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03|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平民文学鼓与呼(代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平民文学鼓与呼(代后记)
  
  梁星钧
  



  我的文学评论主要源自中财,想来想去该篇我还是首发于中财。希各位新老文友赐教!
    
            
——题记
  


  人走上某个道,跟缘遇有关。佛讲每遇即缘,不同只是有缘者万物皆利于已,无缘者视而不见错过。这些缘使人相随相伴,终身追求,也许,这就成了一个人的使命,一个人的宿命。
  
  我走上评论也因“缘”。一是成长之痛,使我抗争反思,养成了独思善辩。二是一些媒体,使我有了评论的理论和实践。我收获多多,很感激它们,珍视它们,誓把这条路走下去。
  
  

  

  为基层作者评论,为平民文学鼓呼。写下此题,我心底有几分沉重,有几分担当,有几分豪气。
  
  我是平民。所遇多为平民。平民对平民才多些懂得。这世上没多少人安心做平民,但不能因为是平民我们就不再当平民吧,假若非要你当呢?你不可能不当了,或要么剑走偏锋,铤而走险,误入歧途,或投机取巧,生存不测手段,或不成功便成仁,生活不好,就不活,这样的人固有,但只是少数,而我们大多数人还得当平民。
  
  但平民毕竟是平民,虽有自由、相对安全等等好处,但也有清平、孤寂等等难处。他们没多少人关注、体谅、支持,而又渴望被人重视、认可、理解,这就是矛盾,就是一种沉重。
  
  我评了不少的平民。但现在出版都困难,还得自己掏钱去出书,这也是一种沉重,一种比普通沉重还沉重的沉重。
  
  但既然做了,就要义无反顾。既是应人之需,成人之美,又是自己的爱好,我就要坚持下去。这就有了一种意识,有了一种体系,有了一种责任,有了一种担当。
  
  这时有人劝我算了,还是写自己的其它吧。对此我产生了一些疑惑:是我评论前景堪忧,没必要苦撑下去,或太苦了,又“费力不讨好”,或这些事只会成全别人,于自己无多少益处呢?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人们就只去关心千里马。写散文因抒情而轻松,写小说因情节而有趣也易功。这些都让我觉得有理,可一想又不对。
  
  一是我既然写了,就要写下去。我为这些平民作者写评,有缘有份也有需。也许我困扰过,但绝没后悔过。我有的只是执着。“被人需要是快乐的”,是我说的,我不会忘记。这些平民虽许多没法走出去,上不了名人榜,出不了大名气,但你不论对他们怎样,他们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是谁说写评论不是写自己的文章。此观点荒谬又偏激。评论或批评这种文体固有它的特殊要求,关键看你这个评者怎么去发现,选题,这考验着你的功夫,检验着你的鉴赏,体现着你的悟性,评者千千万万,也许差别就在于此。写评本身就是知脑的调剂,搭配,是读写结合,是知已、达人、通远、凭理、据实的通灵运用。同时评论还有一种批评职能,就是从批评对象出发,走向众人,利于社会。如说有难度要退却好理解,说没意思实不敢苟同。按有些评家的话说,不是评论本身费力不讨好,而是你评论策略有问题,可能方向偏了,要么是不尽力,功夫不到,造成评论的失准或失效,但这和评论本身是不是文章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写评不仅是写文章,而且是写有深度,有个性,有发现的重要文章。这如同象棋几分钟可学会,精湛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三是人以自己的兴致爱好着力点而通达四方。这是一个写作策略问题,相信每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也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阶段。我只想说,选准自己的介入点易进入,而通达四方,见意外的胜境,摘炫目的鲜花。这些,只有清醒者才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勇敢、执着,而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扰乱和破坏。
  
  所以说人认准的事要坚定。我虽不知自己是不是就认定了文学评论这件事,但既然作了,就要坚定。坚定的事就要坚持,见成效,收斩获,尤其面对那么多的需求面孔,感觉自己责任意识有了,有了担当,只望它不能成为我的沉重,而是一次轻松愉悦的人生之旅的穿行。
  
