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2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承上启下,不停留--二段散文评论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承上启下,不停留  
--二段散文评论综述  
梁星钧  
  
  以一篇《开始,就是在结束的地方》为标志,结束了自己的首段评,这意味我将间以一段小憩。  

  这期间我阅读,思考并设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始揭幕自己的第二段。可是,事难预料,在不暇的应酬中,我不知何时开了张,也积累了不少。这样,就在首段依次评了落梅、敬一兵、嘎玛丹增、杜永生、笨小暖、王龙、郭玉琴、韩开春、如水9人(另有2部影视剧)的基础上,又迎来并依次评了于文华、峻毅、陈华清、李修玲、高迎春、薄暮、柳絮飞舞、陈学明、张谋、郭华、秦湄毳、厉彦林、孙本召、徐梅勋、王克楠、冷晰子、林琼等散文17人(外加柏青、房子和周伟短评一共是20人)(同时也评了小说6人,影视剧8部,新辟了报刊杂志评7本篇,写序6篇)。下面略作简述。  
   

  首段我给所评的9位有缘人各列了一个代表其质或类的文字,那时文友于文华就说,希好久也列入我吧!我说会的,早有考虑。第二段我首先评了他。于文华是写乡土为主的,也是写乡土为胜的。生活中不知他话语多少,课堂内外不知学生感觉他言语如何,反正文字里我看到他不亚于一个婆婆嘴的“絮叨”,标志是:围炉夜话,促膝谈心,汤汤流水,一泻奔流。于文华文字流畅,有种“通”的感觉。蒋大为在指导和评点音乐时特别强调唱歌要通,气息要好,咬字要准,这样送扬出去,才见张力和爆发力。他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北国之春》等没一字听不清,气息和字意都表达好,见音乐的旋律,极具艺术感染力,令人感奋。散文是语言艺术,也讲究语言的通畅。于文华身处大西北,有凛烈的北风及干枯的自然环境为伴,孕育了他强劲与刚韧的性格。这种品性熔文,即成了一份坚毅的潇洒,不屈的豪迈。这在他的许多文章都可以读出。如写麦子,一般人看来,麦子就是麦子。他却挖掘和赋予了麦子多样的品性,完全成了他们西北人的品性的化身和代言。如此写,寓意和鼓舞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当然也还有亲切、厚重、交织等特点,记得我用的词是“潇洒”。大意说他写这些手到擒拿,得心应手。  

  峻毅,我忘了我先在哪里认识她。好像是早年的新散文网,但确切有记忆是在岁月论坛。她在那任超版,负责那里的版务及向《岁月》荐一些稿件。她来过中财发文,是个直率之人。一次我点评她写母亲的文章,之后她在火车给我发短信交谈,感觉是她很认真。之后她以论坛为依托办沙龙,热情地邀请我参加,使我有机会我聆听了王克楠老师的文学讲座,参与了一些文学专题研讨。一次周末她让我看看她新写的报告文学,我知道她那段正在写那些,且为效益不错的约稿。我读后随手写了九个关键字。用关键词的写评是我常用的方法,以前对笨小暖用过。但我深知峻毅文字的份量,也初知她在文界的影响,但她没架子,我看好这样谦逊的作家,这样的人好交处(她轻松地谈过她的老乡余秋雨先生曾用几个字提醒她,那一刻我就感觉她上下都好处)。所以一篇个《间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简读峻毅长篇纪实文学<走近农民工>小述》的关键词评论就出笼了。感觉她的本篇文字为“恢宏”。  

  陈华清是我中散一起共过事的同事兼文友。她和我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是喜秋。她写了一组风景散文让我读。也是我首次为同一组散文写两篇无法替换和重复的评论。这两篇评论的题目分别是《秋天,我也喜欢秋天--读陈华清散文《秋之恋曲》之一》和《诗情画意写秋韵--陈华清《秋之恋曲》系列短章浅读之二》。她比较认可并赞同,也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她拿到《泗水文学艺术》上发表。这件事也说明,好文要多读。概括她的秋文之特点,可用一个“浓郁”。  

  李修玲写了一本历史奇女子。这是一个迷人的话题。感觉作者调侃为甚,庄谐一体,依了她的一贯文风及个性,题了《满纸调侃味,一部奇女书》的评论。她的本书文字特点我认为是调侃。  

