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8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似是而非的战争界定和老女人的私房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7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5-11-7 15:29 编辑

    一


    一只苍蝇钉在马的尾巴上,马使劲地摔着尾巴,苍蝇就是不下来,马就继续甩。苍蝇和马尾之间发生的战争就叫马尾之战。


     这是我在上学时,历史老师提问什么叫马尾之战,一个同学站起来作如是回答,结果全班哄堂大笑,老师差点没哭出来。


    不过倒真是因为这个偶发事件,让我们打小对那场战争印象就挺深,乃至于在当时就对于那段晚清历史大体上知道一些轮廓,诸如什么黄海大战啊、戊戌变法啊,八国联军侵华乃至于辛亥革命什么的,反正一遍下来,就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清政府不断地丧权辱国,列强不断地烧杀抢掠,最终在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们的斗争下,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


     对于当时的一个初中生来讲,知道这些应该就可以了,因为大体上情况的确是这样的,二来在那么个年龄段,接受这样的教育会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的。比如,那时候书的封面上总有一些扎着头巾举着大刀的太平天国战士在砍英国鬼子,我们看得就特别来劲。孱弱如我者,都在趁人不注意偷一截上好的木料做一把木刀,然后在家找快洗脸抑或是洗脚的毛巾来裹头,皮带或麻绳束腰,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有无战士风采。


     战士没做成,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平添了许多好奇和疑惑。也不是显摆自己是多么的喜欢琢磨,而是总觉得人在世上晃来晃去,总得尽量做个明白人吧!咱不能老听一个人说的,多听听总不是什么坏事的。


     就比如那个太平天国运动吧,接触的材料多了才知道,他们究竟有没有纵横十八个省然后又有多少反帝爱国的因素真是很难说的。洪秀全考试考了四次,愣是没考上,想死的心都有(咱们那位伟大的康南海圣人也是屡试不第的),没死成!一觉睡了四十多天,就混到了灵魂附体,可又记不得自己究竟看见了啥。关羽不像,包拯也似乎不是,要玩就玩大的,然后就拿着旧书摊上淘来的那本梁发的《劝世良言》,于是眼一睁就变成耶稣家老二了。他哪里知道耶稣人家是单独啊!反正别人也不知道,这事也就糊弄过去了,杨秀清和肖朝贵顺道也说自己是天父,天兄,辈分比他高,他只得认账,这也是后期天京事变的前因所在。


    后面简短截说吧!洪天王考场失意,教场得意,他那个教会发展的贼快。当然,他不是傻子,知道广州那地方比较先进,断然没有他的活路,便溜到广西去了,一来那地方穷苦,二来民风彪悍,少数民族杂居,政府不怎么管,而且打家劫舍的也不止他一家,容易漏网。几年下来,也聚积了几千铁杆粉丝,清政府派了林则徐准备解决,谁知道林公中途逝世了。然后这拨人迅速做大,到处流窜,并很快地拿下南京。进京之后,学渣男和烧炭工傻了,我的天啦,前半辈子是白活了,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家,说什么也不走了。洪秀全折腾了百八十个嫔妃,杨秀清也不少于六十个(因为韦昌辉杀就杀了56个)。天朝官制丞相以下的干部是不准男女同居的,于是在天京城竟然有这样一类奇异的现象,就是中小干部一出门,后面跟着几十个小鲜肉,至于怎么回事我就不好说了。


    仅凭两条,第一条是洪秀全进天京在龙辇里发的唯一的一道圣旨就是不准别人看他的那些个嫔妃,第二条杨秀清偏要和洪秀全抢自己的妹妹,这样的政权要是能长久耶稣都会哭。


    好在没有人把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归结于女人,尽管这是我们惯用的招数,估计也是始终说不下去。大王们选妃的时候,人家把闺女们脸上都抹锅灰,他们事先却准备好了洗脸水;女人多了,南京城里没太监,这拨王爷门不知道怎样制造太监,没经验啊!生生地杀死了一大批小孩,如斯行径,只能说明他们是自取灭亡。


