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8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家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3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访

                               一、
   沿着曲屈狭仄的小道,在古道热肠的七旬老人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他的家。

   一人,一狗,青砖瓦房。

    狗的忠诚没有时间和地点的变换,一阵狂吠,吓得那位女同事脸色苍白。好久,一个苍老的声音骤然响起,有些可怖,但我们可以证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从喉咙里迸发出的声音。

    声音落下之后,院门,被一双枯脊的手打开了。她是一位老人,目光空洞,脸色枯黄,头发黑白错杂。
   
    她把我们迎了进去,我们可以从她的脸上捕捉到瞬息的喜悦。

    她的家,简陋而开始趋向复杂。木椅木桌木柜上堆砌着现代的电器,有着原始古朴和现代焊接的意味。我想于她而言,电器不过是一种摆设,是一种抵达现代的一个装饰品而已。她还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她只不过是这个村落里地理意义上的某一个点,是一个忠实的守卫者。

    我寻思着,试图用一个词语来界定和形容她的存在,而组长的询问已经开始。询问是关于她的孙子的读书的事宜。

    她的孙子,是个男孩,14岁,今年该读八年级。

    她说,你们来迟了。他已经跟他的爸爸南下了,去工地上做小工。她的叙述,不温不火,波澜不惊,她不晓得孙子读书与不读书的意义。她的儿子是用自己的廉价的劳动力心安理得地赚取生活所需,是异于乡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付出。家里陈列的电器,便是成绩,便是依据。

    组长的劝说,从现在到将来,从将来到现在,颠三倒四。我惊异于组长的耐心、执著,我在心里暗笑组长搞错了对象,对于一个老人演讲,无异于缘木求鱼。

    村庄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已经从视觉上和心理上激发了穷则变变则通的义理。

    我想他的父亲也一样,他的想法专一,一心无法二用,面面俱到地关注一个孩子。或者,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勘破孩子读书的意义。

    我们失败了。

    他花样的年华已经开始在尘土飞扬、汗水淋漓的场面上亲临和逐渐适应了。

    雨,飘忽不定,洒落在秋天的原野上,寂然无声。

                        二、

    她已经两天没上学了。她,一个并不出众的女生。在一个班级里,可有可无的存在着,没有人询问她的来去,仿佛一棵独自生长的草,缺少妖娆和炫目的光泽。

    天已放晴,但残雪仍然固守着山野、村庄。那个下午,仍然可以用雪后这个词来概括。夕阳羞怯,晚风传送着寒意,草木内守着精神,独自修炼,与我的审视不一致,我感受不到他们内在的自我修行过程,但我可以看到春回大地的枝头的喜悦。

    我想,我还是要去一下她的家。作为一个走出农村回归农村的人,身上还沾着乡村的气息,我不敢忘记来路。  

    那时,我还是班主任。

    一路踩着残雪的泥泞,抵达她的家,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她在家。

    刚好,她的妈也在家,刚从南方打工回来。我的到来令她和她妈有些意外。她妈把橘子、板栗、瓜子、热茶呈上,并特意嘱咐我:您今儿来了,一定要吃晚饭。

    她妈一阵忙碌,饭菜丰盛。看来,是她悉意之作。我想,她也是有些感动的。

    我没有花费太多的语言。她,以及一个带路的学生,当晚就和我一起徒步来到了学校。

    路上,我用最为简朴的语言,跟他们阐述了读完初中的意义:初中是人生的一个基础的学习阶段,是形成初步认识的阶段。获得毕业证同时也是被社会认同的重要条件。读完初中,要是条件允许,就读一个职业学校。要是家里条件不允许,那么,就学得一门技能,将会一生受用无穷。

    他们或许懂,或许不懂。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的蓄意表达。我觉得我有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固执,向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表达现实的认识和接受现实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人师的范畴了。

