旦一个女人对男人没有了认同感,那么这个女人也就对男人毫无意义。这正是他这几天里无法承受的,也是那一个巴掌扇过去有力的证明。
  
  几天里,卢海梅也基本上是为于志高的那一巴掌而耿耿于怀。在卢海梅的心里于志高已经不止一次地打过卢海梅。虽然前两次是卢海梅先动的手,但最终还是卢海梅吃了亏。这次虽然于志高先动了手,但于志高的眼睛上也留下了一块卢海梅用小娃的玩具戳下的轻伤印,正是那天在于志高一个巴掌落在卢海梅的脸上时,卢海梅疯狂一样的举动惹恼了他,他便把俯身压在身下的卢海梅又补上了两巴掌。卢海梅当时的反应是就像一头被激怒的母狮子,在摔打了一阵之后,他就收拾了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就从家里走离了。
  
  于志高那一日还记得那一声“嘭”的地震一样的关门声,并没有激起他多少的懊悔情绪。在一旁劝架的母亲从始至终目睹了他们打架的全部过程。他母亲也没有看懂,刚才还晴天郎日,转眼就云遮雾罩地,家里一阵狼藉不堪,小两口也泪洒几多,儿子也受了伤,教老母亲看了又是心酸又是气。骂骂咧咧,虽然平时于志高的母亲也看不惯儿媳妇的懒和对人的没有礼数,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想儿子就此和儿媳妇离了。她看着她那两个双胞胎孙子也有些气馁。她不知道如果儿子真的离了婚,这个家该怎样过?她无法想象。所以,平日里老母亲还是一味地承让这个不敢恭维的儿媳妇,尽量不去招惹,生怕儿子儿媳妇离离了婚,这个罪责她可是担当不起的。
  
  但当那一声愤愤的关门声从家里消失以后,于志高还是冷冷地笑着,他并没有因此而更加难过。他还是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他也并没有因此而失眠。他说过他不再为这个女人伤心了,这个女人对他来说,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他的婚姻,他的生活,包括他整个的人生。他想起来,结婚的时候,卢海梅看过他胳膊上的几道折印,卢海梅说这是婚姻线,并说他中途会离婚,还会有一次婚姻经历。他想是不是这次,是不是他的第一次婚姻就此完结?而他为什么对他的初婚这样地没有兴致。他还想起他的那两个小学同学,都相继离了婚。他莫不是步他们的后尘吧。而人家是老板,他算什么?
  
  想到这的时候,于志高冷笑了一声。他这一冷笑,说明了他有自己的做事和活人的原则。那就是他没必要步谁后尘,他们爱离他们离。此刻的他也想去挽救自己的婚姻,但它为什么就提不起精神?这个婚姻,这个卢海梅为什么就没有一点能够让他有点激情的地方?哪怕就是一点,他肯定在当天就给妻子卢海梅打了电话了。但他始终没有,至始至终就昨天,卢海梅给他深夜两点多发了一通气愤的短信。不但提到离婚的话,而且提到了财产分割的问题。他就更加气愤了,卢海梅这种根本就没有一点情义的行为和举动,这算什么?他,他和卢海梅的婚姻,括他和卢海梅、孩子组成的这个家庭,在卢海梅的心里有多少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于志高找到自己缘何对待卢海梅和对待自己的婚姻没有丝毫激情的答案时,他像坚信了自己的那一直认为的先验性的谚语。他似乎相信了他的婚姻,乃至卢海梅此刻已经对他没有的意义已经十分显现。他没有必要再去争执,再去为自己找一些不必要的理由。
  
  但在这个婚姻里,孩子是关键,至于像财产都是其次。不像卢海梅早早地就把财产的问题提到桌面上——这个女人心已经不在于志高这里了。而在于志高的心里,他则相反把孩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他不可能让孩子在他的婚姻当中受到更多的伤害。他在考虑是否让卢海梅带孩子,卢海梅曾在昨天夜里的短信上提到她将带养一个孩子。于志高能相信她吗?她那暴躁的性格,在生活中稍一遭受挫折就烦躁、怒骂,动辄还拳脚相加,孩子肯定要跟她受罪。他就是再艰难一点也不能让她带养孩子啊。他这样想的时候,多少就有些为孩子感到心酸。
  
