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12|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可忽视的“另类”鲁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31 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2年底以来,已有近七十多位才气过人的齐鲁大地文坛新秀陆续加盟到中财论坛,他们的到来可谓中财的最宝贵的财富,由此给中财论坛迎来了她的最为辉煌。对于他们,我们则称之为“另类”鲁军,“另类”鲁军的成员至今一直活跃在中财论坛各个领域,如今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已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另类”鲁军文学,非常值得推崇、值得关注。
   
  不凡先看看山东的文学创作史,那些令人崇敬的老“鲁军”,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便显示出了自己深受齐鲁文化滋养的特点,这使的他们用全部的精力来当时多灾多难的土地和在苦难中挣扎的普通百姓,为底层的人民呼吁。比如,写出过具有个性解放和反封建意义小说《玉君》的杨振声,他写得更多的则是反映社会底层百姓疾苦的作品,被鲁迅称为“极要写出民间疾苦”的一位,在当时,杨振声的小说红极一时,也是老鲁军的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广为后人传颂。
   
  如今,齐鲁大地的文学作品创作借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打造着新时期文化的亮点,备受人们关注。这也就是山东文学史上的新“鲁军”,新“鲁军”主要以吴金良、刘玉栋等一批作家,活跃在山东文坛上,创作出了具有一定时代价值的作品。吴金良是当代写实型小小说作家,他的早期成名作《醉人的春夜》写的实际上是百姓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它的立意清浅直露,但这篇作品展示了吴金良最喜欢用的构思技巧--先抑后扬。这个技巧在吴金良以后的创作中有了更熟练更有成效的运用。刘玉栋对乡土时代的观照和叙述有着令人惊讶的成熟和老练,他的《我们分到了土地》、《跟你说说话》等赢得一片叫好声。

  张炜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胶东乡村的黑土喂养的大的他勤奋笔耕,他于1986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古船》,以厚重、邃远、饱满、丰实的书卷醇香沉醉了无数读者的心。这以后张炜又陆续完成了《家族》、《九月寓言》、《柏慧》、《外省书》等,无一例外地成为广大读者最心仪的作品。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权威统计,从1987年到2003年期间毕业的历届大学生中,无论科别与否,十个人就有5个人读过张炜的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古船》、《外省书》等开阔而严谨,在人物塑造上追求饱满而自然。

  刘玉堂也是当今很有影响的作家,1993年前后,他创作的“钓鱼台”系列小说一部部新鲜出炉,特别是《上海文学》杂志连续刊发了他6个中篇之后,文坛对这一道道别有风味的“乡土菜”为之一惊。评论家们认为这组“新乡土小说”在取材、立意、结构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是对传统乡土小说的继承和超越。

  人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赵德发从1993年开始以描写土地、关注农民为己任,动用他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充分的文学准备,开始了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的创作,讲述的都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北方农村的故事,三部长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中国农民上百年来艰难跋涉的历程,使“农民三部曲”成为当代长篇小说领域的“田园绝唱”。

  “另类”鲁军则活跃在中财论坛,他们继承了新老“鲁军”的优良传统,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体现在小说、散文、诗歌的创作上,对于小说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们出众的想像力和特殊的语言才华;比较有成就的是以山里娃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文学爱好者。山里娃先生的《清水微纹的日子》等小说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叙述风格,提供了一种新异的审美体验;乡村经验和讲故事的使他的小说更帖近生活,他的小说选材广泛,涉及面广,大有从农村题材写到市井故事。山里娃的小说总是有着泥土的香味和浓得化不开的民间情调,他编故事的水平和令人忍俊不禁的民间经验合谋构成一种叙事魅力;他的代表作《六婶》写得就比较成功,文中所刻化的主人公六婶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聪明、美丽动人,她的不足就是一个在权力的威淫下的牺牲品,不敢深爱自己心中的四川哥,却将自己的美好的青春给了长得“很矮,周身黑的淌油”的汉子,对石榴的一生的描写,其实也是农村妇女的活生生的写照。

