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黄历八:拾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9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挖干田的艰难和劳累让我在学习上坚强起来了,不过砍柴也让我体会了人生除了艰辛以外,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东西存在。

      我们村子在坝子中间,到石宝山脚下也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平地,自然七十年代物质极度缺乏,印象中那时候我们村子连电都还没有,有个电筒那更是稀罕物。晚上就用煤油灯,那盏油灯虽说不是用墨水瓶做的,其实也跟用墨水瓶做也大同小异,只不过那盖子是小炉匠用铁皮做的,中间有一个灯拐子——灯拐子就是用来穿灯芯的一个铁皮小管子。如果遇着要出门了,就有一个用四块玻璃做成的四方亮灯罩,灯罩里面有一个圆圈,要出门了就将那盏小煤油灯放到灯罩里面,风吹也就不怕了,到了目的地,如果不用灯了,就吹灭那盏小煤油灯就行,有时在家里,风大的夜晚也会用上四方亮灯罩。即便就是用的煤油也做供应,没有票就买不到。在这样物质极其困乏的景况下,只要到冬季农闲的日子,我们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要到石宝山脚下的东山上,要么拉点松毛,要么砍点柴,反正山上的植物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有了很多附产物,也有人还到山上挖点疙瘩,割点茅草,日子过得清贫而又充实。

       自然到了冬天我们也可以在遇到星期天或者放寒假的日子里,跟着大人们到石宝山脚下的东山上,捡点碎柴或者松果子,可以引火做饭,为家庭作点贡献。

       一开始去的那几趟,记得是和我家隔壁段锡军的母亲一起去的。段锡军那时小我一岁,一起在金锁小学上学,我读三年级时,他读二年级。我们上学放学都一起邀约着去,就是星期天或者暑寒假都一起去捡谷子、捕鸟、捉鱼,反正就像现在的人说的一样,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我们相约去拾柴的前天晚上,母亲就给我煎了一个鸡蛋,包了一大包大米饭。当然那时没有现代的什么塑料袋、泡沫盒之类的便携产品,母亲便用那时候流行的手帕,给我包了鸡蛋和大米饭。自然有大米饭吃已经是很不错了,那时候吃顿光光的大白米饭,也跟打牙祭差不了多少。

      段锡军的母亲是地道的白族劳动妇女,一生人没有离开过村子和土地,也没有进过学校,但心地善良得想让别人踩在她脊背上走。

     那一夜,我一直没有睡好,激动得跟现在高考、硕考或者公务员考一样。一晚上就梦见去拾柴的情况,愰惚间鸡叫三遍了,母亲起来给我做早点,我跑到段锡军家喊他们母子俩,实际上他们也已经起来收拾东西和做早点了。吃过早点,我们就摸黑出发了。

      村里已经跟我们一样上山拾柴的人,就有几伙了。那时候全村出去打工的人几乎没有,除了几个经过读书出门在外工作的人以外,全村男女老少都窝在家,村子一大,做什么的人都多。段锡军母亲还交待我们到山上不能乱跑,可能会出现“山卖”(我们这里一种说法,到山上迷了路回不来,认为山把人卖了),另外还会有豺狼出没,豺狼还会叨人,特别是小孩子。

      大冬天的清晨,一开始还冷得厉害,背着篮子和那包晌午饭,一路小跑地跟在他们母子后面,走到漾弓河边就慢慢暖和起来,因为激动和兴奋,也不觉得累,本身只是走走路,也没有什么。

      走到山脚下了,更是觉得新奇,毕竟到山上的时间不多。但这是中国地形图上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形,山势非常地陡峭,才从山脚往上爬了几步,我就连续滑跌倒了三跤,他们都笑我缺少锻炼。