  他的婚姻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失败的婚姻!他知道是卢海梅一次次激起他暴虐的个性,多少次他忍受了她的挑衅,把他从一个温顺、善良的文人,渐渐拉向,变成一个性格暴躁的混徒。他开始骂人,用脏话,这一次是预谋已久的一次实验,因为这一次在他打到卢海梅的时候是在并不气愤的情况下做到的。他都说不上为什么打卢海梅,就是平时遇到这种情况,他会回到书房里看书,写东西,而后几天不和卢海梅同床。但那天他似乎有些不但可思议,说不上是怒不可遏,只能说明他早就想打卢海梅了。
  
  当他的这一阴谋得逞以后,他得意洋洋,所以,也并不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又是他挑衅了他的婚姻的完结。这个罪责他应该承受。但他就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在卢海梅该不该受打的问题上追结地很彻底,也很快,像是把责任全部都归结到卢海梅的身上。不得不承认,像许多打了妻子的男人一样,于志高在此时的心里只是想到妻子卢海梅往日的不是,而绝想不到自己身上得人不是。所以,直到现在他都认为,他打卢海梅是对的。
  
  于志高在沙发里等待母亲,母亲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随着一声轻轻的开门声,母亲看到沉思的儿子,和睡熟在沙发上的孙子。她使眼色让儿子快点走。于志高蹑手蹑脚地就从门里走出去。就像是一个行军打仗搞侦查的,轻轻地从楼道里走过。当走出楼道的那一瞬间,他感到外面竟是那样豁亮。他的心情也因此好了许多。当他乘上车,他也并不像往日那样整个旅途都昏昏欲睡,他是一路上从车窗里观赏着整个路途的风光而到市上的。
  
  就像在会议途中他的一位朋友说的,你现在精神多了。不说他的苍老——当然也不是,这是于志高自己的评价,他觉得自己这两年老了许多。而说“精神”可能就更为确切了,不说年轻,而说精神,作为一个对文字有修养的人来说,说出这样的话并不让人奇怪。所以,他也很高兴接受了对方这样的赞誉。但从他的面容上和话语上丝毫没有提及他的家庭、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还有妻子。就是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他也说都好着呢。他不能让别人看到他的忧伤,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他不应该表露出许多。而那天,他的演技的确隐瞒了很多人,但在酒场里,他醉的很快。都是一些熟人——虽然都未曾谋面,但见面都像是老朋友,握手的,拥抱的,也都有几分的难得。所以,酒上也就多喝了两杯。于志高也不例外,但喝到最后都就有些坚持不住,他的酒量本身不行,整个酒场中他看到唯有自己面红耳赤。
  
  酒喝到最后,是在别人的催促中离开酒场的。便与那些平日里在博客上火作品里深熟的朋友老师,握手惜别,约好到某时再相聚。作为年轻诗人的于志高,也许还是几分洒脱,他看到那位作为女诗人的老师,几分孤傲的神情,他多少有了几分赞羡的目光。
  
  从会场里出来,他才想起一起随行来的还有一位女同志。他叫郭兰。也是本县的一位才女,不久前才离了婚。对于离婚的原因,他没有详细地打听过,他好像听一位同行说过她是不能容忍丈夫好赌为生的秉性,当然在这种事情上,除过赌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于志高坚信中国的女性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可能离婚的,她们对婚姻向来都是很仁慈的,她们对自己的婚姻向来有一种妥协性,就像当初中国闹革命时,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一样。中国社会改革唯一不彻底的,于志高认为就是中国女性思想的不彻底,当然也不光是中国女性思想,还有中国的诸多人文思想解放的还是不彻底,对于思想禁锢这一点,诸多社会学家、社会学家、作家同样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在于志高看来,中国女性的离婚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所以,他从心底里对这位叫郭兰的女同志的离婚,多半还是抱有一定的同情心理。自那位同行给他提起郭兰以后,他从内心里对这位女士还是抱有一定的认同。
  
  后来他们还在一起喝过酒,那是一个长着鹅蛋形脸的女子,待人比较谦和,还有点拘谨。说不上美,但还是有中国传统女性的那种美——也属于贤淑女性的行列。在那次喝酒中,他仔细观察过该女子的一些性格特征,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个女人有一种敦厚的个性,他是喜欢这种女人的,比起他的妻子卢海梅来说,卢海梅的个性太强。当初他在结婚的时候一直想找一个比较温顺善良的女子作为他今生的伴侣,没想到他还是生活在一个烈性女人的阴影里,让他一次次走在婚姻的刀尖上,这一次终于爆发了。
  