  这时我开始思考王克楠的文章,然而他的文章不敢轻易表态,虽说他每次发文我都乐于点评,那也大抵只说结论而不论述,今真要论述,就有了些顾虑:一是他也经常写评,怕己之评浅陋;二是他文质高,影响大,关注者众,怕自己评述力不够;三是他的文章多,门类齐,理论深,评别人我评点文章够了,评他我必须涉及其理论。在他那里,理论和文章是一脉相承的,无以断开,而且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理论,感觉有醒酒的功效。我们许多人长期陷入文字的烟海,似酒喝醉了,迷迷糊糊胆大而冒失,他才是醒者。但这个意念要表达出来,要论述和详证,我需要时间和阅读,更需要思考。  

  好在我这时手头堆集了不少的书刊。呃,对呀,我何不稍用兵法,做围点打援吧,做声东击西吧,此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此谓一举多得也。这样,我暂时放下了他的,当然也没完全放开对他的阅读和寻思。我开始阅读了一系列,包括,临时遇到的“任务”和作业。  

  高迎春的文章我选读了9篇。我和他相处于两个论坛,而且之前同上过几本书,算是早有缘分。他这9篇文章,虽说我当时阅读状态不太好,但点评还是认真的。以下是当时的实录――  

  高迎春散文的语言很练达。立意上有自己的回溯和遥望,又有情感和理性的设想,历史文化他更注重。我更留心和注意其表现手法。也许我们写到了一定时候的人较感兴趣这个。像小孩玩泥巴或玩具,怎么玩才格外关注。迎春老师以前写植物多,当然写多暴露的问题相对也多,这就是历史文化包括医药饮食典籍插引太多,且成了规律,写文凡成了规律实际总不是太好,很忌讳的。当然他选给我的3篇植物文没这缺陷,特别是枣树篇的枣树与爷爷有某种不可割舍的情愫,所以他着重或一味展现对枣树的痴迷,甚至回顾那些所犯的傻事,从文尾的照应,我们都看出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尽力捕捉那些哪怕点滴的回顾,该文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他的其他几篇也出色,如写人篇,笔记篇,游记不错但传统成份多,我提出了创新的建议。总之他的文字我给个词就是:仁厚。  

  薄暮有巷子故事再读再打动我,尤其是雨伞背后的故事,邻居背后的遭遇,既有小说的巧构悬念结尾惊人的效果,又有真挚情感的动人。写人文和随笔的几篇也不错。人文篇写得很静谧,让温和的阳光带我们漫步,徐徐进入历史时光的隧洞,去领略圣杰,见证风起云涌的时代。薄暮的文我概之一个词是:温婉。  
   

  柳絮飞舞的4篇游记同样放很久了。这次我之所以给迎春老师提建议,又纵谈学明主编的游记不俗,从某种讲跟柳絮飞舞的游记有一定关系,常言先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就是建立在他们几者之间的比较上。但真正评飞舞,因她写了与王剑冰先生同样的周庄,我就先拿他俩的写法比较。实说,她4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写:“水”。  

  该女士的水系列确实好。首先是选点的创意就不错。把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的大景只写其一字,这就足以考显其针尖点穴见血之真功。我认为该女士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标志是,眼睛亮,脚杆快,肚子饱。解释下,首闪亮,引人读,吊胃口,尾收紧,快捷,中间部分壮:特写,设问,精描,甚至对比,渲染都用上了,把水的特色,表现,气势,色彩,脾性都写活了。以一句话概之,水之景,景之水。以一词,水景。  
   

  陈学明主编我意外相遇之。《金沙》杂志上他的一篇题为《一朵梨花,一树梨花》的卷首语不错,大约有四个字用得极精准,我既旁注,又顺搜他的别的,最后随性把他的几篇拿来通读。  
我想这就是缘分。缘分不可违。既读就认真读。所读之中2篇游记,1篇为大学时初作。评论好不好我不好说,但尽力了。结果用陈主编的两句话来表达:一句,读懂我了;另一句,有评论的功底。该文被该杂志收录。我给他的评论标题是《好一个文学情末了》。一个词:幽情。  
   
