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些远去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4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10-26 13:27 编辑

  记忆是什么呢?是一缕阳光,一片飘零的黄叶,还是故乡村里那口古井、村头那棵老树?有些记忆是清晰的,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有些记忆随着一些物件的消失,也随之远去了。

  一、
那些高粱秸秆

  在北方广袤的大地上,种植比较多的恐怕就是玉米、高粱了。到了秋收季节,田野里,山坡上,到处是一片一片成熟了的玉米、高粱,黄灿灿、红彤彤,把北方的土地妆扮得妖娆而迷人。那时,我只知道,玉米、高粱是北方人们用来果腹的主要粮食作物。岂不知,玉米掰下的皮,高粱收割后剩下的秸秆,都被那些心灵手巧的人们,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用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又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具,用现在的话说,既经济又环保,是宝中之宝。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高粱红了,人们把高粱收回家,放在院子里。把一个个沉甸甸的高粱穗掐掉,一摞一摞捆好,一层层摆放在早已搭好的架子上,晾晒、风干。日渐寒冷的农家院子里,立刻有了生动的色彩,红红火火的,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平常的日子。

  我奶奶就是一个用高粱秸秆制作用具的高手,每年秋收之后,也是她最忙碌的日子。那些被掐去高粱穗的秸秆,没有了用途,堆放在一边,准备冬天用来烧火。奶奶就会从中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可用的,去掉表皮,按照秸秆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分别捆成捆,放在阴凉处,让它们自然晾干,等待使用。慢慢的,秸秆的表皮会泛出或金黄、或青中带黄、或黄中染红的色泽,光滑而细腻。成为制作生活用具绝好的材料。

  秋收过后,进入冬闲。男人们守着火盆或者蹲在太阳底下,抽着旱烟袋,一袋一袋地吞云吐雾,悠闲唠嗑,等待太阳偏西,吃饭睡觉。奶奶和那些女人们却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守着针线笸箩,行针走线,做鞋缝衣服;有的就找出那些早已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具,替代旧的,添置新的,让自己的家里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寒酸。

  用高粱秸秆制作的,最常见的是“锅盖”。这种制作通常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耐心。一根长长的针,一团细细的线,一捆选好的粗细、长短差不多的高粱秸秆,足矣。制作锅盖,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一根根的高粱秸秆用细细的线绳钉在一起,坚挺、牢固、耐用,虽然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没有一定经验的人是做不成的。我看见奶奶手指上戴着一个铜制的顶针,捏着一根长长的针,飞针走线,很快就将一排秸秆钉结实,尔后,横一排,竖一排,将两层叠钉在一起,一个锅盖就完成了。就像她们每天纳的鞋底,那些从容自如,那么成竹在胸。哪一根秸秆放在中心,哪一根放在边缘处,都事先想好了。针线在锅盖上顺着什么方向行走,走出一个什么样的图案,仿佛都提前设计好了图案。不假思索,手到,针到,一线而过。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样子,不由心生感叹,这就是奶奶最为平常的日子。一针一线走过,一点一滴做起,把那些艰辛的日子梳理得不悲不喜,不疾不徐。

  制作一个什么样的锅盖,在选料时就已经想好了。制作完成之后,切割成什么形状,也是事先就想好了的。用针线将一根一根高粱秸秆钉在一起,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道工序,最后的工序是切割。这需要经验,也需要技巧。先在制作好的秸秆上面画出一个圆圈,然后用刀一刀一刀切割。这需要特别小心。秸秆的横截面是外表坚硬,内瓤柔软,如果不能一刀切下去,就会出现破损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使用寿命。

  高粱秸秆制作的锅盖,有大有小。使用最多的是锅盖,用来盖锅。还有很多时候用来盖盆,盖水缸,腌制咸菜之类的坛子……这样的锅盖取材于大自然,不用花钱,自然是经济适用;它还轻便、无异味、透气性好、结实耐用、是农家家里常常使用的生活用具。记得奶奶一生只使用这样的锅盖,她认为那些铝制的、铁制的锅盖笨重,不透气,做出饭来味道不对。特别是蒸馒头,使用铝制锅盖与用高粱秸秆的锅盖相比,那味道差远了去了。

