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79|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蔬果册】二:剪剪黄花秋后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5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内能容数百人。”这是宋人郑清之的一首诗。在我看来,做一则灯谜,正合适。
  
  诗里的冬瓜,少了风花雪月的浪漫,略含些憨厚与豁达。无可否认,这是冬瓜的品性,古人诗境,多有自寓之意,难保此诗,非郑清之胸怀的自喻:简单、粗犷与豁达。
  
  这像及山里汉子的品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声朗笑。倘若与谁生了罅隙,痛骂几句,几碗酒肉,又是拍肩贴心的好兄弟。
  
  土家山寨里,冬瓜与南瓜齐名。家家的婆姨都在万朵渐醒的初夏,捡一个清亮潮润的早晨,挑选菜园的一角,栽下从集市上买来的幼苗。而娃娃们,在等待的欢喜里,有事无事,总爱跑去菜园,蹲在幼苗的旁边,看她生长。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她好像一点变化也没有,单等我们熟睡时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呼啦一下,就长高了,长出了新的叶子,新的藤蔓,又忽地趁我们不注意,就爬上了爹特意为它们搭的木架,爬上了,盖满茅草的偏厦的房梁顶。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场雨后,或者,几缕风声中,于青绿的藤叶间,几朵染了浅黄的小花,欢欢喜喜地开了,招招摇摇地站在夏日的清风里阳光下。若山野的小女子,洒脱靓丽。嫩绿的须蔓你挽着我,我挽着你,你缠着我,我缠着你,在枝叶间,调皮地穿来绕去,从这片叶子下钻进去,又从那朵花地下冒出来,做着快乐的游戏,乐此不疲。
  
  娃娃们是它们亲密的伙伴,喜欢藏冬瓜的架子底下,追着从枝叶间掉落的阳光的碎影和它们捉迷藏。
  
  过不了多久,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小小的冬瓜,一个一个地从花萼处钻出来,顶着淡黄的小朵,在我们日日的期翼里由小变大,渐渐长成母亲的盼望与欢喜,圆嘟嘟,白胖胖,披着一身白霜。
  
  这是我对冬瓜,童年蝉鸣一样唯美的记忆。
  
  冬瓜在山寨,一如山里的石头一样普通。家家都有,户户不缺。乡下人的炒菜方法,也原始蒙昧,从园子里的冬瓜架上摘了,摁在厨房的楼板上,仅着自家能吃的大小,横着一刀剁下去,剩下的,随手放在角落。只将要食用的部分,用锅铲刮了冬瓜身上的白霜,或者,削了皮,还得将里面的瓜瓤掏出来,把冬瓜籽在水中洗掉,瓤依旧留着,和瓜肉一起清炒。用不了多久,就是清香满盘。小时候,最喜欢吃冬瓜的瓤,绵软软,滑溜溜。
  
  城市的饭馆里,冬瓜的做法,可谓五花八门,什么烤鸭烧冬瓜、冬瓜蛋黄羹、水晶冬瓜饺、红烧冬瓜、酱冬瓜等等,枚不胜举,甚至,还有消暑养颜冬瓜茶。黑糊糊的一碗,也不知道里面添加了何物,是不是只借了冬瓜之虚名。
  
  大姑,是很会做冬瓜的,先生第一次跟我回家,去大姑家做客,大姑买了新鲜的排骨,从园子里摘了红艳艳的朝天椒和一个冬瓜,做了排骨炖冬瓜,害得如今先生无论在哪里吃饭,就想点排骨炖冬瓜,可每次从饭桌下来,总说,不如大姑的手艺。殊不知,大姑的排骨炖冬瓜里,有对离家多年独自在外的我的疼爱与牵挂。
  
  随着岁月,飘离潇湘。在西北远塞,亦是有冬瓜的,只是,北方的冬瓜,实在生得有些勉为其难。像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头大肚子大,鸡胸。平白让人看着多了些油腔滑调的世故与藏奸,远没有南方的冬瓜长得如庄稼孩汉子一样膀大腰圆,敦敦实实,憨憨厚厚。
  
  许是对故乡的念想,每每去菜市场,即使不买,也会对冬瓜多看两眼。像是与来自故乡的旧友对视,颇为亲切。只是,市场内的冬瓜,往往被菜贩子们瓜分成了零碎的小块,有的还被削掉了皮,白生生的肉,就那么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端生起怜惜之意,想起故乡园子里那些在枝叶间,自在生长的冬瓜,恍然惊觉人世的诸多不堪。
  
  冬瓜,我喜食。只是从来学不会饭馆里的花招,来一个“冬瓜蛋饺扇贝汤”,或者“薏米冬瓜排骨汤”。只是沿袭了土家山寨的做法:清炒,或者排骨炖冬瓜。做菜的技术,不敢恭维,更无母亲和大姑的味道,算是一份铭记与传承罢,在异乡的繁芜与嘈切里,忆忆故乡的简单淳朴。
  