    我的话,觉得有些遥远。

    不过,她读完了初中。至于她的未来,已经超出了我关注的范围。

    三年后,我收到了她的信,说是感谢我,说我用行动撼动了她辍学的决定,并且,她说,她现在是一名裁缝,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或许,是我的行动,让她相信了我,导向了她的人生。或许,这并不是一条辉煌的人生的路,但她可以活出自我,像一棵木棉那样自由挺拔地活着。

    有时候,我觉得我像一名经师,间接意义上的。

                              三、

    他,被网吧定住了,无法自拔。

    我到达他家的时候,他不在家。他的爷爷,已经去了镇上的网吧。他的奶奶满脸无奈,叙说着他的情况。

    他的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他是我和他爷爷照顾的,要钱给钱。作业,我们不会,也管不了,他想怎样就怎样。全靠老师您多会点心。

    他奶奶的话语里充满了无限期待,她把我当成了全能的使者。

    镇上的网吧,我是去过的,是有老师告诉我,我班有几个学生翻墙上网去了。我不假思索,怒气冲冲地冲向网吧。网吧门口,我被一个彪须大汉拒之门外,我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获准后,我还是逮住了一个学生,当时,那个学生看着黄色电影兴味正酣,直到我揪住他的耳朵时,他才有种羞怯的假象。

    在我虎卧撑和马步的轮番训练下,他终于从守口如瓶到供认不讳,出卖了他的同伴。我履行了我的职责和义务,我的学生们暂时变得有些规范了。

    回想着曾经的经历,我想他爷爷不知能否找到他,因为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回来了。

    我知道傻等是无用的,我说,他回来后给我打电话吧。我把我的手机号码抄好让她保存好。他奶奶满心感激。

    我怏怏而回。村里楼宇鳞次栉比,我想,村庄里拔地而起的楼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超过了城市楼盘的现实意义,独立、辉煌,彰显着富裕。但是,村庄从贫瘠到物质丰盈的过程中淡忘教化和精神涵养,进行着缩短距离的跳跃运动,积聚的内伤令人担忧。

    我跟学生问到了他的QQ,我以他的铁杆的身份进入他的世界,他说他喜欢问道游戏的打打杀杀,同时还有点想念爸妈。

    在我说明我是他的班主任后,他的QQ立马变成灰色,隐身或者下线,他在跟我彻底决绝。

    想起来,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感到有些悲哀。

                              四、

    十月,野菊花独自风华。

    学期过半,我想,家访不必进行。我带的班级学生稳定。我的心里有一丝窃喜。

    星期天,晚自习,他没来。

    星期一,他没来;星期二,他也没来。我在黑板上写过我的电话号码,还郑重其事地说过你有事不能来,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

    我在气愤之后,决定还是去一趟他的家。

    他家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闭塞,贫困,寂寥。

    接近他的家,我看到有纸钱燃烧的灰烬和鞭炮的纸屑,空气里还游荡着悲凉的气氛。是他爷爷过世了?

    我如是想着,新陈代谢不过是自然法则,谁也无法挣脱。这孩子几天了,咋就不读书来,真是枉费了我的谆谆教诲。

    他的家是新修的楼房,贴着灰色的瓷砖,有一点仿古的味道。伫立在竹木丛中,为乡村注入了的新元素。

    但我错了,去世的不是他的爷爷,而是他爸。

    一个如日中天的45岁汉子,死于尘肺病。生前,他的爸爸是一名风钻工。1996年,南下,以刻苦和力气赚取了大把的钞票,厚了钱包,牺牲了身体。并且在发病之后,用完积蓄,已经欠账5万元。

    钱,没能挽救他爸爸的生命。

    他神色黯淡,萎缩于墙角。他妈妈的叙述,夹杂着抽泣,打湿了我的坚强。对于他的去留,我不置可否。

    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安慰他和他的母亲以及年迈的70的爷爷。现实,不是一个可以任意用词语来亵渎的名词。