    那你可能会说,他们当时不是挺厉害吗?一来我们的表述原本不准确,他们是流窜的,不能算,就像我们周游了世界,不代表世界就是你家的。至于清朝那么不经折腾,一来没怎么当回事,到我这儿我把你赶跑了就算了,二来也该是清朝气数已尽。


     不是我损,大清朝刚兴起的时候,骁勇好战,那些八旗子弟一听到要打仗像过年似的,就指望着打仗发家致富呢!皇帝们也是文治武功,子嗣兴旺。康熙爷生小孩像生着玩似的,儿子生了三十五,女儿生了二十,成活率也不错,成材率还挺高,没有一个蠢蛋。可再看看最后那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连个娃儿都生不出来,不是气数已尽怎么解释?上溯到咸丰,也就养活了同治一个,咸丰他爹虽说生了九个,养的有点模样的就是老四和老六,这个老四咸丰还是残废,就这么个残废还找来了大清朝的煞星——大名鼎鼎的叶赫那拉。


    太平天国的灭亡与女人无关,但是,大清朝的灭亡与这个女人太有关了。



    二


    我特别不认可咱们喜欢把什么事情都赖在女人头上,比如什么烽火戏诸侯,其实那时候有没有烽火台真难说。至于大唐盛世责怪杨贵妃更是说不过去了,人家长得好是招你还是惹你了,没人想进宫陪唱戏的糟老头子,可李隆基偏变着方子从儿子家里把她给弄出来,又是让人家当道士,又让人家收胡儿,然后江山垮了,人家命都搭上了,你说这能怪一个女人嘛!


     但是叶赫不一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从清朝的灭亡这件事上撇开,她确实难逃干系!


    这个女人实际把握朝政四十多年,精于权术,内政内行,外交外行!她的魔性在于她能紧紧地攥住权力的实体,她的败兴在于她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穷奢极欲的生活无所不用其极,并亲手将大清朝岌岌可危的政权彻底葬送。


    在民粹意识蠢蠢欲动的时候,居然有一种舆论是慈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敢和十一国宣战的女人,言语之间表情复杂。我姑且不论那所谓的十一国究竟是哪些杂碎拼凑而成,但如果多知道一些当时的情形,你会发现这样的举动纯粹是她因为担心自己被排挤替换而完全置国家于不顾的丧性病狂的举动,那一刻,站在历史舞台中间的那个老女人是一个神神叨叨的疯婆子。


    慈禧执政很重要的由头在于她很好地抓住了奕?,两个都想抓权的人觉得咸丰留的八个大臣碍事,来了个里应外合,想杀的就杀,能关的就关,该赶的就赶,干净利落,你不得不佩服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女人有这般手腕。这以后小叔子和两个嫂子配合的还行,尽管有天平天国,捻军什么的,都基本上还是属于动静不小,性命不长,没有让大清朝大伤元气。而且一场内乱反倒造就出一批杰出的汉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还有后期的张之洞、刘坤一等等,他们通过平内乱,兴洋务、建海军等等大手笔,让行将朽木的帝国出现了一度的繁荣,那短暂的十几年也被不少史学专家成为“同治中兴”(晚清也是有过中兴的)。一切的一切看起来很好。


     其实不然,孤儿寡母主政导致怕事苟安的调子看来是定下来了。鸦片战争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是真怕洋人,连老百姓都习惯性地称作“洋大人”。法国到马尾摆明着要挑衅,朝廷的命令是别惹他们,没有圣旨不能出手,打赢了都得杀头。这样的命令下达,谁打谁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结果,张佩纶(张爱玲他爷爷)前脚好酒好菜招待人家,人家后脚大开杀戒,整个福建水师被摧毁,清朝被迫宣战,这也就是真正的马尾之战。


     客观地讲,中国和法国当时的战争,不见得中国就输多少,甚至说是取得了胜利的。马尾之战导致清朝的福建水师元气大伤,官兵也伤亡惨重,马尾船厂被击毁,这点不假,但这不是结束,之后刘铭传和冯子材都打得很好,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把人家总理都打下台了,这对于当时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来讲是很难接受的。问题在于,仗没打输,谈判却输了,依然是开放这个,承认那个,让西南洞开。


     打输了得割地赔款,打赢了还得见人低三分,还能怎么着?


