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孟札记之二——与民同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6 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孟札记之二——与民同乐

  
  读《孟子》,总不免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位被后世誉为“亚圣”的孟老夫子,似乎很有点儿不解人情世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败兴的人。比如说,他到魏国见到了国君梁惠王,梁惠王正“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人家在那儿看得正起劲儿呢,而且还颇以此自负:我老人家如果不是身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怎么能有闲心、有条件享受这样的快乐呢?所以就顺便问了他一句:“贤者亦乐此乎?”意思无外乎是说:别看你空有一身学问,空有一世令名,可是那些都是虚无缥缈的玩意儿,又怎么比得上眼下这实实在在的享受呢?
  
  如果是一般情况,或是换了别人,免不了会趁机捧上几句:这都是您老这级别才能享受到的,小的们哪能有这种福气呢?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儿,领导的虚荣心就得到满足了。而只要领导心中一乐,随便打赏他点儿什么,也就够自己过上几年舒服日子了。如果运气好了,对了领导的心思,涨薪升职,提前步入“小康社会”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甚至都是可能的。实在不行,随便答上一句“享受不到”再灰溜溜地退下来也就是了。可是这位孟老夫子偏偏选择了最叫人讨厌的一种说话方式:由此借题发挥,推销他的那一套大道理。
  
  孟子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就是说,贤德的人不会首先考虑这样的快乐,而不贤德的人即暂时有了这样的快乐也乐不长久。这话是什么意思嘛?无非是说:如果你梁惠王把这这种快乐当成首要的追求目标,那么你就是不贤的人;而如果你真是这种不贤的君主,那么这种快乐的日子恐怕你也享受不了几天,早晚不等,就会国破家亡,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去,还谈什么享乐?
  
  这话说得实在有些过分了。试想,哪个领导会喜欢这种口无遮拦的乌鸦嘴呢?然而孟子却还嫌不够,还要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首先引的就是《诗经·大雅·灵台》里的句子:“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说的是周文王发动民力修了个什么“灵台”“灵沼”,可是老百姓们却非常高兴,因为文王能够“与民偕乐”,所以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而这种快乐也才能继续下去,使得周祚延绵八百年之久。而与之相对的是《尚书·汤誓》里老百姓的呼声“时日害丧?予及女(汝)偕亡?”因为夏桀残暴不仁,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都盼着和他一起毁灭——这样的一位领导,虽然可以享受一时一刻的快乐,可是又怎么可能长久下去呢?
  
  一个是与民同乐的贤君周文王,一个是独自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夏桀王,两相比较,优劣自现。梁惠王只顾着在人前炫耀,分明就是要晒一晒自己的权势地位,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所以才发出了“贤者亦乐此乎”的疑问,可是孟子一番话,分明是把他当成了夏桀一类的昏君,是变着法儿骂人。试问天下当领导的,有哪个会喜欢这样的说词?结果就是“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根本就不听他的那些鬼话,打发他一边儿凉快去了。
  
  不过孟子似乎并没有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汲取什么教训,仍然一如既往地四处游走,仍然是看不见各国领导的眼色,仍然是只知道死皮赖脸地推销自己的那一套说词。在齐国,他还有一次类似的遭遇,这次遇到的领导是齐宣王,齐宣王在富丽豪华的“雪宫”接待了他,也问了一句颇为类似的问话:“贤者亦有此乐乎?”结果是引得孟子又说了一大套议论,而这其中,就有著名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而这一论断,则被范仲淹加以阐发,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孟子还是范子,都是有些天真和想当然了。千百年来,老百姓要追求的基本快乐无过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在孟子的时代,“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之类最起码的要求都难以达到。而就是这样最最简单的“快乐”要求,竟然历经几十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而且旧“忧”之上又加了诸如医疗、入学、住房、环境之类的新“忧”,老百姓林林总总的“忧愁”你方唱罢我登场,难道也要我们的领导们也都要整天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来吗?
  
  况且对于广大领导们,又怎么可能会满足于这样低级的“民之乐”呢?例如那个著名的商纣王,乐的是“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体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宋徽宗赵佶,乐的则是金石书画、炼丹服药;而汉高祖刘邦则认为“大丈夫当如是”——乐的是秦始皇那样的风光与权势;至于乐于“食痂舐痔”乃至抽名烟、戴名表、藏古董、拜神佛、包二奶、集阴毛、写日志、拍艳照等等的更是不可胜数,就是没有一个愿意“与民同乐”,肯于满足于老百姓那样简简单单的“幸福快乐”的。
  
  由此,则可见孟氏的理论实在有些不大靠谱,也就更可以理解他四处碰壁,最后“无成有终”的原因了。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了孟子那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名句,很多人都是对其中四个“乐”字的读音感兴趣才最后记住了这句话,这且不论。只说孟子此话的背景,还是源于和齐宣王的臣子庄暴的一次见面。庄暴去见孟子,是因为他有了个疑难问题:他见到齐宣王时,“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齐宣王说自己爱好音乐,庄暴不知道这种爱好是好是坏,所以没法直接回答,这才来请教孟子。孟子则认为这是好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儒家讲究礼乐治国,所以即使齐宣王引以为乐的是通俗音乐(直好世俗之乐耳),但通俗音乐也是音乐——只要不是靡靡之音就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他的国家治理得不错了。
  
  原来如此!记得当年渝城有一位薄公,曾耗资巨万,自上而下大搞“唱红歌”活动,如此“与民同乐”,如此“与众乐乐”,若照孟子此理推算,“则其地亦庶几乎”了吧?
  
  (注:文中加引号的引文,除了大家都熟悉的,皆是《孟子》原文,只有末句原文为“则齐地亦庶几乎”, 将“齐”换了个同音的“其”字。)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3-3-24 13: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3-16 23:06 | 只看该作者
孟子很是难能可贵,他的时代诸侯也相对仁慈,否则岂容孟老头指桑骂槐直至破口大骂。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这才是不断的改朝换代的民意凸显。
3#
发表于 2013-3-17 21:36 | 只看该作者
与民同乐对一个搞政治的人来说,其实不难,因为政治家是最好的演员和最大的骗子。
4#
发表于 2013-3-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孟子的个性!有很多人就因为嘴巴引来了杀身之祸,他没有,是何其幸?
5#
发表于 2013-3-18 22:2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现实相融,理性,深刻,拜服!
6#
发表于 2013-3-19 10:06 | 只看该作者
别说是对君王进言,现在就是对随便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你敢直言的话,那就是不想混了。
7#
发表于 2013-3-20 11:29 | 只看该作者
“别说是对君王进言,现在就是对随便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你敢直言的话,那就是不想混了。”柳藏所言极是。看来如空老弟近期挺清闲的,这文章心不静可能写不成吧。想想时下一些肮脏龌蹉之事,小百姓真不容易乐起来。
8#
发表于 2013-3-20 16:4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 在古时候孟子是理想主义者
9#
发表于 2013-3-20 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3-19 10:06 发表
别说是对君王进言,现在就是对随便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你敢直言的话,那就是不想混了。

一语中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0: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诸位!
果然各有高见,佩服!
孟子确有讨人嫌之处,否则,朱重八先生就不至于对其恨之入骨了……
11#
发表于 2013-3-23 09: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候!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3-23 09:30 发表
学习,问候!

问好。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6 02:48 , Processed in 0.1309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