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演出中的掌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7 1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演出中的掌声看似顺理成章的现象,转念一想,为什么世界各国的观众都要以掌声表达自己的感情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人为规范?关于鼓掌的起源,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均未能找到准确的答案。这个问题愿意留给那些喜欢钻研的朋友们,今天只想聊聊古典音乐会上的掌声这个话题。

衡量一场演出的成败,除了舞台上艺术家的水平外,台下观众的反应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近几年,不断有世界名家、名团来华访问演出,却很少见到他们在中国的演出实况被做成音像制品在全球范围发行,其中也许牵扯到版权问题,但中国观众在整个演出中的表现是否也会成为一种无法遮掩的遗憾呢?这恐怕也要从东西方文化和习惯上找找原因。中国传统戏园子里的拍手、叫好古已有之,此外还有聊天、喝茶、嗑瓜子等习惯,这本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文化现象,要是没有反而不自然,但如果把这些习惯原封不动带到古典音乐会上,其后果可想而知。

并不是说古典音乐的演出有史以来都是俨然有序的,其实在西方音乐史上,观众的反应、剧场的秩序同样有一个演变过程。“交响曲之父”海顿正是看到台下的贵妇人打盹的蠢态后,才萌发了《惊愕交响曲》的创意。即便在浪漫主义时代,世俗音乐的地位以及正统性仍然难与宗教音乐分庭抗衡,那时的世俗音乐会往往带有明显的沙龙性质,曲目构成也相对随意,艺术家即兴表演的成分占有较大比例,而观众群体更是鱼龙混杂,音乐会更多的是一个娱乐和社交的场所,演出过程中的交头接耳、乐章之间胡乱鼓掌的现象绝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1830年首演于华沙,今天看来如此重要的演出,当时居然都没有连续演奏,而是在1、2乐章之间中断后穿插了其他作曲家的曲目,这样的演出无论整体效果还是观众的反应都不可能达到很高的质量。针对音乐会的这种涣散现象,当时不少音乐家做出了呼吁,更有人身体力行地从自己的作品入手,用音乐本身来引导观众,自然而然地维持了演出的秩序,这方面贡献比较突出的要算门德尔松。在他著名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作曲家大胆地采用了3个乐章不间断的演奏方式,特别是在第1乐章结尾处,和声将近熄灭时由大管引出了第2乐章的序奏,如此自然的衔接过渡,既没有影响各个乐章的性格,同时避免了观众的干扰,把整部作品编织得浑然天成。这一手法在当时的音乐界和观众中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后来创作《苏格兰交响曲》时,门德尔松再一次明文标注:“全曲各个乐章不中断,连续演奏。”,此后门德尔松写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也是采取了同样形式。

门德尔松的苦心却很难引导今天的观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今天音乐的传播更多的是依赖于媒体的中介。笔者大致查阅了门德尔松的这4部作品的音像制品,几乎所有录音都是每个乐章有间断的,除《小提琴协奏曲》外,其它3部作品则不容易体会到全曲的完整性,这样的例子在歌剧、芭蕾录音中更是屡见不鲜。看来,现代化的音像技术除了具有普及功效外,是否还刻板地平添了几分误导作用。 那么当我们抛开录音,走进现场,切身感受音乐会时,又是应该如何掌握鼓掌的时机?怎样用自己的掌声表达感情呢?笔者粗略地总结了几条心得,仅供参考。


1.乐章间的掌声绝对禁止

古典音乐中存在各种器乐体裁,我们常见的多乐章作品,比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都属于套曲体裁,套曲的每个乐章相对独立,音乐性质各不相同,乐章之间的停顿仅仅代表结构的转换,用于划分上个乐章的结束和下个乐章的开始,并没有整体休息或是提示鼓掌的意思,这一点属于基本常识,可这个问题我国观众至今没有解决。

为什么不能鼓掌?首先,一部音乐作品必须具备完整性,乐章间的停顿也是音乐的组成部分,如果加入掌声无异于人为地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正所谓“一条鱼搅得满锅腥”,更有些激进的看法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亵渎;其次,乐章间短暂的停顿还可以使演员调整心态,更好地进入下面的演出,而莫名其妙的掌声将直接干扰演员的注意力,使演员尴尬、进而怀疑观众的欣赏水平、如果把这种情绪带到之后的表演中去,势必影响演出的整体质量。

乐章间的掌声当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无知肯定是最大原因。无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还有要出风头、非要表现自己“有知”,反而暴露了某些人的“幼稚”。另外“随大流”的行为正好助长了“无知”的蔓延,致使本来的“星星野火”得以“燎原”,这种从众心态实在值得大家好好反思。再有,我们国民可能抱定“礼多人不怪”的固有思维,认为掌声可以表达鼓励的心情,但在古典音乐会上这样的做法只能帮倒忙。不切时宜的掌声,其破坏力之大,完全可能毁灭任何一场伟大的音乐会。 当出现不和谐掌声时,台上的演员一般会根据情况用肢体语言加以提示,这时已经很糟糕了。而我们又应当如何判断乐曲全部结束、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呢?演出的承办者如有可能,应该在节目单上做一些提示性的介绍,除作品背景外,还可以注明乐章数量、各乐章演奏时间、同时着重标明“乐章间禁止鼓掌”的字样,加大宣传力度。