     谁的命令?慈禧的。她的逻辑很简单,咱们乘胜即收,少消停为好。


     有人说,慈禧的这个决策值得肯定,那就是说,那只是一时胜利而不是一世的胜利,见好就收,不失为明智之举。甚至精明如奕?,李鸿章等也是赞同的。听起来不错,可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来,谁会把你当颗葱?不惦记你才是傻子呢?到你家打仗,稳赚不赔啊!结果,是个国家就可以过来啃一口,人尽可欺!


    近年来,李鸿章被抬举得越来越高,高到他几乎是一个能力挽危局的人,高到好像是近代的第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似的,有点诡异。


    不错,他是个明白人,但是,他也是慈禧的忠臣。在给予他自由裁量的时候,他可能会做点事情,可是当慈禧出昏招的时候,他也无条件遵从。在国家和慈禧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慈禧,因为唯有慈禧,才能保证了他的权力,这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而已。


     这一点,他比不上他的老师曾国藩。这样的人打入十八次地狱不妥,但更不宜捧上天。


     李鸿章看到了马尾的惨败,感受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便出手阔绰,短时间以内建成北洋舰队,当时世界排名第八,日本仅仅拍在第十六位。


     这是李鸿章以及北洋舰队的幸福时光,也是所谓同治中兴的最后一抹夕阳。


      就是这支舰队到日本访问的时候,日本举国震惊,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想起来,最后灭掉这支豪华舰队的就是他们自己。


      为什么?因为慈禧要进入个人独断的时代了。


     三


     虽说慈禧主政四十八年,但前期还轮不到他一个人说了算。


     在她前面有个慈安毕竟是一姐,她这个姨太太出身的太过招摇于礼不合;在他后面还有个奕?,虽说小叔子和嫂子关系原来就很铁,但这个小叔子原来也是有机会更是有能力做皇帝的,甚至,慈禧的荣华富贵是因他而来的,慈禧对他理应相当得忌惮。


     奕?担任首届总理大臣,掌控着国家的权力命脉,他搞洋务,兴实业、抓税收,建海军,把大清朝一度时间玩得风生水起,账面上也开始有了盈余,他自己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政治家。但是,国人的民族性几千年根深蒂固,出力的未必讨好,树大就得招风,尤其是在服侍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寡妇的时候,中枪只是迟早的事情。在贤良温和的慈安太后1881年去世的时候,奕?包括李鸿章等等都被清除出了权力中心,慈禧狰狞的那一面渐露原形。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政治的时候,可能会想到他们那么贪图权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国家富强?为了百姓安康?为了自己的报复?那样的人有,但绝对比大熊猫更加稀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就像秦始皇,总是惦记着一世、二世、三世……


     慈禧换人了,她得换最听话的,和自己最贴心的。


     她找到了奕?的兄弟奕譞,他俩的另外一层关系是奕譞的老婆是慈禧的妹妹。由他掌控海军衙门慈禧是最放心了,更主要的是掌控海军的军费。这位醇亲王是北京城里最奢华,最糜烂的亲王,海军衙门的军费落入他的手里,自然是狼入虎口。此后,海军设备的更新几乎停滞。从李鸿章的奏折可以看出,1888年之后,中国海军未购一舰。

     舰船不买,总得买些火炮之类的吧!李鸿章跑到海军衙门,一毛不拔,实在没办法,只能从海军的日常用度当中挤出20万两银子,买了12门大炮。那不是在装备,那是平息士兵的愤怒。

     摩拳擦掌的日本呢?这时可不是起初见到北洋舰队极度仰慕的状态了。他们在短短十几年间,举全国之力,打造联合舰队,足以让欧美吃惊,他们的实力迅速蹿升到第十一位,在不进则退的军力比拼当中,他们早已超过了中国。

      形象一点说事吧!中国舰队的航速当时在十四五海里的水平,日本的已经达到二十左右,最快的吉野达到二十三四。速度没人快的直接结果就是,你打赢了(理论上还是可以这样想的)人家跑,你追不上干着急;你要是打输了,你还跑不了,眼睁睁地束手待毙!再看,武器装备,日本舰队可以一分钟发五炮,清朝舰队五分钟才能发一炮,仅此一项对比,还打个球?