  张媒小伙子快人快语快行动。我点头同意后他索性寄快递,赠一我本散文集求评。正好赶上了我周末休息,我把玩掂量揣摩品咂这本书,尤其是书名与内容的联系,我发现,作者的书名非乱安的,确有所指,实为心灵的秋千,它是亲人怀念,故乡眷恋,青春往事,成长剖白的代表,总结和凝结,“秋千”的特性,也就是心灵思绪的情愫。我觉得该书除了这个衔接好外,再就是行文的角度好,完全是以一个孩子的心态,视线,透析或者准确说复活了童年的往事,具有原生态和陌生化的特征,感觉此除了是种表述外,也是一种极好的思路。三是写意上的平静、自然、从容、客观、冷静、反思等特征。尽管我花时不少,几易其稿,终还是认为这么去表述较完备。他的文里有一种东西许多人不具备,符合自己的看法。当然该看法非定论。我对作者说过,文里有一种东西许多人不具备,我虽未准确地加以揭示,但深信这是一种可观的东西,或暂称意味,韵味,或情调,或语势。  

  我给该小伙子交上了该答卷,虽非最满意,但至少是最用力。我同样以一句话来概之,情悠悠,晃悠悠,沉悠悠。一个词:秋千。  

  郭华的两篇山歌散文我评论的题目是《优美的民族风情画》。我写好后交给她,她说她正要我帮忙,我问何事?她说搭作协的船,出一本散文集,能否给她写个评论。  

  我说,这,我成吗?  

  答,成。既请你就肯定成。  

  实话说,那一刻我没勇气拒绝,哪怕是婉拒,尽管我连续奋战了一系列,手头有几个没“结案”,但我还是口头上那么说,心底真怕失去了这次鉴赏的机会,此非我百厌不烦的评本身,而是我特喜读其文章,好像评好评坏都在其次了。  

  该女士的文章我当一个论坛的超版时读过,加为数量极少的几个精华里的高亮,虽未必全认可,选文上杂志也落选,但我坚信自己的眼力。果然,后来的事实给我了我有力的佐证和支持:该文既上了《散文选刊》,又选入《西藏文学》和《重庆文学》。我欣喜的程度:就像我自己上了那刊物。还有她另一篇《哭嫁》我更喜欢。如此,理由不充分也足够。  

  可真要拿到集子我还得认真。时间不多,几天就要结果。我思之,总觉出一种味,是什么东西呢?轰轰烈烈,轰轰隆隆,热情洋溢,充满着浪漫和理想,充盈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我认为当今已久违了,是稀缺物,却在该女士的作品里找到了!确切说从作者所描绘的土家民族的山乡民风里找到了!这个意义不小,我联想到土家乃至多家民族登台演唱原生态歌曲所流露的古韵与旋律,词曲与意境,以及他们的局部表情与心态,我们无不看出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贫寒与艰辛,他们最伟大和可贵处,就是这种健康活泼的向上毅力和不屈精神!我甚至觉得,它不仅代表了少数民族的人文,更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不屈精神的传扬!在这点上,作者的作品体现得最完备,几乎洋溢于文篇的全部。这是一个重要的文本底色和基调,是难能可贵的。  

  许多人都离不开写童年,人到了一定时候都离不开写童年。这是人走向成熟和渐老的标志,也是人类积累总结反思的必然。但拿在手上写就易千篇一律了,功力和表现手法各异,效果迥然。我认为,作者写得细密,从容,不动声色,毫无浮躁,不屑或没功夫浮躁,而是一五一十,一老一实地写,如《过年》、《听禅》、《打猪草》、《捡粪》,乍看,标题是普通的,事件也寻常不过,但作者的不同或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写实了,写宽了,写厚了。实的标志,原生态处境;宽的标志,多层次角度描摩;厚的标志,力透纸背。写出了事件(如童玩)背后的人事,趣,涩,尤其是希望与憧憬,幸福与希望,莫不告诉我们:山乡是美好的,生活是期待的,童趣是欢乐的。这种手法,我称之细描。即她描写手法的运用,复活和激活了民族民风民情的激情与欢腾。  

  三是作者的语言表达力强。生动、形象、酣畅是底色,渲染,铺排,形成的气势,力量,又加重了语言的感染力,爆发力,表现力。读作者的语言,我真正觉得是一种享受。有音乐的旋律,韵律感,风情画意感,一并配合了众多的山歌对唱,民族风情风俗所代表的地域特色性。在我看来,作者生于土家,长于土家,思想之根,灵魂之根扎于土家,魂归故里,是牵山乡,最力,极强地表现了土家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语言的酣畅,准确,丰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也用一句话来概之,为“优美的民俗乡风画卷”,或“民族欢腾的盛宴”,或“点燃生活激情:让我们复活原生态”。一个词:酣畅。  