  作者被评论肯定,鼓励,理解了很痛快,感激。豪气的体现,就是增信心,添足力。而评论被作者认可,被读者赏识,也同样增自信,添豪气。该豪气的表现:一胆,二识,三先。
  
  胆。为平民写评,鼓呼,是需要胆气的,因平民平凡而普通,没多少人注目,留心,而你却要提及,甚至从某处要与名人平起平坐,是易遭垢病,易被冷落,更易与平民一样默无声息而“速朽”的,所以,这需胆量。谁给了你这么大胆子,不写名人,而专写平民?而且,按通常人的说法,名人随便一个问题,一个点都是亮点,而平凡人要真有亮点才是亮点,甚至要挖掘发现才有亮点,有鼓励提携激励才会闪光。写这些偶然的,不定的,肯定比写名人担更多的风险,没胆缺胆还行吗?
  
  识。发现和挖掘,激励与促进,本身就是一件颇为先知先识的事情。一个评家,你能否发现平凡人中的未来名人因子,是衡量你评论水准的一个参数。许多人不具备,就只能拣现成,但有发现力的更可爱,更可敬,更有远见卓识。能具备这些,怎么没豪气呢?
  
  先。推举凡人,发现凡人中的不平凡,本身就是件敢为人先,敢于天下先的壮举、善举、伟举和义举,具备这个胆识之先,还有什么自愧的,没豪气天能容?
  
  

  

  此书本想非自费出版,可一年无果。知情者说,难啊,难,评论集出了不好卖。这话是实情,却让我一时无语。又有人说,某某名腕评家,还不是自己掏钱出!这话我信,也更无话可说。那天我还是不甘地向某书商发了短信:文学评论集可否非自费出版?隔了一天他才回答:非不可能,只是全书要有一个主题(这还好说),且为名家名作之评(我这本不可能)。最后他还特意强调说,至于普通作者的评论,就没有必要出版了。
  
  看到这话我心里不是滋味。虽为市场的真实反馈,但怎能如此说?这让我不爽了几日,就越想多为平民做点事情。平民咋啦?平民不耻辱啊,他们光明、乐观、自信、坚韧、干净,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历史的传扬!平民是世上永远不容忽视的强大群体,支撑和推动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前进。
  
  于是我决计自己出!也就是花点钱,但买了紧张、刺激、激动,买来了心愿的了却。但不利情况纷至沓来:一是疑心该书到底咋样?编写认真,准备充分,与水准价值影响有多少关系呢?二是有多少人在乎?这种平民对平民的评论,向来要被忽视,湮灭。有多少评论预见精准而独到深刻?你一个人微言轻的,即便料到别人也未必确信,对象也宁攀高枝,过河拆桥者不在少数。三是自费出书还要包销。有人称之是花钱买气受,无异于在博客上发表。但我尽量给自己找出书的理由:有充分的编选自由,不看出版商的脸色行事;完全展示个人心性,真正体现“本我”特征;只对自己负责,对广大受众负责。这才是一个作者真正的快乐!家里的财政部长见状立刻提醒我说,这些年物价天天涨,顽皮的孩子读书花钱多;同行中99%在市城有房了,我们都还没;再说给人写了,还要花钱出。这三句,把我哽得,失了言……还出什么28万字啊,25万也不行,只有三个字:减!减!!减!!!最多20万,最好20万,锁定20万(甚至低于20万),从钱,从厚薄及好看,我力达此标准。在一轮又一轮的编校中,我一个劲在心里安慰自己说,浓缩的是精华,浓缩的是精华!我的出书三定位不然何以来实现?
  