     这些情况丁汝昌知道,李鸿章知道,可是他没有办法。日本最快的吉野号是他最先看上的,人家也是有意卖给他的,可没钱不行啊!他整准备筹措资金的时候,奕譞说别啊!哪有那钱呢?老佛爷过大寿正缺钱啊!你得再掏点——狗没套到,还赔进去了一截套狗的绳子。

     日本真是没有什么资源的,穷得叮当响的国家。就是那艘吉野号买的时候,国民纷纷募捐,明治皇后把仅有的那点首饰都给卖了,这就是区别。

     咱们真的没钱吗?需要慈禧老佛爷卖首饰吗?

     笑话,泱泱天朝何至于此?随便省点,一百个吉野都能买得起。

     看看老佛爷的生活用度吧!据小德张讲,老佛爷的宫廷一天开支是四万两,半个月就可以买一首吉野巡洋舰,两个月可以买一艘主力舰,一年就可以装备一支超级舰队。北洋舰队的装备、更新完全都是小意思,可是和老佛爷的排场与生活相比,一支海军太不重要了。

     最后,在黄海大战中,最拉风的就是吉野,邓世昌因吉野而亡。

     四

     说实话,贵为天子太后什么的,日子过好点似乎也说能说过去。你只要事情办得还成,俺们照样山呼万岁,福寿永昌。

     这不,即便这样,还有人说慈禧不容易吗?咱们就这点出息,对领导们要求一点都不高。

     问题是老佛爷你不是还有那么多私房钱吗?拿出点施恩天下,谁都会高呼太后圣明啊!

     她有多少私房钱?据说在光绪初年,她已有私房钱两万万两。这是当时在华的洋人透露的,而这些洋人如李泰国等等都是正儿八经的中国通,接触的都是中国的最高层,比如奕?、文祥、翁同龢之流。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不会明说,只有通过洋人说出来蜻蜓点水般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
这钱哪儿来的?

      只要能挣的钱,她都挣。比如卖官鬻爵啊,来钱最快。老佛爷手里攥着全中国的帽子,自然也就攥着全中国的票子,当然,名义上好听点,叫捐。严复、康有为当时都考不上,没有资格考试,都花钱捐了监生然后才考的试。他们的钱慈禧是挣不到的,太小了,够不着。不过也足以说明,这样的现象在官场上是再正常不过的。

     其次,克扣与挪用。按照康有为的说法,清政府的每一笔开支都是三七开的,比如慈禧建个戏台的凉棚,据说要三十万两。实际只需要九万两,三成,另外的都层层截留了,大头自然在慈禧那儿。此外,还有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什么的,摆明着要钱,当官的得提供四分之一的俸银,这都多少?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受到两宫太后接近,兴冲冲的想进去,太监手一伸:三千两,左宗棠气得往回跑,李鸿章急着给垫付了;还是那个左宗棠,宫里赏他一幅先帝爷的眼镜,这回他多了个心眼,一听说要钱,说什么都不要,也还是李鸿章讨价还价,最后以半价成交。

     李鸿章就是这么一个人,看起来是和事佬,实际上毫无立场可言。

     李鸿章据说曾和俾斯麦交流过,面对俾斯麦的微词,他叹了一口气说,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矣。他实际上一直在哄那娘俩高兴,自己也只能小心翼翼。

     刘铭传打台湾功劳很大,死后总得追封。办事员还是在暗示,说如果多花点银子,追封的级别会高点,刘家人觉得开价太高,结果没出,刘铭传的封号也还真就降了一大截。

     这个腐朽的政府,不但和活人要钱,还和死人计较;不但盘剥百姓,还搜刮功臣,只能让人无语。慈禧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她指望着这个积攒私房钱呢!

