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5-3-13 11:06 编辑
读写之间 且行且思
有人说,人生有三乐,恋爱、读书、写作。恋爱时带给人的激情与快乐自然不必说,而读书带给人的快乐则是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丰富,徜徉书海,心旷神怡,其乐融融。写作则是在读书的基础上寻觅智慧的宝藏,如同探险,一旦有所收获,便会心花怒放,心情愉悦的无与伦比。
由此可见,读书与写作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敖曾说,人活着,就得有料。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可以训练自己的大脑,在大脑里面装东西,使大脑有思考能力,使谈吐有高度、有水平,这才是高明的人。否则的话,只是漂亮的动物。往大脑里装东西的根本捷径就是多读书。他还说,读书不化那是书呆子,不算本领。读书的目的是懂得人情道理,读书多而不化,不如不读。
读书就是要有消化,要有理解,要有心得,要有启发和思想,要让书中的道理在我们内心有回应,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出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画旨》中,在论“绘画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中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显而易见,读万卷书,旨在教人努力读书,让自己才识过人。行万里路,就是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进一步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读书与写作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过程,是因势利导,学以致用的最直接表现。由吸收到释放,由静态到动态,这之间是互利互补的,如同我们走在路上,一边观景一边思考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自己所学到东西经过思考和凝练,然后转化为自己的心得和思想描述出来,创造和放大知识层面,然后放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实践和应用。只有这样,读书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写作就是我们增长阅历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写作,才能不断的去探索和求知。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知识不是一下子得来的,而是靠不断的学习积累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去读书,在读中写,在写中读,如此反复,才能不断的增长自己的智慧财富。
知名海外作家严歌苓说,读书和写作是最自由的,我们因此有一个独处的空间自我营养。她认为多读书的人是可以成为作家的。严歌苓在12岁当文艺兵时,意外的在仓库中发现了一堆发霉的图书,其中一本《拜伦传》给了她很大的启迪,并留下了一种信仰,就是想实现的东西,一定会实现。以至于后来她坚持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读书,而且三十年中每天必须坐在写作台旁坚持写作,这种内在的自律就是源于《拜伦传》。读书让严歌苓逐渐了解作家如何从原始生活中取材,也使她从最初的模仿到慢慢沉淀自己的风格,然后逐步形成了一种写作意向,就是如何从故事的背后去超越故事。
读书是一件最普通可为的事情,但贵在用心、用情、用功。因为它可以让人摆脱自身的蒙昧,变得快乐和理智。央视主持人柴静在《看见》一书中说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要想真正的活着,就必须像叶子一样从痛苦的卷缩中用力的舒展开来,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读书就是让我们去“看见”,去发现我们平时不曾发现的新鲜事物。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曾经为家乡浙江兰溪的一座亭子写过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副对联很值得玩味,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处不妨停一停。停一停的目的就是让人充充电,歇歇脚,静静心。同理,人生路上有书相伴,也可以让我们“停停且停停”,在漫漫长路中更能明静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真正体会到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著名作家王安忆的读书方式是“看一本扔一本”。她认为扔掉的是书本,而留下的是人对书本的深刻理解和书本对人的启迪。她的读书观与写作观基本一致,表现为一个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的整体。这一点,我到是很有共鸣感,因为我也没有系统地看某一类书的习惯,我看的书不算多,但却杂。这主要与周围的环境有关,以前上学时有读书的空间,但能读到的图书很少。到了有书读的时候,而自己又没有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去读了。尽管这样,我还是要持之以恒的选择时间来读书,于是也让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反过来说,写作让我不断的去寻找更多的读书途径,让我在寻找超越故事的本身里,选择从灵感偶然的机会里蓦然跳出来的一切书来读。
我因为写作而需要选择性的读书,而这种读书更需要有心灵的触动和共鸣,这应该就是读书为了“谋心”吧。这种“谋心”不仅要给心灵寻找寄托与安慰,更主要的是要给心灵一个更大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每个写作者的读书观虽然不同,但心灵却是相通的。读写之间,且行且思,这是一条不变的规律。我们只有不断的读书和思考,才能在知识中提炼精华,吸取营养,然后应用于写作,更好的享受着生活的快乐,感悟着人生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