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杜鹃花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4 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5-5-21 18:53 编辑

杜鹃花开


  四月底,五月初,学校里的杜鹃花全开了。

  沿着长长的围墙,紫红的杜鹃花争奇斗艳,开得精神抖擞!一群群、一簇簇的花朵,就像那无数绽开笑脸的孩童,挨挨挤挤,热热闹闹,散发着春的气息。大片大片的杜鹃花,宛如团团红云从天而降,连绵不绝,蔚为壮观。远远看去,好像在墙角铺开了一道由花朵组成的紫红墙裙,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和雪白的矮墙以及翠绿的栏杆相映成趣,与簇拥着校园的红叶石楠、小叶黄杨、当然还有各色树木,一起装点着美丽的校园。


  杜鹃花的花朵由五片椭圆的花瓣组成,盛开着的花朵,花瓣向着四面八方伸展与铺陈,努力将与花瓣一色的花蕊尽情地展示在人们眼前,显得自信而张扬,奔放而豪迈。


  除了围墙下,学校的操场边,过道的草坪里,也有规模较小的杜鹃花同时盛开,它们与大部队遥相呼应,共同向全校师生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身姿。在大片红云之下,你还能发现星星点点的绿意,它们顽强地从红色海洋之中透出脑袋,秀出独有的身姿。它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用自己的存在告诉人们不要忘了“红花还需绿叶衬”的名言警句。


  红色的杜鹃花还有一个别名,映山红。当然还有另一种理解,野生的杜鹃花就是映山红。其实杜鹃花的种类繁多,仅仅云南一省,据说就有杜鹃花三百余种。而且杜鹃花之间的差异巨大,从乔木到盆景,大大小小,千姿百态,应有尽有。


  查了一下资料,我找到一个答案:现在,我们所说的映山红通指红色的杜鹃花。因其花开漫山遍野,通红通红,从而得名。杜鹃花还有其他的名字,陕北人称它山丹丹,朝鲜人称它金达莱。
   
   学校所栽的杜鹃花,应该是比较普通的品种,与野生的映山红区别不大,但却也都长得壮实,开得灿烂,这多亏了园艺工人精心地修剪与悉心地照顾。


  说起映山红,我就不由得想起那首红色经典《映山红》。于是,我又特意去重温了一下《闪闪的红星》中这首不朽的插曲。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

  听着《映山红》那悲壮的歌曲旋律在耳边缓缓响起,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那整整一个时代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才有了今天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映山红》是无比悲情的音乐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那原声领唱合唱演绎的《映山红》更是感人至深,歌者们的声线里似乎都在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并滴落在每一个听众的心底深处。一段不朽的音乐能让一段马背硝烟里的历史超越时代!这不仅是音乐的功劳,这是厚重的历史与悲情的音乐结合后才最终沉淀下来的产物,它直指人们的心灵深处。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出自列宁,随后响彻世界。列宁以“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这黄钟大吕般的诫语告诉我们:只有牢记过去,国家和民族才能繁荣与强盛。


  很遗憾的是,现在的党和政府中,有一大批大老虎、小苍蝇们,早就忘了革命先烈的遗志,早就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信条,一早就丢弃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豪情壮志。最终,他们沦为了遭人唾弃的腐败者,成为了钉在耻辱柱上的反面教材。


  位卑不敢忘忧国,有良知的国人对这些数典忘宗的败类,以及由彼等引发的社会问题忧心忡忡,深恶痛绝。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唯有盼着青天有眼。不知那些浸染了烈士鲜血的映山红,在迎风怒放之际,见到这些个后辈的表现,又会作何感想?


  摇摇头,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杜鹃花,回到了校园。


  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想起了文中先生对映山红与杜鹃的描述。先生在文中这样写:“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显然叶先生也认为这两者属于一个品种,所以就放在一起,还作了一番比较。结论是野生的映山红比家养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叶圣陶先生的结论恰恰契合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野生食材贵过栽培食材。


  这是为何?大体原因是如今栽培技术先进了,很多原来只能存在于道听途说的美味,如今能通过人工培育唾手可得。这就有效降低了食材的价格,打破了物以稀为贵的资源垄断,提升了大众的口福。


  按说,这可是件好事啊!所有的爱美食者对此都应该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可惜,无良商家的心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看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都敢往食材里添加,却枉顾消费者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就是这帮人,生生把一项大众福音变成了如今的恐怖事件!试问,现在还有哪路食品是大家都敢放心食用的,还有神马食物是能够确保没有问题的?

