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惊蛰杂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6 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以自然为宗,对自然的亲近是义无反顾且无以伦比的,因此中国很早就有了自然律则的手抄本——二十四节气。一节一气与物候对应的准确度之高就不足为奇,但我还是于寒来暑往中每每惊叹叫绝。惊蛰、春分,芒种、夏至,白露、秋分,大雪、冬至,一个个名称无不是一个个走马灯似的词牌,昭示东方农耕文明的精华和汉语言的瑰丽,让人骄傲里不免失落万分。

  
  “惊蛰“本意是初发的春雷惊醒蛰虫,岁岁年年里惊蛰和其他节气一样不知营造了多少氛围和课程。如果把惊蛰这个节气看成一种外在的客观世界,那么惊蛰的时空里便是一个个寻常景:桃花始华,黄鹂鸣啭,一声春雷震天动地:“醒醒,春天来了。”于是蛇虫出,草木萌。可怎么只是寻常景呢?人类较之动物有着强大的思维,便不安分、不自量起来,反而成了会犯错误的动物。好在有大自然这人类的母亲和导师,她是何等的教导有方,她的言语是苦口婆心和循循善诱的。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等比喻和暗示不能让人们理解她的委婉,那就让一年年的惊蛰对人们进行呼告:“你们,一个个赶紧地行动起来!”惊蛰不只是氛围,更是自然向人们提供的课程,她以对生命乃至环境进行推进和改革的方式对消极的、梦魇的、彷徨的和等待的人们善意地介入,让他们觉悟,鼓舞他们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天赋。孺子可教的起码能完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功课。还有那些初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蛰虫和草木一个路子,原始,简约,素朴,合理,将自己融进了大自然的律动里。孔子、曹雪芹、牛顿、贝多芬、达尔文……都是大自然的骄子和得意弟子,大多数人无法领受大自然的爱护和教导,也就成就不了自己。

  
  草木的初萌是等不及春雷敲响锣鼓来唤的,才入惊蛰,菜市里就有香椿芽卖了。如果说螺蛳肉炒韭菜是雨水这个节气里领衔的美味,那么香椿芽炒鸡蛋便是惊蛰里优先的菜肴,不是珍馐胜似珍馐,妙就妙在合乎自然节气的韵律,不早不晚,适时适度。惊蛰的高明哪里是人们采食清露晨流的香椿芽所能模仿够的,严师从不浪费时间让草木和蛇虫贪睡,雨水才翻过她的日历,草木蛇虫就得抖擞精神尽力去充实生命。惊蛰赞赏古柳先知先觉,也体恤松竹春日的焜黄,更许时间让梧桐楝构调整和追赶。

  天空伸展明朗,树木撑起远绿,泥土酥软,水波明亮,整个天地朗润起来了。惊蛰的眼光含蓄在麦苗婴儿般稚嫩的麦绿里;惊蛰的生长比喻在菜薹少儿般神速的拔节里。惊蛰的行动是风才能模拟得来的,风引领了柳绿,还要说动桃红,传唱着黄莺的歌子,还要遣散鸷鸟邀来布谷;惊蛰的成效是气温最有资格说了算的,“惊蛰过,暖和和”是世世代代从不骗人的诉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虫儿鱼儿,都那么机灵、敏感、欢快、执着,草木争先恐后地发芽,柳花奏响春的管弦,鸟儿谱写花儿般的乐章,小鹿小羊也像植物一样初萌它们的茸角,连昆虫也要展翅,鱼儿吐出了水花。怎么许多春天般的人就那么迟钝、慵懒甚至昏睡不醒呢?文明的程度越高,反而离本性越远吗?许多家长许多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是温饱问题,没有生活目标才是他们日夜不分、现实虚拟不分的纠结点。节气的更替、社会舆论的褒奖、家长的叮咛、老师的教诲不是被当成了耳边风,那些应该朝气起来的青少年缺乏的是能够聆听惊蛰之声的耳朵。教育本来就传授不了智慧,而只能传授信念和爱,能引导人们达到智慧之门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悟性。

