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yp950930 于 2015-9-17 22:32 编辑
六祖惠能 文/吴中永
一日,弘忍大师正在湖北黄梅东山寺大殿里念经,殿外有人来参拜。大师走出大殿,只见一个长得黑瘦、个子又小的小伙子站在门口。 大师问道:“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什么?” 小伙子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来这里不求其他,只求作佛。” 弘忍一听来自南蛮之地,口气倒不小,人家都是来“求法”,他却直接来“作佛”,便加重了语气,“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为啥来‘作佛’?!” 小伙子并不示怯:“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弘忍微微吃惊,但并没把他正式招为徒,只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这小伙子倒也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反正他本是劳苦人家出身。
这个小伙子就是日后的六祖惠能。
弘忍门下有徒众700余人,其中不少是上层人士的子女,惠能长得又矮小又没文化,谁也没把他放在心中。 就在惠能入寺8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声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首座和尚,是众望所归的继承人,其他僧徒心知肚明,都不想白费心事,神秀见无人应答,心想不写一偈对不起师傅,便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此偈一贴出,人人赞赏。弘忍看了,也很欣赏,但是总觉得还欠了那么一点点,没有真正入门。 惠能一心舂米,并不知道寺里发生选拔继承人这一大事。当天下午,他路过佛堂,偶然听到一个外来的居士在读神秀的偈,便直言道,“此偈虽好,但没有通真正的佛性。”说罢,他和韵作了一偈,请那居士代为书写后,贴在神秀的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中午,弘忍外出回来,看到此偈后,心中如闪电划过,因为这首偈把禅的本性明明白白地点出来,可谓是大彻大悟。他终于明白谁才是自己的继承人了。
转眼到了676年,惠能悄然来到广州法性寺。 那天,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正在讲经。忽然,一阵风过,寺中高悬的经幡随风摇摆起来,下面几个门徒为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争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时,有个声音断然插进,“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众人目瞪口呆。高坛上的印宗法师一听此言,竟也怦然心动。 印宗到底是颇有造诣的一寺住持,几句话一攀谈,便认定来人不俗,“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钵南来,莫是行者否?” 惠能一边作礼曰,“正是。”一边当众出示了让他饱经15年磨难的禅宗衣钵。 印宗大惊,第二天延请了远近高僧,一齐为惠能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剃度仪式,继而改奉惠能为师。
第二年,春暖花开,惠能率领众僧来到韶州的宝林寺,正式“开山”传法。 而神秀早已在北方传法,虽没有继承正式的衣钵,也被“非法”奉为六祖。时过境迁,神秀并没有以惠能为敌,反而夸赞惠能:得吾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