     一个自来水厂的科长能贪一个多亿,她以老佛爷之尊,藏个两亿两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慈禧起先想修圆明园,没修成;后来修颐和园,修成了。她怎么说也是当家人,家底子是知道一些的,不会凭空说话。再者,黄海大战结束签订的《马关条约》,政府不还是乖乖地把真金白银奉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过估计赔款这事,慈禧也还没当回事,毕竟不需要动她的私房钱。


      这个奢靡、贪婪、自私的老女人在自己的陵墓的享堂上四面涂上了黄金,耗费数万两,结果被全部刮掉,样子最狼狈。她的巨大财富也使得几十年之后,孙殿英最先炸开的是她的陵墓,拖出了她尚未腐烂的尸体之后,竟然有变态的士兵要对她的遗体作非人行径,虽然令人发指,真不知猫在阴曹地府下的她的鬼魂可曾反悔过?


     煤山上的那棵歪脖树还在,当初军队没有军饷的时候,大臣指向崇祯的私房钱,崇祯不干。让大臣捐,结果捐了七十万两。李自成过来,一阵威逼杀戮,整了七千万两。这两个末代的统治者在泉下不知是否交流过经济学?


    五


    一场原本毫无悬念的海战还是发生了。


    我们习惯性地总是觉得那帮人打仗不行,总是惦记着投降和逃跑,其实不然,这场战争打得比想象的要惨烈,中国有的是昏聩的主子,但也有的是热血男儿。


     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这些人不是草包,也不是只有匹夫之勇。


     北洋舰队最后覆灭了,但不是那一天,而是后期在刘公岛。败也不能怪丁汝昌和刘步蟾,要怪只能怪整个军力不行:陆军不行,海军不行,他们孤立无援,岂能不败?怪也怪在李鸿章太过聪明,知道自家不行,想着保存最后一点火种,结果越担心什么来什么,终于几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但黄海大战来讲,严格地来讲,是没有分出什么输赢的,或者说还不能说中国输的有多么多么惨,只不过中方的损失要大一些,日方的损失要小一些。双方都有军舰被击沉,旗舰上也都是千疮百孔。


     即便是承认输了,输的也还是设备和运气,人没输。


    日舰就是因为有哪些快速的巡洋舰可以作为游击队,这样更加灵活,可以实施围攻的战略,这一点,中方是吃亏的。此外,运气也确实差点,刚一开仗,我方首发巨炮,因炮震桥断,丁汝昌自己摔了下来,只好坐在甲板上指挥。反过来,咱们的依法炮弹击到了对方的船舰,可以这发炮弹竟然穿过船体而过,没声音没图像了,还有邓世昌卯足了劲想拼掉吉野,吉野几乎没救了,忽然一个鱼雷拐弯意外地击倒了致远号,致使致远沉没。这些只能是偶然因素,但是偶然因素却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也不要小看这些海战的精英们。其实,这支北洋舰队的管带们素质都是极高的,每个人要想成为管带,先得在马尾学堂学五年,然后实习三年,在然后到英国进修三到五年,十几年的科班底子,懂英语法文,会跳舞、溜冰、玩台球。


     丁汝昌虽然没有喝过洋墨水,但是能在那样的一支队伍里当带头大哥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他们是见过世面的,对日本的情况也很了解。他们知道在装备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了,所以在开战之初,士兵们群情激奋,这些首领们则面色凝重。正式打的时候,几乎抱着必死之心,明知不可以为而为之,乃至于邓世昌等宁求玉石俱焚。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丁汝昌从吊桥上摔下来之后,一脸的鲜血,腿不能动,依然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斗;扬威号管带林覆中见全船被毁,蹈海自杀;超勇号船沉的时候,管带黄建勋推去别人扔来的救生圈,自沉殉国;邓世昌落水之际,人们扔去木头,邓世昌推走;他身边的两条猎犬跳到水里衔其臂,被他再次推走,犬再次游来咬住他的头发想救他,他最后抱犬而亡……


    此后的刘公岛,丁汝昌自杀,刘步蟾自杀,北洋舰队几乎践行了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他们那么想死吗?


    他们如此选择,多少悲壮,多少不甘!


     日方的主帅伊东佑亨和刘步蟾他们都是同学,在校表现几乎没有人超过刘步蟾,刘步蟾输的不服啊!


