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国家也是他们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0 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15-12-10 14:44 编辑

                   “国家也是他们的”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气势汹汹地开进了英吉利海峡,公开发动了对英国的侵略战争。当时英国正处在英国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1558年被加冕为“女王”(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到这个时候已有30年。从25岁做女王,到这一年伊丽莎白已是55岁。伊丽莎白后来被称为“荣光女王”,成就了都铎王朝的黄金时代,说明她在位期间取得的伟大政绩。注意,她这时候叫女王,和前它2500年前的中国历史上的周武王的叫法意义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时候的国王,还没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国王和他下面的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一样,只是他们“平等人中的第一个”而已。下面那些贵族们,各有领地,又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每次取得了战功,封赏上再加封赏,势力就越来越大,王国不稳定,国王的王位也不稳定,疆界总是变来变去。伊丽莎白所以能称为一代女王,就是在她在位期间,采取了一切手段,加强了自己的王权,实施了一系列英明的措施,使英国逐渐走上繁荣强大。这时候我们叫它英国,其实它还称不上一个国家。国王在西欧已存在了1000年,我们说的这时候的国家其实就是王国。都铎王朝在实质的含义上,还不是我们的康熙王朝或雍正王朝,那时我们中国历史上,早在公元前的221年,秦始皇就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西方欧洲的历史上,是直到伊丽莎白接近一百年后的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王权才逐渐演变成君主制。只不过又接着出现了君主立宪制,新兴的资产阶级兴起,又快一百年以后,1789年在法国发生了标志性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才把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遥遥领先的政体几百年间一下远远地甩在了后边。根本原因,是他们国小,国乱,地区局势极不稳定,从历史渊源上又时不时地接受着古希腊罗马先进文化的营养,西班牙英法这些国家,都频临沿海,方便了它大量的海外掠夺,直至建立了几乎全球性的海外殖民地,资本财富的急剧暴涨。天意也厚他们,屡降英才,特别是18世纪狄德罗、伏尔泰、卢梭那一批思想界科学界的资产阶级精英们,强有力地、声势浩大地,开启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运动。

      伊丽莎白时代的崛起,是伊丽莎白一开始就部分地否定了统治欧洲千余年来一直占正统思想的基督教,后来的一个分枝又叫天主教,路德中间实行了惊天动地的改革,到伊丽莎白父亲亨利八世,英国又有了区别于罗马教廷天主教的英国国教。英王不愿和西班牙王室联姻,屈从于西班牙下的统治,英王也不愿意嫁给本国中的某一个贵族,怕增加本国内部的派系斗争,她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国家。当时西班牙海上贸易发达,建立了强大的海上舰队,掠夺了近全球80%的黄金,成为欧洲第一大军事强国。伊丽莎白虽继位已30年,但国力仍然还很薄弱。他打不过英吉利海峡,一个岛国,连自保都不能,时时有外族侵入。唉,也是英吉利海峡太窄了。但伊丽莎白凭借着她非凡的政治才能,依然牢牢地保持着英格兰的统一和独立。这次西班牙来袭,派出了世界第一流的强大的无敌舰队,战舰150艏,兵力3万余人,是英国的三倍多,如果西班牙是虎狼之群,英国几十只的羊群都不是。西班牙叫嚣而狂妄,根本不把这个岛国放在眼里。伊丽莎白更是心有余怵,但媾和决不。打,打胜了就能奠定英国生存的根基,开辟英国的局面,才能创造英国的光荣;而要是这次打败了,英王很明白就会沦为西班牙的阶下囚,她的子民们,当然命运会更惨。英王对她的军机大臣说,把监狱里的犯人也放出来,她这样说了一句:“国家也是他们的!”

      啊!就这一句,伊丽莎白胜了!也就是这一句,让我这些天来久久萦怀,琢磨写这一篇这样的文章。说的多好:国家也是他们的!一,国家给你荣誉。你是国家的栋梁也好,国家的权贵也好,即是你是国家的罪犯,你也有着这个国家的同等荣誉。这个国家的荣誉,就是你的荣誉。这个国家能骄傲的,你就能骄傲。爱国家,就是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民族。国家打了胜仗,国家监狱里的犯人也有欢呼的资格。骄傲同样写在他们的脸上。有个现实的例子:新中国成立以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拉开了开国第一战,当时关在北京功德林监狱的众多国民党高级战犯,杜聿明、宋希濂、黄维、邱行湘、张淦……等们,在监狱里就时刻关注着前方战况的发展,他们分析研究,向志愿军献计献策。曾任美式军械装备部主任的杨伯涛,听说是对付的美国佬,还专门写了这方面的经验报告。那时他们还顽固到不向中国共产党政府投降,但他们明白国家还是他们的国家,荣誉还是他们的荣誉,如果败给了美国,耻辱还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正是这个道理。“国家也是他们的”,二,国家给你义务。你即是国家监狱的一个罪犯,还是国家的一员,还保留着国家的国籍。一个人的耻辱,莫过于开除你的国籍,相比剥夺你的政治权利终身,那根本不值一提。只剥夺你的政治权利,那对你够宽大的了。当你不能再给你的国家带来正面的利益的时候,就要剥夺你的政治权利,否则你就要为害。其实我们一般的公民,也没多少政治权利要你行使。你没相当的政治头脑,你只是在享受它的权益。所以我作为一个小公民,在这么安定的环境下生活,都是在感恩。我能尽的义务,就是遵纪守法,好好种我地,尽管种地我也不算合格。当伊丽莎白说“国家也是他们的时候”,她就一方面给了你荣誉,让你有了一个作为国民的骄傲,为你的祖国而战,这其实是给了你尊重,你岂有不奋起之理?一方面也说,保卫祖国这是你的义务,你不能不拿起武器来为她而战。这其实也是给了你尊重。你为国家尽了义务,做出了贡献,国家就一定会给你回报。一个国家强大了,才不会被欺,你才能在她的和平环境里,安居乐业,得享天年。伊丽莎白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她是争取了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她这一仗岂能不胜?当然这也只是战争胜利其中的一个因素。