  而袁和鲁先生的小说《味道》、《 边缘》里,见其叙事举重若轻而充满智慧,产生不尽情感和思想的回味,充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鲁先生不仅写小说,在杂文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他的《诚信:守望这方天宇》、《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安全:生命的拷问》、《好一个“烦”字》等文章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具有相当的洞察力。以郭敏、若荷等一批女性作者,她们的写作与当前的女性文学潮流有了直接的对话与融合;还有活跃在论坛上的半树、达亮、爪哇岛、郭敏、龙侠、一楠、羽佳、房子等,他们的作品在论坛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另类”鲁军的突起,给山东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请看来自齐鲁大地的朋友如何评价“另类”鲁军的:
  
  谈到山里娃先生的作品,梦游太虚版主袁和鲁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山里娃站在现实的角度,他的小说有机地把对乡土乡民的赞颂与描写与美丽的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顺应了人们对乡土文学的需要,正是从这个立意上来说,显示了作者的更高创作境界。在谈到纪慎言的小说创作中,袁和鲁先生在他的《用心灵感受生活 用智慧塑造人物-------浅评纪慎言的小小说》是这样评价纪慎言先生的文学创作:纪先生的许多作品都能从身边找到原型。他想用“小小说”的方式来重现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小小说的方式,给广大受众以心灵的感悟,以不谐世事的警惕,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们以精神食粮,从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不少人认为,小小说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极其本色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应该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袁和鲁先生在他的《魂牵梦绕总关情--简评若荷的短篇小说创作》一文这样认为:若荷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艺术素养的业余写手。她关注历史,倾听时代脉音 ,体悟人生百味。用一篇篇艺术化、个性化的叙事文本表述她对世情变幻下的人生、人性、理想、爱情、家庭、生活、社会等的观察和思考,逐渐汇成大众化的心声、愿望和观感。她的小说时空跨度不是很大,目前创作的小说作品《五奶奶》 中的“1947年,国民党新五军一部侵占泗南,区公所人员撤至鲁中,不久,该区撤出人员返回泗南,坚持敌后斗争。区长张文栋离职南下。张文栋,就是我的五爷爷。”作者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最后点出这点。这应是她目前小说中时空跨度较长的一篇。   

  对于半树先生,等待戈多在他的《孤独而敏感的叙述者--读半树散文》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半树先生对象征有一种偏爱,如,用一条静静的河流象征内心的宁静,用镜子象征人不能失去自省自察的精神,并行的铁轨象征两颗心虽能相互感知却不能相互碰撞。对于这些象征,我认为有些来得自然贴切,如《静静的河水》等,但也有一些却失之生硬牵强,比如《并行的铁轨向着远方》。在文章中,为了使表达作者的对那段若有若无的感情的理解,就安排了铁轨这个“角色”,以诠释自己的理念,但我认为这样的诠释显得不够自然,感觉不是从情景中引申出来的,有为象征而“象征”的痕迹。而杨献平先生在他的《充满前途的写作--半树散文读评》一文中认为半树的散文语言是内敛的,沉着的,有着一种去粗存精,被打磨了的光亮质地。他的《记忆的片断》、《静静的河水》等文字,沉着的词语和饱满的情绪使得整个文本内涵丰厚,意蕴悠长。特别是《记忆的片断》一文,在我看来,已经具备了相当自觉的文本和散文语言意识。他从容的开阔,不动声色的叙述和穿透,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感觉。

  与山里娃类似,一楠也是写实型小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奇人奇事。他的小小说的材料仿佛是直接从生活土壤中采撷的带着露珠的枝叶和花朵,活跃在他的艺术世界里的几乎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一楠的小小说给读者的审美刺激应来自哲理的启迪而非具象的生动。周铁兵的《祸起“红门”》小说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舒适感。俗话说,文如其人,试想想看,周铁兵如没有一定的生活是很难捕捉到的,他们挖掘出的乡村题材为广大读者所熟知,读之收益非浅,既品尝了绝妙的文学作品,又让人们学到了文学创作的技法。