  
  立春日,踏雪寻梅往往寻得“一朵忽先变”的先行者,雨水时节,折梅送别足可“聊赠一枝春”,及至惊蛰,繁花中可惜“赏心只有两三枝”了。寻梅时寻见的那朵是星火,势单力薄却可成燎原之势,寒夜里需要光明和温暖,而那一朵就是黑暗里的星光,寒夜里的篝火。赠梅时折下的那一枝正是生机勃勃的春之情感,不管人们是觉悟的还是愚妄的,春一视同仁,情不自禁地流露她的情感,所以成就了自己的人不会沾沾自喜,撑不起自己的真不该怨天尤人。画梅时那两三枝是画者遂心遂愿的选择,也就是听从合乎自然的内心和本性。

  
  惊蛰不仅惊醒蛰虫,更是使人警心涤虑。中国人崇尚自然,崇尚生命,力求充分表现生命自然,发挥本性,尽量充实自己原有的可能性。中国人当然知道立春和雨水何尝不都是
震心动魄的惊蛰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3-3-7 10:5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3-7 00:15 | 只看该作者
惊蛰之日,惊醒之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角度不错的随想,就“惊蛰”可以再做拓展。
3#
发表于 2013-3-7 06:2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苇岸-弦歌,首先问好!
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随四时而动,我们有感知的人类也是如此。季节变换,心随物象而表达感知,或许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节律。
4#
发表于 2013-3-7 07:11 | 只看该作者
“惊蛰不仅惊醒蛰虫,更是使人警心涤虑,立春,雨水又何尝不是震心动魄的惊蛰呢?”
心随境动。大自然万物都随时而动。
5#
发表于 2013-3-7 08:15 | 只看该作者
浅近的说明与随想结合,议论描写自然朴实,拜读,问好!
6#
发表于 2013-3-7 08:46 | 只看该作者
舒缓美好的感悟。问好。
7#
发表于 2013-3-7 08:5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苇岸。春日重逢,别来无恙?
8#
发表于 2013-3-7 09:2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一则精美小文,是最适宜慰藉心灵的呀,感觉到春的气息啦。
9#
发表于 2013-3-7 10:15 | 只看该作者
开题开阔,后面收的紧了,似乎意犹未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1:0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学着写字了,许是惊蛰叫醒我不只是在阅读里安心,还要在写字里安心吧。幸好还记得回家的路,能登陆聆听各位新朋老友。问好各位,春安!
谢过各位版主和文友的指点!(赶紧修改了一遍)
虽然写字是自说自话自家的心情,但扔出去的漂流瓶有人拾起,打开后甚至有人还能懂得其中的密码,是文字的欣慰,也垂钓者的鱼外之得吧。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3-3-7 11:10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3-3-7 13:2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许多春天般的人就那么迟钝、慵懒甚至昏睡不醒呢?文明的程度越高,反而离本性越远吗?许多家长许多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是温饱问题,没有生活目标才是他们日夜不分、现实虚拟不分的纠结点。节气的更替、社会舆论的褒奖、家长的叮咛、老师的教诲不是被当成了耳边风,那些应该朝气起来的青少年缺乏的是能够聆听惊蛰之声的耳朵。教育本来就传授不了智慧,而只能传授信念和爱,能引导人们达到智慧之门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悟性。”
  ——联系得自然合理。
  对惊蛰节令的解读深刻全面,由节令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到人类,联想到社会现象,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准确。
  久不见弦歌,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跟夏日荷风最相喻了,难道是由于我在荷花丛中长大的缘故?总喜欢将心灵照顾的舒舒服服。
袁老师的点评还是那么细致、朴实、体贴、热情。
学习、致敬!
13#
发表于 2013-3-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倾听惊蛰,细细感悟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03:27 , Processed in 0.1546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