  百度里,冬瓜的功效可不少,降糖降血压、护肾护肝、降脂减肥美容等等,当属减肥与养颜为女性所喜。《本草纲目》认为用冬瓜瓢“洗面澡身”,可以“祛黑斑,令人悦泽白皙”;冬瓜仁能“令人悦泽好颜色”。初知,颇有些憾意,母亲定是不知的,不然,我们幼年时,怎不拿来为我们洗澡擦脸,倘如此,此时的我们,会不会肤白如雪呢?冬瓜籽,还是旧时女子的面部美容常用药,想来,这东西,农家女子,定是不晓其功效,不然,岂不比那些富家闺秀“近水楼台先得月”?个个肤若凝脂,美若天仙?
  
  百度里,还有一则与冬瓜有关令人莞尔的传说故事: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这“冬瓜”还颇有些不好调理,居然不肯受神农氏所赐之名,主意正得很。
  
  《史记》里,并无此记载,大抵,民间的传说,总是要有些味道,方能为百姓所喜闻,冬瓜之名声,也赖此扎根泥土罢。
  
  突兀忆起童年里,一个小名叫“冬瓜”的伙伴,前几年,和山寨里的许多人,远离家乡,和传说中的冬瓜一样,四海为了家,不知如今的他,还是不是“南方的冬瓜”,朴实憨厚。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3-11-15 15:2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11-15 16:23 | 只看该作者
啊,抢了个沙发!
3#
发表于 2013-11-15 16:32 | 只看该作者
嗯,我坐板凳静赏。
4#
发表于 2013-11-15 16:43 | 只看该作者
猜谜:黄冬瓜,跌落棚,猜得出,由你撑。
5#
发表于 2013-11-15 19:10 | 只看该作者
由物及人,『一个小名叫“冬瓜”的伙伴』,妙。
6#
发表于 2013-11-15 21:09 | 只看该作者
看见晰子的冬瓜,巧的是前几日乡下的朋友送了一个大冬瓜给我,一直放在办公室,每日看着它,想着用来炖排骨应是不错,但也只是想想,并没有付诸行动。那么大一个冬瓜,我都抱不动呢。昨天终于被一个朋友开车带走了。
7#
发表于 2013-11-16 09:39 | 只看该作者
我菜园里种了几棵冬瓜,有一个结的跟水桶一样大,跟几个要好的分着吃。墙角有一棵没来得及秋后拉秧,就又结了一个小的。真是泼实啊。
8#
发表于 2013-11-16 09:43 | 只看该作者
看是说冬瓜,细品,可得意外收获。
9#
发表于 2013-11-16 12:29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关于冬瓜的传说很妙。
我一直不太喜欢吃冬瓜,感觉挨着皮那层白色的软软的东西像肥肉。
10#
发表于 2013-11-16 17:0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冬瓜的皮尚嫩,可以切得厚一点,捎带点瓜肉,再切成丁,与辣椒丁、豆豉同炒,脆、香,别有风味。这道菜叫“随便”,可以随便再加进什么东西,比如胡萝卜丁、香菇丁……
11#
发表于 2013-11-16 20:23 | 只看该作者
浅浅淡淡的随笔,纵横交错的笔意,颇具散文意蕴。
12#
发表于 2013-11-16 20:48 | 只看该作者
在市场上,冬瓜常是切开来卖,整个的太大,一个人要不了。买一块回家,切片涮锅也不错的。
13#
发表于 2013-11-17 0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16 17:09 发表
如果冬瓜的皮尚嫩,可以切得厚一点,捎带点瓜肉,再切成丁,与辣椒丁、豆豉同炒,脆、香,别有风味。这道菜叫“随便”,可以随便再加进什么东西,比如胡萝卜丁、香菇丁……


又在纸上谈兵的吧。
14#
发表于 2013-11-17 1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17 09:31 发表


又在纸上谈兵的吧。


这个可以有的,肯定有的。
15#
发表于 2013-11-17 14:07 | 只看该作者
不大喜欢吃冬瓜,但有一种自己发明的吃法,买一斤冬瓜,削皮,剜去靠瓤的很大一部分,只将靠近霜皮的硬气又脆生的冬瓜,切成两公分宽,四公分长,半公分厚的片儿,以调和油爆炒片刻,撒些葱花和盐,装盘即可开吃。
(只是太浪费,所幸不大吃冬瓜,一个夏天吃一次尝鲜而以)

还是种瓜给人惊喜,晰子童年里,冬瓜那个长势,太惊喜人的眼睛和心情了。
这文字仿佛天生地长的,羡慕,学习,欣赏并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03:55 , Processed in 0.06842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