  我给自己罗列了许多出书的好处和理由:为多年的心血,属已成果之荟萃,应一些文友读者之要求,拿去向别人讨教,接受他们的鉴定、评述和鼓励。可具体表述为——
  
  ——集中展示。通过再审校改而成为精品。
  
  ——申奖。类比竞技后发现自己作品的价值地位及不足。
  
  ——送人。为友情添些润滑的实物,促进交流和提升鉴赏水平。
  
  ——了却一桩心愿。为谋它事扫清前进的障碍。
  
  ——出售一些哪怕获得一元两元的劳动报酬。这些年写书人太卑微,特别是未出名的平民作者。有人说你工龄不短工资不低还缺少这个?可谁想到卖书所得的一元两元与工资所挣的一千两千意义可同日而语吗?这叫艺术的价值,是一份异样的惊喜。
  
  本书评畅销书家评三五个。冰心散文奖得主几个(前两者都是他们得奖前的评论)。巨大潜质者两个。一些暗处红得发紫而我深在闺中并不知的有一些。熟识的文友及找我评论的作家作品。中国大腕级名家评只有代表。
  
  需要说明的一点,之中的许多未出名者非文章不好,只是暂还没出名。也许尚待时日,也许永无出头。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存在就是最重要的客观实在。
  
  本书的编排我颇费周折。先按文学体裁分类,下按单篇、系列、集子排序,后见其过分细杂,就索性简简单单地分成了一篇评,一组评,一本评三类,之下按小说、散文、其它、媒体依次排序,这样又有人说文体太过于交差。最后的结果就成了如今的这样——
  
  卷一波浪不惊见浪涌(各类小说评10篇)。
  
  卷二长卷漫开品沉香(散文单篇、系列及集子评23篇)。
  
  卷三如水文学静有声(游记、杂文、评论、报告文学、青少年励志、文学理论及创作实践探析等13篇)。
  
  卷四梅花香自苦寒来(影视、报刊评共6篇)。
  
  此外,就是序言(2篇),后记(1篇),附录(3篇)。
  
  此书经历了很久,周折很多,结果竟如此简单,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也许是上天之手对辛劳之我伸出的一点援助吧,感谢上苍!感谢世间的一切真诚和美好!如此,尘埃落定,大地归寂,一切行将结束。早想出一本集子了,2004年就开始谋划,不过那时是散文集,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先出评论,按有些评家的话说,这也不意外。——本来我也先要做好这个,把对别人的事做了,剩下自己的好说。同时也算是投石问路,为后面开个好头吧!
  
  本书取名《说长道短集》,是对平民作者的评论,为底层文学的鼓呼。这是我评论的基础,训练的贮备,也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我也祝自己扎稳根基,不断进击,更有好运!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得感谢这次支持我出书的一切因素,我虽没一一记下你们的名字,但我让因你们而有的这些成果在本书中得到永恒!(2013,8-9新居-清江河)
  
--------------------
附:文学评论集《说长道短集》目录
鞭励人心需有爱(序1)       柏青  
有难度的解读以及做人风骨(序2)  王克楠  


卷一 波涛不惊见浪涌
4+2:巧遇与荒唐同在  
伟大而圣洁的母爱之花  
揪人的心痛和美丽  
波涛不惊见浪涌  
人物活,小说活  
无可奈何花落去  
移民命运史,地域风情图  
陶钧文思贵虚静  
从简约到奇崛  
再读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  

卷二 长卷漫开品沉香  
驾驭文字天马的骑手  
神性文字,锦绣华章  
个性与特色,艺术之极致  
故乡的另类思考与表达  
酒已淡,而情正浓  
感慨:文字的穿透力量  
烹调意象大餐的厨师  
凿通人生的长河  
寻找:一场永不磨灭的灾难性记忆  
好一个文学情末了  
潇洒写乡村  
散文的味道  
仁厚之人,仁厚之文  
温婉之文,悠远之思  
快节奏,小图景,泛写意  
长卷漫开品沉香  
优美的民俗风情画  
微型非微事  
清淡与醒心  
情悠悠,晃悠悠,沉悠悠  
惨淡与忧伤:生活的油与盐  
心底的歌谣  

卷三 如水文字静有声
水样文字,水草大观  
间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  
诗情画意写秋韵  
景之水,水之景  
激情燃烧阿拉善  
如水文字静有声  
满纸调侃味,一部奇女书  
明快而简练,言近而旨远  
读《梅本无意》想到的几个关键词  
文学确需鼓呼  
“匕首”“投枪”齐射恶  
云淡风轻自有情  
当醒者,著醒文  