      我害怕拣不够柴,一路上只要见到碎柴就捡,还一直往上爬。跌了几跤,加上一面上坡一面捡柴,我有些累得扛不住了。好在有段锡军母亲的照料,那包晌午饭没有滚落到山沟里,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每个人的开始都是艰难的,唯有这艰难才使我们有了征服的喜悦和收获的愉趣。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狼狈相,心里还隐隐地有一股子伤痛感。不过雏鸟脱壳的惊心动魄,动物离开母体的血光横飞,无不昭示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无不在生死边缘挣扎,只有用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才会脱胎换骨地成为新生命和新的代表。

      爬到一个小山包,我的碎柴也够背了,跌了几跤我也被弄得精疲力竭,我们砍柴的目的地也到了。见已经弄得两腿发颤,脸色都变了。段锡军母亲就交待我好好待在小山包上等他们母子俩,他们母子俩到那边的树林子里砍些干柴,就可以回家了。

      我答应他们,就守在我一路上捡的那篮子碎柴旁。尽管对他们来说我的这背碎柴有些滑稽可笑,可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因为我从来还没有对家里有半点的贡献,现在我这背柴能做好几顿饭了。这样心情就非常的愉快外,另外加上还休息了一会儿,我的力气又回来了。我就在附近的几棵小松树上又扭了一些松果子,充实了一下我那只有点空荡荡的篮子。

      我又等了他们一会,他们母女俩就一个背了一背干柴出来,段锡军还特意抱了一大抱棒棒干柴,说是给我装点一下篮子。他们放下了两背柴,把我太碎的柴抽出一些,换上段锡钧砍来的棒棒干柴,经过这样伪装打扮,我那背柴也像摸像样了。不像原来那样没精打采,垂头丧气的痿缩样子了。

      他们母子俩休息了一会儿,说是把晌午饭吃了,背得费气。我们将两包用那时候非常流行的四方手帕包起的冷鸡蛋炒饭,放在地上,就用手抓了来吃。因为隔锅香的原因吧,我喜欢抓吃段锡军家的那些鸡蛋炒饭,而段锡军却喜欢我母亲炒的鸡蛋炒饭。段锡军家的冷鸡蛋炒饭,那味道特别地好,尽管冷了,吃起来硬梆硬梆的,但感觉那味道比吃“八大碗”还可口,嚼起来也是那样美妙新香,正应验了奶奶的那句古话:“饥饿好吃。”

      吃完鸡蛋炒饭就口渴,段锡军母亲说要喝水,得到山脚下的箐里才有,再渴也只能坚持到山脚下的山箐里才行。

      爬山时就淌了很多汗,现在又吃了一些鸡蛋炒饭,口渴的感觉强烈得只要有水,不管是脏水还是毒水,都想奔过去猛灌它一气,才感觉过瘾呢。人生真的没有经历和体会,那种真切的需要就不会切肤地体验得到。那时甚至想,哪怕是尿液也要喝上几口解渴。可因为口渴起来,连尿液也金贵起来了。

      我们背着柴,一步一步往山脚下挪。当然没有空身时候轻松了,需防止滑跌倒。背上那背柴虽说不是很重,但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受不了。我过去没有受到这种震撼灵魂的锻炼,现在走起来两腿直发颤。我知道如果不小心把握不住,就会摔下箐沟里,不说粉身碎骨,也会摔得骨折脱臼。我几乎一步一步蹲着挪过去,手紧紧地巴在路边的小灌木或者石块上,如果什么时候不小心就会滚到箐里。怪不得我奶奶一再阻我,不让我来。来了也一再嘱托段锡军的母亲祥淑孃,一定要照顾好我。那时我还笑奶奶对我的不信任和她的罗嗦,现在看起来真的不简单哩,是因为她知道砍柴的艰难才那样担心我。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名言不知多少次鼓励我克服困难,度过艰难的岁月。这次也是这句话鼓励我要坚持下去。好几次我都感觉有些坚持不下去了,甚至快要滚下深箐,但出于人的本能,我还是咬着牙,坚持着,坚持着……