  在车行途中,他静静地又一次看到这个同行的女子,观察着她那种温弱的秉性,他是那么地钦羡和赞美。他就想着如果他真的离婚了,他一定找像郭兰这样的女人。在当初,在他们刚结婚的那会,一个曾经参加了他们婚礼的人,给于志高说过他的妻子卢海梅。就说到从他妻子卢海梅的相貌上看到那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于志高当时听罢并不以为然,也没有当回事,而从这一次次的事情的经历之后,他不得不诚服那人当时对他们婚姻的预言。在今天想来,当初,于志高的选择也许本身就是错误的。
  
  他在想到自己离婚之后,这个眼前的女人肯定会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妻子和母亲,但是他还是绕不过他的那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注定了将成为他今生的一个负担,他曾暗暗地在心里想过,自己在苦也要为两个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一定要让他们上大学,然他们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至于其他他就不了那么多了,做到这些他也就算是完成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
  
  那个时候他躺在后车座上,坐在旁边的郭兰坐到了前面,说是让出来让他睡得更舒坦些。他想着这些心上就有些难过,眼睛也有些朦胧。他躺着,酒早已醒了一大半,只是头还有头些晕。他就还是那样躺着。那位开车的朋友还问他喝醉的时候,他笑了一下。
  
  他说,都是一些老朋友了,不喝不好意思。
  
  就说了一些题外的话,他还是想起妻子卢海梅。他这人有一点,就是越是喝醉酒心性就越柔弱,这时候他的善良才真正地显露出来。别看他平日一寸也不让人,狠起心来如一把利斧扎在别人的心上,但在酒喝了三分,有几分醉意的时候,他柔弱的如同一个多情的女子。这一点在这会他带着酒态的心理就证明了一切。他给妻子卢海梅连发了几条短信,短信的主要意思还是让她回来,他从内心里承认他的错误——即在出手打卢海梅的事情上他是不对的。这一点,卢海梅在那一夜的短信上反复强调,他若不承认错误,那么她是坚决不会回来的,而离婚也就是肯定的了。
  
  他即刻表白心意,并不是他对打卢海梅的错误的绝对认识,而是他考虑到两个孩子,其次他也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把事情闹僵,他深深地知道,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夫妻打架——床头打架床尾合。他也觉得他们还没有到不得不离婚的地步。就算是这次打卢海梅是蓄谋已久的,但它并没有多么生气,在他看来并不算是暴力事件的始因,他那一巴掌虽然力度上比起以前的那一次稍有些重,但并像打过人一样过瘾,他只是证明了他不在这个长期压制他的某些欲望和思想的女人的生活里,树立了一个男人的尊严。在不被认同这一点上,他蓄谋已久的这一巴掌,得到了根本的尝试和最终的解放。也就是他终于正式向妻子卢海梅宣布了他作为他的丈夫,同时作为一个男性的尊严。这可能是卢海梅一直被忽略掉的。
  
  他想起以前,他写诗的过程中,每每有得意的作品,必拿给妻子卢海梅看,每每卢海梅从一次次他的诗歌的进步中给予的赞赏,也道出了她对丈夫的支持、理解和认同,乃至赞赏,但现在是卢海梅渐渐地觉得于志高的诗有了长进和逐渐成熟以后,她说她再也读不懂他的诗了,而且渐渐地对他的诗歌也失去了耐心。理由是于志高整日在写些所谓的诗歌,但是总不见挣些钱来,只有偶尔寄来一个二三十元的汇款单,卢海梅不满足他这低廉的劳动成果,对养家糊口上,加上今年与于志高的父母闹着,在住房的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还因此发生了争执互相之间大伤和气,也就是于志高不想将事态扩大,两边讨好,才将事情安妥了下来,打算自己买套房子再不与父母纠缠。但在今日房价的逐日攀升居高不下,而工资收入入不敷出的态势下,他们常常又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而争吵。这其实是他们这次矛盾引发的根本原因。
  
