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8年的诗[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1 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一堆的旧书中,我发现一本由《诗刊》编辑部选编的《1958诗选》,随手翻看了一下,觉得有趣,便买了下来。《1958诗选》共15印张,1958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5500册。

  《1958诗选》收录了当年在全国流行的数百首诗词作品。有陈毅、叶剑英、邓拓的诗,有臧克家、郭沫若、郭小川的诗,也有普通工人农民的诗。

  1958年全国大跃进,诗歌创作也来了一次大跃进,徐迟在为《1958诗选》所作的序言中说:“到处成了诗海。中国成了诗的国家。工农兵自己写的诗大放光芒。出现了无数诗歌的厂矿车间;到处皆是万首诗乡和百万首诗的地区;许多兵营成为万首诗的兵营。
  
     几乎每一个县,从县委书记到群众全都动手写诗;全都举办民歌展览会。到处赛诗,以至全省通过无线电广播来赛诗。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

  这一切皆因了毛泽东1957年公开发表了17首诗词,1958年又发表了词《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和七律《送瘟神两首》。主席写诗,全国唱合。诗歌这一文艺作品形式的地位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就连1958年2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各地人民代表在北京怀仁堂的庄严的讲坛上发言时都引用了诗歌。那次的会议被称之为“一个诗意充沛的伟大会议”。

  下乡到甘肃的诗人李季,在一首《祝丰收》中:“敢问河西英雄汉,小麦何时上五千?”张掖地委书记把它在四级干部会议上朗诵了。与会者集体作了一首诗:“粮棉高产再高产,答谢诗人一片心。”

  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等皆为这种民歌体写了赞歌,郭沫若也写了《遍地皆诗写不赢》的组诗。

  下面再请让我们看一看被称之为“开一代诗风”的诗吧。

  《1958诗选》一书前面是毛泽东的诗词手迹。随后第一首诗便是长篇小说《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的《太阳的光芒万万丈》:“太阳红,太阳亮,/太阳的光芒万万丈,/我们如今俩太阳,/两个太阳不一样,/一个太阳在北京,/一个太阳在天上,/天上的太阳暖身上,/北京的太阳暖心房。”河北徐水的一首《党是眼珠子》更有趣:“党是眼珠子,/社是命根子,/破坏党和社,/小心脑瓜子。”还有一首《龙王爷走了》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龙王爷走了,/水也有了,/土地爷没了,/地也有了;/灶王爷滚蛋了,/人也吃饱饭了。”一位煤矿工人写的诗:“决心书、保证书、挑战书……一摆摆了好几里。”一位装卸工人的诗更大气:“左手抓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这些所谓的诗在当时被称为“新的一代诗风,是社会主义的诗风,是东风,是民歌的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品集便是由孔子编定的《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乐曲的源头所在,在国际文化史、中国文学史、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封建社会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士子庶民,皆可吟诗作赋,到了唐代,诗歌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胡适的白话诗仿西方诗体,用白话写诗,打破了旧诗的格律,闻一多、刘半农、朱自清、徐志摩等诗人致力于白话诗的创作,正式宣告了新诗的开始。

  从1958年大跃进到文革结束二十几年来,中国诗歌的创作乃至中国文化、经济皆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的怪圈,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文化怪胎。就连曾以《女神》在思想上、艺术上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五四新文学的诗坛上的老诗人郭沫若,也写出了“大家齐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诗句。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使中国文化有所进步,甚至对文化形成一种破坏,使中国的文化落后了几十年。

  《1958诗选》里的作品就算是打油诗的话,也没有“江上一笼统,井里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那种意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7-11 19:1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涉猎很丰富啊。
3#
发表于 2005-7-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举国若狂,举国若小孩子。再看看名人们后来的出的全集,看还有1958年的诗没有:)))))))
4#
发表于 2005-7-12 21:1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来读1958年的诗,恍若隔世:))
5#
发表于 2005-7-12 22: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博识,好习惯,呵呵。
旧诗新读,别有意境。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0: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斑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4:56 , Processed in 0.155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