  “另类”鲁军的突起不可小视,她代表着山东文学创作中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我们也应当看到,“另类”鲁军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比如创作的面窄、题材的单一、语言的枯涩、想像力的贫乏等问题都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作境界是另类鲁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更为宽松的文化氛围和文学环境,如何给予他们更为切实有效的支持是新老“鲁军”众望所归的事情。

  因此,“另类”鲁军的突起不可忽视,她是活跃在山东文学及中财论坛上一支劲旅,“另类”鲁军的文学作品创作犹如雨后春笋,需要多方的呵护和激励才能更好地它们破土而出。活跃在中财论坛上的“另类”鲁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财论坛为他们提供了这片耕作的“土地”,还需要他们去辛勤耕作,也给“另类”鲁军的文学创作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至今,“另类”鲁军成员依然活跃在中财论坛,他们是:yushu369、一楠、羽佳、房子、王迩宾、筱桦、海怡、青鸟、一鸣、纪慎言、谭其森 小如、张光茫、爪哇岛、江南行、云亮、赵方新、姜仲华、半树、李华丰、红枣、仲继合、杨成军、舒桐、兰心、王一、山里娃、龙侠、魏志国、水没有翅膀、若荷、南岸、苦雨、向隽、绿萼君、雨霖铃、紫玉儿、托耳思太、达亮、袁和鲁、周铁兵、卓儿、京杭、独龙一世、冷眼看、青枝绿叶、板儿砖、牧歌、郭敏、免费虾贫、倾城之薇、清逸一枝秀、闲云野鹤、三鉴客、论剑书生、清茗、林下客、达亮、宋川、小舞、思小农、依然、董福寿、王坚平、江上渔者 SUNFLOWER。

参考文章:
   
李树生《题材拓展与立意艺术--吴金良小小说创作论》
杨润勤《凝眸文坛“鲁军”》、《刘玉堂:醉心乡土》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8-31 00: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王兄这么一篇概括分析性的文章,感觉不错!问好!
3#
发表于 2004-8-31 00:4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导航仪:))
4#
发表于 2004-8-31 05: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王兄对我们山东作者的鼓励和肯定,虽然有点受之有愧,但以后会更加努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05:2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楠 发表
支持王兄这么一篇概括分析性的文章,感觉不错!问好!

谢谢一楠版主一楼支持,让我感动。
6#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05: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花相似 发表
我的导航仪:))

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05:3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郭敏 发表
谢谢王兄对我们山东作者的鼓励和肯定,虽然有点受之有愧,但以后会更加努力!

谢谢,其实你的文章很不错了,在山东女性作者当中来说了不起,建设要向你学习。
8#
发表于 2004-8-31 05:33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早呀,王兄?
9#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05:3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郭敏 发表
这么早呀,王兄?

早上好,你不也早吗?谢谢你支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05:5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楠 发表
支持王兄这么一篇概括分析性的文章,感觉不错!问好!

再次对一楠版主的支持表示感谢!
11#
发表于 2004-8-31 06:19 | 只看该作者
朴实而又感人、精彩而又直率是鲁军的一大特色!
支持建设好文!
辛苦啦!
12#
发表于 2004-8-31 07:01 | 只看该作者
哈!看晚了,这几天心里一直在等待你的新文呢,却不料新文今晨早已热气腾腾出炉!支持!!先支持后拜读……
13#
发表于 2004-8-31 07: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哈!看晚了,这几天心里一直在等待你的新文呢,却不料新文今晨早已热气腾腾出炉!支持!!先支持后拜读……


支持,谢谢王兄!
14#
发表于 2004-8-31 07: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建设兄,整篇文章写的很投入,也很大气,除了对俺的评价有些过誉以外,其他的评价中肯而真诚。感觉特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迈阿密的寒冷 发表
朴实而又感人、精彩而又直率是鲁军的一大特色!
支持建设好文!
辛苦啦!


谢谢,感谢朋友对我的一贯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09:30 , Processed in 0.10111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