    北洋的管带们多是马尾学堂的学生,十四个管带十一个是同班。


     历史很多时候很色盲,中日战争打输了,好像一切都不愿提及似的。甲午战争输在腐朽的制度,输在贪婪的官僚,输在滞后的眼界,输在老女人的疯狂,与北洋将士无关。


    之前之后,不见得有多少人如他们那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六

   
     那段历史离现在不见得有多久,但是,我们已然模糊。


    知道的人也不愿意多谈论这些事情,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提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事件距离真实越来越远,远到已经使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了价值判断上的转移。比如有人时常说什么,慈禧不简单啊!李鸿章不得了啊!那帮海军太垃圾啊!丁汝昌一个长毛出生的人就因为是李鸿章的嫡系才把持海军的!还有刘步蟾畏惧投降什么的!


    另一个方面,我们弱者的阴影始终还在,对所谓帝国主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作祟,比如日本武士道多厉害啊!日本军人多忠心啊!日本人精神力量很大啊?咱们一切都是毛病。


    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民族老是惦记着不属于的东西,他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是遭人唾弃和鄙夷的,那就不会是一个成熟与大度的民族,迟早会自食其果。


    相反,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与落后,不卑不亢,始终自强,我们又有何惧?


    战争不是独立的,比拼的是背后的国家。


    甲午战争,中国表面输在军事,实际输在仅仅有一个女人说话算话的体制。仗是丁汝昌他们打的,那个账应该算在慈禧那个老女人的头上,她才是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人。


   如是,则忠魂方安。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1-7 15:26 |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0 | 只看该作者
收心了,继续闲扯!
4#
发表于 2015-11-7 15:43 | 只看该作者
读罢此文,感慨万千。清末时期社会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非是肤里、腠理,已非金石、膏药可以治愈矣。谈古论今,洋洋洒洒;使人沉思,给人启迪。
5#
发表于 2015-11-7 16:19 | 只看该作者
感慨万千……
几不能言……
6#
发表于 2015-11-7 16:56 | 只看该作者
读了此文,心绪难平,只希望一切不会重演,体制很重要,领导人的素质也很重要。
7#
发表于 2015-11-7 17:38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看到:南宋大将李庭芝,皇帝都投降了,他还固守扬州,弄得元军和皇帝都莫名其妙,你为谁守城呢?因为在所有人心里,都是“家天下”的思维。是啊,主子都签了转让协议,奴才愣是不给。如果李庭芝也是这个思维,那他也真是愚忠;但如果他怀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的理念,我们就真的把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误认为丧家犬了。历史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杏儿姑”也应该是家天下的主子,所以在她看来,国只是她的家,大臣只是家奴。家奴自然也是家奴的思维,不会为国而仅仅为主子负责。从这一点讲,慈禧只是一个败家娘们!
只是只是可怜了文中那些勇士。不知是民族英雄还是家奴?
8#
发表于 2015-11-7 19:23 | 只看该作者
还记得马尾巴的功能!如果那个老女人能和武则天一样生逢盛世,那历史会不会重写!
9#
发表于 2015-11-7 23:10 | 只看该作者
楼层还不高,我老人家先占个位,可否?
10#
发表于 2015-11-8 07:15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期,带头人很重要。
11#
发表于 2015-11-8 14:26 | 只看该作者
说不尽的历史,道不完的慈禧。
不得不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当家人是多么关键!
12#
发表于 2015-11-8 21:35 | 只看该作者
气数该尽的时候,就亡了。只可惜了那些英魂,可歌可泣!
13#
发表于 2015-11-10 11:53 | 只看该作者
以史为鉴当然是正确的想法与做法,只是,我们什么时候真的做到了呢?无语中,就这样评了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4:3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1-8 21:35
气数该尽的时候,就亡了。只可惜了那些英魂,可歌可泣!

其实,能折腾十几代也不容易了
15#
发表于 2015-11-10 14:54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战争,中国表面输在军事,实际输在仅仅有一个女人说话算话的体制。仗是丁汝昌他们打的,那个账应该算在慈禧那个老女人的头上,她才是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人。封建专制政体,必然导致黑暗、腐败、顽固、无能,亿万人努力,只要有一人不努力且荒唐腐败透顶,中国就没有希望,落后挨打不可避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0:36 , Processed in 0.0541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