  小的时候,在奶奶家里,除了经常看见这些用高粱秸秆制作的锅盖、盆盖、缸盖之类,还会看见同样用高粱秸秆制作的“浅子”。我不知道是不是用这样两个字来描述,那里的人们都这样叫,发音是这样。这是一个用来蒸饭的用具,中间深下去,形状很美。这个用具的制作需要技巧,因为形状独特,制作的时候,秸秆与秸秆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隙,要拿捏好分寸。既要有充分的透气空间,还不能让米粒掉下去。那个时候,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用具。人们在大铁锅里将米饭烧熟,用一个“笊篱”把米饭捞出来。米饭就被放进这个“浅子”里,锅里有一个用木头制作的架子,架子下面放一点水,装满米饭的“浅子”放在架子上面,把水烧开,一顿香喷喷的米饭就做出来了。

  我始终没有见过奶奶或者其他人是如何制作“浅子”的。但从形状、秸秆疏密相间的要求来看,其制作工艺的技巧,要求应该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高粱秸秆编制技巧之集大成者,代表了秸秆制作最高技艺,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高粱秸秆制作的生活用具,不知始于何时何处,是那位能工巧匠的专利,也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在,虽然很少见到那些用具了,但并没有绝迹,在城乡人家的厨房,也会间或看见它们的踪影,时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家里如今就有几张这样的锅盖,不是用来盖什么,是在包饺子的时候放饺子用的。包好的饺子放在上面,顺着秸秆的脉络摆放,不漆皮、不粘连,横竖成行,美观、环保。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曾经在家庭常常使用的用具,难免随岁月的流失,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或许,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消失,最终也会被历史的尘埃封存,也会记忆不在,成为故事里的一部分。

  二、
摁倒了葫芦起了瓢

  这是说葫芦的,也是说瓢。葫芦是一种植物。瓢则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

  记得小时候,家里房前屋后,总会搭起很多架子。葫芦的藤蔓就沿着搭好的架子攀爬,到了盛夏季节,藤蔓爬满了架子,纵横交错。翠绿的叶子从藤蔓生出来,覆盖在架子上面,遮住了空中炎热的阳光,洒下一地浓荫,一地斑驳的光影。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在那爬满葫芦藤蔓的架子下面,摆放一张圆桌,几把椅子,沏上一壶茶,让袅袅茶香氤氲一院。家人或者三五好友,围坐在阴凉处,纳凉、品茶、谈天说地,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盛夏过后,那些招摇的花儿谢了,一个一个小铃铛一样的葫芦,从花蒂出结出来,嫩嫩的,新鲜可爱。此时,正是光照充足,雨水丰沛的时候,那些刚刚结出的小葫芦,就像吹了气的球,眼瞅着往大里长。我们这些孩子们,就会站在葫芦架下面,手指着一个个的葫芦,大声数着“一、二、三……”数着数着,一阵风来,那些叶片被风吹翻,不知又从什么地方露出几个葫芦,在风中摇晃。孩子们乱了,再也数不清楚,嚷嚷一阵,向院外跑去。

  转眼之间,天气转凉了。葫芦架上那些又大又绿的叶片,渐渐枯发黄、枯萎、破败。那些吊在藤蔓上的葫芦,不再往大里长,有的颜色开始变化,翠绿渐渐变成黄色。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这说明,葫芦已经成熟了。

  年景好的时候,一架藤蔓会结出很多大大小小的葫芦,从架子上悬挂下来,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形状各异,在风中摇来晃去,一幅很美的景致。葫芦的大体形状差别不是很大,但细微之处,就有不小的区别。有的长得很圆、很大,由一根细细的藤蔓牵引着,只有藤蔓处是细细的,然后,迅速膨胀,像极了充足了气的气球。这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形状,不是因为形状美观,是因为这样形状的葫芦,符合人们使用的要求,成熟,晾晒之后,用刀从中间剖开,就是极好的瓢。更多的则是中间极细,两头圆圆的葫芦,很具观赏价值。这样的葫芦,从葫芦的顶部切开一个小口,可以用来灌水、盛酒、有的还用来装那些小药丸。

  葫芦成熟以后,被秋风一吹,色彩就慢慢发生变化,由青绿渐渐向青白、青黄转变。这是岁月留给葫芦的礼物,也是葫芦成熟的象征。这时候的葫芦是最为美妙的了,仔细观察,那些葫芦的颜色几乎每天都在变化着,而且变化的过程只可以感觉得到,却无法看见。昨天,这个地方还是青绿的,转眼之间,绿色淡去了,更多的白浮上来,或者一团一团的金黄晕染出来。那种自然天成的色泽,那样浑然一体的变化,比那精致的青花瓷不知美妙多少倍。那就是天然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任何能工巧匠都无法企及的顶峰。

