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熊荟蓉 于 2015-12-30 11:05 编辑
何妨吟啸且徐行 文/熊荟蓉 光阴易逝,人生短暂。谁不希望自己乘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风驰电掣,快意恩仇,只会留下落花流水两无痕的结局。漫漫人生路,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徐行雨中,吟《定风波》。 遭遇“乌台诗案”,苏轼从朝中重臣跌落成阶下囚徒。侥幸逃脱囹圄,又被贬到黄州。经历命运沉浮,看尽世态炎凉,苏轼没有四处游说,为自己鸣冤叫屈,也没有汲汲营营,随时准备东山再起。而是轻荡一叶扁舟,闲看赤壁风云;斜披一件蓑衣,漫游沙湖小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任尔风吹雨打,我且闲庭漫步。苏轼的脚步多么慢,又多么从容、洒脱! 李时珍慢尝百草,成《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医的家庭。因为在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父亲决定让他读书做官。但李时珍三次应考落地后,毅然放弃走仕途经济的捷径,而选择了专心学医的慢途。从此他“穷搜博采”,闭门阅读了万余卷的医学书籍。又穿上草鞋,背起药筐,“采访四方”、“遍尝百草”,终于著成《本草纲目》。这洋洋两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哪一种药材,哪一张药方,不是李时珍慢慢地收集整理,慢慢地观察研究而成! 梭罗幽居湖畔两年,著《瓦尔登湖》。 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康科德,有一个驰名世界的瓦尔登湖。湖不大,清澈、安静。环绕湖的都是树,树林没有边界。在几棵树之间,有一间灰色的木屋,屋内一张床、一张桌、两把椅子、一个壁炉,没有一点装饰,也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这件木屋是美国作家梭罗亲手搭建的。他是从繁华快捷的都市里逃出来的。在这间木屋里,他一住两年又两月。远离喧嚣,返璞归真,他过的是一种最孤独、最原始的慢生活。慢给了他生活的宁静;慢,滤去了他思想的杂质;慢,让他的思想更为深邃。于是,他创作出了一本沉静、美好的散文集《瓦尔登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因为急功近利而丧失了做人的本真?是否因为贪多求快而忽略了工作的质量?是否因为步履匆匆而忘记了享受生命的美好?印第安有句谚语:请慢一点,等等灵魂的脚步。确实,走得太快容易弄丢自己的心灵。慢慢行,世界的美才会缓缓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播洒在你的心间。 漫漫人生路,何妨吟啸且徐行!
|