      那背柴此时此刻也死沉死沉地重得要命,刚开始背的时候,祥淑孃还让我先试试重,看能不能背得动,如果重了就要丢掉几根湿点的柴。我用手端了端那背柴,觉得也不是很重,可现在经过这些陡坡的折磨,原本不是很重的那背柴,感觉越来越沉。怪不得我奶奶告诉我,时间长了,抬根稻草也重。时间长了,就是原来很轻的东西,也变得死沉死沉的了。看来做哪怕非常轻巧的事,如果要长时间做了,那都是要付出艰辛的劳作的。

      好在“坚持就是胜利!”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我,终于听见水响声了,好像黎明前看到光明一样,段锡军和我也都精神起来,一路小跑着奔向那山箐中哗哗淌下来的山泉水,那水声的美妙声简直超过了任何一种音乐声。

       我俩差不多抢着一个跑在一个后面,一下俩个人差不多同时把那背柴放到在箐沟边的小台坎上,就到箐沟里洗手,一捧一捧地用手掬着那甜美的山泉水猛喝一气,那舒服的解渴的感觉实在无法形容,反正没有经历那刻骨铭心的渴是无法体验得到的,因此人生的幸福感受都是在历经辛劳之后才会感受得到的。如果一个条件太优越了,什么都已经不缺了,那幸福也离他越来越远了。

      吃饱喝足后,接下来是要从山脚一步一步走到金锁邑村,大概足足有八里路长,尽管那些路都是大平路,可听我奶奶讲最考验人的就是那段路程了。刚开始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起山路来,平路算不了什么。我一路抢先走在最前面,但不出1里地,我就感觉脚板心胀痛,接着小腿肚子酸疼,后来感觉全身虚脱了似的直冒冷汗。慢慢地脚像人们形容的那样,有千斤重担压着似的,有些迈不开步子。后来就跟不上段锡军他们俩娘母了,他们只好走一小段路就等我一会儿,但不一会就又落下一大段路了。

       最后我已经被那背柴折磨得昏昏沉沉了。快要到漾弓河边了,那小段路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漫长的路程了。我已经不行了,呼吸急促得讲不出话了。祥淑孃看出我实在不行了,她只好将我的那背,架在她那背上面,那背柴像一座小山似的压在她的脊背上,看起来非常高大壮观。我一面走一面休息,过了身体的极限,快到村口的时候,她怕我被别人笑话,伤了我自尊心,问我能不能背了。我也觉得经过一段路程的休息,身体已经恢复过来,答应她已经可以背了。她放下那背柴,将我的那小背柴重新给我背上,这时好像那背柴轻了好多,也许觉得胜利在望,而且我战胜了一次人生中的最大困难,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有力量了。   
                        
       其实人生只有经过生死存亡的奋争,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知道珍惜现存的一切。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wwmi06 于 2012-2-29 09:5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2-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有感有悟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日常和内在的层面,提读。
3#
发表于 2012-2-29 22:33 | 只看该作者
走路,爬山,拾柴,背柴,现在的孩子恐怕是难以想象的。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0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2-2-29 10:44 发表
有感有悟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日常和内在的层面,提读。


谢谢敬版的阅读!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0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2-2-29 22:33 发表
走路,爬山,拾柴,背柴,现在的孩子恐怕是难以想象的。问好。


谢谢版主!
6#
发表于 2012-3-1 08:32 | 只看该作者
很熟悉的生活场景,可惜现在的孩子已经无缘见识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2-3-1 08:32 发表
很熟悉的生活场景,可惜现在的孩子已经无缘见识了。


现在的孩子缺乏的正是这些,写出来让家长和社会能对孩子有点吃苦教育锻炼的意识。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2-3-1 11:15 发表
磨练的经历,催人向上的时代。

没有这些磨练是不成熟的人生,谢谢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16:46 , Processed in 0.0490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