对入门者来说,重要的是不必急于鼓掌,先看看周围的反应,再观察一下演员的动作,其实演员的动作可以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其中是有规可循的。比如指挥双手完全下落;提琴手的琴弓离开琴弦,双手同时自然下垂;钢琴演员双手彻底离开键盘等等举动,都可以从中加以判断,当然一定要注意“完全、彻底”的含义,否则还会闹误会。而一 些有经验的观众,还会主动扮演“维持秩序”的角色,当听到有人不合时宜地鼓掌时,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行为,比如眼神、摆手、轻微的嘘声等进行阻止。希望大家今后更多地充当这一角色。当然,避免低级错误最关键的办法莫过于熟悉曲目,当我们对曲目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后,自然可以防止悲剧的上演。

下面再说一些具体问题。套曲体裁中,乐章数量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一般来说,交响曲有4个乐章,奏鸣曲和协奏曲有3个乐章,知道了这些再去听音乐会,一般不会闹太大笑话。但不少多乐章作品中,某些乐章结束时会出现明显的高潮,这时千万不要误认为全曲结束,这样的例子有:贝多芬的《克洛采奏鸣曲》第1乐章、勃拉姆斯的《德语安魂曲》第6乐章、老柴的《悲怆交响曲》第3乐章等等,这些乐章结束时一定不能鼓掌,除此之外,管弦乐组曲(如比才的《卡门组曲》)、声乐套曲(如舒伯特的《冬之旅》)的间隔部分也不能鼓掌。另外,单乐章的作品也有一些中途有间隙的例子,如威伯的管弦乐曲《邀舞》,没听到弱音千万别鼓掌(勇敢的心注:阿萨兄的这篇小文要是能印在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就好了^v^)。而芭蕾、歌剧演出中鼓掌、叫好的学问则更大,在此只提一句:普契尼的歌剧基本上没给观众留下太多鼓掌的余地,比如帕瓦罗蒂的拿手曲目《今夜无人入睡》,如果放在歌剧中就根本插不进掌声。是不是所有曲目结束时都可以马上鼓掌呢?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掌声要取决于作品性质和演出类型

同样是古典音乐作品,还有很多类型,反应的内涵也多种多样,落实到感官效果上,有抒情缠绵的、有高亢激昂的、有悲哀绝望的、有神圣庄严的,还有诙谐幽默的……

用同样的掌声对应不同的作品就不见得合适,这还要取决于作品的性质。比如音乐会的加演曲目往往是欢快热烈的,对于这类曲目,观众可以尽情拍手称快,即使曲目没有结束,随着节奏打拍子也不为过。但古典音乐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反应宗教题材的作品,遇到这样的曲目,鼓掌就要格外谨慎。 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在欧洲文化中曾起到重要作用,对音乐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带有宗教情结的作曲家不胜枚举,象巴赫、布鲁克纳等人本身就是神职人员,他们在音乐史上的成就不可质疑,其作品性格自然是要反应宗教。这类作品往往带有极其强烈的圣洁感,至今仍然被用于各种宗教仪式,要知道教堂里的音乐结束后是不可能有任何掌声 的,而在西方音乐厅里上演这类曲目,观众一般至少不会马上鼓掌,很多曲目的尾声反应升入天堂的意境,乐曲往往在无限弱音中结束。单纯从音乐角度讲,尾声中那一丝一缕、若隐若现的“余韵”既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作品最完美的境界,体味其中的“余韵”恰恰成为观众至高无上的享受。如果这时突然有人拍手,无疑是对音乐 乃至神灵的亵渎。笔者曾有幸现场聆听过已故大师旺德指挥的布鲁克纳《第9交响曲》,全曲结束后全场安静得令人窒息,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两分钟后才有个别观众从“余韵”中醒来,开始出现零星掌声。之后,全体起立,排山倒海的掌声逐渐从四面八方涌来,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另一位指挥大师切利棒下的布鲁克纳,通过现场录音也可以感受到同样效果,这时的掌声决非乞求加演,而是由衷的感激。而切利在演出完布鲁克纳的《弥撒曲》后,真是没有一位观众鼓掌,直到大家纷纷退场。这反应了宗教的力量,更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当然,音乐会还可能因主办单位的策划区分为不同类型,西方一些大型交响乐团会举办定期音乐会,曲目提前公布,一般侧重于严肃作品的上演。出席这种音乐,在节目单的曲目全部结束后,即使观众掌声再热烈,也会太可能加演曲子。也有一种为推广、普及古典音乐的专场音乐会,适合于家长携孩子共同观看,一般称作“家庭音乐会”,这样的演出气氛很轻松,多配有解说,即使鼓掌不合时宜,也不会特别破会气氛。还有一种名曲、明星荟萃的大型音乐会,通常是演奏名曲选段,上演曲目范围很广,独奏、协奏、合奏,形式也不拘一格,象大家熟悉的柏林爱乐每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莫斯科红场芭蕾》都属于这种类型,一般统称“GALA音乐会”,观众的掌声都比较随意,主要取决于曲目和艺术家的表现。