    我选择了沉默。最后,我撇过被传染的悲伤,说出了毫无意义的目的:你是选择读书还是选择辍学。

    他目光坚定,掷地有声:读书。

    星期三,他来了。他一改往日的懒散,异常刻苦。

    只是,路途遥遥,未来不可企及。

    我也不是普世者,何况,我仅是一名乡村中学老师,我无法圈点和预设他的未来。

        ……   

    我写满沧桑的村庄,一地脆弱。

        梦里,某年某月,我的乡村,精神和物质恣肆,像狗尾草一样疯长。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9-16 09: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9-13 15:26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峻巧,于事件的叙述中表达真挚的情感与忧思,一组令人动容的家访画面,令人读来有沉重的牵念,欣赏这样直视社会现实的文字,问好!
3#
发表于 2013-9-13 16:32 | 只看该作者
寒儒老师原来是一位教师啊,或者曾经是一位教师。四章,四个孩子,四段家访的真实再现,如此感人肺腑。教师的心灵,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孩子们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是幸运幸福的。
4#
发表于 2013-9-13 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澧水寒儒 的帖子

不管现在的社会如何贬低老师,老师还是最为无私的人。

祝福
5#
发表于 2013-9-13 20: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有时间细细阅读。问好。
6#
发表于 2013-9-13 21:35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能够静心面对这组文字时,说明有些事实,触动了我们。那些无奈遗憾叹息,那些义无反顾的执着。很多时候我在想,究竟怎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真正实现,而非空洞说教?
7#
发表于 2013-9-13 21:59 | 只看该作者
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乃至空巢老人等现象的存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国家在这个阶段的经费投入可谓巨大,但收效并不随人所愿。由教育局和校长控制、支付教育经费的现状,已使大量配套资金的走向成为不为人知的重大秘密。有限的贫困生补助、住宿费、营养费等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总之,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全社会认识上的误区是认为学生的成长只是学校甚至只是老师的事情,这就给全面办学的方向变得日渐模糊起来。
关注基础教育,关注儿童的成长,这是写作的人必须担当的重要社会责任。
欣赏新作,问候寒儒!
8#
发表于 2013-9-13 22:20 | 只看该作者
创作总根植于爱,这种爱朴实实、真诚地感动着我。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曾经一次次走来回在山区蜿蜒小路上家访的母亲的身影,也让我在文字里读到作者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
9#
发表于 2013-9-14 07:39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读到后面很打动我,现实的逼仄,作为一个老师能改变什么呢?让孩子读书又能改变什么呢?最后那孩子还得回到社会上去,有点不同的是孩子心智成熟了,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而改变家庭状况。叙述理性,平静,深刻。
10#
发表于 2013-9-14 07:42 | 只看该作者
崎岖,屈曲,哪一个?
11#
发表于 2013-9-14 09:39 | 只看该作者
寒儒老师对于生活的观察是细腻的,感悟也是细腻的,含情的。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令人动容的真挚情怀。语言淬炼,表达有质地。
12#
发表于 2013-9-14 17:37 | 只看该作者
笔刃犀利,切中现实,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展示了“留守”问题的可叹。岁月流逝,孩子在成长,虚空的金钱梦,不能虚空的精神与信仰。远行也许是为了物质的富足,但富足的背后,又有多少痛将灵魂考量。冥思,博想,遗憾。
13#
发表于 2013-9-14 22:17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的笔触,部分细节的删除和散文诗的叙述方式,使得文章有惜墨如金的味道,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作者的表达需要,也更加具有穿透的性质。
14#
发表于 2013-9-15 08:41 | 只看该作者
干练而又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轮廓,而勾勒人物的轮廓,事实上就是勾勒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背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和意义,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甚至是惨烈的,不是理论上的争辩而是现实的对抗,如此率性的文字叙述和厚实的意境中,折射出了散文的担当价值,难得。欣赏并问好。
15#
发表于 2013-9-16 09:09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失败,是民族的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20:05 , Processed in 0.0568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