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听程志老师唱歌和谈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6 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程志老师歌声的邂逅是缘于所居住的市区广播电台开播,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试开的那段时间里,老爱去收听,因为基本上都是播放歌曲。其中老是有一个非常牛气的男高音在唱一组歌曲。《长江啊长江》、《车站的灯光》,《什么使人最向往》,《故乡的小河》这些后来才在名字的歌曲,已经被我熟悉到可以随意歌唱的地步了。但是如果能够反复收听,还需要收集,比如,我感觉到了大约可以收集到程志老师的专辑。

  一个出发外地的同学帮我买回了程志的录音盒带,长发海魂衫浓眉大眼的程志,一个体魄强健的军人,比我想象得还帅气和牛气。我表现出的快乐当时很不被同学认可,感觉不就是一盒磁带,至于吗?如此的简单铺垫和说明,旨在说明一个普通人对于一个歌唱家的关系和渊源,其实就是如此简单。

  非常幸运的是有了网络,解决了寻找的不易和费用的高昂。可以轻松地去了解喜欢的歌者,收听喜欢的歌声。在那些老头们的男高音的行列中,程志属于年轻的少壮派,其实他出道比较晚,40多岁的时候才被更多的人们了解。一出来自然就是星光灿烂。程志老师当过兵,在部队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歌唱。连队的联欢会和部队专业演出团体的共同演出,一嗓子歌曲唱出去,把人家懂行的领导给震撼得不轻,一下子就认出了是块好材料。回去就把帅小伙子给调总政去了。在音乐圈里从外行到内行,程志老师还幸运地遇到了造诣高超的岑冰老师、沈湘老师,老师的指点又让他的技艺突飞猛进。他还有翻墙去找施鸿鄂求艺的经历。让我感到了程志老师是一个活络的精明的幸运的一个人,一个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的人,看了许多程志老师的资料,也感到了他的有趣,开朗和平朴与智慧之处。因为他不摆架子,不假洋鬼子,从外行到内行,到高手,只是因为在歌唱领域锻炼和操行了几十年,有许多实践的积累和领悟。就像一个在彩票领域研究多年的人和一个从事写作几十年的人在一起,都有着不能替代的修行,除非他是一个人。

  听程志老师的讲座,简直就是一次难得的情感与技巧的双项交流。程志老师讲课非常亲切和随意自然。有一个讲座,本来的讲座的老师都在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坐好,而他却把椅子搬到台前靠近听众的面前,说这样的更随和更自在。我喜欢的老师已经人到中年或者准老年。讲起课来,都是真知灼见,讲起练习唱歌的技术来,都是非常解渴和一步到位的简捷。程志老师的讲座非常有意思,他的揶揄和调侃,往往获得许多由衷的笑声。程志老师没有参加过国际大赛,却被许多听过他演唱的外国专家高度评价,他带出的学生获得大奖的不乏其人。阎维文,刘斌都是他的学生。而他也是著名的沈湘老师的一个最出色的一个学生。

  在不懂得发声方法的时候有着非常高的热情投入演唱练习,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方式。有可能毁坏掉一条好的嗓子。热情和好玩却有着无比的诱惑力,让人欲罢不能。我看到许多歌唱家歌手都有练习唱歌的去处。我还见到国艺术学院学生们练习功课的楼房,一排楼是练习钢琴的,满楼都是琴声的轰鸣,一排楼是练习声乐的,到处都是咿咿呀呀的声响。那是天经地义的。而业余发烧友其实可能没有场地。一个没有地方却不唱不行的老兄,居然是利用下班回家的路上引吭高歌,硬着头皮面对路人而旁若无人,实在是没有多少办法的事情。而程志老师很简单的处理好了这个问题。就是使用咬住牙齿轻轻唱歌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轻声练习唱歌,其实这种方法一点不轻松,完整地轻声方法唱下来,需要气息的支持,而能完整地唱下来,声音打开放声歌唱,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有一段时间我老是使用这种方法练习,感到以前有些唱的地方吃力的地方,是可以超越和跨越的。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能生疏,老不练习嗓音的人,声音就可能没有光泽和最佳状态的维护和呈现。而轻轻练习,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和扰人之虞。

