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 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8 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来是要从大姐那里接母亲回自己小家的。因为天气渐暖,她在姐有暖气通达的家里已安歇了一冬。这个春天,尽管夹杂着雾霾的天气还没有完全被阳光稀释和净化,但被春风化解的寒意几乎散尽。我知道每年的这个时日,都是母亲收拾简单的行囊,要盼归到自己窠臼的日子,便从与她隔水相望的地方悄无声息地提前回来打开她的门,做着迎接她返家的准备。

  母亲所居住的小区,暂未通暖,前几年用小锅炉自行取暖,后来她的腿不灵活后,每年的冬天都被接到姐那儿过冬。姐买房时就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房子大些,有她独立的卧室。但母亲还是觉得会打扰他们,勉强地熬过季节,坚持要回自己的家。我知道她的心思,总归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当然也理解喜好户外运动的姐为照顾年迈母亲所做出的隐忍和牺牲,我的提前回来,就是表明我因亏欠而付出的补偿行动。


  由于一冬的禁锢,被季节覆盖的尘埃在我的闯入中,突然苏醒了,并且异常地活跃起来,使每个居室都散发出浓郁的尘土的味道。我能看到,那些颗粒样的物质在阳光下舞蹈的姿态,它们先是弥漫了所有的空间,尔后再次沉淀于物体的表面,厚厚地,改变了台面的颜色。


  在这种景象里可以想像我的心是怎么的纷乱,如同这扬起的烟尘。除了剔除表面的浮尘,我还将角落里被遮掩的闲置的器皿或物件都挖掘出来,清理了一遍,将暴露在外被尘粒侵扰的布艺们也统统地洗涤过,晾晒在阳台外的天空下。做完这一切,时间已滑过三小时。我落坐于陈旧的沙发上,就听见从沙发的缝隙里发出沉重的吱哑声,像是一声不堪负重者的叹息。我确认,这张沙发已同家的当代史一道走过30年的里程,它在父母,特别是父亲走后母亲的眼里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副折叠的床,用于我们集体归家时床位不足的弥补。多重的使命加剧了承载过程的老化,所以它在我毫无警觉的施压下,发出吱哑的提示,证明它因年岁的突变而产生肢体的变异,已经有些严重了。我复欠了身,小心翼翼地挨了它的边沿坐下,唯恐再次压迫它的疼痛。我开始呼出大把疲惫的气息。


  闻着尘嚣被水淹没的潮湿味道,一面歇息,一面上上下下打量着居室的一切,忽然就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涌出,这个一直温暖着我们姊妹四人的家,竟是这般陈旧落寞和疲惫不堪。我顿时陷入一派难以抑制的悲伤之中。

  这个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平房迁至的,面积并不比原先的宽敞,以前居住的平房同样是单位小区提供的,却是独门独户组成,只是饮用水和厕所均为公共设施,较之于单元房有许多的不便。单元房成为那时许多家庭的梦想。我想许是父母亲工龄的优势,我们分在了好的地段和好的层次里,应该是皆大欢喜的。搬家对于居家来说,算是一项大的工程,但我并没有参与,甚至不知道搬家的信息。等家人打理完一切,方才告知我回家的新址,我也是万分喜悦的,因为再没有雨天洗漱和入厕的困惑了。

  但新家并没有增添新的物件,包括家具。相对于楼房,原有的一切,都只是挪了个方位而已,老人的朴素勤俭也显明于此。除了弟为家添加的一台大屏的电视和妹置换过的软床,从此这些东西便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它们变得越来越古朴和陈旧。曾经燃烧过的小锅炉,改装换下的门板,从平房迁徙而来的花盆,还有纸箱,矿泉水桶都拥挤在阳台的一角,看起来凌乱不堪。比起近几年我们几个小家的装备,显得呆板和困顿。除了容颜一息尚存的熟悉和短暂的亲切外,留给我的完全是不堪回顾的难堪和与各自小家比照时所呈现出的尴尬。


  我沿着惯性的路线,走过三个房间,穿过厨房空洞的回响,落坐于一只失去原有色泽的藤椅上。这藤椅原本是一对,是八十年代中期托一个同学从汉中买来的,美观且舒适。后来,被母亲送给邻居的阿姨一只。从此,它便形单影只地被安置的阳台上。历数经年,这只藤椅的使命已尽完结,能看得出基础骨架是被修整过的,四条腿也被用细细的铁丝严格地固定住了。母亲很用心,她用一条很厚实的纯色浴巾铺陈在上面,遮住了破败的颜料和企图散乱的藤络。


