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太和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0 21: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5-10-15 14:14 编辑

                                                                         太和赋
                                                                文/安徽太和张奇
  
  暂时保存私密文章,请大家见谅。
  
  注释:⑴新郪遗址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东北3公里处的城坑子村,当地人称前城孜。一座占尽时代风华独领风骚的新郪城池,已经被金戈铁马踏为废墟。如今只能从存留至今的遗址、出土文物、文献等历史古迹中领略当年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⑵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也作“辐凑”。⑶原细阳县城(今原墙镇)北有万寿山,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名为万寿山,实为一校平地略高的土岭。所谓万寿山,又疑是一古墓。原万寿县城(今原墙镇北)南城楼遗址犹存,高数仞。昔日,每年九月重阳,文士皆偕伴前来,或爬万寿山,或登万寿墩,举目远眺,平原秋野,菊花盛开。因此人们美其名曰:万寿登高。⑷北起今太和小南门外,南至沙河北岸,广包六里,形如镜圆,又说水平如镜,故名。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黄水淤平。春夏之交,麦浪盈盈,因风起伏,势如波浪。20世纪50年代后,宝镜湖一带辟为太和新城区。前人美名曰:宝镜麦浪。⑸沙堤,指今太和县城西南三华里处沙河堤段。相传,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黄河水溢,沙堤皆破,唯郑渡口以西沙堤因植柳甚多未决。春时,堤上翠柳吐丝,倒影水中,绿荫含烟,清幽异常。因此,前人美名曰:沙堤柳荫。⑹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今关集镇茨、谷两河交汇处河水横溢,素湍绿流,澄清荡漾。同时,又见河道蜿蜒秀丽,两岸葱茏可悦。秋时,文人恒喜泛舟游览于此,美其名曰:茨水泛秋。⑺倪邱原为汉代名儒倪宽读书与为官赈灾之地。其墓位于倪邱茨河故道东岸,习惯称倪邱谷堆,后人在谷堆上建有倪公祠。祠有正殿三楹,中塑倪宽像,殿前三楹为课最堂,东侧有取“携经而读,荷锄而耕”之意命名的经锄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亳州书法家梁献题匾额。楼下河水迂回,佳木葱翠。前人美其名曰:经锄映月。⑻双浮因昔有两座古塔而得名。相传姑嫂同时造塔修造年代不详。一说嫂塔未成,姑塔七级,高耸云际,雨霁天青,烟云笼罩,塔影飘渺,姿态万千。因年久失修,姑塔塔体倾斜恐危及民生,1958年拆除。2001年,地方在姑塔遗址兴建姑嫂塔一座,昔日“双塔晴烟”之美景得以重现。⑼龙泉玉树遗址位于赵庙镇范桥村北,北八丈河南岸。景处原有寺庙一座,分东、中、西三院,供奉泥塑涂金神像多尊,中院大佛像坐于一口井上,高一丈二。相传井水涌溢时有龙现,故名“龙泉寺”。大佛殿前有高数丈古松两棵。又有一说龙泉前松柏森列,冬雪凝其上,望之如玉树。美其名曰:龙泉玉树。⑽莲浦,又名王湾湖,据《皖志综述》记载该处太和城西北三十五里,税镇西北王湾湖,夏荷送香,景名“莲浦风香”。⑾钜阳遗址位于太和县宫集镇钜阳村,在城址东南,高出地面3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俗称“殿顶子”,谓是楚国宫殿遗址。⑿在太和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现存完整的建筑仅有大成殿和尊经阁。大成殿为平面矩形,面阔5间、20米,进深5小间、10米,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当,汉白玉月台。整个大殿体现了南北建筑相结合的特征。为安徽最好的现存文庙殿式建筑。⒀太和城关清真寺位于太和县城关。清真北寺,始建于明洪武十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扩建,道光二十年(1840年)及民国先后进行了整修。坐西面东,占地3074平方米。清真南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清康熙十九年间重修扩建,清道光年间、民国四年又进行整修。该建筑经实际详细测绘,该寺院落面积为3650平方米,寺院坐西面东。⒁建于请道光年间,是清道光年间徐广缙的家祠,原祠堂南北以此有祠门、腰楼、祠殿等,占地1600平方米。⒂范滂(137—169)东汉官员。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少厉清节,举孝廉。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江夏八俊之一。按察郡县不法官吏,举劾权豪。见时政腐败,弃官而去。后汝南太守宗资请署功曹,严整疾恶。桓帝延熹九年,以党事下狱,释归时士大夫往迎者车数千辆。灵帝初再兴党锢之狱,诏捕滂,自投案,死狱中。⒃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重臣。随孙策、孙权征伐四方,对稳定江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将其比之于吴汉。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⒄王树中(1868-1916),字建侯,号百川,又号梦梅生,甘肃皋兰县长川村人,光绪十二年进士,被授太和县知县。他为官八载,勤政爱民,政绩卓著,被称为“王青天”,传为佳话。⒅苑玉玲,细阳刺绣传人。⒆王质(1392-1444),字孟瑾,祖籍山东,北宋官员。王旦之侄。择居颍州太和,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太和城西关,至今仍保留一条叫“王布政街”的街巷。⒇太和精神是指:实干取胜,敢于担当、敢争一流,自信、自尊、自豪。


  
  

img_4_1393285791D1436531887_23.jpg (56.94 KB, 下载次数: 756)

img_4_1393285791D1436531887_23.jpg

2015072817204989_I4Qb74Qe_550x367.jpg (157.75 KB, 下载次数: 709)

2015072817204989_I4Qb74Qe_550x367.jpg

0060S5Qzty6SK2MwF789e.jpg (159.95 KB, 下载次数: 716)

0060S5Qzty6SK2MwF789e.jpg
2#
发表于 2015-8-11 14:37 | 只看该作者
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欣赏中……
3#
发表于 2015-8-11 16:12 | 只看该作者
古朴典雅,却又提振人心;气势恢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4#
发表于 2015-8-11 16:12 | 只看该作者
古朴典雅,却又提振人心;气势恢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22:12 | 只看该作者
东坡竹林 发表于 2015-8-11 14:37
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欣赏中……

谢谢赞赏,现在很少有人写赋了,汉赋的博大精深,雍容华贵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广大。欢迎指导。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22:53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5-8-11 16:12
古朴典雅,却又提振人心;气势恢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感谢范老师的赞赏和点评,多多赐教和指导。辛苦!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22:57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5-8-11 16:12
古朴典雅,却又提振人心;气势恢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创新范围广泛,希望各位坛友们广泛涉猎,探讨下赋体文的写法,汉赋的技巧和精髓有待发扬广大,太和只是安徽西北部淮北平原的一个小县城,用赋体的形式歌颂家乡,赞美祖国的山河和家乡的风土人情、风光、民俗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次以赋体的形式发文到文化创新版,希望大家多多赐教,不足之处,多多指正和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9 04:15 , Processed in 0.1945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