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65|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沈园幽梦太匆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4 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凌凌 于 2015-11-14 08:01 编辑

沈园幽梦太匆匆

  一

  沈园,沈氏家族一爿普普通通的花园,但有了陆游,有了唐琬,有了如泣如诉的《钗头凤》,使得沈园变得超凡脱俗,令文人骚客流连凭吊,赋诗作词,感叹陆、唐情殇;也使红男绿女,追寻瞻仰,畅叙幽怀,钦羡陆、唐情笃。

  沈园啊,老柳吹绵,枫叶飘丹,槲叶泛黄,历经800余年的风雨,那两首《钗头凤》也在人们的心中唱响了800余年。风景犹在,人已作古,仅留一帘幽梦,千秋浪漫,任人评说。

  陆游,在他年少时不忘国耻,“喜论恢复”,成年后,他更是以诗为剑,“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力主横戈跃马,抗击金兵,恢复中原,以雪国耻。因此,曾被梁启超称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他也曾自称“老夫壮气横九州”,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有人说“无毒不丈夫”,还有人说“无情并非真豪杰”。陆游这个当年豪气冲天,终身立下报国之志,让人激发无限爱国情怀的热血男儿,在他的心灵深处,更珍藏着一个让他刻骨铭心,魂牵梦萦一辈子的女人,在这个女人身上,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柔情,彰显了他的侠骨柔情。

  是的,这个女人就是与他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又缔结秦晋之好,婚后更是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的表妹---唐琬。然而,陆游的母亲,也是唐琬的姑姑,一个通晓经史子集的封建卫道士,则常常对侄女嫁到陆家不懂得女红,光知道整天和陆游花前月下,翩翩起舞,吟诗作赋,谈论古今,尽干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女子无才便是德)颇为恼火。常常拿出古训“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来斥责自己的儿子儿媳。再加上婚后三年,唐琬始终没有怀上陆家的血脉,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宗法时代,更为唐琬增加了一条不可饶恕的罪状。这样,婆媳间磕磕碰碰了三年,三年后,陆游的母亲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儿育女,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儿子陆游休妻。尽管两人苦苦哀求,但最终陆游还是“忠孝不能两全”,只好休妻从母,情深意切的两个人只能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三年的夫妻恩情,百般的恩爱缠绵,到头来只落得劳燕分飞,空留一腔缱绻萦绕心怀。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也就索然无味。在历史名人的爱情史中,不会有任何波澜,或许沈园也和其他私家园林一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沈氏家族在当时建造沈氏花园时,也没有想到,在陆游和唐琬离异十年后,在园中邂逅,演绎了一场生死爱情悲剧,而沈园在众多的私家园林中脱俗也恰恰就定格在陆、唐的游园邂逅,扬名于陆、唐的爱情悲剧中。

  当唐琬用纤纤玉手,为陆游斟满黄藤酒时,独对佳人,昔日的爱妻,陆游是怎样的一怀愁绪啊。三年离群索居的生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相思,泪流浸枕,痛苦万状,一下涌上心头。我亲爱的人啊,你送过来的哪里是一杯美酒,分明是一杯让我难以下咽的苦酒啊!手捧苦酒,遥望佳人,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此刻的陆游,犹如万箭穿胸,心如刀绞,悲愤交加,不能自已。他将酒一饮而尽,并趁着酒兴,在墙壁上飞速写下了《钗头凤•红酥手》一词。

  如果说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写的是陆、唐的爱情绝唱,表达了陆游的幽怨、愤懑、珍惜、抚慰、痛伤之情,随后,唐琬看到这首词,并附一首《钗头凤•世情薄》则表达了唐琬对于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道人心的愤恨、痛绝之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备受感情摧残煎熬并强做“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的痛苦处境。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是陆、唐爱情的悲歌。

  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是陆、唐灵魂的葬歌。

  从此,陆游的爱情全都化成了怀念;从此,唐琬的爱情也随着她的香消玉损化为尘埃;从此,唐琬已经是“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面对不堪忍受的苦情,陆游只能空叹“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是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句子,而在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中,“雨送黄昏花易落”则完全吸收了陆游词中所表达的意象。这是巧合吗?是偶然吗?窃以为,都不是。唐琬要表达的除了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的自悲自悼的情愫之外,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她在与陆游的耳濡目染,耳鬓厮磨中的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心是紧紧地贴在一起的,血液也融汇在一起的,而分别后,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思想也始终交融在一块,从不曾分离过。灵犀相通,惺惺相惜。

  二

  唐琬带着她对陆游的无限眷恋和纤纤情怀,带着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极大愤慨,带着对封建礼教、宗法制度摧残人性的深恶痛绝,永远地离开了陆游。陆游自30岁与唐琬于沈园邂逅,唐琬不久离世,直到他85岁年迈去世,在这长达50余年的时间里,他的沈园情结,一直萦绕心怀。即便是出任外地官员,忙碌之余,他都要面向故乡沈园的方向,注目凝望,百曲回肠,常常深陷对唐琬的怀念之中。多少次梦回沈园,再牵佳人红袖,直至泪透孤枕,才知道是黄粱一梦,随风飘逝。