  老不明白为什么那么优秀的一个艺术家,为什么青歌赛之类的大型音乐盛事没有程志老师的身影,原来他根本就无意出没在这种场地,也压根就感到三种演唱方法的分类就是一种误区。没有什么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人们虽然听出三类歌曲不同的味道,那是根据不同歌曲的风格调整自己的共鸣、位置、气息而出的效果而已。好听以及具备了发声要求的几大要素,就可以了。他比较讨厌那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法。一个民族的声乐作品,只有通过好的歌唱家的传播才可能成为世界的。而这似乎就可能让他被学说当道的机构和群体所不能接受,因为还可能因此损坏了一些人的利益。

  三种唱法程志老师都能演唱。他的学生们这三种唱法也都能唱。听程志老师演唱的中外歌曲,可谓一种震撼和享受,一种大气和酣畅。在民族美声通俗的分类里的歌曲都可以娴熟驾驭,不能不说程志有着极高的悟性和肯于钻研的精神,即使在众星云集之中,也是耀眼的一颗。

  不是说程志老师唱得每首歌都会喜欢,而是说喜欢听程志老师的歌唱。收集是许多发烧友都喜欢做的事情。收集程志老师的歌曲是为了更好的聆听。程志老师是月收入60多元的时候就开始收集1000多元的录音机,程志老师家里就是录音机多,并且都保养得挺好。这个也影响了我的习惯,至今我收集了不少录音机,为了那些盒带,为了喜欢的练习。

  曾经有一段时间老不见程志在媒体上出现,偶尔在一个娱乐节目中唱了一首歌,又和那些小品演员凑合在一块表演,感到了对于一个歌唱家的不怎么尊重。但见程志老师满脸微笑,似乎不在意如此待见,感觉老师都不在乎,我也就感觉没有了心理负担和不平。程志老师有着足够的真才实学,有着熟悉了了解他的学生和观众,有着无尽的喜欢和喜爱,而歌声响处,会有着足够的明朗和开阔,照亮一颗颗热爱声乐和歌唱的心胸和心房。

  回过头来想着自己和程志老师歌声的邂逅,不是因为一个电台的开通和试播,也不是因为有歌曲可以收听,而是因为有程志老师在歌唱,所以才有了如此的寻找和一直都没有改变的热爱和喜欢。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0-27 08:3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8:22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08:50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0-27 08:56 编辑 ]
4#
发表于 2011-10-27 08:57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任何一首歌曲都是一个人对自然、情感和经历的镜面反射,也是一个人以声音的形式在人生路上行走的一个见证过程。对感官捕获到的对象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反映到歌声里,就会有什么样的演唱特色和独自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唱歌兼唱情,也是本文客观再现程志演唱歌曲的本质所在。在这个层面上,作者采用叙议结合,抒发与感念交融的手法进行诠释,不仅尊重了歌唱艺术的全息性和个性特征(比如文中提到“老不明白为什么那么优秀的一个艺术家,为什么青歌赛之类的大型音乐盛事没有程志老师的身影,原来他根本就无意出没在这种场地,也压根就感到三种演唱方法的分类就是一种误区。没有什么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人们虽然听出三类歌曲不同的味道,那是根据不同歌曲的风格调整自己的共鸣、位置、气息而出的效果而已”的看法和观点,我十分认同),而且还充分佐证了唱歌兼唱情的道理所在。以具体的演唱者为例叙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热爱,结果自然是质感、厚实、有说服力、感染力和真挚的。很高兴看见作者以如是方式诠释演唱艺术,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0-27 08:57 发表
事实上,任何一首歌曲都是一个人对自然、情感和经历的镜面反射,也是一个人以声音的形式在人生路上行走的一个见证过程。对感官捕获到的对象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反映到歌声里,就会有什么样的演唱特色和独自的风格 ...


谢谢老师精彩翔实的阅评,以及精到的概括,对于声音的理解和洞悉深邃而深刻,个性又有说服力,这对于对音乐相关的知识感兴趣又比较外行的我来说,是非常需要和渴望得到的。在老师的指点里也常常可以体会到老师的无私与宽厚,温暖与鼓励。
6#
发表于 2011-10-28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0-27 08:57 发表
事实上,任何一首歌曲都是一个人对自然、情感和经历的镜面反射,也是一个人以声音的形式在人生路上行走的一个见证过程。对感官捕获到的对象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反映到歌声里,就会有什么样的演唱特色和独自的风格 ...


欣赏、学习如此诠释厚实的文章,支持精华!万版什么时候携着歌唱家程志的歌,在天籁闪亮登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22:42 , Processed in 0.12144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