  好在,自今年伊始,于志高就当机立断,偷偷地背着单位在工作之余,拉起了一支建筑队,在外边搞建筑。他是搞下工程的,前两年也小打小闹过,今年算是重操旧业。但就在卢海梅本人,于志高在外辛苦奔波的这些日子,还是无心操持家务,像以前,于志高在家的时候一样,一切家务都是于志高包揽。而现在于志高在外奔波,理因卢海梅应当主动将家务包揽了,但卢海梅还是老样子,以不喜欢做这,不喜欢做那为由,只于志高说了他几句,卢海梅就开始泼妇一样骂骂咧咧,他才上前打了卢海梅。
  
  这也正是于志高坚决不认输的原因,他认为一个女人到了这种时候,也就到了不得不“教训”的时候了。但他此刻坐在车上,在经过三天的冷战时期之后,他原本想她要回来便回来,不回来便罢。早已是狠心和绝望的他,在这时酒醒了一半后,他还是有些伤感,觉得并不忍心这样让卢海梅出去独过,相信在她带着一个孩子找一个别的男人过活,她的生活肯定好过不到哪里。而要是两个都由他抚养,他的负担又很重。在左思右想后,他还是想低头认个错,把妻子喊回来。
  
  短信发出以后,他一直在等待妻子的回复。当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树木和村庄,就像这几十年从他人生里走过的过客,或者他就是这些树木和村庄的过客。那些新建的城市楼群、拦河堤坝、湿地公园,城市边缘改装的一条条绿化带,一切也都在改变着,而他的人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不知道这一时,他的人生又往何处走,他的婚姻往何处走。他的眼睛一会儿瞅向窗外,一会又看看手机,按亮荧屏,但还是不见妻子的短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万禹 于 2011-12-19 17: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12-18 19:47 | 只看该作者
 短信发出以后,他一直在等待妻子的回复。当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树木和村庄,就像这几十年从他人生里走过的过客,或者他就是这些树木和村庄的过客。那些新建的城市楼群、拦河堤坝、湿地公园,城市边缘改装的一条条绿化带,一切也都在改变着,而他的人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不知道这一时,他的人生又往何处走,他的婚姻往何处走。他的眼睛一会儿瞅向窗外,一会又看看手机,按亮荧屏,但还是不见妻子的短信。
  


耐人寻味的结尾。
3#
发表于 2011-12-18 19:57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底蕴的文字,一件夫妻打架的小事,娓娓讲来,些许思考,些许无奈。
4#
发表于 2011-12-18 22:02 | 只看该作者
很生活的文字,娓娓道来,将一个男人的心理斗争描绘的惟妙惟肖。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1-12-18 19:47 发表
 短信发出以后,他一直在等待妻子的回复。当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树木和村庄,就像这几十年从他人生里走过的过客,或者他就是这些树木和村庄的过客。那些新建的城市楼群、拦河堤坝、湿地公园,城市边缘改装的一条条绿化 ...


问好朋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1-12-18 19:57 发表
很有底蕴的文字,一件夫妻打架的小事,娓娓讲来,些许思考,些许无奈。


问好朋友,感谢赏读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水 于 2011-12-18 22:02 发表
很生活的文字,娓娓道来,将一个男人的心理斗争描绘的惟妙惟肖。


谢谢,问好朋友了
8#
发表于 2011-12-19 10:36 | 只看该作者
细腻的叙述,沉稳。欣赏这种写法。
9#
发表于 2011-12-19 14:43 | 只看该作者
但那小家伙过一会铮一会眼睛,过一会睁眼睛----这一句语意不明??
10#
发表于 2011-12-19 14:4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小说,对人物人性的刻画很深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1-12-19 14:43 发表
但那小家伙过一会铮一会眼睛,过一会睁眼睛----这一句语意不明??


谢谢版主的指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十年兜兰 于 2011-12-19 10:36 发表
细腻的叙述,沉稳。欣赏这种写法。


问好朋友
13#
发表于 2011-12-19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暴雨迎风 于 2011-12-19 14:44 发表
不错的小说,对人物人性的刻画很深刻。
很有意蕴,心理描写挺精细,很有感染力的文字。
14#
发表于 2011-12-19 2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12-19 22:06 发表
很有意蕴,心理描写挺精细,很有感染力的文字。

有同感,学习好小说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2: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12-19 22:06 发表
很有意蕴,心理描写挺精细,很有感染力的文字。


问好刘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22:44 , Processed in 0.0545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