  叶圣陶先生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食品安全形势居然会严峻到如此地步。


  只是叶圣陶先生专精于教育教学与写作研究,可能对食品安全并没有多大钻研。他的游记里,也只是拿映山红与杜鹃随口一比,不能代表什么。所以我也大可不必把这话当成他的教育专著那样来仔细研读。

  可是,他的随口一比,对如今的教育,却真的很有警示意义。


  野外的生存条件当然要比室内来得艰苦甚至恶劣,所以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映山红显然比园艺工人培育下的杜鹃更能吃苦耐劳,更能搏击风雨。


  我国的教育专家曾就对学生进行“散养”还是进行“圈养”进行过激烈的思辨。只是这样的争论最终只能停留在思辨上,没有办法真正付诸实践。大家都知道“散养”好过“圈养”,但大家却都在采用那个效果不太好的“圈养”。这就是如今我们面对的教育现实!如此现实,除了让人瞠目称奇还能如何?


  其实内里原因很简单,安全第一!为了安全第一,我们可以放弃很多东西。勇敢?无畏?敢于冒险?胆大包天?好家伙,如果这样的孩子多了,那还不给学校折腾出一堆的麻烦事,那不是要让教育机构天天和这个那个扯皮这些杂事麻烦事?那还怎么静心搞教学、精心搞研究呢?哪有将孩子培养得听话乖巧来得赏心悦目,来得太平无事呢?


  瞧瞧我们一贯痛恨的邻居小日本,他们又是怎么培养日本的下一代的呢?《儿童文学》1992年第7期刊登了孙云晓老师的《微笑的挑战者》一文,文中告诉了我们日本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日本应该是“散养”教育的忠实拥趸,他们的孩子确实拥有很多我国所缺乏的东西。比如独立生存的能力,比如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等。


  如今,距离孙老师警示作品的发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可是同样的问题却依然在我们的教育界中大量地存在,同样的不足与短脚依然在我们的制式学生身上轮回闪现。我们对此的相关思考与忧虑,依然只能停留在纸上。面对日本孩子,如今我们的孩子仍然找不到致胜的办法。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现实也很迫切的问题:我国的这一代长大后,他们拿什么去跟各国他人竞争呢?


  校园的杜鹃花开了,姹紫嫣红!教育教学灿烂的花朵呢,老百姓生活安康的花朵呢,国家与民族兴盛的花朵呢,它们何时盛开,何时才会春满人间 ?


2#
发表于 2015-5-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校园的杜鹃花开了,姹紫嫣红!教育教学灿烂的花朵呢,老百姓生活安康的花朵呢,国家与民族兴盛的花朵呢,它们何时盛开,何时春满人间 ?
当今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问题。
3#
发表于 2015-5-14 09:37 | 只看该作者
杂文气息很浓,情绪也似盎然,降低一下声调也许会更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55 | 只看该作者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5-5-14 09:29
校园的杜鹃花开了,姹紫嫣红!教育教学灿烂的花朵呢,老百姓生活安康的花朵呢,国家与民族兴盛的花朵呢,它 ...

嗯,问题重重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55 | 只看该作者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5-5-14 09:29
校园的杜鹃花开了,姹紫嫣红!教育教学灿烂的花朵呢,老百姓生活安康的花朵呢,国家与民族兴盛的花朵呢,它 ...

谢谢阅读点评,问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56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5-14 09:37
杂文气息很浓,情绪也似盎然,降低一下声调也许会更好。

多谢版主指点!问安!
7#
发表于 2015-5-14 10:27 | 只看该作者
由杜鹃花开说起,引申连接拓展,抒发自己对于历史过往当下现实的一些感慨。欣赏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0:32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5-5-14 10:27
由杜鹃花开说起,引申连接拓展,抒发自己对于历史过往当下现实的一些感慨。欣赏问好。

谢谢青衫兄。问安!
9#
发表于 2015-5-14 13:27 | 只看该作者
外物与内思交融,人文认知绵延而深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3:43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5-5-14 13:27
外物与内思交融,人文认知绵延而深入。

多谢房子兄点评。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0:14 | 只看该作者
也希望诸兄多提宝贵意见,好让小子吸取经验教训,有利成长!
12#
发表于 2015-5-15 11:5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的文字尽量精简为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2:35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5-5-15 11:51
引用的文字尽量精简为好

明白,就是看看歌词不长,所以就干脆一起摆了出来。下次注意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9:51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5-5-15 12:35
明白,就是看看歌词不长,所以就干脆一起摆了出来。下次注意

删了一段歌词,还有一段觉得文字需要,就没舍得删。
也试着做了一些修改,但愿是正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9:53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5-5-14 09:56
多谢版主指点!问安!

根据斑竹的指引,作了一番思索。可能文本近似于杂文,我尽量降低了些情绪,也不知对不对路,请给予继续指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5:10 , Processed in 0.1548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