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79|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读书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7 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5-10-22 21:51 编辑

  童年时,我对读书的最初印象,应该是读姐姐们手中的《看图识字》了,图册中漂亮的山川树木,鲜亮水果,家人称谓,桌椅板凳等等,像餐桌上一道道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的美味佳肴,或色泽鲜艳,或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那种芬芳迷人的特殊诱惑力,至今虽然历经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仍然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沉香泛涌,历久弥新,犹如一个耄耋老人怀念初恋情人般的印痕深刻。

  早些年开始钟情文字的详细过程,现在是无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阅读的乐趣,在于语文功课次次得上满分,确是不争的事实,张歧的《大海的儿子》,易卜生的《小仆人》、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是我小学高年级时的最爱。那时,魏桥新华书店的图书削价处理,或者儿童节的打折处理,吸引得同龄的孩子们挤满了书店,挤爆了柜台。其实,学校是有图书阅览室的,《带响的弓箭》、《高玉宝》、《一块银元》、《壮志凌云》等,借书的同学排成队。不能说我读书不勤奋,但起初的文学启蒙,几本可怜的文学读物,已限制了求知欲特别旺盛的我,想象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后来我在读到一些关于莫言研究的文章时,说他在小学四年级时,便熟读了长篇小说《苦菜花》、《青春之歌》、《烈火金刚》、《吕梁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他除了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以外,涉猎领域广泛,也是让人为之惊叹。他实在找不到课外书的时候,就背诵《新华字典》。民国才女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用在此处或许不太恰当,可“三岁见老”、“从小看苗”的古训,还是有些叫人心悦诚服的。

  我的读书经历,确切一点说,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长篇小说《平原游击队》、《黎明的河边》、《大刀记》、《铁道游击队》以及《第二次握手》等作品,让我们手不释卷,夜不能寐,厚厚的小说作品中,经常夹杂了我们的饭粒、菜渍,空虚、苍白的大脑中,经常被书中的英雄行为,包括他们的豪言壮语所填充。读书成为我正常学习之外的一种自觉行动。当然我的弱项数、理、化功课,终归是没有这般的魔力。我最感兴趣的语文老师,时不时地在课堂上说起一些名人的读书趣闻轶事来,例如伟大的列宁故意到喧闹的集市上读书,锻炼自己心无旁骛,耳不杂听的定力,例如毛泽东因为文字功底特别雄厚,24岁时的文章《心之力》被杨昌济教授打满分;陈毅元帅去亲戚家过端午,亲戚几次让他吃饭,正痴迷于读书的他,将亲戚送来的粽子,蘸了砚台内的墨汁往嘴里送;就连俄国的大作家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数学家陈景润走路低头读书,碰到电线杆,还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甚至于我的一位语文老师也曾在文章中写道过,他感觉自己进到图书馆时,就像饥饿的小牛奔进了散发着香气的青草地……

  初中时候,能读到的课外书可谓凤毛麟角,读起来也仿佛饥不择食,即便是在厕所内捡到一张过期的报纸,读起上面的广告来竟然津津有味,正着读,倒着读,同样乐此不疲。与时俱进的刊物当属刚刚创刊的《东方少年》,还有老牌的刊物《中学生》、《我们爱科学》、《少年文艺》等。读的书杂乱了一些,因手头上有本关于莫言的资料,与之相比较,我读书的兴致却没有莫言浓厚,他在《童年读书》中回忆道:“他(指二哥)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得上趟。”我听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先生说过,一个人读书的最好年龄,是在14-24岁左右,在这个最好的人生年龄段,懵懵懂懂的我,却有幸遇到了恩师张现祥先生,他的办公室里既有老牌的刊物《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也有刚创刊的《散文》、刚复刊的《诗刊》杂志,这些刊物,任我翻检借阅,令我追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复兴步伐,接受着新时期文学的熏陶。