  秦湄毳、厉彦林、孙本召、徐梅勋是我在特殊情况下撰写的评论。前两者要么上名刊,要么获大奖,我对其谨慎的苦难叙事或乡土缅怀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后两者是出书,发表我的个人看法。前两者的手法和影响都有不同的表现,后两者出书都做得认真,但我也指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回到前面提到了作家兼理论家王克楠先生的阅读上。经了这一圈后,我心底至少有了释然,我尽力多角度,多换位,拉长了时空,从各处考察他的作品及活动,学习他的辞章及理论,争取尽可能更多,更接近他的本质的入门。我没有也无能一下深入其本质,但力争想有个基本的入门的基础。经过五易甚至多易其稿,修改增删,我终于拿出自己的万字评论,题目是《当醒者,著醒文--王克楠先生文学理论及创作实践浅析》。如用两字来概括,就是:清醒。  

  最后把早写好的冷晰子的一篇评也呈现了。题目是《清新与醒心》。认为她也是醒,而是醒心,特点是,静,清,朗。这个概括也许不代表对她全部的认识,但至少是目前的认识。同时,在我写这篇二段评论综述的时候,林琼给我快寄了本散文集《她从山中来》,对她书的感觉,我谈了几个关键词,认为书的基调是忧伤,写得最好的是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且善于将物事人及环境心理结合起来,用情绪流溢出件件往事故事,在一种自然舒缓绚烂忧伤的语调里陈述物事及人的感怀,认为她有效了取鉴了西方艺术的精华,是中外艺术结合的尝试,给人带来了不错的情感反思和审美享受。这也是我在前面所读的各家各篇中难得和少见的。  

  另有对柏青先生、房子先生的短评,对南山菊后来被选入其散文集的序二的微评。以上评述用表格表示:
  
第二阶段散文评论情况简表  

作者    特点    评论题目                        备注   

于文华   潇洒   《潇洒写乡村--于文华散文赏析》   
峻毅    酣畅   《间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简读峻毅纪实文学<走近农民工>小述》   
陈华清   浓郁   《秋天,我也喜欢秋天--读陈华清散文《秋之恋曲》之一》  
          《诗情画意写秋韵--陈华清《秋之恋曲》系列短章浅读之二》   
李修玲   恢宏   《满纸调侃味,一部奇女书》   
高迎春   仁厚   《仁厚之人,仁厚之文--高迎春9篇散文赏析》   
薄暮    温婉   《温婉之文,悠远之思--薄暮部分散文赏析》   
柳絮飞舞  水景   《景之水,水之景--柳絮飞舞游记四章赏析》   
陈学明   幽情   《好一个文学情末了--陈学明先生部分散文赏析》   
张谋    情丝   《情悠悠,晃悠悠,沉悠悠--读张谋文集<心上的秋千>》   
郭华    酣畅   《微型非微事――郭华散文集<山茶花开>赏析》   
秦湄毳   壮歌   《一曲苦难生命的壮歌――秦湄毳散文<给猪戴花的女人>赏析》   
厉彦林   另类   《故乡的另类表达――厉彦林<故乡啊,故乡>简评》   
孙本召   召唤   《快节奏,小图景,泛写意--读孙本召<心灵的召唤>》   
徐梅勋   通俗   《读徐梅勋散文集<梅本无意>想到的的个关键词》   
王克楠   清醒   《当醒者,著醒文--王克楠散文理论及创作实践初探》   
冷晰子   醒心   《清淡与醒心--冷晰子散文简析》   
林琼    忧伤   《惨淡与忧伤:生活的油与盐--读林琼散文集<她从故乡来>》   
房子       深邃   《凿通人生的长河--读房子<牛车>和  柏青<远行的情调>》   
柏青       情调         《凿通人生的长河--读房子<牛车>和  柏青<远行的情调>》   
南山菊   犀利   《月圆人难圆心可圆》--南山菊散文《心中的花儿》序二   
共19人  20篇   
   