  母亲的腿脚患病后,她能丈量的里程并不多,平时一个人在家,想必大多数时间靠在这把藤椅上度过。这个方位的阳台,是这个单元里通向外界最宽广的地方,有着这栋楼里最为奢侈的空间,光线很好,视觉也自然开阔些。所以母亲白天的钟点,大多仰仗于这个看上去毫无生机且陈设着满眼旧物的地方。我不知道我的母亲眼光的视线落在这里时,会带给她如何的感慨和联想,也不知道她对这些物件还会寄存着怎样的希望和设想。那些停留在她眼里的曾作为引火用的木条,木炭还有无烟煤块,她都不舍得放弃,装在一个个塑料袋子里,堆在墙角。她看着它们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垃圾,仍然无动于衷。大概那是属于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吧。她从艰苦的年代里走过来,虽然浏览过西方高度文明的景象,也体验过华丽和繁荣的华尔街、百老汇、罗迪欧及纽约的第五大道,但她的心仍安静在属于她自己的小小的王国里。我不知道是她甘于如此,还是已丧失了改善的愿望。或许在她对家庭环境状态的保持中,尚存着不可改变父亲生前风貌的愿望。我只是猜测,因为这些在我看来破败的东西,她不许我扔掉,没用也不许。

  这些东西填满了家里的空间。我又想,是不是离开父亲后的日子,母亲以这些东西的滞留来填满她空虚和寂寞的心呢。她的腿行走已不自如,我们做儿女的却都有各自的忙碌,除了为她做饭洗衣,真正陪她的时间很少,她少有的娱乐除了偶尔几个老姐妹的叙述聊天和兴致突来的几圈麻将,最多的钟点,她要自己走过。

  母亲老了,这个家也逐渐老去,那些陪伴她至终的东西也毫不迟疑地随着她朝着老去的日子走去。家所承载的负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霜,又随着母亲年岁的变更,再也没有力量挑起安息我们肉体和灵魂的重负了,我眼见着它如秋天的落叶,飘摇而下。


  我坐在她习惯而固定的位置上,也模拟着她可能的视觉触及点,可以透过前窗的玻离看到右侧卧室的窗帘。我闭着眼睛都能透视出,那个方洞里所安置的一切以及它们准确的方位和体积所占据的空间,那也是我归家时固定的栖身处,白天姐妹们在这里聊天,晚上她们各自回附近的家,这便成了我独自守候的地方。我在无法安睡的夜里,就翻出几本厚厚的相册,一本本数过,从这个家的年轻看到逐渐的衰老。


  中间的是纵向排列的厨房和客厅,由一面透明的墙隔开。我似乎总能听见各种鞋底磨砺地面的声音,接着听见说话的声音。我们都是这样的,客厅是三间房屋的必经之地,进门的问候声往往伴着脚步声响起。这些声音有着欣喜和亲昵,有着家人的温情和喜悦。


  左侧那间,就是沙发的缝隙传出控拆声响的那间,是父母的卧室,有着这座房屋最大的方形结构,也理所当然地存着父亲遗落的痕迹,它在遗像里笑容可掬地注视着这个家和进入家里的每一个人,像是和来者用眼神交流与问候。父亲走后,这间卧室便成了母亲最后的守望。


  移目向外遥望。远处有新建的楼宇拔地而起,能看见白云正盘坐在楼顶,那作为对外开放的窗户,依次排列在向上伸展的长方型柱体上,像一只倒立的电脑键盘,从那里可以明显地预见为生活琐碎繁衍而敲击出的声响。眼目之下,是低矮的平房,散乱在土质的表层,这些人家大多都是租赁户,他们的房主耐心地等待政府不日的拆迁,企图收获一些可观的经济补偿。

  我想我母亲的目光每天都要和这些并不新颖的外界交错,心底会有怎么的落漠和无奈,她知道她前面的路是怎样带领她的孩子一步步走过,却无从知晓后面的路要如何行走,也不知这种行程哪一天会终结,加之她的确已行走艰难了。那些老去的事物在她眼睛和心里的再度呈现,是不是加剧了她的忧伤和悲观。我不知道。但我却是有的。

  我这样想着,就感觉到隐隐地不安,我的母亲就像秋天的落果,从水样的芬芳里一天天蜕化,干枯,萎靡,最终会演变成一只生命完整的标本。而作为她的孩子,我们也将陪着她经历这样的生命锤炼和变更,最终接近她行走的目的地。


  大家的存在方式是以父母生命体征完好为标志的吧,那我唯有祈祷我的母亲老去时间的无限延长,那样,我情愿守着这座哪怕因衰落而满目疮痍的老屋,也不愿它在孤独中成为一只可供怀念的质地坚硬而空洞的建筑。