  我的高中阶段,正值百废待兴的改革年代,文学创作界犹如一片刚刚苏醒了的土地,当时的《中国青年》是半月刊,高士其题词的《知识就是力量》等,是我们高中学生最喜欢的刊物。由于我是班里的报刊管理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所有的报刊,都必须由我尝鲜品读,《中国青年报》周末版中《绿地》文学副刊上的诗歌、散文,多次登上我所主办的板报,并抄满了我的多册日记本。河南文联创刊初期的《散文选刊》前三期,是我通过汇款邮寄的方式获得。至今记得叶梦的散文《醒来吧,羞女山》,就是刊发在那时的《散文选刊》上。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所在高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观念超前,放荡不羁,敢想敢做,他们经常在课堂上,讲授一些有争议的文学作品。再诸如他们办公桌上的《名作欣赏》、《文史知识》,乃至他们的大学时期的课本,我随时可以借阅。时至今日,在文学创作上成绩平平,但我非常感激他们的无私栽培和付出。高中三年,我一直订阅着《语文报》、《春笋报》、《散文选刊》,三年之中,虽无缘在上面发表作品,可当时的地委机关报《惠民大众》,却发表了我的诗歌《秋天》,使我朝着文学创作的高峰,迈出了自己扎扎实实的一步。

  在高中毕业读书和高中毕业后的时间段内,我的阅读量可谓宽泛而不精深,从书店里购买的大型刊物有黑龙江的《北疆》、辽宁的《新苑》、吉林的《春风》、河北的《幽燕》、四川的《峨眉》、浙江的《江南》、安徽的《清明》、山东的《柳泉》、河南的《莽原》、上海的《小说界》等,中篇小说《张铁匠的罗曼史》、《犯人李同钟的故事》、《大墙下的白玉兰》、报告文学《改革者》、长篇小说《北国草》、《新星》、《夜深沉》等,都是从当时的大型文学刊物《当代》、《十月》上率先读到的。从《青年文学》、《人民文学》等刊物上读到的印象较深的作品,是莫言的《红高粱》、杭鹰的《明姑娘》、宋学武的《干草》、刘震云的《一滴鸡毛》、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铁凝的《哦,香雪》、邓刚的《龙兵过》、汪雷的《女俘》等等。零星订阅或购买的综合类刊物,有黑龙江的《小说林》、温州的《春草》、陕西的《百花》、芜湖的《大江》、贵州的《花溪》、云南的《滇池》、杭州的《西湖》、淄博的《淄河》、烟台的《胶东文学》等,诗歌类刊物有四川的《星星》、辽宁的《诗潮》、河北的《诗神》、山东的《黄河诗报》、安徽的《诗歌报》、内蒙古的《诗选刊》等;评论、文史类报刊,有四川的《当代文坛》、《草堂》、河北的《文论报》、上海的影印杂志《前哨》等。

  在我读书的黄金阶段,我杂七杂八地读了很多的文学报刊,读的文学名著相对少一些,所以,自感自己那些的所谓文学作品缺钙相对较多,没有过硬的思想和思索来支撑作品的骨架。还是拿手头上的这本莫言资料类类比我本人吧。书中说,莫言的父亲是个十分严肃方正的人,对莫言读闲书是反感的,莫言经常把书藏到草垛里,冒着挨揍的危险钻进去读,有时还替人拉磨换书来读。有时钻进草垛读书忘记了割草喂牛,身上被蚂蚁咬得全身红点。书中这样说,莫言东翻西找,有一次终于找到二哥藏到猪圈顶棚上的欧阳山的《三家巷》,为此被马蜂蛰肿了眼睛,本来不大的眼睛很快眯成了一条缝,他忍着疼痛,偷偷地读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四十年来的读书经历,应该接受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阅读的范围狭窄,仅限于文学类的书籍或报刊,知识匮乏,基础不牢;二是读书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真正做到精研细读,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造成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三是幼时对师长拽着耳朵,反复强调的“书到用时方恨少”那句话理解得不深不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如此说来,可用“美丽残缺,抱憾终生”概括以上所述。

  近几年来,觉得自己的时间宽裕了一些,所以能沉下心来读一些经典之作了,权作不惑之年的充电也好,恶补也罢,这些年来,我还总结了出了一条不是规律的规律,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家中书橱层满摞积,成箱累箧,我不敢妄自称说汗牛充栋,大概算得上半个书香门第。借来的书倒能精研细读,抄抄写写,而耗费不菲的财力所购置的许多书籍资料,则躺在漂亮的书橱内睡大觉,充门面。人是都有惰性的,都有一定的潜力可挖,逼到一定的份上,才能“狗急跳墙”,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我不是不自量力,大言不惭地和莫言作比较,只是借来的书中,有莫言现成的读书故事可以借鉴,这里,我还是借用莫言的二哥管谟贤回忆,他说莫言在保定当兵时,担任保密员兼政治教员,先后给七九级学员、预提干部学习班和三个区队上过政治课,为连职干部讲过近代史,所用的教材,都是高校教材,这逼着他不得不读大量马列著作、以及其他书籍,并且恶补了一通中国古典文学,大大丰富了自己,使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论才气、论岁数和论见识,莫言与我天壤之别,由于读书方式的差异,才导致我的一步不跟趟,步步不跟趟。