      伊丽莎白出外巡行视察,不爱坐轿(那时还是马车),她爱骑马。她有句座右铭:“我观看,但我沉默。”这次大战在即,她又全副戎装,来到战前。这次她少有的不沉默了。她在军前做了战前动员讲话,虽是女王,这时英姿飒爽的她,声情并茂。她说:“我虽然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但我有一颗国王的心,”她重复说:“有一颗英格兰国王的心!”她跳下战马,甚至都不在给她搭的高台上稍待,她接着走下来,对一个士兵说:“当你举起这把铁叉子时候,敌人一定会在你的叉下不敢动弹!”她接着抓起地上的一把泥土,她说:“我今天来到你们中间不是来和你们消遣娱乐的,我是要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和你们战斗在一起,甚至,我不惜把我的身体,埋葬在这片土地!”

      英王胜利了,用八艘火船,烧乱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阵脚,再加上刮起了强大的南风,西班牙舰队南逃都不能,丢盔卸甲,只能顺着海风北窜,绕过大不列颠岛,沿爱尔兰西海岸,回到西班牙。150艘战舰,最后还剩43艘,人也快损失尽。从此西班牙停滞不前,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启了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时代。国家越来越从地理、民族、感情上成为一个国家,我们现在的国家才真是我们的国家!。

                                      2015-12-10  中午  十里坡
2#
发表于 2015-12-10 16:50 | 只看该作者
梅边啊,你这脑瓜子咋转滴,都转到伊丽莎白那去啦~
3#
发表于 2015-12-10 17:16 | 只看该作者
当伊丽莎白说“国家也是他们的时候”,她就一方面给了你荣誉,让你有了一个作为国民的骄傲,为你的祖国而战,这其实是给了你尊重,你岂有不奋起之理?一方面也说,保卫祖国这是你的义务,你不能不拿起武器来为她而战。这其实也是给了你尊重。你为国家尽了义务,做出了贡献,国家就一定会给你回报。

曲笔以古喻今啊!祖国民主富强,何愁疆独藏独台独啊,那时候不是中国人要一门心思留学欧美,而是反过来万国来华了。

昨天和人开玩笑,中国人种有退化的危险,一流人才的中国梦是欧美留学,发财了想移民新西兰加拿大呼吸新鲜空气;而老外要么来中国经商挣钱的,要么混不下去来中国混混日子的。长期下去,中国人就渐渐退化了。
4#
发表于 2015-12-10 19:10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也是他们的!胜利后呢?当需要分享胜利的成果时,有谁还能想到“国家也是他们的”时,国家才真的也是他们的!
5#
发表于 2015-12-10 19:15 | 只看该作者
前总理温曰:要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
国家给尊严,给荣誉,老百姓就会为这尊严为这荣誉去战斗。没有尊严地活着,叫我们怎么去热爱呢?
曾和朋友谈到汉奸的问题,我说:对于平民百姓,当爱国者没有资格,当汉奸同样没有资格。纵使你想不爱,你也做不出不爱的事来;纵使你想当汉奸,可是也没有当汉奸的资本。
6#
发表于 2015-12-10 19:29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英国历史上称霸的开始。
7#
发表于 2015-12-10 20:00 | 只看该作者
伊丽莎白是谁?认识我吗?慷慨激昂的,也只有我听听吧!果然是传统文学,嘿嘿。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17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12-10 20:00
伊丽莎白是谁?认识我吗?慷慨激昂的,也只有我听听吧!果然是传统文学,嘿嘿。

你啊?人家伊丽莎白是“童贞女王”。你不行了吧? 要不安然来了的时候叫她鉴定。
9#
发表于 2015-12-11 12:03 | 只看该作者
尊重与被尊重是双向的。
10#
发表于 2015-12-11 19:51 | 只看该作者
偶不认识伊丽莎白,还是喜欢梅边说中国的美女。
11#
发表于 2015-12-1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梅边老师的观点,很透彻。一个人对于国家的情感不能与国家是否愧对于己而稍有改变,国家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反过来,国家是他们的,更是咱们自己的。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争斗,但是面对外辱,我们应该手拉手的站在一起。在大义面前,不容退缩。
    人与人之间,在国家的荣誉面前都是平等的。
12#
发表于 2015-12-13 20:2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咱们当时也没什么国家的概念,只认为全天下都是咱一家的,至于非华夏之内的,都是蛮夷番邦之类的,做梦做得也挺好。
13#
发表于 2015-1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点精理由:回顾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剖析了一个王朝的兴盛,论及了宪政思想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我们从中也见到了久违的“天下为公”理念。以史为鉴,足能鞭策后人:家国情怀,匹夫有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5:02 , Processed in 0.1337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