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俊德 于 2015-10-7 10:34 编辑
浅谈邻里文化 文/李俊德
“邻里”这一特定的词汇,人人都很熟悉,人人都很关心“它”,居者有其屋,居者必有其邻,家家有邻里,人人都会有邻里,人生存,到处流浪者,毕竟是是少数。古籍《周礼》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里相洫,在我国有着厚重的文化传统。正像老话说的,“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都在表达着好邻居的重要性。应该说,这种基于地域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缘和宗法关系,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对此也深有体会。
我在北京住不少地方,我住过万泉庄,住过方庄,住过新街口,住过鼓楼大街宝钞胡同,住过德外大街什邡院,我住过德内大街浆养房,我住过北三环红民村,现在我住在四季香山小区,但是至今总爱怀念五六十年代住过北京的老四合院,夏天十几户人家,摇着大蒲扇在院里乘凉,会唱京戏的喊几口西皮二六散板,爱说大鼓书的唱几段京韵大鼓,院里像一家人似的,好不亲热,冬天相互检查生煤火取暖的通风情况,预防煤气中毒,虽然家家都用煤火取暖,却很少发生煤气中毒的惨剧,我觉得这就叫邻里文化。
邻里文化求和谐,求友善,求互助,求互爱,求互敬。但现在的现时生活中却大相径庭,大不尽人意,这些年不少小区,不少邻里关系或多或少都得了一种“病”,叫“冷漠症”,邻里关系中除了矛盾的频发,另一个极端便是互相“老死不相往来”古代为后继有人,昔孟母择邻处,住的地方可以选择,现在无论是购商品房还是福利房没有选择的余地,瞎猫碰死耗子,找邻居,找的是运气,我曾住过一个地方,隔壁的六楼住着一个出了名的污水婆,有下水道不用,偏将脏水倒进雨水管道,在一楼窗下横溢,谁管她就和谁吵架,还有一户人家,三口人女儿女婿和一个离休老者,三辆豪车,两只叫的很难听的名贵犬,那户人家很横,凡人不理,名贵食品吃不了就在门前乱扔,不过那户人家老者后来查出是个贪官,虽离休还是被判七年徒刑,那户人家搬走后,邻里就安静多了。邻里是暴富者,皆无修养,遇上住户是污吏,是下流明星,是土豪,会闹得邻里鸡犬不宁,中国,如何让五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却得下一番功夫。
细说起来,好的邻里还是占主流,在北京我换过八、九个地方,邻里不好处的也就一、两个,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处的好,会带来好心情,当然遇到怪怪的邻居,也只好慢慢感化,现在我住的地方,居委会和物业比较注意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比如举办邻里文化节,举办春秋季运动会,比如过端午节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过春节一起包饺子,重阳节组织老年人郊游,这对于消除“冷漠症”大有好处。书法绘画,唱歌跳舞,文艺交流,太极八卦、修身养性,自治管理,相互守望,平安相处。关心老人,关注小孩,只有有人组织,居民是乐意参与的,人人都盼望过小康的日子,居民交流多了,会产生有好的感情,个别怪怪的人,融入好人堆里也会被感化。在奔小康的路上,愿邻里文化,向着文明,向着友好发展。
重礼仪、严自律,让邻里盛开文明花,有一个好的邻里关系,楼道里一个微笑,电梯里一声问候,人们的生活就会感到温馨,美好和谐。住着高楼大厦,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用钢筋水泥隔离者,感情应该联系起来才好,美好家园靠住户们集体创造,加之社区工作者穿线搭桥,但愿现代化的人们,除了用手机玩朋友圈,玩虚拟的空间同时,也把鸽子楼,变成老北京的四合院,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活会变得更丰富多彩,人们的幸福指数会大大的提高。
2015年10月6日星期二写于北京四季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