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83|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搞不懂的数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5 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剑鸿
  
  古老的印度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智慧的人们创造的数字,经过阿拉伯人的中间传递,居然连发明专利也被抢走了。本来应该叫做印度数字的东西,现在竟然堂而皇之地称为阿拉伯数字。而数字发明的最大实惠又居然落到了中国。就好像发明火药的中国,到头来为人家提供坚船利炮一样。历史真是吊诡而又极具讽刺意味。
  
  我们且不说“阿拉伯数字”的传奇经历,也不说历史如何作弄智慧和古老的各国人们,我们单来看看阿拉伯数字给中国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用价值。有人曾说,中国是一个大染缸,什么东西进入中国就会变得失去原味,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这话很能说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还有融化在我们国人血液中注重实用的特点。
  
  阿拉伯数字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是由谁先使用的,最早用在那些领域?这些问题,我没有去考证过,也没有时间去查找翻阅详细资料。生活里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耗费我的精力。比如买房,比如挣钱还贷,比如带着孩子去找一个好一点的培训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阿拉伯数字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之前,国人计数的方式,仍然沿用古老的汉字,而且在汉字简化之前,似乎还是繁体的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可以想象得到,那时的人们,要想在数字上玩游戏、打太极,似乎是很难的。方正的中国文字自有维护诚信的坚挺力量。直到现在,人们为了防止数字篡改,还要在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同时,不忘写上繁体中国汉字。
  
  自从阿拉伯数字光临华夏之后,中国人们的生活和书写一下子变得简易多了,无论多么大的数额,只要寥寥画上几笔就可以了。阿拉伯数字的妙用在贫瘠落后的时代,是不容易显现出来的,除了文革期间的一阵子,人们为追赶共产主义,对数字有点敏感和热爱之外,好像没有看到在其他方面有什么特别用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的功用也就日见其高妙了。尤其是在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终于迎来了它的漫天飞舞的黄金时期。
  
  孩子们进入学校的第一堂课,必然是学习阿拉伯数字。小小的他们哪里知道,从此以后,决定他们命运的也将是这些来自异国的符号,并终生陪伴他们。尽管总是有人争论“高分低能”的问题,有人五申三令说要搞所谓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是什么,怎么搞?很多人现在还没有弄明白。阿拉伯数字给国人在教育上的深刻启示是,这些汉语系列之外的符号,更有量化衡量的便捷功效,比之“优”、“良”、“好”这些中国字更能有效地证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祖国教育的发展水平。中国字的空乏和泛指的特点终于被舶来文字淘汰了。
  
  如果说用数字衡量成绩和进步是孩子们不情愿的话,那么用数字来衡量发展和财富就是很多人热衷的事情了。我们看到,阿拉伯数字在进入生活领域的同时,以其广泛的用途占领了社会各个领域。最大的丰功伟绩就是在“做大做强”、“做大蛋糕”方面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GDP从5000亿增加到10000亿,财政数字从1000亿增加到5000亿,……一个个数字大关被突破,一个个“0”被加上去,一切都在迅速增长。“增长”成为时代的代名词,“下降”之类的词汇只能在血压、血糖、血脂等卑微的领域,让人们偶尔感到健康的安慰。有时想想很可怕,如果没有简便实用的阿拉伯数字,我们简直难以知道中国社会会有多么糟糕。
  
  随着增长步伐的加快,我们的许多数字也在发生着微妙而奇怪的变化,叫务实诚恳的人们越来越看不懂,物价一路狂飙飙出了“蒜你狠”、“豆你玩”,房价直线突进进来了“地王”、“楼王”。可怜口袋里没有钱的人们还没有张望到共同富裕时代的来临,就先饱尝了一把“望房兴叹”、“望菜兴叹”的失落和无奈。假如这样的数字是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的话,也许没有什么。遗憾的是,很多数字是被“做”大“做”高的。在“做”的过程中,中国人新的智慧与日俱增,不仅弄懂了怎样才能让数字涨起来,大起来,也深谙了数字背后的许多技巧和妙方。
  
  做数字的最高境界就是统计。统计其实是一门科学,我虽然没有学习过,但向来对其保持着敬畏。然而统计学是一回事,统计数字又是另一回事,统计数字在发展的时代要好看,要增长,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数字,都要和增长靠边。再怎么靠不上边的,也要千方百计让它增长,同比增长不上去,就用平均数来比;还上不去,就来搞环比;环比还上不去,就剔除某些因素来比;实在没有办法,就只好“负增长”了。总之,增长是主基调。遇上不能增长的,如人口出生率、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怎么办?两个字:控制,务必控制在某某线以下,控制不了的,也要想方设法让它掉下来,绝对不会突破。
  
  于是,数字的奇妙效果就在真实的生活里不断呈现,人们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日益降低,跳动的数字变化,在普通人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像是舞台上的游戏。“被收入”、“被增长”、“被平均”……,被感觉的时代颠覆者人们的神经官能。物价明明涨的离谱,可物价指数岿然不动,考试成绩明明优秀,却成为问题少年,收入明明显示着增长,商场里的货物却买不起……人们忙忙碌碌的目的,是为了大战CPI,大战房价,大战幸福指数。迷惑的人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数字不能反映相对的真实,给予我们更多的真实感?答案是,这些数字的背后,缺少了对民意的尊重,缺少了对广大庶民感觉的认同,缺少了对谋求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价值取向。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2-3-16 10:5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3-15 08:43 | 只看该作者
官出数字,娄子强党,哈哈------泡沫是这样生产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4: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2-3-15 08:43 发表
官出数字,娄子强党,哈哈------泡沫是这样生产的


谢谢庄主首评关注。
4#
发表于 2012-3-15 21:02 | 只看该作者
谁要能把当前的数字彻底搞清,无疑是下届统计局长。说的好!
5#
发表于 2012-3-15 21:21 | 只看该作者
俺管过统计,不说谁知道啊
6#
发表于 2012-3-15 21:3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数字化,当一个人感受到的真实信息与数字化信息有误差甚至矛盾时,请以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钦此!
7#
发表于 2012-3-15 21:3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娓娓道来,汪洋恣肆,笔力稳健,沉着。统计是一门学问,数字永远是神秘的,奥妙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2-3-15 21:02 发表
谁要能把当前的数字彻底搞清,无疑是下届统计局长。说的好!


说不清的才能当统计局长,太说清了,没门。
9#
发表于 2012-3-16 10:21 | 只看该作者
做个数学家,哲学家,商人.......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2-3-16 10:35 发表
恐怕加精迟了

李版不用担心,一点也不迟,这是本周第一个加精的,十分感谢鼓励,你估计是太忙,忘记日子了。问好。
11#
发表于 2012-3-16 14:53 | 只看该作者
唉,数字最有说服力,能奈其何?
问好老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冯学清 于 2012-3-15 21:21 发表
俺管过统计,不说谁知道啊


哈哈 这文本应您来写才对。问好
13#
发表于 2012-3-16 21:53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甚妙。数字,永远也搞不懂的。问候剑鸿。
14#
发表于 2012-3-17 1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冯学清 于 2012-3-15 21:21 发表
俺管过统计,不说谁知道啊


下次俺找你自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chezhiyuan 于 2012-3-15 21:32 发表
信息数字化,当一个人感受到的真实信息与数字化信息有误差甚至矛盾时,请以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钦此!


谢谢朋友关注点评,谨遵阁下号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4:35 , Processed in 0.06116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