  那个时候,家里几乎见不到铁制或者塑料的用来舀水的水舀子。家家户户使用的大都是这种用葫芦制作的水瓢。不知是谁发明了这样的用具,世世代代使用于民间。从材料记载看来,葫芦的使用,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中国河南考古遗址出土的葫芦皮最早的是七至八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学者怀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指葫芦的字了(卣)。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按照《白虎通》的记载,笙本来是葫芦做的(瓠曰笙)。唐朝刘恂也写过:“交趾人多取无柄老瓠,割而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韵清响,雅合律吕。”《尧典》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直至今天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依然有用葫芦制作的乐器使用,如葫芦丝。

  道教认为葫芦可以凝聚气,因此使用葫芦装丹。在道教中葫芦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容器,而有法器的作用。

  在漫长的种植与使用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但将这种自然植物运用于生活之中,还赋予种种浪漫色彩,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让葫芦充满了传奇色彩。

  农村种植葫芦,自然不是为了满足浪漫的想象,也很少用来盛水、装酒,更多的是用来制作一种用来舀水的用具,俗称“水葫芦”。前几年回老家,还看见不少人家的水缸里,还使用这种用葫芦制作的瓢。熟透了的葫芦外表呈金黄色,质地坚硬,有一种金属的质感。而且是轻巧而坚韧。长期浸泡在水中,不腐烂、不褪色、不变形,更妙的是轻飘飘的,却是十分坚挺,无论多大的水瓢,都可以舀满满一瓢水,不颤、不抖、不会将水溢出来。用完之后,随手放在水缸里,水瓢就在水面漂着,永远不会沉到缸底。

  用葫芦制作的水瓢,同样具有经久耐用,经济环保的特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的。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人,用葫芦制作成舀水的水瓢,简直就是完美的创造。大自然中,自然界的植物可谓千千万万,数不胜数,可是细细想来,有哪一种植物,可以替代葫芦的用途呢?

  葫芦,在千百年的里程中,由植物演变为用具,演变为艺术品。是葫芦的造化,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

  那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生活用具,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变化,也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啊。


      
13#
发表于 2014-10-30 06:56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用高粱杆缝过盖帘,可惜现在,我们老家都不种高粱了,高粱杆真的只能去记忆里搜寻了。
问好老师!
12#
发表于 2014-10-29 21:27 | 只看该作者
朴质的文笔,尽显生活源头的韵味和地气,记录是一种认知和对存在的反省,读来令人回味。拜读,问好!
11#
发表于 2014-10-29 15:37 | 只看该作者
那些源于土地上生长的植物,给予了生的能量,有心的人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和美的享受。前几天,在集市看见一个很漂亮的大葫芦,要价很贵的,只好多看几眼,留存心里了
问候何足道哉老师秋天快乐
10#
发表于 2014-10-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事物蕴含万千意向。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14-10-29 14:04 | 只看该作者
两种乡村物象及其相关生活的描述,文字细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深刻认知,
8#
发表于 2014-10-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质朴,蕴含无限,生活的底蕴十足。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平常的生产过程,寻常的生活事件,都包含着深层次的人性底蕴。以生活为平台,罗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的活动,世 ...
李兴文 发表于 2014-10-26 13:31


谢谢李版,谢谢点评。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感性的具象,质朴的笔触,揭示出了生活更为日常和内在的层面,欣赏并问好!
敬一兵 发表于 2014-10-25 10:41



    谢谢房子版,感谢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温暖的回忆文字,掀起内心深处柔软的一角。
芳菲 发表于 2014-10-24 17:48



    问好芳菲,久不见了。
4#
发表于 2014-10-26 13:31 | 只看该作者
平常的生产过程,寻常的生活事件,都包含着深层次的人性底蕴。以生活为平台,罗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的活动,世界的面貌和人性的底色两相交融,这样的写作方向是可取的。
欣赏新作,问候何足道哉先生!
3#
发表于 2014-10-25 10:41 | 只看该作者
感性的具象,质朴的笔触,揭示出了生活更为日常和内在的层面,欣赏并问好!
2#
发表于 2014-10-24 17:48 | 只看该作者
温暖的回忆文字,掀起内心深处柔软的一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20:27 , Processed in 0.0550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