                                         2013-10-17









[ 本帖最后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10-18 10:3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10-18 11:14 | 只看该作者
略带忧伤的情感,沉稳从容的述说,家的味道弥漫在字里行间。岁月无情,人有情,用时间丈量的一切会逝也会返,情藏于心中,也必将成就暖暖春意。
3#
发表于 2013-10-18 12:34 | 只看该作者
深情文字的描述,细腻、质感,同时又不乏理性的思辨色彩。拜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3-10-18 12:55 | 只看该作者
睹物思人,念亲怀故,这样的情感动因往往是一种机缘——让人的心灵又一次成长的机缘。人的生命最残酷的现实是人人自己必将亲眼目睹亲情长链的前端渐渐隐没,后面的持续而来。人也因此而感到骄傲,因为自己终于是其中的一段。
对原物旧貌的摹状、回想,紧密结合内心的驰骋往还,将自己生命准确定位,清晰度和通透度很明显,起落有致,收放自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欣赏新作,祝风铃周末快乐!
5#
发表于 2013-10-18 13:50 | 只看该作者
以极其感性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叙述与描写人和自然环境共融映照的存在。生活状态与人的细微的心理活动,表达得冷静、客观、真切,如此,呈现出人与环境和时间的关系,和清晰可感的生命状态。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3-10-18 13:52 编辑 ]
6#
发表于 2013-10-18 15:11 | 只看该作者
深情的叙述里,对母亲的挂念以及老去的忧虑和祝福……拜读学习,问好文友!
7#
发表于 2013-10-18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摇曳风铃 的帖子

母亲老了,这个家也逐渐老去,那些陪伴她至终的东西也毫不迟疑地随着她朝着老去的日子走去。家所承载的负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霜,又随着母亲年岁的变更,再也没有力量挑起安息我们肉体和灵魂的重负了

我的家里也只留下了母亲,那里面的一切东西都和她一样苍老衰落了。

学习并祝福
8#
发表于 2013-10-18 16:50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样想着,就感觉到隐隐地不安,我的母亲就像秋天的落果,从水样的芬芳里一天天蜕化,干枯,萎靡,最终会演变成一只生命完整的标本。而作为她的孩子,我们也将陪着她经历这样的生命锤炼和变更,最终接近她行走的目的地。

在具体物象描述中疼惜母亲渐渐老去真情自然流露,这样的无奈与怜惜交织着的祝福引人共鸣,学习欣赏风铃老师的新作,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10-18 11:14 发表
略带忧伤的情感,沉稳从容的述说,家的味道弥漫在字里行间。岁月无情,人有情,用时间丈量的一切会逝也会返,情藏于心中,也必将成就暖暖春意。


谢谢木门首评,帖子发上,人即随朋友驱车外出,回复晚了,抱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10-18 12:34 发表
深情文字的描述,细腻、质感,同时又不乏理性的思辨色彩。拜读,问好!

谢谢寒儒细致点评,秋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10-18 12:55 发表
睹物思人,念亲怀故,这样的情感动因往往是一种机缘——让人的心灵又一次成长的机缘。人的生命最残酷的现实是人人自己必将亲眼目睹亲情长链的前端渐渐隐没,后面的持续而来。人也因此而感到骄傲,因为自己终于是其中 ...

谢谢李老师,发上小文便外出,此次外出时间约为一周,现在四川镜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10-18 13:50 发表
以极其感性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叙述与描写人和自然环境共融映照的存在。生活状态与人的细微的心理活动,表达得冷静、客观、真切,如此,呈现出人与环境和时间的关系,和清晰可感的生命状态。

谢谢房子老师,你的鼓励对此时的我来说,真的好感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3-10-18 15:11 发表
深情的叙述里,对母亲的挂念以及老去的忧虑和祝福……拜读学习,问好文友!


谢谢李老师,秋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欣欣向荣 于 2013-10-18 15:43 发表
母亲老了,这个家也逐渐老去,那些陪伴她至终的东西也毫不迟疑地随着她朝着老去的日子走去。家所承载的负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霜,又随着母亲年岁的变更,再也没有力量挑起安息我们肉体和灵魂的重负了

我的家里也 ...


谢谢向荣,外出中,不日即归。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静默的百合 于 2013-10-18 16:50 发表
我这样想着,就感觉到隐隐地不安,我的母亲就像秋天的落果,从水样的芬芳里一天天蜕化,干枯,萎靡,最终会演变成一只生命完整的标本。而作为她的孩子,我们也将陪着她经历这样的生命锤炼和变更,最终接近她行走的目 ...

谢谢百合,你的点评很精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3 01:37 , Processed in 0.0538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