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5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范仲淹幸运遇继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仲淹幸运遇继父


    如果说有一个好父亲比较幸运,那么遇上一个好的继父则是幸运中的幸运了。所以有时女人改嫁,只要她身边带着个孩子,她就会反反复复思前想后,惟恐改嫁后的那个男人小心眼,自己吃苦受累倒还在其次,倘若孩子为此受尽非难,毁掉一个孩子一生的前途也未可知,要真是那样的话,实在是人生的一步错棋。

    范仲淹小时也是随母改嫁,在这方面,应该说范仲淹是比较幸运的,他遇上了一个深明大义的继父。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当时任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节度掌书记,是一个掌管文书信件等差事的小官。范墉先娶陈氏为妻,陈氏病故,后又继娶谢氏为妻,这就是范仲淹的母亲。只是谢氏也命不好,在范仲淹二岁那年,范墉不幸病逝。范仲淹的母亲守丧两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平江府做推官并新丧妻室的朱文瀚。

    虽说在封建社会妇女有三从四德束缚着,特别是女性结婚后倘若改嫁更会让人另眼相看,但不可否认,女性的改嫁也是会受社会大气候影响的。在唐宋时代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开放,使得妇女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极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婚姻思想开放,贞洁观念相对来说比较淡薄,可以大胆自由地追求爱情,寡妇也有改嫁重新选择自己爱情的权利。当时范仲淹的母亲也随了社会的主流,于是在婚姻爱情方面也有了敢于重新选择自己情感的机会。

    范仲淹的母亲遇上朱文翰也是一种缘份,也并不是说她寡居两年来心情无动于衷,恰遇着朱文翰就一见钟情了。在这方面,她肯定有自己的比较与选择,一方面她要为自己的婚姻考虑,另一方面,她更要为自己四岁的儿子考虑,这种抉择不一定是表现在行动上,起码在心理上肯定是会有的。

    谢氏带着四岁的儿子改嫁后,范仲淹也改随了继父的姓,姓朱名说,取名朱说(同“悦”)。后来朱文翰辞官回家,谢氏便带着范仲淹回到朱文翰的老家——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

    范仲淹在邹平长山随母亲呆了几年,转眼到了范仲淹上学的年龄,朱文翰便送他到本村的私塾学习。只是后来的家庭生活越来越不宽裕,朱家兄弟姐妹多,又都年幼,朱文翰也日渐苍老,家中进的少去的多,家庭经济状况可见一般。范仲淹的母亲谢氏是个贤惠的媳妇,她除了自己勤俭节约勤劳持家外,还想方设法让范仲淹也学些手艺,这样一方面可以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孩子将来谋生的手段。开始的时候,范仲淹也是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的,于是就听话地到继父安排的一个店铺里当学徒工。只是才干了一个多月范仲淹就不想干了,并不是说范仲淹不能吃苦耐劳,只是在店里干活,整天和一群商人打交道,商人的虚伪奸诈的作风让他实在看不惯,他不想让自己永远沾染这种习气,所以他能做的就是赶紧回家远离这种人。回到家后范仲淹便把想法告诉了母亲,自己不想做学徒工了,他请求母亲继续允许他上学读书。

    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作为继母的谢氏也无所适从,即便她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也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关系和生活状况。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朱文翰,他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点头,所有的期望都是白费。也就在这时,深明大义的继父朱文翰发言了,他非但没有责怪范仲淹逃避劳动,反而还夸奖范仲淹有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并支持他继续求学读书。在当时的家庭状况下,朱文翰完全有理由拒绝范仲淹,不让范仲淹读书,毕竟这么一大家子人,有时吃饭都没着落,还想读书,似乎是在给家里出难题。再说,自己家的孩子都不读书了,你外来的孩子还想读书,真是有点意想天开,想法为家里挣点钱那才是最为实用的。可深明大义的朱文翰没有那样做,他做出了一个真正的父亲最伟大的决定——继续让范仲淹去读书。

    这样,在继父的支持下,范仲淹重新回到当地的私塾,重新开始了他的求学路。只是随着范仲淹对知识的渴求,当地私塾已经不能满足他对求知的需求。一天邹平县城里传来消息,说是邹平长白山上的醴泉寺有个高僧,不但德高望重而且学识渊博,跟着他学习将来肯定成就不小。范仲淹听了很是高兴,于是决定进山求学。范仲淹到了醴泉寺,与高僧见过面,见面后,高僧见这位青年志向远大且谈吐不凡,便决定留他在寺中读书。

    只是继父日渐年老,家景也日渐拮据,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在求学期间,范仲淹不愿给家里增添压力,他很多时候只是每天煮一碗粥,等粥凉了把粥划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后来“划粥断齑”的故事。

    范仲淹在邹平醴泉寺读书的第三年继父朱文翰便因病去世,范仲淹办理完父亲的丧事继续到寺中读书,后在来高僧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又去了应天府(今商丘)书院读书,时年23岁。

    范仲淹的少年及青年时代是在邹平长山与继父相伴的过程中度过的,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应该说范仲淹是幸运的,他幸运地遇上了一个好继父,如果没有继父朱文翰深明大义的决定,便不会有范仲淹继续求学的幸运之路。因为有了这种幸运求学的历程,从而为他以后壮志凌云的胸怀谱写了很好的序曲,更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微雨清音 于 2014-1-24 21:2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4-1-24 21:26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一位继父,无疑是范的幸运,这个继父该是范生命中真正的贵人。
3#
发表于 2014-1-25 10:06 | 只看该作者
家庭这块大抵是相似的,我估摸着范的母亲也绝非一般妇人。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该让今天的读书、做官的人好好反省反省啊!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摇曳风铃 的帖子

感谢风铃老师,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一孔 的帖子

感谢一孔老师,现在多几个这样的范仲淹就好了。
6#
发表于 2014-1-25 10: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阿军娶的是一个怀了别人孩子的老婆,他说,如果生个女儿就养着,是个男孩就送人。
7#
发表于 2014-1-25 10:27 | 只看该作者
先占座,慢慢读。
8#
发表于 2014-1-25 12:45 | 只看该作者
宽厚仁慈的继父实属少。
9#
发表于 2014-1-25 15:40 | 只看该作者
范仲淹的那句话让一代代人对他仰视。那真是大男人的胸怀,清官的心声。
我还真不知道他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能遇到这样一位继父真是他莫大的福分。血缘关系很重要,人品更重要。尤其对于一个孩子的性格的影响,对于未来的发展。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时光安然 的帖子

一般男人大都很难接受这种情况:自己的老婆,别人的孩子。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清荷吴霜 的帖子

是的,所以是非常值得讴歌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南山菊 的帖子

是的,人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贵人,范仲淹的继父对于范仲淹来说也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13#
发表于 2014-1-25 18:59 | 只看该作者
范仲淹是个才子,有个好样的继父为其成才奠定了基础。文章论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感谢张奇老师。
15#
发表于 2014-1-26 20:51 | 只看该作者
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作为继母的谢氏也无所适从

继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6:45 , Processed in 0.1292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