  几近知天命之年,我少了一些生活中的浮躁,多了一些岁月中的沉稳,读书占据了我一多半的业余时间,就像庄稼人所说的“庄稼不收年年种”那样,不管读书的收获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我会始终如一坚持下去。渐行渐远的青春时光,伴随着脉脉的书香,一路流向更远的地方,我在岁月静好的读书乐趣中,坚守着一份清纯与美好,坚守着“人走高处不胜寒,水流低处纳百川。淡泊名利宁心境,与世无争求致远”的人生情怀。


2#
发表于 2015-10-17 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10-17 20:06 编辑

还真是!买不起书的时候疯狂读书,待身边放满了书时,却连看一眼前言的兴趣都没了。记得小时候看一本头尾均已破损不堪的小说,如醉如痴,情节记得清清楚楚,却连书名都不知道。长大后,看电影,才知道那本书叫“烈火金刚”!
问好范老师!看着你一连串的书名,勾起一连串的回忆。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0:1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17 19:53
还真是!买不起书的时候疯狂读书,待身边放满了书时,却连看一眼前言的兴趣都没了。记得小时候看一本头尾均 ...

谢谢18老师的首评。一点关于读书的回忆与感悟,写得匆忙,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4#
发表于 2015-10-18 05:04 | 只看该作者
写作的人,大多由读书开始;因为姐姐是民办教师,她喜欢读小说,所以引得我从小学就喜欢上了阅读;后来学雷锋写日记,一直写到高中毕业;我的写作水平,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逐渐提高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05:1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都是童年时受到熏陶,加之本身又特别喜欢,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向文学创作之路!大凡作者,基本都遵循这个路子!问好高老师!
6#
发表于 2015-10-18 08:08 | 只看该作者
哎,现在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0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5-10-18 10:35 编辑
姬宇 发表于 2015-10-18 08:08
哎,现在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呀,读纸质书刊的任少了,读电子文章的人多了!张炜先生读书时,曾读出了玫瑰花的香味,读电子文章,估计读不出玫瑰花的香味!
8#
发表于 2015-10-18 09:04 | 只看该作者
范老师读书经历与我相似,但比我刻苦多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09:38 | 只看该作者
寻梦天涯 发表于 2015-10-18 09:04
范老师读书经历与我相似,但比我刻苦多了。

谈不上苦,只是读书不深,读书不专!好在现在能沉住气读点书了!
10#
发表于 2015-10-18 1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5-10-18 10:20 编辑

一间琳琅满目的读书陈列室。
不仅有陈列总结,而且有得失反思。
读书自有精与泛的关系,但都因各方因素而定。
有一点很类同:即借的读比买的读效果更好。记得我读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也是站在柜台上分三次读完的,当时也很想买,就怕像许多的买回的都没读完一样,有趣的是,一次一位同事在书店我给他陈述这本书的精彩细节,他也是三次拿起书想买,我都让他放下,说不用买了,我告诉你或直接来读好了。如今刚获茅奖的《生命册》我也是在柜台读了第一部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0:3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同样,没有青少年时期的宽泛阅读和大量吸收,就不能写出精彩而有思想的文章!谢谢梁老师阅评!问好您周末愉快!
12#
发表于 2015-10-18 10:41 | 只看该作者
据张贤亮在马缨花小说里叙述情节,那个年代,他读的是一部马列,竟然也如痴如醉。
我那时读的大多是西游或聊斋,学校里应该也算是一个能购得起画册的小另类。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5-10-18 11:57 编辑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0-18 10:41
据张贤亮在马缨花小说里叙述情节,那个年代,他读的是一部马列,竟然也如痴如醉。
我那时读的大多是西游或 ...

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我是从陕西的一本大型文学选刊《文学大观》上读到的,至今记忆犹新!还读过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谢谢安然老师阅评!
14#
发表于 2015-10-18 13:32 | 只看该作者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是封建社会里的观点,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何尝不是这样?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6:25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10-18 13:32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是封建社会里的观点,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何尝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先贤智者,无不是喜好读书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1:57 , Processed in 0.0499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