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私生子们”(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6 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私生子们”(原创)

读者读文章一知半解,甚至解也不解,只在懵懂之间,也时有自觉充分理解实则错误分析作者原意的情况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也不乏见。不解作品本来内涵,不明作者创作立意,不观作品笔法风格,这样的读者不能窥作品之全豹,于人于己是没有益处甚而还有损害,是因为主观理解和知识面太过狭隘的缘故,读文章时可用于综合解析的元素知道得很少,只能单纯从字面来猜测内容,对内容都一知半解的读者,对内涵的正确领会和广度也不必有所要求了。


间架、结构、笔法、章法于书法很重要,于写作同样很要紧,读者即便不会写,也应该稍微了解,这才利于正确解读一篇作品。不会写诗歌,但是可以读懂诗歌,这就需要对于诗歌的语言和写法有一定的认识,这才易于综合分析一篇新作品,只凭对某一部分的一知半解就贸然表达对完整作品的质疑,哪个作者会甘心受教呢?这也是作、读之间经常意见不合的原因之一。

主观感性的自以为是最是客观之大敌,它不受理性的安抚,只被个体主观情感主导逻辑思维的运行,那么思维的切入点和可延展的面都受主观意识影响,从而被局限束缚在对自我认可的范畴中而排拒非我可知的层次,这样的读者受自身认知度的左右,对于未知事物的敏感度、求知欲较低,只在有知可知的范围中运行,更类于系统型思维的运行模式,对于文章一知半解或错误理解都是因为认知面局限性太强而主体无知,导致片面得出结论。

不擅于通过阅读观察到一篇作品的综合结构,即便是从读物中看到了“现代社会簇新的雨伞、汽车和早期陈旧的衣物,衰老仍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以维生的人……”之对比也无法透析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内涵。这也代表相应读者很少关心社会,相应知识不足,无知导致理解不彻。

写文章不仅仅是要写出内容,还有各种文体、风格的表现形式做为辅佐,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涵和外在魅力。如果读者在阅读时不能综合阅读不同笔法、风格的文章,究出其写法和因之凝塑的内涵,就不易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真实内涵,不要单纯片面地从个人立场去解睹文章,这就好比蒲隆和江枫所翻译的《狄金森诗集》一般,前者根据个人立场和理解翻译狄金森那本极富特色的诗歌,从而失去了原作的表现风格,那么诗歌带给读者的意象也就只有译者思维模式占主体、被译者占辅位的内容了,作品内涵也因之大受影响;再观江枫翻译的《狄金森诗集》则不然,他更客观地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翻译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所表现出的诗歌内涵就从不同读者(指能对英语进行自主翻译者)处获得了与其对作品原面目基本再现的一致认可。

读者是客位,而作者是主体,读者必须从作者的立场来认识文章,创作立意、用笔基调、语言风格、文体形态与表现内容的协调感、文笔的气质、结构、意境、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综合以上才能对内涵有较为充分的全面理解,更贴近作者的本来意图,翻译一篇文字是如此,阅读一篇文章也是完全同样之道理。

一篇作品其实只有它所展现出来的内涵,这包括所有可透析的笔法、语言、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因之延展出的所有可触及的社会空间和思想空间,一篇作品只有一个作者,作者给予作品形态和意象,使之具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说,一千个读者不可能读出一千个《哈姆莱特》,更多是错误地解读了作品,由于主观倾向从个人立场而非作者立场去认识不属于本体创作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本体主观认识凌驾于作者的作品内涵之上也是一种思想霸占,以非作者的客体立场篡夺作者的主体思维,一个指向清晰的中心思想才会被理解能力有限的读者错误理解。

《红楼梦》一部书导致后世出现大批红学研究者,一部分研究者试图从历史背景着眼研究书内容和作者;另一部分干脆就是从本体思想去主观分析曹雪芹与红楼梦,得出无数希奇古怪的分析、结论,这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读者根据自身的认识透过他人的作品主观思想得出的内容罢了,如果撤出主体作品,那么建立在他人作品之上的主观想象的基础就轰然倒塌,什么另类思维也不复存在了。

一千个不同于原作品的理解认识,是因为一千个主观思想的结果,对于原作者作品的本来意图毫无影响,一个读者如果不能认识到客体与主体的不同,也就从不能客观解读他人作品。若在文体、笔法、风格上再没有认识,这样的读者也不过是几行文字的字义了解者罢了。笑说,也许字义也理解有误呢……

想读懂他人的作品,先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必要的素质条件吧?

2013年6月6日6点49分蒲公英论坛/注册名:一路同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6-6 20:46 | 只看该作者
葫芦在告诫读者怎样读文,值得思考。读好文字需静心、用心。当然,文字水平不一,评说也就千差万别了。学习并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02:31 , Processed in 0.0549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