3.根据艺术家的演出情况做出判断

舞台上的艺术家毕竟是音乐会的主角,艺术家的表现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成败。当艺术家超水平地发挥时,观众的掌声是一种肯定和感激,从而激发艺术家的热情,继续为大家呈现精彩的节目。这样的掌声甚至可以打破音乐会的惯例,比如老柴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在第1乐章结束时,如果有人鼓掌说明音乐会取得了极其圆满的成功,海菲茨、霍洛维茨都接受过这样的礼遇,这并不说明观众外行。只有艺术家与观众产生高度默契、全场观众得到同样感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以上特例。这样的情况绝对是可遇不可求,一个爱乐人一生能有一两次体验实属万幸,而我们平素欣赏的音乐会绝大多数只是公式化的演出。

再者说,艺术家的演出心态也不尽相同,有“人来疯”也有“神经质”,对艺术家来说,观众给予的掌声,其刺激效果也不可能一样。要是观众对艺术家的性格事前有所了解,到音乐会上鼓起掌来也会有针对性。对还有一点要明确,再优秀的艺术家也不是神,都有发生失误的可能。特别是有些大音乐家,本身具有强大的实力,但由于一时发挥失常,造成遗憾,这时观众的掌声对他们来说一定是最高的安慰和鼓励,有些歌唱家发生失误后,由于观众的鼓励,很快恢复了常态,甚至超水平发挥。 如果艺术家在一场演出中始终发挥失常,观众可以不鼓掌,但最好不要喝倒彩,这也是观众修养的一部分。

4.尽量全面兼顾

鼓掌不但是一种礼节,还要尽可能讲求礼数。音乐会并不是一个演奏家的天下,红花还要绿叶衬。很多作品中,伴奏充当着重要角色,乐队的指挥更是灵魂人物、甚至乐队的某些首席成员也对演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只为观赏某些明星,这无异于“追星族”,一场成功的演出,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力才能完成,比如歌剧、芭蕾演出后,都会特地邀请编导、服装、舞美人员谢幕,无论是台前的焦点还是幕后的英雄,作为观众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感谢。


以上几点体会是笔者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的,要想达到完美的现场感受,不可能光凭演出中的一两个小时,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假如平时忙于琐事,那么“临时抱佛脚”也不失为一计良策。聆听音乐会之前,最好要搞清上演的全部曲目,以便事先着手预习。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们对作品的认知程度肯定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没有充 分的准备,对曲目没有一定感性认识,即使再好的音乐会也很难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我们平时收集的CD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而且在这种预习的情况下,我们听录音与休闲时的聆听心情还会有些微妙的区 别,对作品的结构、旋律都会有下意识的关注。根据笔者的经验,预习阶段听录音,最好不要挑选旷世经典的版本,因为每位艺术家的演绎都会 有所不同,如果带有强烈的先入观,反而可能妨碍现场的聆听感受。如有可能,还可以翻阅一下CD说明书或是其它相关资料,尽量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这些背景资料从聆听音乐中不见得能够获取,如果到了现场演程中再感到不知所云,临时浏览节目单就会显得非常被动,音乐是不等人的,看完曲目介绍的时候也许最精彩的部分已经演奏过去,这样的情形是最糟糕的,也没有达到欣赏、提高的目的。有备而来地欣赏音乐会,其效果会完全不同,当了解了乐曲的大体情况、具备了感性认识后,在现场的聆听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跟随音乐进行心灵漫游,肯定能够捕捉到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甚至对熟悉的作品产生全新的认识。

欣赏音乐会不同于在家听录音,聆听音乐会是听众与艺术家在同一个空间下的情感交流,而掌声似乎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掌声,正是音乐会中必不可少组成部分,音乐会成功的钥匙我们也拥有了一半;掌声,如同点睛之笔,缺少了掌声,音乐会无异于闷在罐头里的录音,不会鼓掌就好像不会点睛,这样的爱乐人也无异于叶公,而我们钟爱的音乐也永远不可能成为活生生的飞龙。

事先预习、现场投入、事后回味,只要我们做到温故知新,同时再胆大心细,相信我们观众一定能为音乐会增光添彩。
2#
发表于 2003-7-10 09:23 | 只看该作者
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奏响的时候
观众的掌声总是让我感动


Shiver GG的文章写得实在不错!
3#
发表于 2003-7-11 12:58 | 只看该作者

斑主好手笔,专业水准呀

呵,新年音乐会的时候就盼着最后在拉德兹基进行曲时拍掌呵,那会心的交流和愉悦简直难以言喻~~~~~
4#
发表于 2011-9-21 08:51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文字,深度的探究。也曾经看到导演似的人们忽悠观众鼓掌的,因为拿人家的票还得给人家脸面,所以都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3:51 , Processed in 0.12549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