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礼”不拒 ,“名节”何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18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礼”不拒 ,“名节”何修?

  文/颜崇道

  《南湖晚报》消息,因犯受贿罪,海宁市安监局原副局长卢朱平、原行政审批科科长董明祥、原行业监察科科长陈国荣、原监督管理科副科长董建平,现已被海宁法院一审判处5年6个月至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没收2.5万至3.5万元不等的财产。案发后,4名被告都后悔莫及地说,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他们都抱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收个小礼”风险不大,即使暴露,违纪不违法。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积少成多,最终在不知觉中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近年来,中央频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禁令,对公务员严要求——划“红线”设“紧箍”亮“警示”。但卢朱平之流却抵挡不住小恩小惠的诱惑频频触电落马。“小礼”不拒,于是,越收越顺理成章,越收越没有压力,最后发展到对所有的送礼行贿都来者不拒,从最初的几千元、几万元,到后来的几十万元甚至一套房子都敢“笑纳”。

  常言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一根一根积累起来的。一些官员认为互送土特产礼物、互寄贺卡等“小礼”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算不上收受贿赂,来而不拒,收而不惧,甚至觉得心安理得。久而久之,淡忘了为官之名节,松懈了廉洁自律之要求,目无法纪禁令,最终陷入“礼尚往来”的“包围”之中,腐化变质,落入权钱交易的泥潭,以致锒铛入狱。官员能否抵制住诱惑,对“小礼物”的态度很关键。须知“小礼物”也能惯出“大毛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政清廉之名节,也会“溃”于“小礼”不拒。

  “小礼”不拒,“名节”何修?清代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被康熙大帝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为官期间,常见各地官员竭尽巴结之能事,纷纷以奇珍异宝相赠。为杜绝此风,他就写下了《禁止馈送檄》以警示自己与同僚。文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脂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的檄文现在读来还仍有教育意义。

  张伯行,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把自己的名节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作为新时代的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不为“小礼”动心,多虑“名节”才心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4-8-18 21:5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文字有理有据,也精练紧凑,有现实意义。老虎自然引人瞩目,但是苍蝇现已成群,且就在棚户区站桩,所以更是直接祸及贫下中农,该打!
3#
发表于 2014-8-19 12:35 | 只看该作者
例证鲜明,古今结合,文短意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5:1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版主关注!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夏冰


    谢版主,敬请指教!!
6#
发表于 2014-8-20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颜崇道
不客气,期待你更多精彩。问候。
7#
发表于 2014-9-18 09:57 | 只看该作者
 张伯行,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把自己的名节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作为新时代的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不为“小礼”动心,多虑“名节”才心安。



:)不错
“名节”事多了。何止官员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7 03:58 , Processed in 0.1698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