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评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1 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


                     文/郭玉琴

    《金陵十三钗》无疑是张艺谋渴望超越自己以往的一篇力作,它在上映之后得到社会各界人的众说纷纭的评论,也是对他信心的一次大挑战。他企图用理想化的唯美人性来冲淡战争画面的恐怖不堪。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恐怖的字眼,然而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里,这种恐怖却因风月里的胭脂味而多了一点悲凉美的调子。

    战争的杀戮和英勇会给人悲壮感,譬如《金陵十三钗》里出现的那个最后一位为保护女学生而牺牲的军人,可张艺谋把这里的战争的悲壮一面完全用女性的悲凉视角冲淡了。当我看到一群妓女穿着妖艳华丽的服饰出现在教堂门口,喧嚷着要进去避难时,正在为她们随时面临灭顶之灾而提心吊胆,却出现这样一个镜头,在等候开门没有回应的期间,居然人群中还有一个女子从身上掏出镜子照自己的容颜,搔首弄姿。风月就是风月,人间若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月月,这里的风月只是她们在乱世里也不忘的一种女性需要的基调。

    女作家张爱玲曾在她的小说创作里说过,我喜欢悲凉,不喜欢悲壮,悲壮是男人的事情,没有柔和的美丽。也许在女性的视角里,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抹杀去她们的审美感的,哪怕最可怕的战争就在眼前也是如此。

   《金陵十三钗》里其实真正出场的妓女是十四个人,可惜其中有两个没拍上真正用场就死了。其中一个是因为偷偷溜出教堂跑回去找一根丢了的琵琶弦而惨死日本人的毒手的,另一个是遇见日本人本来已经脱身的可又想起耳坠在慌乱中掉了一只,为了一只耳坠入了虎口。她们这两个人是死在期待有明朝的憧憬中的,才导致希望变成了绝望,于是陈乔治为了保护女学生们而挺身而出乔装顶了这个人数。

   妓女文化一直是中国备受争议的一种古老的文化,自古有多少风流才子,达官贵人鄙夷她们而又仰慕她们,游离在矛盾之中。然而妓女文化在我看来,只是人们的一种臆想。这种臆想里多少带点世俗人的虚伪。太平盛世里,人们喜欢她们的是善解风月,渴望借助她们附庸风雅,而乱世落魄的时候,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民族主义,凡希望从妓女身上能找出一种寻常人所达不到的精神高度,不过是悲观的反衬而已。从来铁肩担道义,妓女的肩膀不过是弱柳扶风,如何挑得起?

    我一直记得《金陵十三钗》有这样一个镜头,当约翰神父答应妓女玉墨的请求,要用她去顶替女学生赴日本人的庆功宴时,他矛盾的问信奉天主教的陈乔治,上帝不是说人人平等吗?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谁?陈乔治的答案是摇头,不知道,但最终他还是说了一句,也只能这样。显然,在取舍中,陈乔治的心里天平还是偏向了女学生的,其实这也是很多观众人的心理,导演的新意就在于有意美化妓女的人格,让一部电影展现出先锋思维,而这样的思维又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南京大屠杀这场历史的血腥表现出来的。

    最终清一色的娃娃头式样的十二个妓女出现在镜头上,她们褪却沧桑繁华,给人惊叹的是女学生们身上有的味道,其实她们都可以有。约翰是骗了日本兵的冒牌神父,他只是一个做殡葬的美国人,念过几天圣经而已。这是不是暗合着重来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和战争带来的死亡匹敌,哪怕是人们一直信仰的宗教,也敌不过杀戮的瓦解。最后的人性的本能暖色调画面闪烁,例如神父约翰和即将面临死亡看不到明天的玉墨做了告别这个世界最后的欢乐事情,他们以最热烈的性爱求证着活着是一种不可遗忘的美好,同时这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一切残酷的最后不甘回光返照。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2-3-21 18:4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3-21 17:10 | 只看该作者
前天看了这部影片,当时有很多的话要说,很为片中悲壮的行动折服。郭老师的影评很精准,到位。学习
3#
发表于 2012-3-21 18:35 | 只看该作者
字字珠玑的评析,深入浅出的语言,拜读了。
4#
发表于 2012-3-21 18:57 | 只看该作者
一部超越现实的电影,其情节值得商榷,然而立意独特,妓女的觉悟似乎超越了女学生,楼主点睛的解读,引人深思!问好!
5#
发表于 2012-3-22 21:41 | 只看该作者
张导的巨制《金陵十三钗》,通过一群妓女在凶残的杀戮面前舍身取义救助一群女学生的故事,来折射兽性与人性的对抗,用惨烈的战争气氛和环境表达小人物的选择。妓女即使有丑陋之处,但是在生死面前,也是普通的女子。有意美化妓女的人格,是一种事实,也有着其自然合理之处,也是表现影片主旨的一个双刃剑。在生死面前,人们都是平等的,妓女和女学生一样。文章从悲凉悲壮谈起,论及妓女话题,揭示死亡的残酷性,不乏精到的感悟和精湛的表达之处。似乎还可以把叙述集中一下,让论述更加明确和透彻。
6#
发表于 2012-3-23 10:4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玉琴光临天籁,文章写出了自己的感悟,不过感觉还可以更深入些。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13:35 , Processed in 0.2962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