卷四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亮剑”精神的实质在哪里  
一个感人肺腑的影视新形象  
观老片《红高粱》  
读《中国散文报》创刊号  
梅花香自苦寒来  
情洒西部铸风流  
为民办刊,办刊为民  
为平民文学鼓与呼(代后记)  

附录1:一篇评论引发的互动  
附录2:主要作品(文学评论)目录  
附录3:众人评 说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3-10-23 11:1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10-18 16:07 | 只看该作者
秋叶先问老师好!待秋叶细读! :handshake
3#
发表于 2013-10-18 16:32 | 只看该作者
平民,是一个兼具政治学意味和经济学意味的名词,在精确筛选并严密堵截“敏感字符”的时代,“为平民作者评论”,就有引发别人诸多“敏感”联想的可能,是为遣词不慎。
文中要义及所列目录表明该书评所涉范围主要在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作品鉴赏、文学批评、人文合论诸端,并无明显的政治学和经济学旨趣,故,“平民”一词所用不妥。
无论何种书籍,作者出书的意图可谓一言难尽,但若将其置于最基本的意愿,仅视作梳理从文之道、整理一家之言、集成施惠与人、日后有补于世、做人无愧于己,则善莫大焉,盖无复他求耳!
欣赏大作,即颂秋安!
4#
发表于 2013-10-18 16:3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浏览之下,为这样敢于坚持自己信念与梦想的精神感染,问好!祝福!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李兴文 的帖子

谢指点。我斟酌下。
6#
发表于 2013-10-18 17: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梁老师!
7#
发表于 2013-10-18 17:34 | 只看该作者
祝福文集早日出版!
8#
发表于 2013-10-18 17:5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老兄。敬佩你这份执着。
9#
发表于 2013-10-18 18:42 | 只看该作者
为他人做嫁衣的好老师,问好!支持您的!
10#
发表于 2013-10-18 2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3-10-18 17:14 发表
谢指点。我斟酌下。
平民[píng mín][url=] [/url]


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定义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没有任何特权或官职的自由人。也不是古时释义的贵族或官员,都称平民。
píngmín
[common people] 普通老百姓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宋· 苏轼《教战守》
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争执

本义
本义是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书·吕刑》:“ 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孔 传:“延及于平善之人。”《汉书·食货志下》“弋猎博戏乱齐民” 唐 颜师古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宋 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兵官大执平民为贼,冀以成赏,君明其无罪,尽释之。” 康有为《大同书》丙部:“ 欧洲中世有大僧、贵族、平民、奴隶之异,压制既甚,故以 欧 人之慧,千年黑暗,不能进化。” 巴金《海的梦》:“许多和他同住在 巴黎贫民窟里的 犹太 平民,到法庭去叙述那些惨痛的事实。”
平民百姓
《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别称
古代平民(Populace)的别称:
u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u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u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u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u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u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3-10-18 21:19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3-10-18 22:33 | 只看该作者
为平民的书写需要耐力,为平民的努力需要付出,诚挚的情感源于执著的追求。成功和结果之间,往往过程最令人回味。恭贺梁老师。
12#
发表于 2013-10-18 22:52 | 只看该作者
写评不容易,出书更不容易,祝贺梁老师!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秋叶 于 2013-10-18 16:07 发表
秋叶先问老师好!待秋叶细读! :handshake



谢谢。多指点。
14#
发表于 2013-10-18 2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3-10-18 20:52 发表
平民[píng mín]  


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
定义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没有任何特权或官职的自由人。也不是古时释义的贵族或官员,都称平民。
平民 píngmín
[common people] 普通老百 ...


    谢谢迎春,对于梁老师选择书名,我的理解“平民”就是一般的业余作者,不是那些已经有了知名度并且在“中国作协”“各省作协”担任职务的写作人,换句话说是“民间写作者”。
15#
发表于 2013-10-18 22:55 | 只看该作者
星钧真是有心人,终心想事成。祝贺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 12:31 , Processed in 0.08364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