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08|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紫珠串串落葵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5 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珠串串落葵花        高迎春

  落葵,是我浏览《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之后,才这样称呼它的。原本,在我们这里都管它叫紫菜。它的叶子深绿色,它的花朵玫瑰色,只有果实是黑紫色的。紫菜名称由来,肯定缘此而得。落葵的种子,与商陆的种子近似,花果相连,紫珠串串,造型别致美观,像一个扁圆的缩微小南瓜。种子里的汁液胭脂色,属于天然植物色素,可以用来给小孩子眉间点吉祥痣。它有别称叫胡燕脂,胭脂菜,染绛子,就是因为这艳艳的色彩而得。

  原来在低洼地带的旧居拆迁,我得以在宁津开瑞社区分得一套132平方米的住宅楼。搬家以后,楼前绿化带尚闲置着,许多勤快的居民,都忙着开垦出一小块地,种上适时的蔬菜。妻子不甘落后,也加入其中。但她身体不如我健壮,掘地的活儿,自然非我莫属了。土地平整完毕,种了两畦韭菜,种了一畦胡萝卜,种了一畦豆角,种了一畦玉米,种了一畦白菜。别看菜畦不大,绿油油的菜苗一天一个样,可比一地杂草好看多了。邻居不知从哪儿分来几株落葵苗,妻子见了眼红,要来两棵,栽植在菜畦中。浇水施肥,落葵伸蔓爬高,摇曳成一丛翠绿风景。厚墩墩的绿叶,特别适宜用来打汤,味道鲜美。也适宜凉拌着吃,放上蒜末、香油、麻汁,鲜香爽口。白菜、豆角、萝卜、雪里蕻,容易招惹蚜虫,不打农药就会被蚜虫蜜死。落葵原本属于野菜,所以生长起来也皮实,从不见它生蚜虫。

  落葵,属于古老的野菜。《尔雅》里管它叫“蔠葵”,“繁露”。西晋时期,《博物志》中,始称“落葵”。落葵适宜在南方栽培,但在黄河流域,也有很好的适应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别称繁多: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绛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红藤菜、软藤菜、红鸡屎藤、藤罗菜、白虎下须、荞菜七、滑菜果、寸金丹、粘藤、篱笆菜、软姜菜等等。有些菜名,起的好理解,有的菜名,起的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本草纲目》里记载,落葵味酸,性寒,无毒,滑中散热,利大小肠。将落葵果实捣乱,汁液红若胭脂,女人可以用来化妆,点唇,濡染布料,只是时间久了,就会腿色。因为它的颜色美丽,所以古代的女人,相信落葵可以润泽颜面。她们用落葵汁液,制成面脂,敷在脸上,以期望容颜更加俏丽动人。穿越历史烟云,回望爬满宫墙的落葵;回望生在影壁旁落葵;回望缠绕在篱笆墙上的落葵;似乎有几个古装女子,正在落葵旁边轻抬兰花指,采摘紫红的落葵果实,为的就是使自己的容貌越变越美,从而选得如意郎君。

  在东门北胡同居住的时候,邻居是一位孤寡老人,她家院墙里,种有一棵金丝小枣树,每当中秋时节,树上的枣儿如同喝了烈酒般赤红。打枣的时刻,左邻右舍都能分得一盆枣儿。人说果树栽成益四邻,真是经验之谈。邻居家的院墙外,沿着墙根生有落葵,自自然然的攀爬,翠翠绿绿的叶儿,邻居们也是随便采摘。有了一树枣儿,有了一架落葵,邻居家的老人因此特有人缘。有一次她不幸跌倒,摔坏了膝盖,隔着院墙呼喊,我和妻子还有众邻居,纷纷出手相助。妻子骑着电动三轮车,亲自将她送到了县医院。等到她的亲戚赶到,邻居们早已安顿好了病床,医生已经给她的腿打上了石膏,输上了液体。邻居院墙外的落葵,秋后种子落地,来年又会生出一些落葵苗。如今,我和邻居们已经搬离哪儿,住上了坚固明亮的新楼房。可是,闭上眼睛回想,翠绿在院墙外的那一架落葵,依然历历在目。

  在许多描写落葵的诗词中,我最喜欢宋代诗人郑獬的《画屏》:“翠筱疏明临晚水,紫葵点缀落晴沙。山鸡对卧绿蒲叶,野鸭争衔黄荇花。”读后闭目想象,可不就是一幅绝妙的自然山水植物图画吗?尤其珍贵的是,这画中竟然有落葵。其实,落葵绿叶如杏叶,花果如紫豆,入画也很美丽。落葵作为中草药,可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散热凉血,夏秋时节,均可采摘。切段晾干备用,开水煎服,即可治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痈疮肿毒,外伤出血。而且,不像其它草药那样苦不堪咽。落葵,即可当做蔬菜食用,又可作为中药疗病,古代先民喜爱它,现代民众喜爱它,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如果人被狗咬伤,切记万万不可食用落葵,不然会终身不愈。思来想去,不知道这结论,是否有科学道理?