  特别是到了晚年,陆游隐居故乡,过着陶潜式的田园生活,简朴宁静。但他内心深处对唐琬的情感一直没有泯灭,唐琬的身影历历在目,就像风中的一盏灯,时常为风烛残年的陆游照亮脚底的路,支撑着陆游坚韧、勇敢地活下去。

  63岁那年,有人给陆游送来一个装满菊花的枕头。陆游看到这个菊花枕头,一下子就勾起他对往事的追忆。他记得他在20岁刚刚结婚的时候,新婚燕尔,快乐无比。他们来到山野采集菊花晾干装入枕芯,缝制了一对菊枕。望着眼前这对唐琬亲手缝制的菊枕,陆游将唐琬深情地拉到床边,让她坐下,在唐琬的额头留下深深的一吻,并赋诗一首,作为他们新婚的定情之作(可惜此诗已经遗失)。是啊,那些在菊枕上耳鬓厮磨,莺声燕语,你侬我侬的甜蜜,现在再也没有了。此时此刻,又见菊枕,是上天的安排,还是朋友的戏弄,这些对陆游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但对唐琬的怀念之情却油然而生:“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睹物思人,一个菊枕,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这样的撕心裂肺,发自内心的呼唤,竟使陆游老泪纵横,呜咽不止。

  三

  人们常说,人一旦到了晚年,总是靠回忆度日。陆游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中写了九千多首诗词。在这些诗词中,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显得雄浑豪放。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算作豪放派。但他在描写对唐琬的眷恋和怀念的诗词中,却又是那样的多愁善感,温婉清丽,寄托他一往情深、缠绵悱恻的心绪。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算作婉约派。怪不得杨慎说他“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概处似苏轼。”也就是说陆游的诗词兼有豪放与婉约两种情感。这样的评论是非常客观的。要知道,秦观可是婉约派的正宗,苏轼堪称豪放派的鼻祖。

  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追随诗人的脚步感受一下诗人一生对唐琬深切怀念的真挚情感。

  66岁以后,陆游每年的春天,他都要去沈园凭吊唐琬。每去一次,或诗或词,必有寄情。后来,因为年迈,为避免车马劳顿,风雨阻隔,他干脆就搬了家,住在了沈园附近,以便随时随地去沈园。可见他对唐琬的殷殷眷恋之心,笃诚至真,苍天可鉴。

  75岁那年春天,陆游手拄拐杖,再次来到沈园。他来到当年唐琬派人给他送酒的地方,面对如今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老柳新绿,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随吟诗两首,题名《沈园二首》。其一曰,“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曰,“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做稽山士,犹吊遗踪一泫然。”此时,距离陆游和唐婉在沈园邂逅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从两首诗描写的意境可以看出,四十五年的荏苒光阴,陆游对唐琬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日益加深。

  又过了6年,陆游81岁。一个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午后,陆游在家里小寐。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去了沈园,在梦中,唐琬还是那样年轻、美丽、高雅,如梅花般孤标傲世。她牵着陆游的手,身轻如燕,穿梭在亭台,游廊,花丛之中,笑声朗朗,香汗淋漓,两只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似水柔情,掠人心魄。陆游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正当他要把唐琬带回自己家中的时候,忽然,从乱草丛中窜出一条巨蟒,一下子就吞没了唐琬窈窕的身躯,只听见唐琬大声喊了一声,“陆郎,救我……”。然后,那只巨蟒就迅速钻入地上的洞中,顿时不见踪迹。不一会,洞口处就横生出一棵梅花来。陆游从噩梦中醒来,他感到浑身上下全是冷汗,坐在那里,怔了半天。他用热水洗了把脸,然后颤巍巍地走到桌前,沉思良久,写下《梦游沈氏园亭》:“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82岁时,在病中再次为唐琬写下一首小诗:“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表达自己对唐琬的无尽哀思。

  转眼又过了两年,陆游已经84岁了。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此时的陆游也深感自己大限已到,耄耋之年,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他心爱的唐琬。爱妻啊,我也要随你而去了。你在那边还好吗?我来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吟诗作赋,听你弹琴唱歌。那边应该没有“世情薄,人情恶”的苦情吧;那边的你应该是快乐的,你不会再“病魔常似秋千索”吧,也不会“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吧。亲爱的琬儿,你心爱的人来陪伴你了,从此,我们永远不会再分离了。