  这段评,没注意就忽啦一下胡乱写了这么多,收获是:新旧写法的结合,更随意更专深更独到。不足是:由于大多是普通作者,无以作史鉴(当然我也无此资质及实力),当然我也愧于一些人没写好,没读透就匆匆下笔了,写得自己都觉得勉强,总之,二阶段是我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又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世纪。莫言荣获诺奖的意义,我想不单是他取得了750万元奖金和由此而促销的个人经济名誉效益,更在于中华民族终于打破了诺奖百年无缘的僵局,这个“破冰”的作用,更标志虽不敢说中国文学就与世界接轨,处于同一平台,但至少可说向世界文学进军迈出了可喜的重要一步,这对任何事业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为有了这个第一,就会有之二,之三,之N。这个信号对我人口众多,文化繁荣的华夏民族来说确实其意义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公布获奖的那天晚上,有个失散多年的文友激动地告之我,当时我虽知道,但还是不敢相信是真的。这说明,中国文艺受压抑太久了,沉闷太久了,确实需这样的“破冰”了。从我所读的这些散文篇章,也见到了不凡的质地,我也深信并预祝评到和没有评到的文朋友诗友们,继续前进,努力前进,迎接自己新的人生辉煌,创作出更大的成绩!(2013,1,22老宅)


2#
发表于 2013-1-22 09: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候梁老师,
3#
发表于 2013-1-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很实在。
4#
发表于 2013-1-22 10:39 | 只看该作者
为梁老师的辛勤鼓舞后进喝彩,为梁老师笔下的文友的散文喝彩,钦佩这种认真为人为文的风骨,祝梁老师取得更大的成就。
5#
发表于 2013-1-22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有句话叫做甘做嫁衣。星钧文友是我中财论坛里熟知的文友,一直以来,他默默无闻,为我们的写作点评,干着吃力费劲的干事(不是吃力不讨好,最起码写过评论的人,没有不从心底感激他的),这需要自身的精益求精的态度,需要吃透读懂作者的文字,还需要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给予高度概括,这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心血,一般人恐怕难以企及与抵达,不得不令人佩服与称赞!
     在这里,我只能说非常感激,非常感谢!第一个就谈到了我,不是说俺名气有多大(有点名气,恐怕也是沾了那个女歌星的光),是因我们俩个虽不见面,但神交已久,彼此心领神会……第二个意思只能说祝福梁兄在蛇年阖家幸福,身体康健,取得更大成就! :handshake :handshake :)
6#
发表于 2013-1-22 12:05 | 只看该作者
诚挚的情感,文友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无私的书写令人感动。问好梁老师,辛苦!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07 | 只看该作者
久违各位。先一并问好并致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北明月 于 2013-1-22 09:57 发表
学习,问候梁老师,


  问好明月。致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彦林 于 2013-1-22 10:16 发表
学习,很实在。


  谢谢。多指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3-1-22 10:39 发表
为梁老师的辛勤鼓舞后进喝彩,为梁老师笔下的文友的散文喝彩,钦佩这种认真为人为文的风骨,祝梁老师取得更大的成就。


  祝贺。并谢你“三个为”的高度评价。新年愉快!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3-1-22 11:44 发表
有句话叫做甘做嫁衣。星钧文友是我中财论坛里熟知的文友,一直以来,他默默无闻,为我们的写作点评,干着吃力费劲的干事(不是吃力不讨好,最起码写过评论的人,没有不从心底感激他的),这需要自身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


  你的同名女歌星很漂亮,歌声也美,初看你壮壮的,文章也美。为了回应,我还是首发上来。谢你鼓励,还有理解。虽然时空久违,但我们文心不远。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1-22 12:05 发表
诚挚的情感,文友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无私的书写令人感动。问好梁老师,辛苦!


  谢版主理解。我也感动。
13#
发表于 2013-1-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深入浅出,解析了不同的个性。大都是熟悉的师友。问好!
14#
发表于 2013-1-22 15:27 | 只看该作者
星钧朋友对文字的热情、认真、细致,令人感佩。其间,也读过多篇评论文字,对于其中的感悟、认识和见解,也深以为然。在此,也谢谢星钧对我文字的评论。
15#
发表于 2013-1-22 18:12 | 只看该作者
好用心的评者。祝贺你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1 04:02 , Processed in 0.1023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