  以葵字命名的植物何其多:向日葵、蜀葵、秋葵、天竺葵、青天葵、蒲葵、海葵、忧葵 、鸭脚葵 、卫足葵 、菟葵 、兔葵、茙葵 、戎葵 、倾葵、绿葵 、旅葵 、闾葵 、露葵 、鬣葵、 荆葵 、黄蜀葵 、黄葵 、猴葵 、凫葵 、汾葵 、房葵 、杜葵 、 丹葵 、楚葵 、采葵 、拔葵、锦葵、龙葵、冬葵、散尾葵……我疑惑这“葵”字里有学问,因而翻查《现代汉语词典》,其上解说:指某些开大花的草本植物。想到落葵开花之小,不禁哑然失笑。带着疑问,博览众书,方得知葵类植物并非一个分类学范畴,但因具有相同的特性而以葵名之。《尔雅翼》释曰:“葵者,挨也。葵叶倾日,不使照其根,乃智以掇之也”。《植物名实图考》云:“古代于菜之滑者多曰葵”。落葵,在《本草纲目》中这般解释:“落葵冷滑如葵,故得葵名”。葵类植物很多,大多可以食用。《幽风·七月》载:“七月烹葵及瓣,”。说明葵早已被人们当做蔬菜来食用。由于古时候蔬菜品种相当匮乏,连嫩苍耳叶都在食用之列,所以葵类植物,可谓古代蔬菜之王。从李白的“园蔬煮露葵”之诗句,可见古人食用葵叶、葵花、葵果之寻常。前几日在宁津华府大酒店为亲戚的小孩过生日,餐桌上一盘秋葵种实,状若辣椒,开始无人敢吃。经问询才知其名。放入口中,翠绿粘滑,十分可口。

  楼前的小菜园,收了玉米,收了豆角,妻子又种上油菜,种上了生菜,种上了茴香,还种上了过冬的蒜苗。抬水、推水,自然辛苦,虽然只有一分多地,可是也体验到了当地主的不易。栽种的落葵,依然站立在寒冷的秋风里。枝腋间穗状花序之上,已经生满紫黑紫黑的落葵果实,紫珠串串的梢头,紫白碎花仍在繁开着,没有停歇的意思。莫非,它还在担忧自己的后代不够繁盛?莫非,它是想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嫩叶的美味?植物的心思,同样令人费猜解。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落葵: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2-11-2 06:1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06:18 | 只看该作者
落葵种子: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06:20 | 只看该作者
商陆的种子: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06:23 | 只看该作者
落葵的花朵:

5#
发表于 2012-10-25 06:35 | 只看该作者
紫葵为引,短短的文字,细腻生动的描写,给人带来许多联想。不大的菜畦,水灵灵的菜,还有那两颗紫葵,再延伸下去,还有原来住的地方的老邻居,墙内的小枣树,墙外的落葵----仅仅是这些描写还不够,再加上关于对紫葵的介绍,构成整篇文字的完整。
期待有一天,紫葵花开的时候,花香带路,去看望迎春老师。
6#
发表于 2012-10-25 09:16 | 只看该作者
这大概是只有南方才有的植物,西北没见过。在高版的文字里认识一下落葵。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09: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2-10-25 06:35 发表
紫葵为引,短短的文字,细腻生动的描写,给人带来许多联想。不大的菜畦,水灵灵的菜,还有那两颗紫葵,再延伸下去,还有原来住的地方的老邻居,墙内的小枣树,墙外的落葵----仅仅是这些描写还不够,再加上关于对紫葵 ...
谢谢你首先阅读,前些日子接待了范廷伟,他回去后写了一篇《金腔玉韵听秋声》,在论坛可以看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柯英 于 2012-10-25 09:16 发表
这大概是只有南方才有的植物,西北没见过。在高版的文字里认识一下落葵。
在山东一样长得很茂盛,很珍稀的野菜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1:54 | 只看该作者
落葵的营养价值:

        1、木耳菜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尤其钙、铁等元素含量最高,除蛋白质含量比苋菜稍少之外,其他项目与苋菜不相上下。

        2、木耳菜的钙含量很高,是菠菜的2—3倍,且草酸含量极低,是补钙的优选经济菜。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2-10-25 11:56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2-10-25 14:28 | 只看该作者
  迎春老师的植物学知识实在是太丰富,太深厚了。无论什么植物在老师笔下总能探到它的精髓,写出它的精彩。令人佩服!
  问好迎春老师!
11#
发表于 2012-10-25 14:4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描述生动细致,虽然远在新疆,读老师的文,实实在在喜欢上的落葵花了。
12#
发表于 2012-10-25 15:5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到,稀罕物!配图片真好。
13#
发表于 2012-10-25 15:5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洋洋大观,受教了!我们这里叫木耳菜,做汤很好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2-10-25 14:28 发表
  迎春老师的植物学知识实在是太丰富,太深厚了。无论什么植物在老师笔下总能探到它的精髓,写出它的精彩。令人佩服!
  问好迎春老师!
谢谢袁老师鼓励,迎春继续加油!:handshake
15#
发表于 2012-10-25 19:50 | 只看该作者
没读本文之前,我还真的不懂落葵呢。
谢谢迎春文友的美文,还有图片。
问候,握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6:43 , Processed in 0.05102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