  那天,陆游在儿孙的搀扶下,不顾年迈体弱,再次游沈园。因为他知道,这一次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游沈园了。他用一双枯槁的手抚摸着当年自己在墙壁上写的《钗头凤•红酥手》,默默吟诵着,不禁老泪纵横,继而失声痛哭。回家之后,他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让孙子磨好墨,颤抖着写下最后一首悼念唐琬的诗《春游》:“沈家园里花如绵,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古,不堪幽梦太匆匆。”

  翌年,也就是陆游85岁时候,怀着对唐琬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缅怀,以及对当初自己不能忠孝两全,被迫背叛心爱的唐琬的愧疚,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是去寻找唐琬忏悔赎罪,还是再结连理,重温旧梦?还是投胎尘世,续写风流,延绵浪漫?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如今的沈园,曾经发生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台一榭,一池一阁都记得他们……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1-14 09:16 | 只看该作者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是陆、唐爱情的悲歌。

  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是陆、唐灵魂的葬歌。
总结的很好,透彻,有疼痛感,欣赏。
3#
发表于 2015-11-14 10:30 | 只看该作者
不简单。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0:32 | 只看该作者
那一天看完吴老师的文字又看了才子哥哥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看到了孔老师的点评,真觉得孔老师说的是对的。不过那个时候一直觉得你是才女姐姐,看完文我就去保利大剧院买了两张戏票花了我五百多,又写了这些字。
当“爱”这个字加上曾经二字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是那么沧桑,当爱已成为往事怎么还能重来,《梁祝》是一种得不到的痛,那么《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就是得到后失去的痛。一壶酒,一树柳,两支笔,两首词,沈园幽梦太匆匆......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0:32 | 只看该作者
姬宇 发表于 2015-11-14 09:16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是陆、唐爱情的悲歌。

  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是陆、唐灵魂的 ...

那一天看完吴老师的文字又看了才子哥哥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看到了孔老师的点评,真觉得孔老师说的是对的。不过那个时候一直觉得你是才女姐姐,看完文我就去保利大剧院买了两张戏票花了我五百多,又写了这些字。
当“爱”这个字加上曾经二字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是那么沧桑,当爱已成为往事怎么还能重来,《梁祝》是一种得不到的痛,那么《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就是得到后失去的痛。一壶酒,一树柳,两支笔,两首词,沈园幽梦太匆匆...... 
6#
发表于 2015-11-14 10:46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4 10:32
那一天看完吴老师的文字又看了才子哥哥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看到了孔老师的点评,真觉得孔老师说的是 ...

真有钱啊!你买两张戏票,请谁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0:55 | 只看该作者

你才不简单,你的《秋梧飘絮》才是最美的,最不简单的,那美是诗经中的恬静,是秋天的雨丝,是秋水悠悠。
8#
发表于 2015-11-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心是紧紧地贴在一起的
血液也融汇在一起的,而分别后
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思想
也始终交融在一块
从不曾分离过
灵犀相通,惺惺相惜

《钗头凤》见证陆唐之爱
坚贞不渝,超越千年时空!


9#
发表于 2015-11-14 11:56 | 只看该作者
占座先,炊完再来。
10#
发表于 2015-11-14 1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5-11-14 14:08 编辑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4 10:55
你才不简单,你的《秋梧飘絮》才是最美的,最不简单的,那美是诗经中的恬静,是秋天的雨丝,是秋水悠悠。

文字美是一种灵性,但更多的是美的文字里面必须要有人文、历史的内涵所在才行。一个世界的永生,是需要人去经营打造它才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必然条件,就是文化的文明。于是,饱满的文字就成了文人写作的必然。
读史可以明智,博学才能多才。你的这些文字就是有价值的,不仅美,更美的能壮大祖国,比发表在江山那些私人化的文字要好千万倍。你的才华让我刮目相看!
11#
发表于 2015-11-14 14:23 | 只看该作者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12#
发表于 2015-11-14 15:27 | 只看该作者
之前看地一个作者很短的一段文字评价陆唐两人的分离:妈逼的。
这三个字当时就把我逗乐了。
而凌凌这章,果然是一个颇具灵性女子的文笔,将一个情字升华到了极致。
13#
发表于 2015-11-14 15:53 | 只看该作者
“带着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极大愤慨,带着对封建礼教、宗法制度摧残人性的深恶痛绝”,唐琬哪能背负那么多东西!一个娇媚柔弱的小女子,忽然就变成了五大三粗的汉子。倒不如“带着忧伤和无奈”来得真实,也更凄美。
14#
发表于 2015-11-14 16:1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15:53
“带着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极大愤慨,带着对封建礼教、宗法制度摧残人性的深恶痛绝”,唐琬哪能背负那么 ...

那是因为凌凌也痛恨……
15#
发表于 2015-11-14 17:1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15:53
“带着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极大愤慨,带着对封建礼教、宗法制度摧残人性的深恶痛绝”,唐琬哪能背负那么 ...

我这样想:她没这些概念,但她有这些痛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7:08 , Processed in 0.0555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